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方面,受形而上的学科特质、国际和国内语言环境、当前国际文化话语权权重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程度低,另一方面,当前国际和国内学术出版竞争激烈,形势逼人,而推进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进展是促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交流与共享所不可回避的道路。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建议性措施有:首先应转变和升级办刊机制,完善员工激励、审稿监督等机制;其次应多渠道积攒国际学术人脉,搭建国际学术圈,通过构造优质的学术内容而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语言培训、汇集国际优秀开放资源等途径多方位地解决语言桎梏;注重本土化的文学理论建设,积攒中国文学类学报提升国际化、走向世界的实力和底气;积极应对国际文化话语权失衡局面,既努力取长补短、缩短差距,又勇于“走出去”,努力融入国际化潮流。
关键词:中国文学 学报 国际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81-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出版步伐的加快,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日益被国外读者所关注和阅读。[1]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文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程度却极低,鲜有英文版等版本的海外版的中国文学类学报问世及存活。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和推进,虽然整体而言我国学报办刊国际化水平有大幅度提升[2],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报国际化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社会科学类学报如经管类等领域学报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但是中国文学类学报的国际化进程相比而言逊色许多,接近垫底,和中国文学作品如火如荼的国际化推广相比也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程度低的原因
当前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程度低,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一)形而上的学科特性
相比自然科学,文学的学科特性一言以蔽之,便是“形而上”。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理论、研究观点,是无具体形质的、主观的、感知性的。这种学科特性,一方面导致了文学类的学报无法像自然科学学报一样能够采纳被索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等客观数据指标去量化和衡量[3],增加了文学类学报被纳入国际化学术数据库的难度,从而难以进入国际化研究者的视线中。另一方面,由于文学形而上的学科特点,更易受地域分布、文化心理、宗教习俗等客观因素差异的影响,进一步导致文学研究者、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成果的文学赏析理论等要素,无可避免地产生巨大的地域性、差异性、主观性、群体性,并进一步带来空间和心理的距离感、差异感和隔阂感,而这更加促使了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文学研究者更易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就近的文学研究学术圈进行学术交流。
(二)国际、国内语言现状
汉语的语言形势现状,进一步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整体上“进不来”“出不去”的半凝固的交流状态。
一方面,国内教育虽然重视英语等外语教学,但能把英语等外语作为工作语言运用自如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文学类学报办刊人员并不多。这便导致他们既无法获取、了解国际上相关研究者的研究动态及成果,与国际同领域研究者的互动切磋也少,同时又无法将国内的研究动态及成果用英语等外语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
另一方面,汉语在国际通用语言方面的话语权依旧弱势。假设汉语也能像英语一般称为世界通用语言,那中国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理论在国际上所受的關注将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中国日益强大,在国际舞台的角色和分量越来越重要,但汉语在国际交流方面中所占的份额还远远不能和英语相提并论。
(三)西方文化话语权强势
西方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达,一方面导致了其文化输出以压倒性的优势顺差文化输入;另一方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还出现西方文化话语权强势的局面。这两方面既互为因果,又互相促进,形成循环。这种文化交流局势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而言,十分被动和困难。中国文学类学报在这样的国际文化交流形势中,想“异军突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我们在看到困难和悲观一面的同时,也应看到乐观的一面,正如《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主任周乐诗所指出,“文化的软实力往往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相关,话语权对于学术影响力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也并没有被漠视,中国这样的政治经济大国在文化建设上的动向,是被世人所关注的。”[4]
二、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策略
(一)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必要性
推进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出版国际化、提升其办刊国际化水准,是多重因素决定的。
