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价值颇高,真正便捷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加快现代化建设,相关人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妥善解决植物保护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特意结合植物保护的实际现状,进行了信息化技术有效应用方式的总结分析,希望能为植物保护工作人员重新构建服务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分析;研究
引言:信息化发展是植物保护的必然趋势,进一步提高植物保护工作质量,及时选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广泛搜集数据资料,实时监控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植物保护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顺势揭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实践过程中,构建植物保护系统,优化农业生产效果,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数字化发展等很难一蹴而就,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应该引起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信息化技术的概述
《2016年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关于信息化概念有了正式界定,具体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信息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并且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数据共享,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大力推动社会转型,真正便捷社会服务。现阶段,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相结合体现出了巨大优势[1]。通过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如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植物保护系统等,高效传递信息数据,及时处理知识要点,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资源库,专家系统等。在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可以改变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使植物保护工作实现创新的发展,同时降低病虫害防治风险,最终呈现出农业生产的最优化效果。
2、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植物保护设施的成熟。现如今,植物保护过程中难免遇到病虫害、营养不良等问题出现,影响植物健康生长;而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相关人员通过植物数据资源中心与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植物生产阶段的营养状况、病虫害问题。随后,通过资料数据调查解决问题,确保植物有充足的养分、健康生长。以前,由于社会技术发展落后在蔬菜种植方面只能种植当季蔬菜,如果条件允许会设置温室大棚,不过需要投入较多人力资源与时间精力,较为复杂。现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在计算机面前进行温室大棚环境、状态控制,使蔬菜种植更加技术化。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进行上网购买与各地商家联系销售产品,从而达到产品由种植至市场销售一体化,由传统农业发展转为现代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植物保护中多是分析数据搜集、保存、转换、输送、处理的过程的新型科技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于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技术、网络的开发、植物保护数据库的构建与专家系统研发运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植物保护模式,成为新时期发展较为快速的技术。通过计算机作为信息资源使人们学会使用计算机、电子设备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问题,从而走上农业先进化、信息化发展方向。
3、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有效应用
3.1 多媒体技术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保证植物种植效益。探析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即是采用计算机实现信息交换的技术。简而言之,该技术利用计算机设备,可交换图片、文字、声音等节能型信息[2]。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即是利用该技术模拟病虫害,并提炼植物病理及相关资料,可为植物保护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最后,采用多媒体技术可集成诸多数据信息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分类学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植物病毒分类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实现综合分类管理。如此,就可整合庞大的数据资源,为植物保护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同时,运用该类集成化系统,植物保护工作将迈入智能管理道路,并充分发挥病虫害防治功能,进而提升植物种植经济效益。
3.2 数据库技术
首先,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植物保护工作的高效运行。探析数据库技术的作用,即是有利于存储提炼植物信息数据,并辅助相关人员分析植物保护问题,进而执行科学决策。其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存储管理庞大的植物保护数据资料,进而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植物保护工作中,植物保护数据库的建立及完善,可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参考,使病虫害防治难度得以降低。例如,在国际植物检疫数据库中,就明确划分了植物病毒种类,使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充足的病变数据资源。最后,诸多植物保护数据库可利用数据备份功能,实现大量生物学保护信息的集成应用,进而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
3.3 网络化技术
首先,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为植物保护工作贡献巨大力量。在植物保护工作中,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可构建整体的植物保护网络,实现植物保护信息数据的全网连通,实现植物保护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同步利用,进而促进相关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3]。其次,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利用网络技术,可实现远程病虫害监测与预防,进而有效控制病虫害及植物病毒的传播,并降低经济损失。最后,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可利用稳定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及时高效的病虫害预报及预防。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将有机融合网络技术及病虫害预防预报技术,进而构建完善的科学监测预报系统,使植物保护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近几年来,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植物保护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技术展开植物保护,已经成为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方法,怎样科学使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天人合一成为植物保护工作重要研究内容。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和植物保护连接的紧密化,注重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也更具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爽.植物保护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24)300-301.
[2] 彭强国.计算机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J].農药市场信息,2019(05)87-88.
