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不仅先后被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为专家,而且还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特聘为副教授,与当代大学生乃至外国留学生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彝族剪纸艺术的感悟,并现场活态演示剪纸技艺,他就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剪纸传承人陈德。
结缘剪纸 缘与偶然
1965年陈德出生于大理州南涧县宝华镇篾笆哨一农家小院里,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以说陈德没有半点天生的艺术细胞,他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1980年夏天,陈德到南涧县城赶街,炎热的天气让当时只有15岁的他无处遁行,就跑到南涧县文化馆的院中树下乘凉。无意中发现文化馆的展厅里有美术作品、书法作品,还有三幅很精致的剪纸作品。白色的底纹衬托着线条流畅的黑色房屋,以及几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麻雀,陈德一下就被迷住了。如今时间已经过去30年了,陈德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看到那三幅剪纸作品时内心的强烈震撼:“就好像渴极的人,猛然喝到一杯解渴的凉茶,心里的感觉实在是爽透了。”站在这几幅剪纸作品前,陈德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也要学剪纸,要让自己的作品也在此展出。”说起当年的往事,陈德笑了,“当时有点年少轻狂,但现在终于还是实现了。”
从此,剪纸艺术的“根”就在陈德心中深深地扎下,每天课余时间他就自己不停地摆弄小剪刀剪纸花,剪纸成为他学生时代唯一的兴趣爱好。
“我早知道宝华有一个剪纸的苗苗,有了培训机会就推荐他了。”现在南涧县政协工作的苏联昌告诉笔者,“后来他真的成功了!”当时南涧县文化馆馆长听说宝华有一个剪纸爱好者后,就通过乡文化站工作人员苏联昌找到正读初二的陈德,特邀他参加全县文艺骨干培训会,培训班里既有擅长画画的,也有擅长文学创作的,更有擅长民族歌舞的,但是喜欢剪纸的只有陈德一人。在这里陈德认识了被誉为“南涧画家”的罗锰老师,罗锰老师教会了陈德画人物的比例,被陈德形象地称为“用棍子量”。学到的美术基础知识,为后来剪纸技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1982年,县文化馆的老师又介绍他参加大理州文艺骨干培训会,并加入“大理州书法、美术、摄影工作者协会”,当时南涧有8人参加,其中仅陈德一人是农民,其他都是在职工作人员。“陈德是初中时代就展露艺术小角的人,我是发现者之一。”苏联昌挺风趣地说,“现在他是传承人了,他得发现、培养接班人。”
生活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笔者眼里,陈德是“艺术家”与“农民”两个词合二为一的代表。他农忙时就忙活计,农闲时就“玩”剪刀。说起“手上功夫”,陈德毫不含糊,笔者亲眼目睹:他将一张红纸折叠好,灵巧的剪刀剪弄着红纸,剪弄着心情,嚓嚓几剪刀就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纤纤纸花。
“这幅是1982年做的,我看到南涧跳菜艺术团(当时称文工队)表演的打歌就试着做这个作品了。”陈德指着一幅名为《跳菜》的剪纸作品微笑着继续说道:“我是看到表演就琢磨着如何让表演者变成我的剪纸作品,这叫捕捉灵感出作品吧。”陈德剪纸作品离不开南涧的节日风俗、人生礼仪,他在参加民间文艺活动中寻找灵感,把眼睛看到的变成剪纸作品——窗上贴的喜庆窗花、门上贴的门神、绣花的原始底样,那些图案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蝶有鸟,有的还抽象化以寄托一种信仰或期望。
在陈德眼里生活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而他巧手里的剪刀又把这些多彩的图画变成了一张张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自1981年以来,陈德创作出了一件又一件感悟生活的剪纸作品,很多作品曾多次荣获省州级各种奖项,并多次参加省州县各级美术作品展。30多年来,他自练自悟,简单的图案就采取直剪的方法,复杂的图案就先勾画一下基本线条。他不仅擅长单色剪纸、还擅长套色剪纸。他的作品构思极具创意、构图精巧、线条流畅、色彩明快,人物造型生动、个性鲜明。内容涉及民风民俗、传奇故事、翎毛花卉、鸟兽虫鱼、喜丧节俗、草木动物等多个品种。
江山代有才人出
