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点滴细节间,迎来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心灵的“逆转”,品行恶劣的学生都被感化了,屡教不改、积久成疾的学生纷纷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我曾经深信不疑的“教育案例”伴随着我参加工作的前几年。遗憾的是,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案例,将其中的做法搬到自己身上,却收效甚微。我开始不断反思:“人家做的我都做了,人家没做的我也做了,但绝大多数问题都没有迎刃而解;那些我想改变的学生也依然如故。难道案例研究就是串联一个个故事,编织成美丽的谎言吗?”这样的疑惑在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际,也让我对案例研究的兴趣降到了谷底。
需要正确的心态
两年前,我聆听了王晓春老师关于案例研究的讲座,他提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从案例入手,这是真正的‘临床’教科研。”初听时以为又是讲述“美丽的谎言”,煮一碗“心灵鸡汤”。但王老师随后对当下“阿Q案例”的批判,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分析道:“‘阿Q案例’大行其道,是教育肤浅、教育浮躁、教育缺乏科研支撑的表现。”两个小时的讲座如白驹过隙,但又一次顛覆了我对教育案例的认知,重新唤起我对教育案例研究的兴趣。抱着强烈的认同感,我开始翻阅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王晓春对教育案例研究缺乏实用性的原因做出了两种解释:第一种,案例中的成功是真实的,但是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却没说明白,案例作者可能有意无意地隐瞒了一些什么;第二种,介绍经验的教师其实自己不清楚成功的原因,于是随便找一个因素,认定它是成功的决定因素。这两种解释使我稍稍释怀,也使我的案例观发生变化。王晓春把“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案例,科学的案例”这句话写在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序章中,这也是藏在我心中的一句呐喊。
失败的案例更有研究价值。纵观王晓春老师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中选择的案例,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因为他讲述的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老老实实地面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因为“事过境迁”,研究和参考案例为的是不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很多教育案例的研究和发表都陷入了“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桎梏里,成功的案例因为结局完美,使得我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结论,从而遮蔽了解决问题的其他可能性。“凡事必有至少三种解决方法”,当教师的关注点集中于一种方法时,这个案例的研究其实已经终结。“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显然,教师用一样的方法,是无法打开不同孩子心结的。
在面对那些失败的教育案例时,我们反而会更深入地研究失败的原因,并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地对照自己的做法。这样,即使没有找出对策,至少能避免使自己陷入相似的误区,无形中真正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需要更科学的思路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强调,教师除了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研究心态。当学生与老师的观点相反甚至挑战老师权威时,很多老师都会陷入愤怒之中。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里,当学生与自己对着干时,我也是气愤不已,于是通知学生家长。虽然动静很大,却没有产生效果。对照王晓春老师关于“教师的专业性”的论述,可以发现,这种做法完全没有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更缺乏研究心态。
“当你把对方当做研究对象时,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于是,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把学生当成研究对象,尝试分析问题,保持一颗平常心,让自己冷静地思考。及至后来,学习了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我理解了愤怒其实是“爬行动物脑”所做出的“战斗”反射,不利于教书育人。反思自己,“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反复质问学生,试图从气场、地位上压倒孩子,而这样的“教育”,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在日常教学中,目之所及,大多数老师仍在沿用这样的教育程序:“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曾经我也不例外。王晓春老师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思路指向的是孩子低头认错。其实,即使学生承认了错误,但不教他们避免再次犯错,教育效果为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显然无益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育案例研究的科学路径何在?王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虽然没有强调“教育”,却指向了学生的成长,巧妙地将教育融在“分析”“成长”之中,俯下身来看学生,解决问题,发展自己。这种路径不是将师生分割开来,而是营造出目标一致、站位统一的一个教育 “场”,而这个“场”是以科学的研究思路为支撑的。
需要永不干涸的灵魂
