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甩卖旗下的两家生物质能源发电厂。
10月4日,龙源电力将国电汤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和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两家企业去年分别亏损1.96亿元和3.84亿元,且均已资不抵债。
无独有偶。此前大唐、华能国电、京能等发电集团2014年陆续出售旗下生物质发电资产。
在风电、光伏等产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之后,生物质发电这个曾经被认为具有万亿元市场空间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市场的弃儿。
长期亏损、盈利前景堪忧,成为生物质发电被抛弃的主因。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生物质电厂发展困难,因为燃料收集存在困难,如果不增加补贴,企业就没法继续经营。但当前给予生物质电厂的电价已经高于燃煤电厂,因此解决生物质发电经营问题还要靠市场,相关部门也拿不出别的办法。”
泥潭
颇为讽刺的是,3年前,龙源电力还从各方收购了4家生物质发电厂,发电装机容量一度达到14.4万千瓦。
彼时,生物质发电由于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而备受推崇,顶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光环,补贴后可获得高达0.75元/度的電价以及碳排放交易的收益。在2011年召开的中国首次农村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官员宣布,到201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随后出台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这一目标。
在这种诱惑之下,只要秸秆、树皮等农林废料充足的地方,都在搞生物质发电。众多央企纷纷进入生物质发电领域,投资动辄上亿元。
但好景不长,龙源电力买进4家生物质电厂一年后即萌生退意。2013年初,时任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说,旗下生物质发电项目亏损,将不再发展并择机转让。原因是生物质发电秸秆收集困难,发电设备国外引进后落地不成熟。2014年8月,龙源电力转让其所持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52%权益。
陷入困境的不只是龙源电力。一位安徽安庆从事木材加工生意的匿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曾提供原料的大唐安庆生物质发电厂已经停产2年。
2014年3月,华电国际旗下的宿州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因经营亏损、现金流短缺,拟对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26亿元。7月,因项目亏损,华能长春生物质热电厂发出转让相关生物质发电资产的公示。此前,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国网新能源控股将所持有的24.7%的股权划转至新组建的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仿佛在一夜之间,曾经备受青睐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成了烫手山芋。
“把秸秆收集起来发电要争资源,运输起来难度大不说,发的电量实际非常有限。”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此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早在几年前,倪维斗就对可能大规模推进秸秆和稻草用于发电的政策安排深表忧虑。为此,他还曾在2010年专门写信给国家相关部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并不悲观,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大型央企剥离生物质发电是正常经营调整,生物质发电本应该由专业的小公司精细化运作。对于亏损,他举例说,街边的煎饼摊赚钱,但是如果大饭店投资煎饼就容易亏损。这是一个道理。
样板
似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燃料的短缺,但不是所有的生物质电厂都惨淡经营。国内另一家以运营生物质电厂为主业的企业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情况似乎要好得多。
最新的财报显示,凯迪电力上半年净利润8385.69万元,同期增长80.91%。生物质能发电量126948.46万千瓦时,营业收入5.9亿元。与此同时,凯迪电力仅在2013年新投入生物质电厂就超过10个。
对于生物质发电业绩提升,凯迪电力归功于公司除湖南祁东、安徽淮南两家电厂属第一代电厂外,其余14家已投入运营的电厂,均使用了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发电机组的第二代电厂,发电效率较高。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发电效率更高的第三代生物质发电技术。
“上网价每度0.40元,国家财政补贴每度0.35元,燃烧物质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的燃料。夏季用的是农作物秸秆,冬季用棉花秸秆,都是通过周边地区收购。”凯迪电力望江电厂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2年,凯迪电力也曾经因原料短缺而停产。促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变的是,凯迪电力当年取消从中间商采购,直接从农村采购,从源头上保证秸秆原料的稳定供应。得益于此,电厂“发电利用小时数”直接翻了3倍,达6400小时/年。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生物质发电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以大力推广应用。“发展生物质能要创新,有些地方把秸秆做成块,压缩体积减少运输成本,这些都是很好的思路。”张国宝说。
对比“十二五”规划的1300万千瓦目标,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显示,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仅850万千瓦。
倪维斗认为,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新能源,应该有序、理性地发展,全国的能源发展规划应该是一盘棋,区域上因地制宜地布局,而且要根据各种能源形式自身的特点科学利用。