2001年5月,陈德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2005年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09年3月被南涧县文体局、教育局特聘为乡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师,从此肩负起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多次到宝华镇的多所学校上剪纸课。陈德说:“从2010年3月开始,进入南涧县职业高级中学授课,让我在学校里有了工作室。”他相继培养了伽华凤、李进山等4个徒弟,作品参加了“云南省青少年美术作品展览”,分别获金、银、铜奖。“陈老师让我明白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作品。”伽华凤自豪地说,“是他让我的作品走出南涧,走向昆明。”
作品屡获大奖
“对折、再对折、左折、右折,剪圆、剪方,拉开,成功。”这是陈德在南涧县职中118班教室教学生剪小熊猫,“这是折剪,不用画。”陈德娴熟的剪纸让学生惊讶。学生李维清告诉笔者:“我们最爱上陈老师的课,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剪纸技艺。”
笔者在他的工作室兼宿舍里看到许多剪纸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生产生活类、体育竞技类、科普类及反映良好社会风尚、歌颂美好情操等内容,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风格独特,构图新颖,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描绘生产生活的,有表达喜悦、恬静、兴奋等情绪的,也有“记叙”历史的……看到这些剪纸作品,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生活气息很浓,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1989年在《云南日报》上刊登的《残疾人之歌》。”陈德将他的作品一一介绍给笔者,“这是1987年送安徽省合肥市展览的《月光恋》。”
陈德不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家,可他的剪纸作品却屡屡获得好评并得到多个奖项。作品《跳月》,1982年获“云南省首届群众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1983年参加“云南农民画展”;《展望》、《同欢同庆》、《山区文化站》、《晨曲》,1987年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晨曲》获佳作奖,并送辽宁省大连市展览。这样一发不可收,随后几年先后多次参加州级以上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中,1995年6月,《夜曲》获“鸿运杯”中国书画大赛中青组优秀奖;1995年8月,作品在首届“三龙杯”全国书画大赛暨段位评定活动中,被确定为三段艺术段位。
首次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0年8月,在南涧传统火把节期间,陈德30年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文化部门倾情帮助下,陈德在文化馆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览,展出他多年来创作的63件作品。节日期间,参观展览的人络绎不绝,陈德一会忙着给观众讲解作品,一会儿忙着给观众做活态展示,现场教授喜欢剪纸艺术的人学习剪纸。只见陈德手中的银剪飞舞,裁纸化图,一幅构思巧妙的剪纸作品在陈德的手中诞生,他用自己的技艺生动展现我国剪纸艺术的迷人风采。昆明理工大学副院长周长春在参观展览后一次出资2000元买了《哀牢山之恋》、《小桥流水》、《云南18怪》等4幅作品,并盛赞这些作品构图朴实饱满,优美逼真,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今年3月份到南涧采风的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钟宁也将陈德的作品《打歌》、《小村》两幅作品带到北京研究鉴赏。
大理学院文学院院长纳张元教授在留言簿上写下:“真正的文化在民间。艺术之树常青。”
大学校园展技艺
这次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展让外面的人认识了陈德,认识了他的剪纸作品,云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蔡永辉亲临南涧观看了陈德作品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关注下,展览还没有结束,邀请函便如雪片般地从省城昆明飞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纷纷向陈德伸出了橄榄枝,特聘他为专家、副教授。陈德利用手中的小小剪刀和彩纸,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到大学的特邀专家,完成人生舞台上一次华丽的转身。