常听青年教师抱怨“这样的学生可怎么教”,这也是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困扰我的。在工作的几年里,我碰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比如有自闭症、多动症、社交退缩、智力障碍的……“社会在飞速变化,学生也越来越奇。类似的学生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不是没办法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提高。”刚读到这句话时,心里有些不舒服,似乎在指责老师的不作为。时间长了就发现,抱怨和蛮干只会徒增感伤,甚至会心生疲惫,而唯有寻找症结所在,才会有出路。
现在的学生个性越来越鲜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爱”“赏识”“表扬”这些在许多教育案例研究中无往不利的“高招”连连失效,“调解”“安慰”“批评”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机械而枯燥。这种低效的劳动一度使我的灵魂干涸,甚至逐渐麻木。直到读到《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仿佛描摹了我想要的教育生活,并提醒我一定要保持警惕,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千万不能只做眼前的事,千万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王晓春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读书,研究,写文章,要保持自己的活力,拒绝僵化。”
我不想神化王晓春老师,更不想神化一次讲座和一本书的作用,但当一个人内心的那颗种子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绽开饱满的芽苞,一路葱茏下去。刚开始教学时,我也知道“案例研究来源于教育生活,也必将滋养教育生活”,但遇到的挫折让我产生了动摇,心生迷茫。幸好,王晓春老师重新坚定了我的信念。
当一个人对工作有了新的目标和期盼时,状态真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上个学期开始,我虽然教两个班级的语文,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但我不再迷茫:把孩子们的问题写成一个又一个小案例,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我首先转变的是自己的心态,我再也不会说“没有办法”这样的话,觉得事情总有突破的可能,曾经的职业倦怠感一扫而空。是啊,忙着和学生交流,忙着学习“心理学”,忙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哪里有闲暇倦怠呢?每天能接触到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理论,又怎么会倦怠呢?
就这样,我开展了“案例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50余篇教育故事搬上了国家级、省级刊物,多次在公开场合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案例研究”使我的教育生活重新焕发了光彩,回首向来萧瑟处,还是王晓春老师的那次讲座和他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帮助我突破了拐点,重新建立了对“案例研究”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南校区)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email protected]
这些我曾经深信不疑的“教育案例”伴随着我参加工作的前几年。遗憾的是,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案例,将其中的做法搬到自己身上,却收效甚微。我开始不断反思:“人家做的我都做了,人家没做的我也做了,但绝大多数问题都没有迎刃而解;那些我想改变的学生也依然如故。难道案例研究就是串联一个个故事,编织成美丽的谎言吗?”这样的疑惑在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际,也让我对案例研究的兴趣降到了谷底。
需要正确的心态
两年前,我聆听了王晓春老师关于案例研究的讲座,他提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从案例入手,这是真正的‘临床’教科研。”初听时以为又是讲述“美丽的谎言”,煮一碗“心灵鸡汤”。但王老师随后对当下“阿Q案例”的批判,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分析道:“‘阿Q案例’大行其道,是教育肤浅、教育浮躁、教育缺乏科研支撑的表现。”两个小时的讲座如白驹过隙,但又一次顛覆了我对教育案例的认知,重新唤起我对教育案例研究的兴趣。抱着强烈的认同感,我开始翻阅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王晓春对教育案例研究缺乏实用性的原因做出了两种解释:第一种,案例中的成功是真实的,但是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却没说明白,案例作者可能有意无意地隐瞒了一些什么;第二种,介绍经验的教师其实自己不清楚成功的原因,于是随便找一个因素,认定它是成功的决定因素。这两种解释使我稍稍释怀,也使我的案例观发生变化。王晓春把“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案例,科学的案例”这句话写在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序章中,这也是藏在我心中的一句呐喊。
失败的案例更有研究价值。纵观王晓春老师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中选择的案例,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因为他讲述的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老老实实地面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因为“事过境迁”,研究和参考案例为的是不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很多教育案例的研究和发表都陷入了“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桎梏里,成功的案例因为结局完美,使得我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结论,从而遮蔽了解决问题的其他可能性。“凡事必有至少三种解决方法”,当教师的关注点集中于一种方法时,这个案例的研究其实已经终结。“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显然,教师用一样的方法,是无法打开不同孩子心结的。
