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电功率》第四节,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章节之一,本节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本章在学习了第七章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能、电功率知识后及时地安排了本节课,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焦耳定律把电能和热能联系起来,是能量守恒定律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电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焦耳定律后,及时地安排了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的教学做了某些知识准备,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实验明确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记住焦耳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会用焦耳定律解释相应的现象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1.3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及用焦耳定律解释相应的现象.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运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而且许多学生已经能够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学习探究.由于学生在第七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本节课对“电热影响因素”的探究重点不放在完整的探究环节上,而是物理思维方法的点拨、智慧和实验成果共享的引导上.
3教与学策略分析
3.1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能力.主要教法有: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2学法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物理学习的目标,又是物理学习的方法.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确定本节学生主要学法为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4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用于播放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形象(本课对网上的视频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更适于本课学习).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节课的引入、实验探究、实例分析等环节应用,展示学习任务、进行必要提示等,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直观、形象,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5教学过程
5.1教学准备阶段
多媒体课件、学生电源六台、开关六只、导线若干、量热器(两组各两个、四组各一个)共六个、电流表两只、变阻器两个、温度计(两组各两只、四组各一只).
5.2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以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为主,需要对学生分组,6人一组,分组实验装置每组学生一套,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合作性学习.学生利用分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5.3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两个案例:
1.电视机、洗衣机短路失火
2.电热毯过热失火
多媒体展示案例:组织学生观看,思考:案例中火灾事故说明了什么?生代表回答.
板书课题:电与热
对于电与热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知识.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知识点.
【设计意图】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新理念,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中丰富的物理知识.
【教学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教学内容:电流的热效应
媒体展示,常用电器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找出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共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组代表说出本组的发现,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电流热效应举例.
板书:电流的热效应.
引导生举出生活中的电热实例.学生代表列举实例,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物理.
教学内容: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给电暖风通电,引导生观察现象并感知电热丝和导线的发热情况. 学生观察电暖风的工作过程.
思考:媒体展示问题 1、2、3.学生思考、疑惑.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实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导生提出问题,媒体展示.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生依照三个问题中的现象作出猜想,媒体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其他生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猜想是建立在实验现象和事实基础上的;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思维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设计实验:媒体展示,设计要求.
展示实验思路,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本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两组代表说出本组的实验思路.
【设计意图】学会根据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思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方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组代表说出本组现象结论,他组代表补充完善.
媒体展示结论.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小组合作氛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焦耳定律
翻看课本,自学焦耳定律比较焦耳定律和我们的实验结论的区别.
学生阅读、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阅读能力,学会从书本中学习.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深入理解焦耳解定律,对本节课的实验过程也是一个巩固、加深.
理论推导:条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Q=W.
焦耳定律:内容、公式、物理量的意义、单位.引导学生自读教材.
学生边看边记忆,加深理解.自读教材,以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焦耳定律和电能的计算式, 学会自学教材.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推导过程:列举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的实例Q 媒体展示推导过程.学生一起论证.
引导生列举并分析矫正.学生列举实例.
应用:设计电饭锅发热体和导线材料.
媒体展示设计要求.
学生代表据焦耳定律说出自己的建议,他生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列举生活中有利的电热和有害的电热实例.
引导生列举.生代表列举实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内容: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媒体播放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说出感想.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设计意图】理顺知识,形成系统,拓展思维空间,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
【教学环节】反思回味展现自我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提出存在的困惑.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及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思考总结、联系本节内容进行联想,并提出新的问题或困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学习反思、联想和创新意识.
【教学环节】课外作业
媒体展示:(1)现在新建设的楼房内,电工师傅铺设电线时,都要将导线的连接处用焊锡焊接起来,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2)课后分析,生活中电热造成危害的原因,并找出防止危害的办法.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知识得以巩固,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能让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
【教学环节】板书设计
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转化为热
2.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
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结论
3.焦耳定律
内容、公式、单位
4.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学生板演5题
学生板演6题
6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利用生活中两个“用电器因使用不当引发火灾”案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展示日常生活中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共同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之前,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电暖风实际工作场景并结合两个案例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大胆的猜想,一改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大胆猜测、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堂注重了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直观、形象,效率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将学生真正推向教学的前台,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和媒体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夯实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然后利用组内交流后面向全体展示,达到资源全体共享的目的.
