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普法教育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1 中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要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来保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是很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
2 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是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
3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
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处于世界观、法律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学生的这种特殊时期,接受何种主义,确立何种理想、信念,法治意识如何,对一生的命运将产生重大影响。此时进行普法教育,将使其终身受益。二是认知能力有限、情感自控不足,社会经验缺乏。需要对中学生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明辨是非,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防止他们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4 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要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学生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中学生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中学生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
二、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普法教育中的重要性
1 政策上已将部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002年,教育部等四家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品德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编写高质量的中小学德育课教材,把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统一到教材中。
2 思想政治课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
中学思想政治课和法律知识的联系很紧。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的全民普法的教育内容均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所体现。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
3 政治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素质能够胜任普法教育
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经过数年的专业训练以及工作后的进修自学,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掌握更多的、更专业的法律知识,他(她)们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较高的法律素养,从事法律教育得心应手。
三、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进行普法教育
1 利用政治课堂 ,推行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
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是厦门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法制教育模式。即利用主课教材内容中的法律知识结合点,随机进行知识链接式的法制教育。渗透教育不是简单机械地宣读条文,而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知识。
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研究渗透教学规律,把握渗透教学的技巧。渗透教育不能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法律条文,简单地宣读机械式的口号,而是要把握渗透教育的内容、对象、方法。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避免把法律当标签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将法律知识与主课内容相互渗透,点滴的、自然的融入,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有了点滴积累,或者对哪个法律问题有了一点思考、一点感悟,也就达到了渗透的目的。要增强渗透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
2 编好校本课程,进行法律专题教育。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要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必须编写法律校本课程,将有关法律知识按照不同学龄学生理解能力,本着尽量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精神,排列教学内容的顺序,要侧重于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这对于利用法学自身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功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明显的合理性。
3 通过多种渠道,增强法制意识
普法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常识教育,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要使学生听得懂,好接受,记得牢,忘不了。“纸上得来终觉浅”。除了课堂上下功夫外,通过其它渠道加深课本上的知识,强化教学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具体做法有:
(1)适当发挥社会力量进行教育。
比如设计一个反对“黄、赌、毒”的课程,请公安分局的同志到校讲解当地有关扫除“黄、赌、毒”的实例,由于他们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又是讲述当地案例,学生们容易感兴趣,通过这样的法制课,学生们对“黄是祸水,赌是深渊”更加理解,提高了洁身自爱,防微杜渐的自觉性。
(2)开展有针对性的现身说法。
比如学习《婚姻自主权》这一内容时,针对个别学生对“是否允许中学生谈恋爱”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可以结合课本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中学生为什么不能谈恋爱”为题的现身说法课。请本校以前因早恋离校的校友谈悔恨的感受。当然事先要做大量准备工作,以免弄巧成拙。通过这种现身说法课,读着“活”的教材,学生加深了“珍惜青春好时光,学习本领为明天”的思想,澄清了早恋的模糊认识。并增强对这种行为的抵制意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整个中学生普法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价值的发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关系着百年树人的大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学生普法教育政治课要先行!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普法教育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1 中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要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来保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是很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
2 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是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
3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
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处于世界观、法律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学生的这种特殊时期,接受何种主义,确立何种理想、信念,法治意识如何,对一生的命运将产生重大影响。此时进行普法教育,将使其终身受益。二是认知能力有限、情感自控不足,社会经验缺乏。需要对中学生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明辨是非,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防止他们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4 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要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学生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中学生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中学生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
二、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普法教育中的重要性
1 政策上已将部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002年,教育部等四家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品德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编写高质量的中小学德育课教材,把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统一到教材中。
2 思想政治课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
中学思想政治课和法律知识的联系很紧。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的全民普法的教育内容均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所体现。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
3 政治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素质能够胜任普法教育
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经过数年的专业训练以及工作后的进修自学,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掌握更多的、更专业的法律知识,他(她)们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较高的法律素养,从事法律教育得心应手。
三、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进行普法教育
1 利用政治课堂 ,推行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
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是厦门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法制教育模式。即利用主课教材内容中的法律知识结合点,随机进行知识链接式的法制教育。渗透教育不是简单机械地宣读条文,而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知识。
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研究渗透教学规律,把握渗透教学的技巧。渗透教育不能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法律条文,简单地宣读机械式的口号,而是要把握渗透教育的内容、对象、方法。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避免把法律当标签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将法律知识与主课内容相互渗透,点滴的、自然的融入,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有了点滴积累,或者对哪个法律问题有了一点思考、一点感悟,也就达到了渗透的目的。要增强渗透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
2 编好校本课程,进行法律专题教育。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要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必须编写法律校本课程,将有关法律知识按照不同学龄学生理解能力,本着尽量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精神,排列教学内容的顺序,要侧重于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这对于利用法学自身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功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明显的合理性。
3 通过多种渠道,增强法制意识
普法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常识教育,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要使学生听得懂,好接受,记得牢,忘不了。“纸上得来终觉浅”。除了课堂上下功夫外,通过其它渠道加深课本上的知识,强化教学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具体做法有:
(1)适当发挥社会力量进行教育。
比如设计一个反对“黄、赌、毒”的课程,请公安分局的同志到校讲解当地有关扫除“黄、赌、毒”的实例,由于他们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又是讲述当地案例,学生们容易感兴趣,通过这样的法制课,学生们对“黄是祸水,赌是深渊”更加理解,提高了洁身自爱,防微杜渐的自觉性。
(2)开展有针对性的现身说法。
比如学习《婚姻自主权》这一内容时,针对个别学生对“是否允许中学生谈恋爱”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可以结合课本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中学生为什么不能谈恋爱”为题的现身说法课。请本校以前因早恋离校的校友谈悔恨的感受。当然事先要做大量准备工作,以免弄巧成拙。通过这种现身说法课,读着“活”的教材,学生加深了“珍惜青春好时光,学习本领为明天”的思想,澄清了早恋的模糊认识。并增强对这种行为的抵制意识。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整个中学生普法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价值的发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关系着百年树人的大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学生普法教育政治课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