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皓月当空,清风徐来,苏子与友人徜徉于赤壁之下时,随口说出这样几句话,便为如今的学子解锁了一篇千古名作《赤壁赋》。彼时二人言语中的夏口,在琅琅书声中不断叠加,不经意间便和如今的武汉于空间上对接,古今交汇时,别有一番风味。
每逢初春,武汉大学校区内都是人山人海,重辦樱花、垂枝樱花、白山樱嫣然盛开,参差交错,如同春之加冕礼。然而,樱花盛开时,又何尝不是武汉的加冕礼?只是这冠冕上的闪耀夺目之处,却不仅仅在樱花这一处,更在武汉的历史景观、舌尖滋味与市井街声间。
古时,若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名臣曾国藩在给咸丰皇帝呈献的奏折上曾写过:“东南形势,则金陵为险;天下大事,则武汉为重。”
初入武汉,人们便如同身处历史隧道之中,因循文化脉络向前寻觅,会有许多相熟之人缓步走来,或宽袍大袖,或披发行吟,或席地而坐,弹琴相和。
相传,先秦时屈原随顷襄王逃离郢都时,曾沿长江东下,不久后,又溯江而上,抵达鄂渚,行吟泽畔,继而有了披发行吟的经典形象与“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尽管学术界对屈原是否到过武汉有不同看法,但纪念屈原、传承楚文化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传统。毕竟,一首《离骚》,一篇《渔父》,道尽了“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意,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仍然振聋发曠,掷地有声。字里行间的金石之声,以香草气息为底,以江水浪涛为衬,至今仍激荡在武汉的每一分土地上,萦绕不断。
若是追溯我们与武汉的初见究竟起于何时,倒真是难以判断,究竟是看《三国演义》早一些,听闻屈原早一些,还是熟背《黄鹤楼》早一些?《黄鹤楼》曾被严沧浪评为唐人七律第一,就连诗仙李白在登楼目睹此诗之后,都大为折服,只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汉语的奇妙之处正藏于文字词句之中,逝者如斯夫,却依然能在一瞬间将我们带回诗境。奇幻飘渺的传说似真非假,或许真有仙人驾鹤而行,只留下后人望着空旷辽阔的天际怅然而思。白云慢悠悠地飄过,日光晴暖,树木葳蕤,鹦鹉洲上有绵绵芳草。千年前,诗人在此吊古怀乡,如今,我们至此追忆古人风骨,亦算得上是一场绝妙的缘分。
然而黄鹤楼堪称命运多舛。
明清两朝的历史记载曾笼统表示过,黄鹤楼“明代重修之后,五毁于火”。最后一次被毁,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发生的大火灾中。后来众人虽有重修黄鹤楼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并未成功。若把黄鹤楼拟人化,她或许要对着滕王阁和岳阳楼哭个昏天黑地了。直到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主楼区才对外开放。这座百年名楼,终于能以崭新的面貌重现世间,盛唐气象留了几分在那大火中的铜铸楼顶上,余下的则全然回到了如今的黄鹤楼。在飞翘生姿的檐角上,在波涛阵阵的潮水里,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赏味:人间有味,不必清欢
易中天在《读城记》一书中,曾为武汉专辟一节,写尽城中风土人情,摹尽城内文化气质。在他笔下,武汉足可用“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来形容,须知,观览者来自世界各地,观景之后,还总会为武汉的美食流连忘返。
文化长河里,因酷爱美食而留名者着实不少,西晋时期张季鹰便是颇有名气的一位。他闻秋风而恩莼鲈,于是辞官返乡,留下一句:“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
武汉是两江交汇之地,水产众多,虽不以鲈鱼见闻,却也有足以让武汉人为之骄傲的品种,那便是鲥鱼了。
张爱玲亦曾在《红楼梦魇》中提及“人生三恨”,这第一件便是鲥鱼多刺,与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放在一处,足见人们憾之深、爱之切。有位读者曾指出:“此处所谓的恨,是爱极翻成恨。如果不是这种鱼的滋味之美无与伦比,人们也不会恨它的刺多了。”
鲥鱼味美早已出了名,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若是上锅清蒸,配以佐料,便是入口即化。古时,武汉地区人士便已对鲥鱼多加青睐,只是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初夏时有,余月则无”,因着时节限制与数量减少的原因,鲥鱼的价位便越发高起来了。
“不食武汉味,妄谈有美味之妙称”,若是无法一尝馨香细腻的鲥鱼,行至武汉的游客不妨跟着本地人早起,随他们深入武汉的街巷中,完成一件名为“过早”的乐事。
“过早”,其实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清代的《汉口竹枝词》中已经出现了“过早”二字的身影,可见吃早餐一事深入人心。然而,初至武汉之人听闻这种说法,总是要心存疑惑的,武汉的早餐难道会与别的地儿不一样么?
