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依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分为五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一指禅推法松解肌肉痉挛,解除神经根受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多依点穴法点压椎动脉和神经根受挤压部位穴位,以缓解肌肉痉挛,然后于椎旁施以一指禅推法松解痉挛肌肉,以侧搬手法改善颈椎关节紧张度。结果:通过10-30日的分型手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颈椎病分型手法治疗,效果好、事半功倍。
【关键词】颈椎病分型,推拿治疗。
颈椎病多是由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或咽部感染而引起,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椎间盘变性、椎体退变不稳、骨赘生成。尤其是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突紊乱、异常活动而引起的压迫或刺激脊髓、椎动脉以及神经根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依其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等五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与本科就诊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平均44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2周,其中颈型22例,神经根型24例,脊髓型8例,交感型8例,椎动脉型18例,有部分混合型,以主要症状确定分型。
1.2颈型颈椎病:症状有颈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触诊可有斜方肌、肩胛提肌压痛。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椎体不稳,小关节不稳或不对称,以及神经根后支受刺激引起颈部肌肉痉挛所致。
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医生立其背后以一指禅揉捏患者颈部两侧肌肉5-10分钟,滾揉肩部肌肉5-10分钟,最后以一手固定下颌,一手置于颈后左右侧搬,以弹响者效果最佳。
1.3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颈肩部疼痛,伴有上肢疼痛麻木。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椎体后缘关节突增生,椎间孔变形,压迫神经根所致。
手法治療: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生以一指禅揉捏患者颈部两侧肌肉,滾揉颈肩部肌肉,以及疼痛侧上肢肌肉,然后点压肩井、天宗、曲池、合谷等穴位。放松肌肉以缓解疼痛和肢体麻木,最后坐位侧搬。
1.4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耳鸣、视力模糊、复视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眩晕的发作与颈部旋转或体位急剧变化有关。主要病理改变为椎体不稳,关节突增生或椎体半脱位,挤压椎动脉引起的短暂性脑供血不足。
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患者头侧,以双手交替点压双侧风池穴?3-5分钟,揉捏双侧颈部肌肉5-10分钟,点压百会、四神冲,头部作抓法和扫散手法,然后,坐位侧搬。
1.5交感型颈椎病:多见交感兴奋症状,有心跳加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心前区两肋疼痛,可有脸颊、口唇麻木等。交感抑制症状有头昏眼花、血压偏低、心动过缓、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医生以一指禅揉捏患者颈部两侧肌肉5-10分钟,点压双侧风池、肩井、等穴5-10分钟,然后侧搬。
1.6脊髓型颈椎病:有下肢沉重麻木、肌肉发紧、步态不稳、走路偏斜、双脚如踏在棉花上的感觉。同时可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细小动作失灵。主要病理改变以腰间盘病变压迫脊髓为主。如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等。
手法治疗:症状较重,手法应轻柔,视患者的承受能力而定。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患者头侧,先交替点压双侧风池、肩井、百会、四神冲,5-10分钟,然后细心揉捏双侧颈部肌肉,以充分放松肌肉为度,然后患者取坐位,揉捏颈下部肌肉,酌情以轻手法侧搬。
2 疗效评判:
2.1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好转: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
2.2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0例,占75%,显效12例占15%,好转7例,占8.7%,无效1例,占1.3%,总有效率98.7%。
3 讨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有时易于其他疾病混淆而不易诊治,根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将其分型诊断,运用解剖知识,采用不同体位、不同手法来缓解肌肉痉挛,解除对神经和血管的挤压,颈椎病的治疗就变得简便易行,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较多,有时同时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几种疾病和颈椎病有近似的临床表现,又相互影响,运用正确的手法治疗,不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这也为久治无效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诊治方法。手法治疗颈椎病要求少,易操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依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分为五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一指禅推法松解肌肉痉挛,解除神经根受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多依点穴法点压椎动脉和神经根受挤压部位穴位,以缓解肌肉痉挛,然后于椎旁施以一指禅推法松解痉挛肌肉,以侧搬手法改善颈椎关节紧张度。结果:通过10-30日的分型手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颈椎病分型手法治疗,效果好、事半功倍。
【关键词】颈椎病分型,推拿治疗。
颈椎病多是由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或咽部感染而引起,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椎间盘变性、椎体退变不稳、骨赘生成。尤其是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突紊乱、异常活动而引起的压迫或刺激脊髓、椎动脉以及神经根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依其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等五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与本科就诊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平均44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2周,其中颈型22例,神经根型24例,脊髓型8例,交感型8例,椎动脉型18例,有部分混合型,以主要症状确定分型。
1.2颈型颈椎病:症状有颈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触诊可有斜方肌、肩胛提肌压痛。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椎体不稳,小关节不稳或不对称,以及神经根后支受刺激引起颈部肌肉痉挛所致。
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医生立其背后以一指禅揉捏患者颈部两侧肌肉5-10分钟,滾揉肩部肌肉5-10分钟,最后以一手固定下颌,一手置于颈后左右侧搬,以弹响者效果最佳。
1.3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颈肩部疼痛,伴有上肢疼痛麻木。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椎体后缘关节突增生,椎间孔变形,压迫神经根所致。
手法治療: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生以一指禅揉捏患者颈部两侧肌肉,滾揉颈肩部肌肉,以及疼痛侧上肢肌肉,然后点压肩井、天宗、曲池、合谷等穴位。放松肌肉以缓解疼痛和肢体麻木,最后坐位侧搬。
1.4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耳鸣、视力模糊、复视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眩晕的发作与颈部旋转或体位急剧变化有关。主要病理改变为椎体不稳,关节突增生或椎体半脱位,挤压椎动脉引起的短暂性脑供血不足。
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患者头侧,以双手交替点压双侧风池穴?3-5分钟,揉捏双侧颈部肌肉5-10分钟,点压百会、四神冲,头部作抓法和扫散手法,然后,坐位侧搬。
1.5交感型颈椎病:多见交感兴奋症状,有心跳加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心前区两肋疼痛,可有脸颊、口唇麻木等。交感抑制症状有头昏眼花、血压偏低、心动过缓、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医生以一指禅揉捏患者颈部两侧肌肉5-10分钟,点压双侧风池、肩井、等穴5-10分钟,然后侧搬。
1.6脊髓型颈椎病:有下肢沉重麻木、肌肉发紧、步态不稳、走路偏斜、双脚如踏在棉花上的感觉。同时可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细小动作失灵。主要病理改变以腰间盘病变压迫脊髓为主。如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等。
手法治疗:症状较重,手法应轻柔,视患者的承受能力而定。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患者头侧,先交替点压双侧风池、肩井、百会、四神冲,5-10分钟,然后细心揉捏双侧颈部肌肉,以充分放松肌肉为度,然后患者取坐位,揉捏颈下部肌肉,酌情以轻手法侧搬。
2 疗效评判:
2.1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好转: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
2.2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0例,占75%,显效12例占15%,好转7例,占8.7%,无效1例,占1.3%,总有效率98.7%。
3 讨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有时易于其他疾病混淆而不易诊治,根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将其分型诊断,运用解剖知识,采用不同体位、不同手法来缓解肌肉痉挛,解除对神经和血管的挤压,颈椎病的治疗就变得简便易行,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较多,有时同时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几种疾病和颈椎病有近似的临床表现,又相互影响,运用正确的手法治疗,不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这也为久治无效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诊治方法。手法治疗颈椎病要求少,易操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