2010年9月,陈德先后走进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展示剪纸技艺,用手中的剪刀与彩纸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云南民族大学交流期间,恰逢东盟国家的文化考察团到民族大学访问,陈德又摆开纸、剪刀,现场传授剪纸技艺。剪纸爱好者、外国朋友都围了上去,在外国友人、留学生、大学生面前,陈德将中国的传统剪纸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自信而爽朗的形象更是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来自美国、越南的留学生非常喜欢陈德的剪纸,都表示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回家乡。
2011年4月,陈德又一次在巍宝山为云南大学旅游学院的师生展示彝族剪纸的魅力和风采。陈德说,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农村附设初中班的毕业生,会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他永远不会放下手中的剪刀,他要用剪刀和彩纸,展现南涧彝族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展现南涧新农村的新面貌。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011年8月6日,笔者为了再次追寻他的“足迹”,没有预约悄然到达宝华镇篾笆哨陈德家中。他们一家三口意外而又惊喜地放下手中的活计,把笔者引进家中,并递上一杯热茶。“怎么不打个电话,让你走了这么多的路?”陈德责怪着说。
没等陈德说完,笔者就走近他们的“办公桌”,那是一张农家常用的八仙桌。只见桌上放着正在剪刻的半成品《和谐发展》和《廉政文化进农村》,这是父子俩正在抓紧时间创作的作品。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剪纸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这是我们民间艺人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陈德指着正在创作的作品说,“这两幅作品,是昆明的一位客人订作的,我花了许多心血。”他是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的,这正是应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陈德指着《和谐发展》说:“这是农户、这是核桃林、这是肉牛、这是烤烟……”笔者看得出这是他手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焕然一新的农家隐约出现在浓郁的核桃林中,肥大的烤烟长在田地间,主人脸上溢满笑容。可以用清代陈策山的诗仿作来示之:“风景依然满眼新,别成世界别成春。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林间。”
应该说,笔者对陈德作品的阅读是充足的,作为他作品的心领神会者,笔者自觉当得起他的知音,却又在对自己书写能力的怀疑中感到无比焦虑——陈德游走于生活与艺术间的洒脱自如,也独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别人难以抄袭、蕴含着个人感情和体验。这一切都源于他热爱生活,又赋予生活新的“生命”——变成剪纸作品,让你“不可思议”。
陈氏家族剪纸后继有人
在他们家,我们见到了陈德的儿子陈春海,他正忙着帮父亲完成作品。陈德妻子饶昌凤说:“这孩子挺有良心的,留在家帮他爹做事。”陈春海接过话茬:“外面开挖机一天可收入200元,但我一天可以向爹学习好多技术,这比200元划算多了。”听得出他是要继承父亲的技艺。只见陈春海刀尖轻转,手腕灵动,不一会作品《廉政文化进农村》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男的怀中抱着小三弦,女的右手拿着小闷笛,男女牵手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也使笔者突然意识到,民间艺人既有他独特的思想,又保留着农民本真纯净朴实的天性。作为民间艺人的陈德是“寂寞”的,由于一直身居农村,他的发展也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但他也是欣慰的,因为儿子陈春海已学到他的许多技术了,在陈德的指导下可以半独立完成简单的作品了。侄儿陈春祥和陈春景难为情地说:“我们是看着我叔的剪纸画长大的,但学不会。”其实原先陈春海对父亲的乡土剪纸也毫无兴趣,后来长大了也才理解了父亲对剪纸割舍不下的感情,也明白了传承的重要性。
陈德说:“我想要创新,但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我不要改风格,要把你的风格传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是啊,正如冯骥才所说,越是长久的封闭环境里存活的文化越脆弱,一旦包在外边的壳儿打破,就会导致一种破坏与毁灭。
