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发展畜牧业势在必行。人们日常所需的肉、蛋、奶全靠玉米为主体的饲料进行转化。玉米要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加速转化、发挥区域生产优势”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科学生产。
[关键词]高产玉米;栽培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351-01
1.高产玉米栽培原理
1.1玉米的同化源。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占植株总干重的95%左右,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玉米生物产量的高低。光合产物的供应是子粒产量形成的根本来源,在子粒形成过程中,源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库的建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为库的充实提供了物质保证。玉米的向化系统是由植株的光合器官所构成,包括叶片、叶鞘、茎秆和雌穗、雄穗,其中叶片是这一系统的主體,单叶光合能力的强弱是决定群体光合作用的基础。在叶面积和其它性状相同的情况下,单叶光合速率高的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品种、叶龄、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叶面积持续期、株型等都是影响玉米光合效率的因素。
1.2玉米同化产物的消耗与分配。玉米产量形成与光合源制造的光合产物及其消耗、分配有关。玉米的呼吸消耗占光合总同化量的1/3左右,在提高光合产物制造量的基础上,降低呼吸消耗,促进光合产物向子粒库的流动,方能获得理想的经济产量。干物质生产是形成玉米子粒产量的物质基础,增加干物质在子粒中的分配比率,是增加玉米子粒量的根本途径。而有机物在各器官的运输、分配状况决定于同化源的有机构质供应能力、库的竞争能力和输导系统的运输能力。
2.高产玉米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2.1品种过多,良莠不齐。当前市面上推广的玉米品种繁多,这些品种在栽培中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在生产中很难发挥整体增产作用,规范适宜品种也是当务之急,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特性,按种植区域优势和品种的特点选择品种,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增产潜力。
2.2播种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目前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有:a.播种量过低,有的亩播1.5千克以下,造成严重缺苗,达不到合理株数,使玉米产量很难出现高产;b.播种质量较差,出苗不均匀,过密、过稀情况严重;c.在播种时尽量采用包衣种子,亩播种3千克,才能达到苗全,防治地下害虫、苗株健壮;d.机械化播种机器及机手的操作水平都直接影响播种质量。
2.3除草剂使用不当。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减轻了农民种地的负担,但近几年来,除草剂品种繁多杂乱,各种名称的除草剂被广大农户所采用。在生产中使用不当难免出现不同的效果,有的就容易出现苗死草长的情况。原因:a.在选择除草剂方面,农户没有看除草的有关说明,不按要求使用,甚至把芽前除草剂用到了苗后,这样就难免造成苗死草长的现象。b.浓度不合理,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在使用前没有按除草剂要求的浓度使用,而是随意增减除草刘的浓度,在生产中造成了使用过多影响玉米出苗率、过少起不到除草效果的现象。c.喷雾不当,在喷施除草剂中不注重均匀喷雾,漏喷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在大风、雨前天气喷施,严重影响了除草剂的效果。解决方法:应按要求去做,严格分清芽前和苗期除草剂类型,按除草剂上规定的浓度去配制,在喷雾前应收听当地天气预报,选择晴天、无风天气,避免炎热中午;按使用说明均匀喷施除草剂,以利于达到预期效果。
2.4品种密度,过密、过稀情况不少。随着高产品种的出现,不少农户一味追求高密度栽培玉米,而忽视了品种的特点,以及玉米田水肥条件等因素,随意增加密度,造成了玉米群体过大,通风差,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玉米植株细小,穗小,严重秃尖,出现生长后期倒伏;有的农户在种植稀植品种时,留苗过稀,密度不够,玉米株行间杂草丛生,出现苗稀穗大但产量低的情况。解决方法:按种植田的现实条件,选择适宜品种,肥水较好的地块,应选择一些生育期适中,耐密高产、抗病抗倒性较强的品种,在栽培中留苗3500-4000株/亩为宜。在玉米生长中应视长势适当喷施一些玉米增产调节剂。如玉黄金、矮壮素等以利于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地力较薄的旱地,应选择一些抗旱性强、稀植大穗的品种,根据品种的特点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按品种的特性做好科学管理,创高产。
