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舍,与君自甘心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治七年春,王夫之偶然遇见踏青归来的郑氏,那女子一袭红衣,容色更胜榴花,令他一见倾心。因发妻离世而潦草荒芜的人生篇章陡然有了重续的可能,他娶她为妻,结百年之好,从此那个颜如舜华的女子来到他身边,用柔情万丈抚平他心中的伤痕千重,借青丝一束挽住他的流离颠簸,将一生情长缓缓铺就。
  那时大明王朝已经覆灭,身为故国遗民的王夫之犹念前朝,并未像其他人一般一脚踏入新王朝的太平气象中,而是一直致力于反清复明的斗争。他心智刚毅,坚韧不拔,从不因流离辛苦而放弃,只是看着新婚宴尔的妻子跟随自己备受颠簸之苦,心中难免泛起苦涩。
  迎娶郑氏不久,他因营救反清志士金堡一事被迫逃去桂林。郑氏嫁他未尝体会过两情缱绻,便开始漫长的奔波流离。一路上不但时刻要忧心追兵将至,甚至一度困于水砦,无浆水可饮,无薄粥果腹,整整断食四日。她的容颜日渐憔悴,不复往日丽色。鬓绾乌云,只有素朴的荆钗束发;眉蹙春山,唯以烧焦的细枝来描画。
  若说不苦,那是骗人的。她本是备受家人宠爱的娇女,生活优渥,衣食无忧。闲来裁新绢制头饰,取海棠簪发,闺中岁月不知愁。而今跟着他受了这么多流离之苦,却无半句怨言,不过是因他是她的夫婿,是她心许一世的良人。无论成败贵贱,只要陪在他身边,便是陋室清寒亦觉温暖如春。
  她不仅是无悔无怨的贤妻,更是体贴入微的知己。在逃往桂林途中,她总是细心体察王夫之的情绪。若王夫之斗志昂扬,她便微笑以对,誓言与他共进退;若他心灰意冷,神情黯淡,她会柔言软语细心安慰,耐心劝解。虽然路途艰险,一路有她的温婉关切,王夫之心绪宽慰不少,不由感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逃往桂林之后,王夫之仍未放弃光复大明的心愿。只是义军人少力薄,如何能抗衡追捕他们的官兵?一次次的斗争,接连而至的是一次次失败。他成了清廷抓捕的逃犯,只好逃到山野里。没有热饭温茶,只得采薇饮溪,艰苦度日,而每次出逃,郑氏都陪在他身边。他去挑水,她就拾柴生火;他去捞鱼,她就摘果充饥,全然没有一点闺秀的娇气。
  时光能将棱角分明的石头打磨得圆润,也令昔年的郑氏娇女渐渐褪去青涩娇憨,留下的只有宜室宜家的温婉。
  数年逃亡生涯,流离之苦,生生催着人老。他们明明还是韶华年岁,但她的容颜早已不复娇色,他的眼角眉梢也平添了沧桑。但绮年玉貌也好,鬓角染霜也罢,在彼此眼中,他们仍是当年新婚宴尔、执手相看的美好模样。
  “眼见深红变浅绯,沈腰先自减三围。流莺有语能传恨,好景无多可息机。”眼看大局已定江山易主,他已无力去改天换地,王夫之渐渐不再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而是与郑氏一同隐居双髻峰下,将浮生过成一场烟月飞花的闲适风流,用看似淡泊逍遥的诗句来掩饰令他耿耿于怀的废池乔木。
  山间轻云拂来,薄雾飞花,王夫之时常坐在山间层累的古怪山石上,直至薄雾笼罩落日,朦胧暮光慢慢将他心底的缠绵哀伤打磨成一面清冷的镜子,照出过往的大明岁月。这时郑氏总会抬手将他的指尖拢起,借着手心的温度来温暖他微凉的肌肤。她不多言,连神色也和山间云岫一样淡定从容,似乎从未将世间纷扰放在心上。她眼里眉间倒映的只有他的影子,只要他好,一切便都好。
  他心中一动,无尽慨然从心底缓缓浮现,纵然已无故国可念,可他身边仍有故人不离不弃,于他而言,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双髻峰嘉木繁荫,青翠动人,他与她就这样并肩而立,一同赏玩良辰美景。遥想昔年初逢,她身上穿的是不是也是一件青烟色裙衫?想了半日,王夫之还是笑着摇头,毕竟太过久远,已经记不清,但那份情愫与悸动一直存在心底。
