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一步,更深一步”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佟睿睿作为舞蹈界高产、高质量的七零后编导,她谙熟于舞蹈编创、艺术表达、题材选取上的运用与创新,在近期上演的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舞剧《记忆深处》,是一部现实主义革命题材的民族舞剧,是编导从创作者和旁观者的视角陈述的历史史实。它已不同于12年前通过线性结构叙事、场景铺排而成的舞剧《南京1937》,本文从编导佟睿睿在舞剧编创和叙事上所采用的不同手法对此部舞剧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编创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佟睿睿   《记忆深处》   舞剧叙事   舞蹈织体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158-02
  一、个体叙事的独立与并进
   在舞与剧的把控中,佟睿睿谙熟对人物叙事与描叙语境的编排,设置语义清晰且指向明确的肢体动作,在同一历史背景下,不同人物分别设置了单独情景和单独叙事。在救护者(拉贝和魏特琳)、幸存者(李秀英)、日本兵(东史郎)等真实历史人物作为叙事个体时,纯如作为线索、一个现代人,从现实走向历史,穿行在各个人物的深处记忆中,各自独立叙事的同时,又在相互交织对话,指向同一个历史真相。
   开始进入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故事。编导通过佝偻、扭曲、顿挫、跺脚等棱角分明并极富力量的肢体动作塑造了一批游离生死之界的亡灵,置身其中的张纯如作为探寻真相的线索打开了现实通往历史的阀门。首先是曾在南京大屠杀留下来援助中国的德国人拉贝,在黑暗中向中国公民伸出援助之手,捍卫生命的无畏精神被无限放大。此时既是张纯如的叙述视角,又是《拉贝日记》中的真实惨景,同时又有《东史郎日记》的介入,从探索真相的张纯如、拉贝和魏特琳、东史郎的三种不同立场,形成立体而又矛盾的不同人物叙事。随后出现的幸存者李秀英,在她记忆深处深藏着沉重的过去,她以述说过去的当事者身份出现在现实中。她与张纯如的对话发生在现实的社会,是一位得知历史伤痛的倾听者在述说,是一位带着民族伤痛和悲痛记忆的幸存者对时代的呐喊。张纯如从每位历史人物的叙述中切身感受真实的历史悲痛,尽管是站在旁观者的“他说”。
  二、“舞蹈织体”理论的运用
   佟睿睿在舞剧中对“舞蹈织体”的运用可谓独具匠心。舞蹈织体的概念是于平先生在《舞蹈形态学》中提出,“‘织体’,是作曲技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音乐作品中声部的组合方式。”①于平先生还提出一部舞蹈作品或者复杂的群舞是由若干个“舞群”组合构成,用“舞群”的概念代替音乐中的“声部”。佟睿睿在以张纯如或拉贝为中心的群舞编排上,不是单纯地将个体的动作设计扩大或叠加到群舞的动作构成上,而是赋予每个舞者不同的动作语汇来共同组合成不同的“舞群”,从而完成群舞的有机构成。由一个以上的舞者呈现于舞台的而又相对独立的视觉画面,是作为舞剧中“舞群”的出现。例如由魏特琳承担主要叙事的群舞,在编导以魏特琳作为舞段主舞群的同时,群体中又有一名有身孕的女子在反抗侵略者的杀戮,同时还有若干妇女愤气郁结的挣扎反抗。
   (一)主调舞群织体
   在舞剧《记忆深处》中佟睿睿对舞群的编排拿捏稳妥。首先是对主调舞群织体的运用,主舞群织体在人数和空间范围上可分为主舞群和副舞群。主舞群指以一人或两人为主的舞群调度,在空间的流动性上灵活且范围大。副舞群顾名思义在空间范围流动上是次于主舞群的,但在人数上多于主舞群,所以动作选取上相对节制一些。东史郎在众多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日军中尚存良知,他是“一人为群”的主舞群,众日军则为副舞群,在他周围形成阴魂般的萦绕。在幸存者李秀英出场前也是典型的对主调舞群织体的运用,先是以魏特琳为主舞群,她身后的数人为副舞群。主舞群的动作幅度大、节奏性强,副舞群织体在主舞群之后,群体以挣扎、反抗、恐惧的氛围突出魏美琳救助妇女儿童的英勇无畏。又如魏特琳站在矩形桌上,周围两个同心圆包裹,在她身边的是她救助的中国同胞,外圈是不断逼近着的日军,在视觉效果上呈现的是两个同心圆朝魏特琳中心方向共进。此时魏特琳为主舞群,同心圆外侧构成副舞群。
   (二)复调式舞群方法