为不影响陈德的工作,笔者离开了热情的一家三口,离开了那没有围墙的小院,只有那散发着清香的半干野生菌、生气盈盈的紫藤架、散发着特殊气味的牲口圈、简陋的工作间,那种贫穷又亲切的生活气息,混合着大红炽热的剪纸色彩,一直不变地在笔者心中。
责任编辑 彭琼瑶
结缘剪纸 缘与偶然
1965年陈德出生于大理州南涧县宝华镇篾笆哨一农家小院里,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以说陈德没有半点天生的艺术细胞,他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1980年夏天,陈德到南涧县城赶街,炎热的天气让当时只有15岁的他无处遁行,就跑到南涧县文化馆的院中树下乘凉。无意中发现文化馆的展厅里有美术作品、书法作品,还有三幅很精致的剪纸作品。白色的底纹衬托着线条流畅的黑色房屋,以及几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麻雀,陈德一下就被迷住了。如今时间已经过去30年了,陈德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看到那三幅剪纸作品时内心的强烈震撼:“就好像渴极的人,猛然喝到一杯解渴的凉茶,心里的感觉实在是爽透了。”站在这几幅剪纸作品前,陈德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也要学剪纸,要让自己的作品也在此展出。”说起当年的往事,陈德笑了,“当时有点年少轻狂,但现在终于还是实现了。”
从此,剪纸艺术的“根”就在陈德心中深深地扎下,每天课余时间他就自己不停地摆弄小剪刀剪纸花,剪纸成为他学生时代唯一的兴趣爱好。
“我早知道宝华有一个剪纸的苗苗,有了培训机会就推荐他了。”现在南涧县政协工作的苏联昌告诉笔者,“后来他真的成功了!”当时南涧县文化馆馆长听说宝华有一个剪纸爱好者后,就通过乡文化站工作人员苏联昌找到正读初二的陈德,特邀他参加全县文艺骨干培训会,培训班里既有擅长画画的,也有擅长文学创作的,更有擅长民族歌舞的,但是喜欢剪纸的只有陈德一人。在这里陈德认识了被誉为“南涧画家”的罗锰老师,罗锰老师教会了陈德画人物的比例,被陈德形象地称为“用棍子量”。学到的美术基础知识,为后来剪纸技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1982年,县文化馆的老师又介绍他参加大理州文艺骨干培训会,并加入“大理州书法、美术、摄影工作者协会”,当时南涧有8人参加,其中仅陈德一人是农民,其他都是在职工作人员。“陈德是初中时代就展露艺术小角的人,我是发现者之一。”苏联昌挺风趣地说,“现在他是传承人了,他得发现、培养接班人。”
生活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笔者眼里,陈德是“艺术家”与“农民”两个词合二为一的代表。他农忙时就忙活计,农闲时就“玩”剪刀。说起“手上功夫”,陈德毫不含糊,笔者亲眼目睹:他将一张红纸折叠好,灵巧的剪刀剪弄着红纸,剪弄着心情,嚓嚓几剪刀就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纤纤纸花。
“这幅是1982年做的,我看到南涧跳菜艺术团(当时称文工队)表演的打歌就试着做这个作品了。”陈德指着一幅名为《跳菜》的剪纸作品微笑着继续说道:“我是看到表演就琢磨着如何让表演者变成我的剪纸作品,这叫捕捉灵感出作品吧。”陈德剪纸作品离不开南涧的节日风俗、人生礼仪,他在参加民间文艺活动中寻找灵感,把眼睛看到的变成剪纸作品——窗上贴的喜庆窗花、门上贴的门神、绣花的原始底样,那些图案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蝶有鸟,有的还抽象化以寄托一种信仰或期望。
在陈德眼里生活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而他巧手里的剪刀又把这些多彩的图画变成了一张张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自1981年以来,陈德创作出了一件又一件感悟生活的剪纸作品,很多作品曾多次荣获省州级各种奖项,并多次参加省州县各级美术作品展。30多年来,他自练自悟,简单的图案就采取直剪的方法,复杂的图案就先勾画一下基本线条。他不仅擅长单色剪纸、还擅长套色剪纸。他的作品构思极具创意、构图精巧、线条流畅、色彩明快,人物造型生动、个性鲜明。内容涉及民风民俗、传奇故事、翎毛花卉、鸟兽虫鱼、喜丧节俗、草木动物等多个品种。
江山代有才人出
2001年5月,陈德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2005年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09年3月被南涧县文体局、教育局特聘为乡镇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师,从此肩负起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多次到宝华镇的多所学校上剪纸课。陈德说:“从2010年3月开始,进入南涧县职业高级中学授课,让我在学校里有了工作室。”他相继培养了伽华凤、李进山等4个徒弟,作品参加了“云南省青少年美术作品展览”,分别获金、银、铜奖。“陈老师让我明白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作品。”伽华凤自豪地说,“是他让我的作品走出南涧,走向昆明。”