在面对那些失败的教育案例时,我们反而会更深入地研究失败的原因,并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地对照自己的做法。这样,即使没有找出对策,至少能避免使自己陷入相似的误区,无形中真正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需要更科学的思路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强调,教师除了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研究心态。当学生与老师的观点相反甚至挑战老师权威时,很多老师都会陷入愤怒之中。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里,当学生与自己对着干时,我也是气愤不已,于是通知学生家长。虽然动静很大,却没有产生效果。对照王晓春老师关于“教师的专业性”的论述,可以发现,这种做法完全没有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更缺乏研究心态。
“当你把对方当做研究对象时,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于是,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把学生当成研究对象,尝试分析问题,保持一颗平常心,让自己冷静地思考。及至后来,学习了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我理解了愤怒其实是“爬行动物脑”所做出的“战斗”反射,不利于教书育人。反思自己,“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反复质问学生,试图从气场、地位上压倒孩子,而这样的“教育”,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在日常教学中,目之所及,大多数老师仍在沿用这样的教育程序:“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曾经我也不例外。王晓春老师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思路指向的是孩子低头认错。其实,即使学生承认了错误,但不教他们避免再次犯错,教育效果为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显然无益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育案例研究的科学路径何在?王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虽然没有强调“教育”,却指向了学生的成长,巧妙地将教育融在“分析”“成长”之中,俯下身来看学生,解决问题,发展自己。这种路径不是将师生分割开来,而是营造出目标一致、站位统一的一个教育 “场”,而这个“场”是以科学的研究思路为支撑的。
需要永不干涸的灵魂
常听青年教师抱怨“这样的学生可怎么教”,这也是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困扰我的。在工作的几年里,我碰到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比如有自闭症、多动症、社交退缩、智力障碍的……“社会在飞速变化,学生也越来越奇。类似的学生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不是没办法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提高。”刚读到这句话时,心里有些不舒服,似乎在指责老师的不作为。时间长了就发现,抱怨和蛮干只会徒增感伤,甚至会心生疲惫,而唯有寻找症结所在,才会有出路。
现在的学生个性越来越鲜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爱”“赏识”“表扬”这些在许多教育案例研究中无往不利的“高招”连连失效,“调解”“安慰”“批评”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机械而枯燥。这种低效的劳动一度使我的灵魂干涸,甚至逐渐麻木。直到读到《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仿佛描摹了我想要的教育生活,并提醒我一定要保持警惕,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千万不能只做眼前的事,千万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王晓春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读书,研究,写文章,要保持自己的活力,拒绝僵化。”
我不想神化王晓春老师,更不想神化一次讲座和一本书的作用,但当一个人内心的那颗种子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绽开饱满的芽苞,一路葱茏下去。刚开始教学时,我也知道“案例研究来源于教育生活,也必将滋养教育生活”,但遇到的挫折让我产生了动摇,心生迷茫。幸好,王晓春老师重新坚定了我的信念。
当一个人对工作有了新的目标和期盼时,状态真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上个学期开始,我虽然教两个班级的语文,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但我不再迷茫:把孩子们的问题写成一个又一个小案例,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我首先转变的是自己的心态,我再也不会说“没有办法”这样的话,觉得事情总有突破的可能,曾经的职业倦怠感一扫而空。是啊,忙着和学生交流,忙着学习“心理学”,忙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哪里有闲暇倦怠呢?每天能接触到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理论,又怎么会倦怠呢?
就这样,我开展了“案例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50余篇教育故事搬上了国家级、省级刊物,多次在公开场合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案例研究”使我的教育生活重新焕发了光彩,回首向来萧瑟处,还是王晓春老师的那次讲座和他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帮助我突破了拐点,重新建立了对“案例研究”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南校区)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