一是国际、国内学术出版竞争形势所趋。当前国外学术期刊出版国际化发展迅猛,形势日渐逼人,倒逼国内学术期刊主动拥抱国际化。例如,近年来国外出版社纷纷进军中国,在中国或独立创建、或联合出版英文版的自然学科学报,抢占和瓜分中国自然科学学术出版市场,使原本就被在海外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抢走不少优质稿源和读者的国内自然科学学报更加被动,更加雪上加霜。在此形势下,不少国内的自然科学学报迎难而上,主动尝试创建英文版刊物,主动争取国际化。人文类学报目前所受来自国际出版市场的竞争、压力、冲击虽然不似自然科学学报那般大,但前车之鉴乃后事之师。
二是促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交流所需。历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理论等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放到世界文学的视阈中,都是一颗无法忽视的璀璨明珠。其自身所含的历史学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哲学意义,对周边国家文学及哲学的影响等,都含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粹及研究成果,从来都是世界的,是人类共享的。从此角度出发来看,推进中国文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有助于促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走向世界,实现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在相互交流、切磋与互动中提升和发展。
(二)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建议性措施 1.转变并升级办刊机制
要迈出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步伐,应做到机制先行:首先,国外学术期刊出版市场历史悠久、竞争激烈,在员工激励、员工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值得参考。借鉴其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体系,促进办刊人员转变思路,使其摒弃“安逸求稳”“出刊即安”的消极态度,勇于面对新时期的传媒形势所带来的挑战,积极谋划应对策略和契合办法。其次,创建包括审稿环节在内的办刊监督机制,以求公正、公开、客观地审稿,保障刊物学术性、公正性,避免“用稿唯亲”“人情刊稿”等行为出现。
2.多渠道积攒国际学术人脉、搭建国际学术圈
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的国际化,创建及运营国际级别的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可以起步于但不应止步于创建一份中文学报的英文翻译版。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级别的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应该至少具备合作时间相对长久、合作关系稳定的一批国际化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等人员,独立出版国际版本,而不是只出版中文版本的英译本。要顺利创建并出版一份國际化的学术期刊,首先需积累一段时间的上述几项国际学术人脉。在交通、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此项工作变得容易许多,“线上线下”共谋互动的条件已非常充裕:学报办刊人员既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线下实地模式——积极参加、承办国际性学术研讨大会等活动,也可以通过email等网络沟通方式,搭建和维护国际学术人脉,为推进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做人力准备。
值得指出的是,创办优秀的国际化学术期刊,不仅要积攒国际学术人脉、搭建国际学术圈,还应努力寻求优秀的国际化背景的学者、研究人员。这是因为一份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学术内容的优劣,而优秀的学者及研究人员,无论是参与刊物的审稿角色、办刊角色、读者角色,还是作者角色,都更能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准,更能为刊物打造优质的学术内容。
3.多方位解决语言桎梏
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国际化步伐的困境之一,便是语言障碍。这个障碍,既是办刊人员的障碍,也是广大文学领域研究者的障碍。让文学学术研究、学术出版超越语言的束缚,可从多渠道、多方位寻求解决方法,时间上当然也是漫长的“攻坚战”,需分阶段逐步推进。以下建议可为推进中国文学类期刊国际化做一定的语言准备:一是在组建办刊团队的起始阶段,便向有外语优势的人员倾斜,储备有文学素养背景的外语专业人才或有外语能力背景的文学专业人才。二是在办刊过程中,通过组织语言培训活动、构建外语自学激励机制、增加国外出版公司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在职办刊人员的外语水平。三是在刊物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汇总并链接国际相关研究中的开放部分的学术成果,在共享资源的同时,还为推进学报国际化积攒和储备了外语能力强的读者及作者,一举多得。
4.注重本土化的文学理论建设
当前不少学科对西方已构建成熟的学科理论实行“拿来主义”,简单、好用、高效。然而,如此“贪图一时方便”,在学科领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将走得更艰难。因为“引进来”的理论未必能够适合本土的学科状况,研究之路未必能够走得长远。当前的中国文学领域亦面对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当代文学赏析,喜欢套用西方文学理论,难免出现“洋酒瓶装茅台酒”的尴尬、困境和不协调。中国文学研究者在了解、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应努力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契合本土文学特质的本土化文学理论。只有存在相异,才有互动的必要,才更能吸引国际研究者的兴趣。当本土化的文学理论建设趋于成熟,中国文学类学报提升国际化、走向世界反而更有底气。
5.积极应对国际文化霸权,敢于为自身代言
在话语权失衡的情况下,实力才是最好的发言权。面对当前国际文化话语权权重失衡的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出版机构,应勇敢面对、巧妙应对。一方面,应客观正视与发达国家在“出版业硬件建设”“出版业软件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实行“引进来”策略,虚心取长补短,努力追平差距。另一方面,应勇于“走出去”,制订详细的踏实而长远的国际化计划,积极展示自身优秀的学术文化成果,主动与多样化的文化切磋与碰撞,以实际行动对抗国际文化霸权。
参考文献:
[1]杨鸥.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提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5-03:7.