2.5玉米施肥不科学,费工不增产。玉米施肥不科学现象较为严重,不按玉米需要规律施肥,有时施肥不当。过于大量施氮肥。造成玉米生长前期过旺,植株偏高,掉大量养分,后期严重脱肥造成玉米秃尖严重。过晚施肥,玉米前期生长缺养分;易成弱苗,对叶雄、长穗都不利,增产不明显。做到合理适时施肥,促使玉米增产需注意几点:按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平衡营养,针对麦茬地,每亩生产600千克玉米需施纯氮15千克,钾 10千克,在缺锌的地块施硫酸锌1.5千克,钾肥应全部底施,氮肥1/3做底施,播种施入基肥,应做到肥料、种子分离,肥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肥料烧苗。
3.高产玉米栽培技术
3.1合理密植
良种良法配套,才能保证产量最高。在种植方法中,种植密度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密度品种:4000-5000株/亩;中密度品种:3300-3800株/亩;稀植大穗品种:2600-3000株/亩。如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造成授粉不良、秃尖、徒长、抗倒性差、形成小区气候,病虫害严重等后果,不仅不能增加产量,而且还会增加种植的风险,对产量造成影响。亩产量=亩株数×成穗率×穗粒数×千粒重。
3.1.1播期:4月下旬5月初,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播量2.5-3斤/亩,一般条播,墒情不好可坐水种,也可留双株。用种量:2.5-3斤/亩。
3.1.2种植密度:a.根据品种说明确定稀密;b.根据水肥条件,同一品种肥地宜密,瘦地宜稀。
3.2田间管理
3.2.1前期管理
管理目的: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管理任务:a.播前管理:播前造墒,施足底肥,全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60%氮肥和全部磷肥、钾肥。二铵15-20公斤/亩,适量施用种肥二铵3-5公斤/亩,但种肥要与种子分开使用,尽量少施,防止烧苗; b.适时间苗、定苗:为了利于幼苗生长,一般三叶期间苗一次,5-6片可见叶时根据品种适宜密度定苗。定苗原则是:去除弱苗、病苗、虫苗,留壮苗、匀苗,不提倡补苗,若出现缺苗可就近留双株。
3.2.2中期管理
管理目的:促秆壮穗。
管理任务:a.中耕培土:玉米封垄前结束中耕,促进气生根发育、防止倒伏、利于排灌;b.施用穗肥:穗肥在玉米一生中最为关键。在玉米达到 11片可见叶左右时施用穗肥,每亩可施用尿素20-25公斤,保证植株生长、促进果穗发育、提高结实粒数;c.穗期灌溉:大喇叭口期出现干旱,要及时浇水,促进果穗发育,防止出现空秆、秃尖等现象。
3.2.3后期管理
管理目的:保证授粉、促进籽粒灌浆、防止早衰。
管理任务:a.开花水:在玉米抽雄至吐丝期出现干旱时可浇水一次,保证玉米授粉、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出;b.花粒肥:玉米抽雄期施肥一次,每亩可施用尿素10-15公斤;c.灌浆水:此次浇水旨在保证籽粒正常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子粒重,但灌水量不要太大,防止贪青晚熟;d.适时收获:玉米苞叶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此时为收获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高产玉米;栽培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351-01
1.高产玉米栽培原理
1.1玉米的同化源。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占植株总干重的95%左右,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玉米生物产量的高低。光合产物的供应是子粒产量形成的根本来源,在子粒形成过程中,源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库的建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为库的充实提供了物质保证。玉米的向化系统是由植株的光合器官所构成,包括叶片、叶鞘、茎秆和雌穗、雄穗,其中叶片是这一系统的主體,单叶光合能力的强弱是决定群体光合作用的基础。在叶面积和其它性状相同的情况下,单叶光合速率高的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品种、叶龄、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叶面积持续期、株型等都是影响玉米光合效率的因素。
1.2玉米同化产物的消耗与分配。玉米产量形成与光合源制造的光合产物及其消耗、分配有关。玉米的呼吸消耗占光合总同化量的1/3左右,在提高光合产物制造量的基础上,降低呼吸消耗,促进光合产物向子粒库的流动,方能获得理想的经济产量。干物质生产是形成玉米子粒产量的物质基础,增加干物质在子粒中的分配比率,是增加玉米子粒量的根本途径。而有机物在各器官的运输、分配状况决定于同化源的有机构质供应能力、库的竞争能力和输导系统的运输能力。
2.高产玉米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2.1品种过多,良莠不齐。当前市面上推广的玉米品种繁多,这些品种在栽培中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在生产中很难发挥整体增产作用,规范适宜品种也是当务之急,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特性,按种植区域优势和品种的特点选择品种,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增产潜力。
2.2播种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目前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有:a.播种量过低,有的亩播1.5千克以下,造成严重缺苗,达不到合理株数,使玉米产量很难出现高产;b.播种质量较差,出苗不均匀,过密、过稀情况严重;c.在播种时尽量采用包衣种子,亩播种3千克,才能达到苗全,防治地下害虫、苗株健壮;d.机械化播种机器及机手的操作水平都直接影响播种质量。
