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导致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二例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类因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骨骼肌进行性萎缩为特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病较为罕见,在新生男婴中发病率约为1∶19 000。该文报道一家族中2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

其他文献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该文报道1例青年男性因急性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近段,为右冠状动脉起源处之前的左前降支近段发生痉挛导致的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在单次手术中进行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一站式治疗的可行性和围术期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症状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单次手术中进行房颤消融和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治疗。评估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成功率和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结果共纳入358例房颤患者,男性189例(52.8%),年
纤维纵隔炎是一种罕见的纵隔内纤维组织良性增生性疾病,但严重时也可危及生命。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漏诊。纤维纵隔炎导致的肺血管狭窄可引起肺高血压和右心衰竭,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发现,经皮肺血管介入治疗纤维纵隔炎导致的肺血管狭窄疗效显著。该文对纤维纵隔炎导致肺血管狭窄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甘肃省人民医院对于该病的诊治经验,总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为一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疾病,以进行性的骨盆带肌和肩胛带肌的无力及萎缩为主要临床特点。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多在青少年或成人起病,伴血清肌酸激酶正常至显著升高。该文报道1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累及心脏的患者,通过基因学检测及家系调查,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分析诊断依据、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借鉴。
目的探讨妊娠期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冷盐水灌注导管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局灶性房速女性患者55例,因例数过少排除2例非妊娠期的右心耳房速和4例妊娠期的非右心耳房速患者后,其余49例中,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6例(12%),其中4例(4/6)为轻重程
目的评价无多导仪指导的新简化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方法(九分区法LBB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拟接受起搏器置入的患者11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诊断和心电图参数等基本临床信息;行九分区法LBBaP(将右前斜心室影分为9个区,左束支电极初始旋入点在后下1/3区域),在X线影像下,3830电极的位置位
随着影像学和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肺动脉高压防治研究的进展,医学界已把右心-肺循环-左心视为一体,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左-右心及其相互作用, 并形成右心体系概念。该概念不仅加深了对整体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理解,还为一系列左、右心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特别是业已证实右心功能对左心疾病、肺动脉高压及心脏移植等患者的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右心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日趋深入,右心是一奇特的半自主器官,与左心共
目的分析符合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CIED)适应证且术前发现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从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且符合CIED适应证的8 641例住院患者中筛选出CIED术前确诊APTE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8 641例患者中合并APTE的患者共45例(5‰),将其纳入研究。45例入选患者中男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结构和功能重构为特征的特异性心肌病,其发生不依赖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和其他心脏疾病。心肌纤维化是糖尿病心肌病发展末期的病理特征之一,是预后不良的有力证据。其中,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心肌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涉及多种复杂的纤维生成途径,共同激活成纤维细胞从而促进心肌纤维化。目前,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发生机制尚未
心内膜对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96年就有学者提出“血-心屏障”的概念,系指心内膜形成电-化学梯度的屏障功能。近年来在心内膜内皮下层发现的一种名为特络细胞的新型细胞被证实参与了“血-心屏障”的构成,形成细胞网络,发挥着机械支撑、信号转导、促进组织再生、免疫监视等作用。该文对心内膜的功能、“血-心屏障”的概念、屏障功能异常与心脏疾病的相关性等进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