[3] 张明喜.让智能化、信息化为植保事业再添一把火[J].河南农业,2019(02)159-160.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分析;研究
引言:信息化发展是植物保护的必然趋势,进一步提高植物保护工作质量,及时选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广泛搜集数据资料,实时监控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植物保护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顺势揭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实践过程中,构建植物保护系统,优化农业生产效果,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数字化发展等很难一蹴而就,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应该引起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信息化技术的概述
《2016年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关于信息化概念有了正式界定,具体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信息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并且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数据共享,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大力推动社会转型,真正便捷社会服务。现阶段,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相结合体现出了巨大优势[1]。通过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如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植物保护系统等,高效传递信息数据,及时处理知识要点,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资源库,专家系统等。在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可以改变传统的植物保护方式,使植物保护工作实现创新的发展,同时降低病虫害防治风险,最终呈现出农业生产的最优化效果。
2、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植物保护设施的成熟。现如今,植物保护过程中难免遇到病虫害、营养不良等问题出现,影响植物健康生长;而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相关人员通过植物数据资源中心与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植物生产阶段的营养状况、病虫害问题。随后,通过资料数据调查解决问题,确保植物有充足的养分、健康生长。以前,由于社会技术发展落后在蔬菜种植方面只能种植当季蔬菜,如果条件允许会设置温室大棚,不过需要投入较多人力资源与时间精力,较为复杂。现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在计算机面前进行温室大棚环境、状态控制,使蔬菜种植更加技术化。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进行上网购买与各地商家联系销售产品,从而达到产品由种植至市场销售一体化,由传统农业发展转为现代技术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植物保护中多是分析数据搜集、保存、转换、输送、处理的过程的新型科技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于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技术、网络的开发、植物保护数据库的构建与专家系统研发运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植物保护模式,成为新时期发展较为快速的技术。通过计算机作为信息资源使人们学会使用计算机、电子设备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问题,从而走上农业先进化、信息化发展方向。
3、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有效应用
3.1 多媒体技术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保证植物种植效益。探析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即是采用计算机实现信息交换的技术。简而言之,该技术利用计算机设备,可交换图片、文字、声音等节能型信息[2]。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即是利用该技术模拟病虫害,并提炼植物病理及相关资料,可为植物保护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最后,采用多媒体技术可集成诸多数据信息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分类学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植物病毒分类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实现综合分类管理。如此,就可整合庞大的数据资源,为植物保护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同时,运用该类集成化系统,植物保护工作将迈入智能管理道路,并充分发挥病虫害防治功能,进而提升植物种植经济效益。
3.2 数据库技术
首先,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植物保护工作的高效运行。探析数据库技术的作用,即是有利于存储提炼植物信息数据,并辅助相关人员分析植物保护问题,进而执行科学决策。其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存储管理庞大的植物保护数据资料,进而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植物保护工作中,植物保护数据库的建立及完善,可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参考,使病虫害防治难度得以降低。例如,在国际植物检疫数据库中,就明确划分了植物病毒种类,使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充足的病变数据资源。最后,诸多植物保护数据库可利用数据备份功能,实现大量生物学保护信息的集成应用,进而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
3.3 网络化技术
首先,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为植物保护工作贡献巨大力量。在植物保护工作中,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可构建整体的植物保护网络,实现植物保护信息数据的全网连通,实现植物保护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同步利用,进而促进相关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3]。其次,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利用网络技术,可实现远程病虫害监测与预防,进而有效控制病虫害及植物病毒的传播,并降低经济损失。最后,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可利用稳定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及时高效的病虫害预报及预防。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将有机融合网络技术及病虫害预防预报技术,进而构建完善的科学监测预报系统,使植物保护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近几年来,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植物保护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技术展开植物保护,已经成为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方法,怎样科学使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天人合一成为植物保护工作重要研究内容。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和植物保护连接的紧密化,注重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也更具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爽.植物保护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24)300-301.
[2] 彭强国.计算机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J].農药市场信息,2019(05)87-88.
[3] 张明喜.让智能化、信息化为植保事业再添一把火[J].河南农业,2019(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