10月4日,龙源电力将国电汤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和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两家企业去年分别亏损1.96亿元和3.84亿元,且均已资不抵债。
无独有偶。此前大唐、华能国电、京能等发电集团2014年陆续出售旗下生物质发电资产。
在风电、光伏等产业规模效应不断显现之后,生物质发电这个曾经被认为具有万亿元市场空间的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市场的弃儿。
长期亏损、盈利前景堪忧,成为生物质发电被抛弃的主因。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生物质电厂发展困难,因为燃料收集存在困难,如果不增加补贴,企业就没法继续经营。但当前给予生物质电厂的电价已经高于燃煤电厂,因此解决生物质发电经营问题还要靠市场,相关部门也拿不出别的办法。”
泥潭
颇为讽刺的是,3年前,龙源电力还从各方收购了4家生物质发电厂,发电装机容量一度达到14.4万千瓦。
彼时,生物质发电由于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而备受推崇,顶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光环,补贴后可获得高达0.75元/度的電价以及碳排放交易的收益。在2011年召开的中国首次农村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官员宣布,到201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随后出台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这一目标。
在这种诱惑之下,只要秸秆、树皮等农林废料充足的地方,都在搞生物质发电。众多央企纷纷进入生物质发电领域,投资动辄上亿元。
但好景不长,龙源电力买进4家生物质电厂一年后即萌生退意。2013年初,时任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说,旗下生物质发电项目亏损,将不再发展并择机转让。原因是生物质发电秸秆收集困难,发电设备国外引进后落地不成熟。2014年8月,龙源电力转让其所持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52%权益。
陷入困境的不只是龙源电力。一位安徽安庆从事木材加工生意的匿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曾提供原料的大唐安庆生物质发电厂已经停产2年。
2014年3月,华电国际旗下的宿州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因经营亏损、现金流短缺,拟对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26亿元。7月,因项目亏损,华能长春生物质热电厂发出转让相关生物质发电资产的公示。此前,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国网新能源控股将所持有的24.7%的股权划转至新组建的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仿佛在一夜之间,曾经备受青睐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成了烫手山芋。
“把秸秆收集起来发电要争资源,运输起来难度大不说,发的电量实际非常有限。”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此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早在几年前,倪维斗就对可能大规模推进秸秆和稻草用于发电的政策安排深表忧虑。为此,他还曾在2010年专门写信给国家相关部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并不悲观,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大型央企剥离生物质发电是正常经营调整,生物质发电本应该由专业的小公司精细化运作。对于亏损,他举例说,街边的煎饼摊赚钱,但是如果大饭店投资煎饼就容易亏损。这是一个道理。
样板
似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燃料的短缺,但不是所有的生物质电厂都惨淡经营。国内另一家以运营生物质电厂为主业的企业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情况似乎要好得多。
最新的财报显示,凯迪电力上半年净利润8385.69万元,同期增长80.91%。生物质能发电量126948.46万千瓦时,营业收入5.9亿元。与此同时,凯迪电力仅在2013年新投入生物质电厂就超过10个。
对于生物质发电业绩提升,凯迪电力归功于公司除湖南祁东、安徽淮南两家电厂属第一代电厂外,其余14家已投入运营的电厂,均使用了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发电机组的第二代电厂,发电效率较高。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发电效率更高的第三代生物质发电技术。
“上网价每度0.40元,国家财政补贴每度0.35元,燃烧物质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的燃料。夏季用的是农作物秸秆,冬季用棉花秸秆,都是通过周边地区收购。”凯迪电力望江电厂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2年,凯迪电力也曾经因原料短缺而停产。促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变的是,凯迪电力当年取消从中间商采购,直接从农村采购,从源头上保证秸秆原料的稳定供应。得益于此,电厂“发电利用小时数”直接翻了3倍,达6400小时/年。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生物质发电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以大力推广应用。“发展生物质能要创新,有些地方把秸秆做成块,压缩体积减少运输成本,这些都是很好的思路。”张国宝说。
对比“十二五”规划的1300万千瓦目标,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显示,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仅850万千瓦。
倪维斗认为,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新能源,应该有序、理性地发展,全国的能源发展规划应该是一盘棋,区域上因地制宜地布局,而且要根据各种能源形式自身的特点科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