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发电“跳闸”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u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甩卖旗下的两家生物质能源发电厂。
  10月4日,龙源电力将国电汤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和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两家企业去年分别亏损1.96亿元和3.84亿元,且均已资不抵债。
  无独有偶。此前大唐、华能国电、京能等发电集团2014年陆续出售旗下生物质发电资产。
  在风电、光伏等产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之后,生物质发电这个曾经被认为具有万亿元市场空间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市场的弃儿。
  长期亏损、盈利前景堪忧,成为生物质发电被抛弃的主因。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生物质电厂发展困难,因为燃料收集存在困难,如果不增加补贴,企业就没法继续经营。但当前给予生物质电厂的电价已经高于燃煤电厂,因此解决生物质发电经营问题还要靠市场,相关部门也拿不出别的办法。”
  泥潭
  颇为讽刺的是,3年前,龙源电力还从各方收购了4家生物质发电厂,发电装机容量一度达到14.4万千瓦。
  彼时,生物质发电由于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而备受推崇,顶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光环,补贴后可获得高达0.75元/度的電价以及碳排放交易的收益。在2011年召开的中国首次农村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官员宣布,到201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随后出台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这一目标。
  在这种诱惑之下,只要秸秆、树皮等农林废料充足的地方,都在搞生物质发电。众多央企纷纷进入生物质发电领域,投资动辄上亿元。
  但好景不长,龙源电力买进4家生物质电厂一年后即萌生退意。2013年初,时任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说,旗下生物质发电项目亏损,将不再发展并择机转让。原因是生物质发电秸秆收集困难,发电设备国外引进后落地不成熟。2014年8月,龙源电力转让其所持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52%权益。
  陷入困境的不只是龙源电力。一位安徽安庆从事木材加工生意的匿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曾提供原料的大唐安庆生物质发电厂已经停产2年。
  2014年3月,华电国际旗下的宿州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因经营亏损、现金流短缺,拟对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26亿元。7月,因项目亏损,华能长春生物质热电厂发出转让相关生物质发电资产的公示。此前,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国网新能源控股将所持有的24.7%的股权划转至新组建的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仿佛在一夜之间,曾经备受青睐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成了烫手山芋。
  “把秸秆收集起来发电要争资源,运输起来难度大不说,发的电量实际非常有限。”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此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早在几年前,倪维斗就对可能大规模推进秸秆和稻草用于发电的政策安排深表忧虑。为此,他还曾在2010年专门写信给国家相关部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并不悲观,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大型央企剥离生物质发电是正常经营调整,生物质发电本应该由专业的小公司精细化运作。对于亏损,他举例说,街边的煎饼摊赚钱,但是如果大饭店投资煎饼就容易亏损。这是一个道理。
  样板
  似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燃料的短缺,但不是所有的生物质电厂都惨淡经营。国内另一家以运营生物质电厂为主业的企业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情况似乎要好得多。
  最新的财报显示,凯迪电力上半年净利润8385.69万元,同期增长80.91%。生物质能发电量126948.46万千瓦时,营业收入5.9亿元。与此同时,凯迪电力仅在2013年新投入生物质电厂就超过10个。
  对于生物质发电业绩提升,凯迪电力归功于公司除湖南祁东、安徽淮南两家电厂属第一代电厂外,其余14家已投入运营的电厂,均使用了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发电机组的第二代电厂,发电效率较高。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发电效率更高的第三代生物质发电技术。
  “上网价每度0.40元,国家财政补贴每度0.35元,燃烧物质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的燃料。夏季用的是农作物秸秆,冬季用棉花秸秆,都是通过周边地区收购。”凯迪电力望江电厂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2年,凯迪电力也曾经因原料短缺而停产。促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变的是,凯迪电力当年取消从中间商采购,直接从农村采购,从源头上保证秸秆原料的稳定供应。得益于此,电厂“发电利用小时数”直接翻了3倍,达6400小时/年。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生物质发电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以大力推广应用。“发展生物质能要创新,有些地方把秸秆做成块,压缩体积减少运输成本,这些都是很好的思路。”张国宝说。
  对比“十二五”规划的1300万千瓦目标,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显示,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仅850万千瓦。
