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别通过音乐创编歌词、音准与节奏训练、体态律动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了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意识
江泽民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便成为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千秋伟业。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通过音乐创编歌词、音准与节奏训练、体态律动等几方面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很现实的探索意义。
一、根据已有的音乐创编歌词
在所有儿童的自然生活情景中都能观察到此类行为:儿童会自发地重复某些歌曲中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将一个突发的奇特想法取代原有的歌词唱到某首歌曲中,表现出极大快乐和满足。在这种活动中,儿童有很大的创造热情。因为所创作的作品是他们认为最有意思的。创编歌词的活动,不仅使儿童的音乐创造意识和创造力获得有益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乐句感和节奏感,并感受到自我表达的乐趣,从而发展起“音乐是自我表达的手段”的音乐价值观。
二、视唱教学中的音准与节奏训练
视唱教学即是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技能的综合训练。其中以音准节奏训练最为重要。小学音乐教师需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音乐节奏。
在教学中,每人都可说出生活中的很多节奏来。再进行节奏的概念归纳,学生也就掌握了这一乐理知识。于是,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组合各种“节奏创造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要启发学生辨听音响,使其懂得音高和音的强弱等知识。分辨音高时,要鼓励学生平时要留心生活,分辨各种发声体所产生的声音。如:大钟撞出来的声音(低沉),小轿车的喇叭声(高而尖),某些鸟类的叫声(有高、有低),同时要使学生领悟到音高与音量是两回事。至于音乐,就是由不同音高的音组合而成的。这样讲,学生容易接受。对于音的强弱,也可以最浅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如表现强(f)、弱(p)、渐强(<=、渐弱、>)等不同力度记号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火车从远方驶来,声音渐强。教学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飞机的轰鸣、暴风雨的袭击、人的呼叫等等。总之,想像是创新之源。
三、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是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可·达尔克罗斯首创的,亦称“体态律动”。律动教学的过程表现为时间——精力——空间,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律动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与记忆,达到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动力。这与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致的。音乐课引入律动教学也要有创新意识:在进行律动教学前,先要以音乐的美感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风趣的言谈成为学生的朋友。如果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而要求学生做各种身体动作,效果反而不佳。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综合了乐理、欣赏,视练与乐器、唱歌教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各门课程既独立又联系,运用律动教学可把它们更好地融为一体。儿童天性好动,律动是学生认识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音乐中的律动教学不仅能使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儿童探索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创造力的发展极为有益。
四、小学音乐课中歌曲的创新意识
音乐课的教学都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及修养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自然的歌唱、舞蹈、游戏活动中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设计每节课时,先给学生一段与本课有关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然后学生再一起创编出好的动作,并感受此段音乐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应变、记忆、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为音乐的创新教学打下伏笔。其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让学生听完新课歌曲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自由地讲述自己感受到乐曲所描述到的音乐形象,然后给学生几分钟自学时间,让学生找出新知识,学会并掌握新知识。在新歌教学中以学生视唱为主,有错误之处,教师给予提示,引导学生找出缺点,进行改正。每首歌曲的力度处理,都以学生的感受为主,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完成新歌的学习。整节课的设计部分是由学生的活动构成。在活动的同时,学生进行了视唱、体态律动的练习。这种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学生能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获得音乐情感体验。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素质。
总之,音乐课中的创新教学对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活地进行教学,对于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创新的艺术,音乐更是想象力的艺术,音乐教学中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大有作为的。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意识
江泽民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便成为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千秋伟业。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通过音乐创编歌词、音准与节奏训练、体态律动等几方面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很现实的探索意义。
一、根据已有的音乐创编歌词
在所有儿童的自然生活情景中都能观察到此类行为:儿童会自发地重复某些歌曲中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将一个突发的奇特想法取代原有的歌词唱到某首歌曲中,表现出极大快乐和满足。在这种活动中,儿童有很大的创造热情。因为所创作的作品是他们认为最有意思的。创编歌词的活动,不仅使儿童的音乐创造意识和创造力获得有益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乐句感和节奏感,并感受到自我表达的乐趣,从而发展起“音乐是自我表达的手段”的音乐价值观。
二、视唱教学中的音准与节奏训练
视唱教学即是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技能的综合训练。其中以音准节奏训练最为重要。小学音乐教师需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音乐节奏。
在教学中,每人都可说出生活中的很多节奏来。再进行节奏的概念归纳,学生也就掌握了这一乐理知识。于是,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组合各种“节奏创造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要启发学生辨听音响,使其懂得音高和音的强弱等知识。分辨音高时,要鼓励学生平时要留心生活,分辨各种发声体所产生的声音。如:大钟撞出来的声音(低沉),小轿车的喇叭声(高而尖),某些鸟类的叫声(有高、有低),同时要使学生领悟到音高与音量是两回事。至于音乐,就是由不同音高的音组合而成的。这样讲,学生容易接受。对于音的强弱,也可以最浅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如表现强(f)、弱(p)、渐强(<=、渐弱、>)等不同力度记号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火车从远方驶来,声音渐强。教学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飞机的轰鸣、暴风雨的袭击、人的呼叫等等。总之,想像是创新之源。
三、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是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可·达尔克罗斯首创的,亦称“体态律动”。律动教学的过程表现为时间——精力——空间,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律动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与记忆,达到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动力。这与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致的。音乐课引入律动教学也要有创新意识:在进行律动教学前,先要以音乐的美感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风趣的言谈成为学生的朋友。如果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而要求学生做各种身体动作,效果反而不佳。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综合了乐理、欣赏,视练与乐器、唱歌教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各门课程既独立又联系,运用律动教学可把它们更好地融为一体。儿童天性好动,律动是学生认识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音乐中的律动教学不仅能使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儿童探索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创造力的发展极为有益。
四、小学音乐课中歌曲的创新意识
音乐课的教学都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及修养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自然的歌唱、舞蹈、游戏活动中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设计每节课时,先给学生一段与本课有关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然后学生再一起创编出好的动作,并感受此段音乐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应变、记忆、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为音乐的创新教学打下伏笔。其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让学生听完新课歌曲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自由地讲述自己感受到乐曲所描述到的音乐形象,然后给学生几分钟自学时间,让学生找出新知识,学会并掌握新知识。在新歌教学中以学生视唱为主,有错误之处,教师给予提示,引导学生找出缺点,进行改正。每首歌曲的力度处理,都以学生的感受为主,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完成新歌的学习。整节课的设计部分是由学生的活动构成。在活动的同时,学生进行了视唱、体态律动的练习。这种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学生能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获得音乐情感体验。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素质。
总之,音乐课中的创新教学对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活地进行教学,对于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创新的艺术,音乐更是想象力的艺术,音乐教学中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