作品屡获大奖
“对折、再对折、左折、右折,剪圆、剪方,拉开,成功。”这是陈德在南涧县职中118班教室教学生剪小熊猫,“这是折剪,不用画。”陈德娴熟的剪纸让学生惊讶。学生李维清告诉笔者:“我们最爱上陈老师的课,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剪纸技艺。”
笔者在他的工作室兼宿舍里看到许多剪纸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生产生活类、体育竞技类、科普类及反映良好社会风尚、歌颂美好情操等内容,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风格独特,构图新颖,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描绘生产生活的,有表达喜悦、恬静、兴奋等情绪的,也有“记叙”历史的……看到这些剪纸作品,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生活气息很浓,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1989年在《云南日报》上刊登的《残疾人之歌》。”陈德将他的作品一一介绍给笔者,“这是1987年送安徽省合肥市展览的《月光恋》。”
陈德不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家,可他的剪纸作品却屡屡获得好评并得到多个奖项。作品《跳月》,1982年获“云南省首届群众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1983年参加“云南农民画展”;《展望》、《同欢同庆》、《山区文化站》、《晨曲》,1987年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晨曲》获佳作奖,并送辽宁省大连市展览。这样一发不可收,随后几年先后多次参加州级以上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中,1995年6月,《夜曲》获“鸿运杯”中国书画大赛中青组优秀奖;1995年8月,作品在首届“三龙杯”全国书画大赛暨段位评定活动中,被确定为三段艺术段位。
首次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0年8月,在南涧传统火把节期间,陈德30年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文化部门倾情帮助下,陈德在文化馆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览,展出他多年来创作的63件作品。节日期间,参观展览的人络绎不绝,陈德一会忙着给观众讲解作品,一会儿忙着给观众做活态展示,现场教授喜欢剪纸艺术的人学习剪纸。只见陈德手中的银剪飞舞,裁纸化图,一幅构思巧妙的剪纸作品在陈德的手中诞生,他用自己的技艺生动展现我国剪纸艺术的迷人风采。昆明理工大学副院长周长春在参观展览后一次出资2000元买了《哀牢山之恋》、《小桥流水》、《云南18怪》等4幅作品,并盛赞这些作品构图朴实饱满,优美逼真,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今年3月份到南涧采风的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钟宁也将陈德的作品《打歌》、《小村》两幅作品带到北京研究鉴赏。
大理学院文学院院长纳张元教授在留言簿上写下:“真正的文化在民间。艺术之树常青。”
大学校园展技艺
这次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展让外面的人认识了陈德,认识了他的剪纸作品,云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蔡永辉亲临南涧观看了陈德作品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关注下,展览还没有结束,邀请函便如雪片般地从省城昆明飞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纷纷向陈德伸出了橄榄枝,特聘他为专家、副教授。陈德利用手中的小小剪刀和彩纸,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到大学的特邀专家,完成人生舞台上一次华丽的转身。
2010年9月,陈德先后走进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展示剪纸技艺,用手中的剪刀与彩纸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云南民族大学交流期间,恰逢东盟国家的文化考察团到民族大学访问,陈德又摆开纸、剪刀,现场传授剪纸技艺。剪纸爱好者、外国朋友都围了上去,在外国友人、留学生、大学生面前,陈德将中国的传统剪纸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自信而爽朗的形象更是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来自美国、越南的留学生非常喜欢陈德的剪纸,都表示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回家乡。