   其次是佟睿睿以复调式舞群方法进行的编排。复调式舞群也是基于音乐的复调式声部的概念平移,在舞蹈织体中可分为模仿式舞群织体与对比式舞群织体。对比式舞群织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舞群同时出现,并且舞群可以以“一人为群”或“多人为群”的形式呈现,舞群之间是平行的关系。笔者主要分析对比式舞群织体在此舞剧中的体现。“对比式舞群织体中的舞群与舞群之间可以是‘共鸣关系’‘消长关系’‘矛盾关系’。”②在张纯如自由出入不同人物发生的不同故事中,她就是“一人为群”且作为独立的一个舞群,拉贝与她所救助的妇女儿童为一个舞群,同时如野兽般残忍无情的日军也为一个舞群,三個舞群在调度变化中形成了对同一历史主题的不同呼应,张纯如是悲愤的,拉贝是无私的,日军是可恨的。从舞群之间的关系来看,三个舞群之间是共鸣关系,即交相呼应着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案的真实存在。三个舞群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点呈现,在视觉上有着“对位视觉效果”,为了避免舞群在空间对话中呈现出同一个时间维度,编导在动作选取上采用了能准确代表不同舞群的动作,从肢体动作表现的丰富度上实现舞群之间的共鸣与对话。
  三、多重空间的有效运用
   在《记忆深处》中,可以看到佟睿睿在对舞台传统空间利用上的许多创新。在空间选取上,编导打破传统矩形空间,在舞台后方设置了大型四边形装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棱角分明的形状使空间占有更立体,正合编导在创作和叙事上表达的立体性。在舞台前方的乐池一侧,编导巧妙利用狭小的空间作为张纯如续写历史的书房,将现实存在与历史过往通过空间的并置达到共同的叙事。张纯如在跨越历史与现实边界之时也是现实对峙真实历史之时,纯如搭建了过去遇难者和如今幸存者沟通的桥梁,她在与过去史实对话的同时也形成了主观上对历史的再次重构,这一切被贯穿在她不断重复的“打字”动作中。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和动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纯如不得从与魏特琳、拉贝、李秀英的历史对话中抽离出来回到现实中,再次续写历史的真实面目。
   现实与历史隔空对话,呈现了人物在同一时间点的空间并存,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点交换叙事。从编导在演员肢体动作的表演空间选取上来看,多采用一度和二度空间来表现已故亡灵在黑暗中的挣扎、幸存者在历史记忆中的恐惧、忏悔者的自我醒悟,在面对屠杀的残酷暴行中,救助者无私的捍卫、压抑的爆发和作为揭开历史真相的张纯如内心隐忍的愤慨与悲痛。
  四、结语
   正如舞剧编导佟睿睿所说“十二年小轮回,再次直面南京大屠杀,重新审视自己是要勇气的。也许正因为此,那段历史惨剧、那些鲜明人物以及整个创作过程时常萦绕心头。既然挥之不去,索性再走一步,走深一步。”在张纯如逝去后,历史的真实面目再次浮现水面,编导以不同的叙事视角,从张纯如探索真相的路径切入,将发生在南京大屠杀中真真切切的历史人物原型复原,从“小我”(历史真实人物原型)中隐喻出“大我”(国家),救助者的善良与无私、幸存者的坚强与勇敢揭露着日军如野兽般的肆虐猖狂,隐喻着国难带给百姓和民族的无奈与无助。再次触碰,为的不是重诉国殇,而是在继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佟睿睿创作的第一部舞剧《南京1937》之后,再次选择南京大屠杀题材,从不同的叙事视角与编创方法呈现历史。让国家不忘伤痛,民族不忘耻辱,警醒时代下的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直面真实的、历史的、深处的记忆。
  注释:
  ①于平:《舞蹈织体摭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3页。
  ②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第354页,年份不详。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织体摭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02):52-53.
  [2]王文哲.织体理论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运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3]诗意的流淌 女性的情怀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佟睿睿舞剧创作研讨会纪实[J].舞蹈,2017,(02):18-24.
  [4]朱紫薇,刘炼.“描叙语境”在叙事性舞蹈作品时空脉络中的构建——以于平教授《论舞蹈的叙事性》为例[J].文艺争鸣,2017,(09):202-206.