  次年春时,归燕来檐下衔泥筑巢,双燕朝夕相随,时常透过窗纱,留下一缕缱绻相随的剪影。西窗下的王夫之提腕研墨,笔走龙蛇,于素笺上拓出一行行墨痕。在郑氏的陪伴下,王夫之的亡国旧恨渐渐消隐,唯剩下平静的心情。隐居双髻峰下,闲看飞云轻霞,晚来多闲暇,王夫之想到埋首经书典籍中,著书传世。一卷《周易外传》写尽笔墨潋滟,一纸《落花》诗笺刻尽心字篆香。
  望着他执笔书写的侧影,郑氏既欣慰于他已平息故国旧恨,又怕他朝夕著书损害身体,时常奉茶捶肩,消他疲劳。历经半生流离凄苦,他已不是昔年春风飒沓的白衣公子,而是早生华发的故国遗民,只能借一纸素笺诉半生心绪。她是理解他的,所以欣于见他以此纾解心结,却怕笔墨误他,于是只有温情陪伴。
  隐居在双髻峰的那段岁月安稳清贫,一如昔年。她的眉眼已在韶华中褪色,他的风姿亦不如当年那般玉山傀俄,然而他兴致来时,依然会为她画出别致的秋山眉,令她容貌生色。只是清兵不时搜捕,如夜雨习习般扰人清安。
  于是,隐居双髻峰数年后,王夫之再度迁居,携郑氏一路奔波至湘西草堂。竹篱茅舍,生活清苦,然而有君相伴,也甘之如饴。可一路奔波耗尽了郑氏的力气,待抵达湘西草堂后,她的病势日渐沉重,纵使王夫之朝夕照料,费尽余金延请名医,亦是药石无效。
  但她离去时心满意足。此生与他相扶相携,以心相许,以情相系,已觉足够。来世若能再续姻缘,但愿三生石上仍刻有他们的名字。纵然她离去,他心中亦长怀她的剪影。
  郑氏逝世后,他心里的波澜万千似乎都被积雪重重覆盖,不见悲喜,唯余沉寂。一帘三春旧雨,半桥柳影落花,他倚在西窗边,忽而想起那年嫁娶,她将乌发绾成云鬓,笑如春雪消融,就此走入他的生命,将一生情意悉数交付。
  青山白日归晚,草堂一夜苔生。与她的十余年清欢,回望,似过了一生。
其他文献
洛阳城的秋天来得比去年迟,阶下秋水寒碧,盛着一池温柔闪烁的星光,凉风将桂花香吹入她的鬓发,她低着头,琴声缓缓地停了—《长侧》《短侧》《风入松》,还有那曲《广陵散》,她弹了多少年了?露冷风急,华庭寂寥,当年的歌舞已经散了,而她还要守着无数漫漫长夜,守着破碎的洛阳风月,怀念也追悔着那段甜蜜又愧疚的爱情。  如果没有遇见他,那该多好。  那年,她乘舟从城外青山下过,松风阵阵回荡山谷,携来男子清越的啸声。
期刊
薛绍徽遗留下来的唯一照片已被染上历史的痕迹,泛黄而粗糙,细细观之,却能看出她目光极亮,下颌微抬,双手紧握,神色有些拘谨。让人很难相信彼时青涩的她能吟出“危巅通北斗,半野尽南荒”这般雄浑刚健的诗句,且早已成为闽南一带有名的才女。  她出生时清朝处境已岌岌可危,然她父亲是一方乡绅,生活尚算富足。因她是幼女,父母对她格外疼爱,常以诗书戏之,加之她天分极高,抚琴泼墨,学诗属文,皆能触类旁通。  彼时她虽极
期刊
时序渐萎,韶光凋零,须臾又是秋。某日闲来无事,读《红楼梦》第七回,说到宝钗患病,听秃头和尚说了一个神奇的“海上方”,便觉得曹雪芹把中药都写得那么美。为其感到惊艳的原因在于这个“海上方”的配方需要春夏秋冬的花蕊,并在相对应的节气晒干、研磨、调匀。想来古典文学里很多中药名都可拿来用作人名,甚至入诗渲染唐诗的清凉与幽淡,装点宋词的媚丽与浓艳。  把中药名写入情诗,当数明代戏曲家冯梦龙写的《桂枝儿》:“你
期刊