(3)注重课件与教学过程的和谐结合.本节课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采用了学生自主设计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对设计思路的理解,为学习焦耳定律做好了铺垫,从而很容易地突破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
(4)学生在“反思回味”的作业中感受令人欣喜,他们不但能从研究的问题、收获、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而且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一位学生写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生活是物理的积累,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要学以致用,要善于发现,敢于发现,让生活与物理紧密相连.”;还有一生写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电热利用和防止实例,我们要善于发现,仔细钻研,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另有一生写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量,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我也学会了运用探究方法和对比方法去探究和解决新问题……”
(5)忽视了弱势群体学生,对这群人关注不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没有给弱势群体学生更多的关注,由于他们基础和能力的积累不够,不爱动手、不善于发言和表达……所以教师容易忽视他们,不能把更多的鼓励给他们,也没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这是本节课的缺憾.
(6)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堂课我给了学生什么,学生们应该得到什么?如果说这节课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想首先是自己能根据课程理念,设计探究实验思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去寻找规律.这和教师演示实验得结论,讲出的规律,截然不同.学生实验虽缺乏知识的逻辑性、严密性,但学生得到的兴趣和体验是任何做法都无法替代的.其次,我尽力做到联系生活实际,虽然做的还不到位,但自己还是始终坚持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我的基本功问题.普通话不够标准也不流利,语言不够精炼,粉笔字书写也欠规范,驾驭课堂能力欠佳,致使两个案例问题解决匆忙且不到位及反思回味环节不得不留作课外作业.自己虽不年轻,但作为教师的我基本功的学习无止境呀!二是学生情绪调控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课堂不够.我没有相应激励机制,比如回答问题的激励措施,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差.有专家说,每节课前五分钟的做法,决定这堂课的基调,我也是课堂的主体,却没拿出相应的办法,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造成这节课不能很好按设计的教案完成.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关注这方面能力的锻炼,不管什么学生咱都能教好,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三是小组合作的问题.平时也进行分组实验,但关注研究不够,本节课实验小组没有执行力,个别小组完不成任务.小组合作要突出合作,要有分工,比如谁发言交流,谁器材操作,谁总结、记录等,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才能有效率,才能活而不乱.四是学生反思问题.由于平时缺乏这样的训练,所以学生总结不出怎样学习本节课的,也找不出自己存在的困惑或发现的问题.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电功率》第四节,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章节之一,本节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本章在学习了第七章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能、电功率知识后及时地安排了本节课,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焦耳定律把电能和热能联系起来,是能量守恒定律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电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焦耳定律后,及时地安排了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的教学做了某些知识准备,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实验明确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记住焦耳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会用焦耳定律解释相应的现象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1.3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及用焦耳定律解释相应的现象.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运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而且许多学生已经能够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学习探究.由于学生在第七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本节课对“电热影响因素”的探究重点不放在完整的探究环节上,而是物理思维方法的点拨、智慧和实验成果共享的引导上.
3教与学策略分析
3.1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能力.主要教法有: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2学法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物理学习的目标,又是物理学习的方法.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确定本节学生主要学法为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4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用于播放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形象(本课对网上的视频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更适于本课学习).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节课的引入、实验探究、实例分析等环节应用,展示学习任务、进行必要提示等,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直观、形象,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5教学过程
5.1教学准备阶段
多媒体课件、学生电源六台、开关六只、导线若干、量热器(两组各两个、四组各一个)共六个、电流表两只、变阻器两个、温度计(两组各两只、四组各一只).
5.2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以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为主,需要对学生分组,6人一组,分组实验装置每组学生一套,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合作性学习.学生利用分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5.3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两个案例:
1.电视机、洗衣机短路失火
2.电热毯过热失火
多媒体展示案例:组织学生观看,思考:案例中火灾事故说明了什么?生代表回答.
板书课题:电与热
对于电与热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知识.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知识点.
【设计意图】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新理念,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中丰富的物理知识.
【教学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教学内容:电流的热效应
媒体展示,常用电器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找出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共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组代表说出本组的发现,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电流热效应举例.
板书:电流的热效应.
引导生举出生活中的电热实例.学生代表列举实例,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物理.
教学内容: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给电暖风通电,引导生观察现象并感知电热丝和导线的发热情况. 学生观察电暖风的工作过程.
思考:媒体展示问题 1、2、3.学生思考、疑惑.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实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导生提出问题,媒体展示.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生依照三个问题中的现象作出猜想,媒体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其他生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猜想是建立在实验现象和事实基础上的;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思维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设计实验:媒体展示,设计要求.