[2]董策,陈辉,俞良军.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从“被国际化”到真正走向“国际化”[J]. 编辑学报,2017(1):76-79.
[3]张慕华.“弘扬本土文化”与“建立学术自信”——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J].传播与版权,2015(11):29-31.
[4]周乐诗.人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以《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为例[J].粤海风,2017(3):95-99.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中国文学 学报 国际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81-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出版步伐的加快,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日益被国外读者所关注和阅读。[1]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文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程度却极低,鲜有英文版等版本的海外版的中国文学类学报问世及存活。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和推进,虽然整体而言我国学报办刊国际化水平有大幅度提升[2],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报国际化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社会科学类学报如经管类等领域学报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但是中国文学类学报的国际化进程相比而言逊色许多,接近垫底,和中国文学作品如火如荼的国际化推广相比也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程度低的原因
当前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程度低,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一)形而上的学科特性
相比自然科学,文学的学科特性一言以蔽之,便是“形而上”。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理论、研究观点,是无具体形质的、主观的、感知性的。这种学科特性,一方面导致了文学类的学报无法像自然科学学报一样能够采纳被索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等客观数据指标去量化和衡量[3],增加了文学类学报被纳入国际化学术数据库的难度,从而难以进入国际化研究者的视线中。另一方面,由于文学形而上的学科特点,更易受地域分布、文化心理、宗教习俗等客观因素差异的影响,进一步导致文学研究者、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成果的文学赏析理论等要素,无可避免地产生巨大的地域性、差异性、主观性、群体性,并进一步带来空间和心理的距离感、差异感和隔阂感,而这更加促使了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文学研究者更易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就近的文学研究学术圈进行学术交流。
(二)国际、国内语言现状
汉语的语言形势现状,进一步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整体上“进不来”“出不去”的半凝固的交流状态。
一方面,国内教育虽然重视英语等外语教学,但能把英语等外语作为工作语言运用自如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文学类学报办刊人员并不多。这便导致他们既无法获取、了解国际上相关研究者的研究动态及成果,与国际同领域研究者的互动切磋也少,同时又无法将国内的研究动态及成果用英语等外语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
另一方面,汉语在国际通用语言方面的话语权依旧弱势。假设汉语也能像英语一般称为世界通用语言,那中国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理论在国际上所受的關注将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中国日益强大,在国际舞台的角色和分量越来越重要,但汉语在国际交流方面中所占的份额还远远不能和英语相提并论。
(三)西方文化话语权强势
西方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达,一方面导致了其文化输出以压倒性的优势顺差文化输入;另一方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还出现西方文化话语权强势的局面。这两方面既互为因果,又互相促进,形成循环。这种文化交流局势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而言,十分被动和困难。中国文学类学报在这样的国际文化交流形势中,想“异军突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我们在看到困难和悲观一面的同时,也应看到乐观的一面,正如《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主任周乐诗所指出,“文化的软实力往往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相关,话语权对于学术影响力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也并没有被漠视,中国这样的政治经济大国在文化建设上的动向,是被世人所关注的。”[4]
二、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策略
(一)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必要性
推进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出版国际化、提升其办刊国际化水准,是多重因素决定的。
一是国际、国内学术出版竞争形势所趋。当前国外学术期刊出版国际化发展迅猛,形势日渐逼人,倒逼国内学术期刊主动拥抱国际化。例如,近年来国外出版社纷纷进军中国,在中国或独立创建、或联合出版英文版的自然学科学报,抢占和瓜分中国自然科学学术出版市场,使原本就被在海外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抢走不少优质稿源和读者的国内自然科学学报更加被动,更加雪上加霜。在此形势下,不少国内的自然科学学报迎难而上,主动尝试创建英文版刊物,主动争取国际化。人文类学报目前所受来自国际出版市场的竞争、压力、冲击虽然不似自然科学学报那般大,但前车之鉴乃后事之师。