2.3除草剂使用不当。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减轻了农民种地的负担,但近几年来,除草剂品种繁多杂乱,各种名称的除草剂被广大农户所采用。在生产中使用不当难免出现不同的效果,有的就容易出现苗死草长的情况。原因:a.在选择除草剂方面,农户没有看除草的有关说明,不按要求使用,甚至把芽前除草剂用到了苗后,这样就难免造成苗死草长的现象。b.浓度不合理,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在使用前没有按除草剂要求的浓度使用,而是随意增减除草刘的浓度,在生产中造成了使用过多影响玉米出苗率、过少起不到除草效果的现象。c.喷雾不当,在喷施除草剂中不注重均匀喷雾,漏喷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在大风、雨前天气喷施,严重影响了除草剂的效果。解决方法:应按要求去做,严格分清芽前和苗期除草剂类型,按除草剂上规定的浓度去配制,在喷雾前应收听当地天气预报,选择晴天、无风天气,避免炎热中午;按使用说明均匀喷施除草剂,以利于达到预期效果。
2.4品种密度,过密、过稀情况不少。随着高产品种的出现,不少农户一味追求高密度栽培玉米,而忽视了品种的特点,以及玉米田水肥条件等因素,随意增加密度,造成了玉米群体过大,通风差,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玉米植株细小,穗小,严重秃尖,出现生长后期倒伏;有的农户在种植稀植品种时,留苗过稀,密度不够,玉米株行间杂草丛生,出现苗稀穗大但产量低的情况。解决方法:按种植田的现实条件,选择适宜品种,肥水较好的地块,应选择一些生育期适中,耐密高产、抗病抗倒性较强的品种,在栽培中留苗3500-4000株/亩为宜。在玉米生长中应视长势适当喷施一些玉米增产调节剂。如玉黄金、矮壮素等以利于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地力较薄的旱地,应选择一些抗旱性强、稀植大穗的品种,根据品种的特点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按品种的特性做好科学管理,创高产。
2.5玉米施肥不科学,费工不增产。玉米施肥不科学现象较为严重,不按玉米需要规律施肥,有时施肥不当。过于大量施氮肥。造成玉米生长前期过旺,植株偏高,掉大量养分,后期严重脱肥造成玉米秃尖严重。过晚施肥,玉米前期生长缺养分;易成弱苗,对叶雄、长穗都不利,增产不明显。做到合理适时施肥,促使玉米增产需注意几点:按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平衡营养,针对麦茬地,每亩生产600千克玉米需施纯氮15千克,钾 10千克,在缺锌的地块施硫酸锌1.5千克,钾肥应全部底施,氮肥1/3做底施,播种施入基肥,应做到肥料、种子分离,肥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肥料烧苗。
3.高产玉米栽培技术
3.1合理密植
良种良法配套,才能保证产量最高。在种植方法中,种植密度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密度品种:4000-5000株/亩;中密度品种:3300-3800株/亩;稀植大穗品种:2600-3000株/亩。如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造成授粉不良、秃尖、徒长、抗倒性差、形成小区气候,病虫害严重等后果,不仅不能增加产量,而且还会增加种植的风险,对产量造成影响。亩产量=亩株数×成穗率×穗粒数×千粒重。
3.1.1播期:4月下旬5月初,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播量2.5-3斤/亩,一般条播,墒情不好可坐水种,也可留双株。用种量:2.5-3斤/亩。
3.1.2种植密度:a.根据品种说明确定稀密;b.根据水肥条件,同一品种肥地宜密,瘦地宜稀。
3.2田间管理
3.2.1前期管理
管理目的: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管理任务:a.播前管理:播前造墒,施足底肥,全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60%氮肥和全部磷肥、钾肥。二铵15-20公斤/亩,适量施用种肥二铵3-5公斤/亩,但种肥要与种子分开使用,尽量少施,防止烧苗; b.适时间苗、定苗:为了利于幼苗生长,一般三叶期间苗一次,5-6片可见叶时根据品种适宜密度定苗。定苗原则是:去除弱苗、病苗、虫苗,留壮苗、匀苗,不提倡补苗,若出现缺苗可就近留双株。
3.2.2中期管理
管理目的:促秆壮穗。
管理任务:a.中耕培土:玉米封垄前结束中耕,促进气生根发育、防止倒伏、利于排灌;b.施用穗肥:穗肥在玉米一生中最为关键。在玉米达到 11片可见叶左右时施用穗肥,每亩可施用尿素20-25公斤,保证植株生长、促进果穗发育、提高结实粒数;c.穗期灌溉:大喇叭口期出现干旱,要及时浇水,促进果穗发育,防止出现空秆、秃尖等现象。
3.2.3后期管理
管理目的:保证授粉、促进籽粒灌浆、防止早衰。
管理任务:a.开花水:在玉米抽雄至吐丝期出现干旱时可浇水一次,保证玉米授粉、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出;b.花粒肥:玉米抽雄期施肥一次,每亩可施用尿素10-15公斤;c.灌浆水:此次浇水旨在保证籽粒正常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子粒重,但灌水量不要太大,防止贪青晚熟;d.适时收获:玉米苞叶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此时为收获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