展示实验思路,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本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两组代表说出本组的实验思路.
【设计意图】学会根据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思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方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组代表说出本组现象结论,他组代表补充完善.
媒体展示结论.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小组合作氛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焦耳定律
翻看课本,自学焦耳定律比较焦耳定律和我们的实验结论的区别.
学生阅读、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阅读能力,学会从书本中学习.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深入理解焦耳解定律,对本节课的实验过程也是一个巩固、加深.
理论推导:条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Q=W.
焦耳定律:内容、公式、物理量的意义、单位.引导学生自读教材.
学生边看边记忆,加深理解.自读教材,以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焦耳定律和电能的计算式, 学会自学教材.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推导过程:列举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的实例Q
引导生列举并分析矫正.学生列举实例.
应用:设计电饭锅发热体和导线材料.
媒体展示设计要求.
学生代表据焦耳定律说出自己的建议,他生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列举生活中有利的电热和有害的电热实例.
引导生列举.生代表列举实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内容: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媒体播放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说出感想.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设计意图】理顺知识,形成系统,拓展思维空间,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
【教学环节】反思回味展现自我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提出存在的困惑.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及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思考总结、联系本节内容进行联想,并提出新的问题或困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学习反思、联想和创新意识.
【教学环节】课外作业
媒体展示:(1)现在新建设的楼房内,电工师傅铺设电线时,都要将导线的连接处用焊锡焊接起来,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2)课后分析,生活中电热造成危害的原因,并找出防止危害的办法.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知识得以巩固,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能让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
【教学环节】板书设计
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转化为热
2.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
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结论
3.焦耳定律
内容、公式、单位
4.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学生板演5题
学生板演6题
6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利用生活中两个“用电器因使用不当引发火灾”案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展示日常生活中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共同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之前,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电暖风实际工作场景并结合两个案例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大胆的猜想,一改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大胆猜测、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堂注重了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直观、形象,效率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将学生真正推向教学的前台,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和媒体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夯实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然后利用组内交流后面向全体展示,达到资源全体共享的目的.
(3)注重课件与教学过程的和谐结合.本节课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采用了学生自主设计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对设计思路的理解,为学习焦耳定律做好了铺垫,从而很容易地突破了本节的教学重难点.
(4)学生在“反思回味”的作业中感受令人欣喜,他们不但能从研究的问题、收获、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而且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一位学生写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生活是物理的积累,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要学以致用,要善于发现,敢于发现,让生活与物理紧密相连.”;还有一生写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电热利用和防止实例,我们要善于发现,仔细钻研,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另有一生写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量,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我也学会了运用探究方法和对比方法去探究和解决新问题……”
(5)忽视了弱势群体学生,对这群人关注不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没有给弱势群体学生更多的关注,由于他们基础和能力的积累不够,不爱动手、不善于发言和表达……所以教师容易忽视他们,不能把更多的鼓励给他们,也没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这是本节课的缺憾.
(6)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堂课我给了学生什么,学生们应该得到什么?如果说这节课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想首先是自己能根据课程理念,设计探究实验思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去寻找规律.这和教师演示实验得结论,讲出的规律,截然不同.学生实验虽缺乏知识的逻辑性、严密性,但学生得到的兴趣和体验是任何做法都无法替代的.其次,我尽力做到联系生活实际,虽然做的还不到位,但自己还是始终坚持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我的基本功问题.普通话不够标准也不流利,语言不够精炼,粉笔字书写也欠规范,驾驭课堂能力欠佳,致使两个案例问题解决匆忙且不到位及反思回味环节不得不留作课外作业.自己虽不年轻,但作为教师的我基本功的学习无止境呀!二是学生情绪调控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课堂不够.我没有相应激励机制,比如回答问题的激励措施,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差.有专家说,每节课前五分钟的做法,决定这堂课的基调,我也是课堂的主体,却没拿出相应的办法,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造成这节课不能很好按设计的教案完成.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关注这方面能力的锻炼,不管什么学生咱都能教好,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三是小组合作的问题.平时也进行分组实验,但关注研究不够,本节课实验小组没有执行力,个别小组完不成任务.小组合作要突出合作,要有分工,比如谁发言交流,谁器材操作,谁总结、记录等,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才能有效率,才能活而不乱.四是学生反思问题.由于平时缺乏这样的训练,所以学生总结不出怎样学习本节课的,也找不出自己存在的困惑或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