春寒料峭的夜,法租界边缘的西藏路上行人稀少,一个穿着白色衣裤的女子从一条弄堂里飞奔出来,焦急地叫住一辆黄包车,催促车夫赶紧载她离开。  那时她还不叫董竹君,她的名字和上海老弄堂里万千平凡囡囡并无二致:15岁的少女阿媛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妓院,奔向她心仪的男子。  疾驰的黄包车上,阿媛双眼微阖,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而她的心却愈加踏实。她知道黑暗的尽头有人等她,月光自他周身流淌,蔓延至她脚下,渡她去到有他的
期刊
本文脱胎自《丽情集》“爱爱”篇,讲述了钱塘娼家女杨爱爱在泛舟采莲时与金陵少年张逞相恋,潜遁于京师,后来张逞为其父捕去,爱爱感念而亡。待到张逞归来,唯有小婢锦儿出其故绣手籍,郁然如新的故事。  爱爱,此名馥郁如桃花,只需在唇齿间轻吟,就可开出盈地的芳香。钱塘七月,杨爱爱泛舟江上,天水一色,满池青莲亭亭怒放。她未能摘下水中莲花,却掬起一捧青衣少年的倒影。  一抹红霞腾飞到爱爱面颊,她含羞掩面,忍不住低
期刊
她是李渊和窦氏最疼爱的小女儿,从小被娇养着长大。李渊对舞刀弄剑的女儿从不加干涉,三娘也不似别家闺中小姐,她不爱红妆爱戎装,肆意度过了烂漫的少女时代。  那日,她从草坪上打马而过,脆铃般的笑声洋溢在整个草场,手中挥舞着马鞭,边耍着花样边回头向比武的哥哥们打着招呼。那是柴绍第一次见到李家三娘,笑容明媚的姑娘就此烙印在他心头,再也挥之不去。当三娘倚马回头时,便看见与哥哥们一起练武的还有个剑眉星目的少年,
期刊
我是一朵珠花,水晶材质,造型玲珑,以一片枫叶的轻柔地躺在她的鬓畔,看这个叫方艳芸的女子优雅美丽了多年。是的,她是我的主人,一个穿着香艳旗袍行走在上海滩的女子。  我第一次见到许文强是在一个春日午后。石库门嘈杂的人流中,方小姐优雅地从车上走下,这个习惯她保持了很多年,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要回这里看看。我知道她一直在等什么人,每次都失望,却偏执地等。  她缓缓朝那老房子走去,难以置信的眼里瞬间盈满光亮。一
期刊
鸢尾歪着脑袋冲我道:“我们再瞒他一阵子吧。”  我十分想摇头,但无奈我的真身是镇守江府大门的石狮,有一千斤那么重,根本无法动弹。我只能劝道:“我们已瞒了他三年,他总有一天要面对一切。”  鸢尾却不肯,涨红了脸跟我吵架,我石头身子天不怕地不怕,却怕这个小丫头的胡搅蛮缠。她急了便冲我道:“人间都说一诺千金,你有千斤那么重,得对我信守承诺!”  她一个鸢尾花,又怎会知道千斤的石头与千金差多远。  我在二
期刊
编辑部古典女神夏芊西最近与文艺女神林徽因惺惺相惜,还以她的诗给众位编草出了副上联:“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结果看着那些下联,发现大家都很放飞自我……  一楼: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  二楼:有颜,有钱,有时间,你是台湾五月天。  三楼:这个,那个,二两饭,谢谢阿姨给点汤。  四楼:左手,右手,慢动作,你有没有爱上我。  五楼:是念,是舍,是离愁,吾乃大四毕业狗。  六
期刊
那年,23岁的蓝妮韶华正好,一袭旗袍闪耀了大上海的夜空,举手投足间有古典美人的优雅风流,又有现代女性的绰约风姿,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世人目光。  这样的蓝妮眉梢眼底却镌刻着单薄的苍凉,彼时的她刚结束第一段婚姻,说是婚姻,莫若说是牢笼。  五年前,她为负担父亲昂贵的医药费辍学回家,而后以李家每月付给蓝家一百元补贴为条件,仓促地披上婚纱,嫁给了豪门少爷李定国。  鲜艳的红妆模糊了少女稚嫩的面容,直到此时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