二是促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交流所需。历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理论等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放到世界文学的视阈中,都是一颗无法忽视的璀璨明珠。其自身所含的历史学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哲学意义,对周边国家文学及哲学的影响等,都含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粹及研究成果,从来都是世界的,是人类共享的。从此角度出发来看,推进中国文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有助于促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走向世界,实现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在相互交流、切磋与互动中提升和发展。
(二)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建议性措施 1.转变并升级办刊机制
要迈出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的步伐,应做到机制先行:首先,国外学术期刊出版市场历史悠久、竞争激烈,在员工激励、员工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值得参考。借鉴其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体系,促进办刊人员转变思路,使其摒弃“安逸求稳”“出刊即安”的消极态度,勇于面对新时期的传媒形势所带来的挑战,积极谋划应对策略和契合办法。其次,创建包括审稿环节在内的办刊监督机制,以求公正、公开、客观地审稿,保障刊物学术性、公正性,避免“用稿唯亲”“人情刊稿”等行为出现。
2.多渠道积攒国际学术人脉、搭建国际学术圈
提升中国文学类学报的国际化,创建及运营国际级别的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可以起步于但不应止步于创建一份中文学报的英文翻译版。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级别的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应该至少具备合作时间相对长久、合作关系稳定的一批国际化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等人员,独立出版国际版本,而不是只出版中文版本的英译本。要顺利创建并出版一份國际化的学术期刊,首先需积累一段时间的上述几项国际学术人脉。在交通、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此项工作变得容易许多,“线上线下”共谋互动的条件已非常充裕:学报办刊人员既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线下实地模式——积极参加、承办国际性学术研讨大会等活动,也可以通过email等网络沟通方式,搭建和维护国际学术人脉,为推进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做人力准备。
值得指出的是,创办优秀的国际化学术期刊,不仅要积攒国际学术人脉、搭建国际学术圈,还应努力寻求优秀的国际化背景的学者、研究人员。这是因为一份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学术内容的优劣,而优秀的学者及研究人员,无论是参与刊物的审稿角色、办刊角色、读者角色,还是作者角色,都更能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准,更能为刊物打造优质的学术内容。
3.多方位解决语言桎梏
中国文学类学术期刊国际化步伐的困境之一,便是语言障碍。这个障碍,既是办刊人员的障碍,也是广大文学领域研究者的障碍。让文学学术研究、学术出版超越语言的束缚,可从多渠道、多方位寻求解决方法,时间上当然也是漫长的“攻坚战”,需分阶段逐步推进。以下建议可为推进中国文学类期刊国际化做一定的语言准备:一是在组建办刊团队的起始阶段,便向有外语优势的人员倾斜,储备有文学素养背景的外语专业人才或有外语能力背景的文学专业人才。二是在办刊过程中,通过组织语言培训活动、构建外语自学激励机制、增加国外出版公司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在职办刊人员的外语水平。三是在刊物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汇总并链接国际相关研究中的开放部分的学术成果,在共享资源的同时,还为推进学报国际化积攒和储备了外语能力强的读者及作者,一举多得。
4.注重本土化的文学理论建设
当前不少学科对西方已构建成熟的学科理论实行“拿来主义”,简单、好用、高效。然而,如此“贪图一时方便”,在学科领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将走得更艰难。因为“引进来”的理论未必能够适合本土的学科状况,研究之路未必能够走得长远。当前的中国文学领域亦面对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当代文学赏析,喜欢套用西方文学理论,难免出现“洋酒瓶装茅台酒”的尴尬、困境和不协调。中国文学研究者在了解、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应努力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契合本土文学特质的本土化文学理论。只有存在相异,才有互动的必要,才更能吸引国际研究者的兴趣。当本土化的文学理论建设趋于成熟,中国文学类学报提升国际化、走向世界反而更有底气。
5.积极应对国际文化霸权,敢于为自身代言
在话语权失衡的情况下,实力才是最好的发言权。面对当前国际文化话语权权重失衡的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出版机构,应勇敢面对、巧妙应对。一方面,应客观正视与发达国家在“出版业硬件建设”“出版业软件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实行“引进来”策略,虚心取长补短,努力追平差距。另一方面,应勇于“走出去”,制订详细的踏实而长远的国际化计划,积极展示自身优秀的学术文化成果,主动与多样化的文化切磋与碰撞,以实际行动对抗国际文化霸权。
参考文献:
[1]杨鸥.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提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5-03:7.
[2]董策,陈辉,俞良军.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从“被国际化”到真正走向“国际化”[J]. 编辑学报,2017(1):76-79.
[3]张慕华.“弘扬本土文化”与“建立学术自信”——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J].传播与版权,2015(11):29-31.
[4]周乐诗.人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以《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为例[J].粤海风,2017(3):95-99.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