其他文献
摘要:“二元对立”是中外哲学史上哲人们对形而上与形而上、主观与客观、此岸与彼岸等对立范畴的哲学思辨中运用的一种方式或出现的一种现象。“二元对立”不仅成就了古今哲学的宏大,也令文艺界众星捧月,舞蹈编导家赵梁更是在禅学思想的关照下把这种哲学思辨统摄进有关传统文化的作品中。在对禅学的信奉、对舞蹈的皈依中,借“灵域三部曲”、《舞术》等作品阐扬自己独树一帜的舞蹈理念。  关键词:二元对立 赵梁 灵域三部曲
期刊
摘要:《铁道游击队》是一部经典的红色舞剧,该舞剧在刻画铁道游击队中无数献身于革命的英雄群像的同时,还深情细致地描写了刘洪与芳林嫂,小坡与梅妮的感人爱情。四幕中都有双人舞的片段呈现,笔者由该剧的双人舞舞段出发,并以此为主要视觉输入,从编导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舞蹈语汇与场景伊始,再到连接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及故事线索,以小见大,从简至繁。笔者认为,在舞剧的人物关系中通过双人舞舞段的呈现,不断将人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的学习就是美术理论与自然生活相结合的一门科目,美术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于生活,除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美术欣赏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会欣赏美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并且美术生能从鉴赏中获得许多自己想要的知识,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能积累知识、提升品味,还能提高高中美术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关键词:美术教育 生活艺术 鉴赏作用 相互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05
期刊
摘要:“形式”与“内容”作为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过去二者的二元对立造成主客体的分裂。阿多诺用“素材”成为其联系的中介,这也是他音乐美学的核心观点。但是,由于他对概念本身的批判,并未就“素材”自身进行明确性的鉴定与解释。由此,笔者以阿多诺的“非同一性”理论为根据,对“素材”范畴的内核进行梳理与解读。  关键词:阿多诺 形式 内容 “素材”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2019年4月24日《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中国内陆正式上映。这部影片是由此前三阶段的21部电影合力汇聚之作,超级英雄为逆转灭霸的所作所为恢复宇宙秩序再次集结。在漫长的11年里,属于我们的超级英雄时代终于迎来最后的高潮。本文从超级英雄形象塑造和IP保护历史渊源谈起,结合《复仇者聯盟》系列电影,简要分析漫威对超级英雄的形象IP的保护方法,并结合该系列电影展开具体评价,使观者能够了解电影之外
期刊
摘要:赵梁作为中国现代“独立编舞”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善于运用“非限定性形态”的“形式自由”,结合多种元素寻找自己独立人格的“编码方式”。他的作品承载着“寻根”的文化主体意识,通过意识形态的外化呈现灵魂与欲望的多维纠缠,禅意和哲思在不可方物的“诗化”写意舞台上渲染开来。  关键词:赵梁 传统文化 禅意 欲望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利于课程推进的方面,通过对课程特点的研究找到一些适合学生掌握和喜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从而对本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课程教学 新探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92
期刊
摘要:本文是以体态律动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应用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体态律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范围。第二部分为小学各学段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引入体态律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体态律动在《瑶族舞曲》中的具体运用。第四部为体态律动在小学高年级学段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该文章的分析研究,对我国小学高年级学段引入体态律动尽一份绵薄的贡献。  关键词:体态律动 群体特点 创新音乐教学
期刊
摘要:如今,舞蹈事业繁荣发展,逐渐呈现出传统文化回归及民间文化传承觉醒的艺术文化趋势。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如何创作表演传统民间舞蹈,探寻民间舞蹈感动人心的本质,传习民族文化等等亟待思考与探究。本文则以胡明珠创作的湘西土家族舞蹈《刮麻》《踩瓦泥》为表演研习对象,对湘西舞蹈文化底蕴进行探究,结合自身的文化学养积累,理论基础、专业学习表演及工作经验,利用创作表演湘西土家族情景舞段《湘·土·乡》的实践体会
期刊
摘要:“舞蹈诗剧”或曰“舞剧的交响诗化”,是舞剧艺术本体探索与传统舞剧“相揖别”的“分水岭”。①本文所列举的范东凯、张建民的《长城》和张守和及其同班学友的《无字碑》,他们的创作理念都受到肖苏华教授所传授的“交响编舞法”的影响。“舞蹈交响化”这一编创的理念,引起“舞蹈诗”的转变,这种逐渐淡化情节转变是“舞蹈交响织体”所导致的结果,是“诗化舞剧”与“舞蹈诗剧”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交响编舞 舞剧 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