  倪维斗认为,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新能源,应该有序、理性地发展,全国的能源发展规划应该是一盘棋,区域上因地制宜地布局,而且要根据各种能源形式自身的特点科学利用。
其他文献
中国的页岩气开采规模和技术进展迅速,但离美国等国仍有较大差距。长期以来的一个认识误区,是中国特殊的地质构造阻碍了行业发展速度。  美国各页岩气田(以海相为主)也存在巨大的地质结构差异,这点和中国的海相页岩气田地质情况十分类似。即使美国第一大页岩气田马塞勒斯气田的不同区域,其地质条件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果简单以某地地质条件来代表整个区块或者整个国家的地质条 件,就可能做出偏离实际情况的决策。  美国各
期刊
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次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一场EMBA课后,蒋韬被讲台下各路大佬包围,要求私聊。  复旦大学计算机硕士畢业后,蒋韬从IBM到了美国硅谷,2009年加入阿里,从事反欺诈和风控领域研究,位至安全部技术总监。2013年创业,成立“同盾科技”,同年获得IDG和华创资本的1000万元投资。  除他之外,从阿里出走的还有一批人。  创业最初,蒋韬一个人拉客户、谈投资、建团队,但不久就有
期刊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1.0版,只触及了金融的皮毛;大数据金融,才真正触及金融的灵魂。”央行调查统计司巡视员、副司长徐诺金说。  在这场与传统金融的赛跑中,首轮就慢半拍的银行,这次又慢了——至少采访中,没有银行给出过清晰的应对策略。好在,大数据与金融,还存在着同生共荣的竞合关系。  亦敌亦友的新一轮冲击,究竟将如何重塑两者的竞合关系?又将如何考验监管层的技巧和耐心?而其中被忽略的主角——被记
期刊
起源于美国的“社区银行”概念近来在国内金融圈大热。但由于国情差异,美国模式难以照搬。未来,中国各商业银行须根据自身特点及要求,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发展方案。  目前社区银行在国外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美国的社区银行其实就是小型商业银行,采取“求异型战略”, 以“社区”为依托,以中小企业、社区居民等为主要客户,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大银行形成互补。  而目前中国的社区银行发展仍然难以摆脱现行的金融体
期刊
自2013年3月份被任命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后,姜大明给外界的形象一直比较“稳”,迟迟未见大的动作。但一年多后,“姜式”行动开始浮出水面。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期跟随国土资源部赴多地调研,并梳理一年多来姜大明在各种会议场合的讲话发现,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以加强信息化为手段,以夯实执法督察为保障,姜大明正在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织就一张国土资源管理的大网。  “大明来了后赶上了两件事
期刊
伴随着阿里集团在美国上市,互联网金融的大戏进入高潮,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几年前对公众还很陌生的技术术语,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这些底层技术以移动互联的用户体验呈现出来,不仅通过互联网产品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更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冲击“智力博弈巅峰”的金融业。  不管你恐惧还是欣喜,大数据金融时代已经来临。  如何理解由技术创新逐渐引领的金融创新?何谓大数据金融?我们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
期刊
作为2014年穩增长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棚户区改造已进入年末攻坚阶段。中部城市长沙也在这股浪潮中将消灭棚户区作为重要目标。  为实现通过棚改加速城市发展的计划,长沙市在规划、筹资、用地、组织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一些颇具特色的举措,并对其他城市的棚户区改造有借鉴意义。  “棚户区改造是稳投资、稳增长的有效之举。”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表示,与以往不同,长沙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不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而是“立体
期刊
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破茧成蝶的大数据时代,传统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一位专业人士表示,互联网时代海量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催生出很多新的金融业态,切入传统银行的禁地,“他们比传统银行有更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北京银行一位高管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坦言,大数据应用可能对银行的一些观念和经营模式产生颠覆。  接受采访的一些人士认为,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中国
期刊
在大数据金融时代,“大数据监管”模式也将应运而生,即围绕数据的生成、传输和使用等环节,采取实时、互动方式,实现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一行三会”的实际监管工作,“大数据监管”都已经在筹备和应用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各部委动起来,更多是意识到大数据能够为己所用,但相互间仍处于割裂状态。  “一行三会”动起来  “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共
期刊
邵平很少坐在他位于深圳深南大道上的平安银行总行大厦33层办公室里,多半时间他都在各地跑,在传统印象的银行“高大上”氛围之外,寻找支撑未来发展的“地气”。  这种对于新型业态和产业链的发掘,被邵平寄予厚望。传统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垒大户”,而他越来越多把注意力和资源投向草根实体经济,从中培育强者,并使自己变强。  3?5年内进入中国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5?8年内进入第一梯队的发展目标,已经昭告业界,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