2011年4月,陈德又一次在巍宝山为云南大学旅游学院的师生展示彝族剪纸的魅力和风采。陈德说,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农村附设初中班的毕业生,会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他永远不会放下手中的剪刀,他要用剪刀和彩纸,展现南涧彝族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展现南涧新农村的新面貌。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011年8月6日,笔者为了再次追寻他的“足迹”,没有预约悄然到达宝华镇篾笆哨陈德家中。他们一家三口意外而又惊喜地放下手中的活计,把笔者引进家中,并递上一杯热茶。“怎么不打个电话,让你走了这么多的路?”陈德责怪着说。
没等陈德说完,笔者就走近他们的“办公桌”,那是一张农家常用的八仙桌。只见桌上放着正在剪刻的半成品《和谐发展》和《廉政文化进农村》,这是父子俩正在抓紧时间创作的作品。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剪纸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这是我们民间艺人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陈德指着正在创作的作品说,“这两幅作品,是昆明的一位客人订作的,我花了许多心血。”他是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的,这正是应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陈德指着《和谐发展》说:“这是农户、这是核桃林、这是肉牛、这是烤烟……”笔者看得出这是他手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焕然一新的农家隐约出现在浓郁的核桃林中,肥大的烤烟长在田地间,主人脸上溢满笑容。可以用清代陈策山的诗仿作来示之:“风景依然满眼新,别成世界别成春。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林间。”
应该说,笔者对陈德作品的阅读是充足的,作为他作品的心领神会者,笔者自觉当得起他的知音,却又在对自己书写能力的怀疑中感到无比焦虑——陈德游走于生活与艺术间的洒脱自如,也独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别人难以抄袭、蕴含着个人感情和体验。这一切都源于他热爱生活,又赋予生活新的“生命”——变成剪纸作品,让你“不可思议”。
陈氏家族剪纸后继有人
在他们家,我们见到了陈德的儿子陈春海,他正忙着帮父亲完成作品。陈德妻子饶昌凤说:“这孩子挺有良心的,留在家帮他爹做事。”陈春海接过话茬:“外面开挖机一天可收入200元,但我一天可以向爹学习好多技术,这比200元划算多了。”听得出他是要继承父亲的技艺。只见陈春海刀尖轻转,手腕灵动,不一会作品《廉政文化进农村》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男的怀中抱着小三弦,女的右手拿着小闷笛,男女牵手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也使笔者突然意识到,民间艺人既有他独特的思想,又保留着农民本真纯净朴实的天性。作为民间艺人的陈德是“寂寞”的,由于一直身居农村,他的发展也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但他也是欣慰的,因为儿子陈春海已学到他的许多技术了,在陈德的指导下可以半独立完成简单的作品了。侄儿陈春祥和陈春景难为情地说:“我们是看着我叔的剪纸画长大的,但学不会。”其实原先陈春海对父亲的乡土剪纸也毫无兴趣,后来长大了也才理解了父亲对剪纸割舍不下的感情,也明白了传承的重要性。
陈德说:“我想要创新,但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我不要改风格,要把你的风格传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是啊,正如冯骥才所说,越是长久的封闭环境里存活的文化越脆弱,一旦包在外边的壳儿打破,就会导致一种破坏与毁灭。
为不影响陈德的工作,笔者离开了热情的一家三口,离开了那没有围墙的小院,只有那散发着清香的半干野生菌、生气盈盈的紫藤架、散发着特殊气味的牲口圈、简陋的工作间,那种贫穷又亲切的生活气息,混合着大红炽热的剪纸色彩,一直不变地在笔者心中。
责任编辑 彭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