作家池莉的文字或许可以解决这个困惑。她曾在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中列举过武汉的早点: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这还只是武汉名气极大的老字号,街头巷尾叫不出名的小店铺更是不胜枚举。任你来自天南海北,总能在米面为体、兼容别样的店铺中寻得一款心仪的早餐。
一日之美在于晨。在武汉,晨光之美是熹微时湖边淡雅的樱花,是亭台旁细长的垂柳,是自然环境与时间维度上的双重美感,更是清冷空气里一碗香浓的热干面,破晓天色中一碗温热的蛋酒。“过早”一事,用舌尖的跳动与腹内的暖意,为晨光之美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听音:高山流水,异域同天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两句词写尽了大武汉吞吐山河的气势。“九省通衢”之地,究竟会有怎样的声音呢? 若是将历史时钟回拨至先秦,你将在武汉听见松沉旷远的古琴声,弹琴之人名为伯牙,听音之人名为子期,正是他们二人开启了华夏文化中关于“知音”的故事。
《列子·汤问》中曾对此多做描摹。相传琴师伯牙在辽阔荒野上弹奏古琴,樵夫钟子期戴斗笠披蓑衣而过,闻琴暂驻,便能领会琴曲内涵。伯牙志在高山,子期便品出“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志在江河,子期便能说出“洋洋兮若江河”,真可谓心神相通,彼此投契。故而在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琴绝弦,终生不弹。
“伯牙鼓琴,钟期听之”的原址就在汉阳琴台,而古琴曲《高山流水》已乘着太空探测器飞往辽阔无垠的宇宙,向茫茫宇宙传达着寻找到人类知音的期望。这首经典古琴曲让武汉在遥远的先秦与未知的未来两者间产生了一种依稀可见的关联,如同打开时空隧道,让古老的文化延绵不息。
“知音”,不止高山流水,不止古老先秦,更在鲜活的当下。那些灵动的声音跳跃在武汉的热闹市井间,是高铁上乘务员周到的提醒,是菜场阿姨熟稔的问候,是热干面店铺老板地道的乡音。就像华晨宇那首《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歌的末尾,众人乡音响起,那便是最美的声音。
2020年的春天,珞珈山的樱花无声地如约绽放,却没等来往年汹涌的人潮。这个春天,一株冠状病毒似乎屏蔽了所有的声音,口罩与隔离,取代了繁闹的市井,春天以窗为框,被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
终于,武汉的声音在这个春日里再次响起。
阳台上声嘶力竭的“武汉加油”,来自同一楼栋,更来自四面八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武汉的天空下,不同的声音来自山河湖海,来自屏幕内外,他们依然在,尽管形式不同,却始终在同一个时间汇聚成撼动人心的力量,如同先秦的琴音,萦绕未绝。
在这段正在书写的历史中,声音传递着真实的惶恐,和令人落泪的感动。当声音汇聚一处,春日便渐渐归来,“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曰不会来临”。如今,完成醫疗救治任务的各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已分批撤离武汉,陆续踏上返程。摘下口罩的逆行者们终于能够长舒一口气,在机场相约来年共赏樱花。
武汉这个城市,正在这些挥手作别与彼此相约的声音中,渐渐苏醒。
武汉生活
武汉冬至一过,水寒了,江冷了,鱼虾肌肉结实了,岸草黄透了,枫叶红遍了,芦苇樱子白得镀银了,在秋季盛开的桂花,把那最后一缕甜腻香氛,结成籽籽了,而无数棵香樟,纷纷落旧叶吐新芽,散发出一股股樟木香,腊梅开始现蕾打苞——是有多少馨香的植物,在冬至以后,就会焕发多少孤傲冷香。武汉这座城香了,无数人家的腊肉腊鱼和雪里蕻萝卜干,香了。武汉旧历的年底,为新春的缓缓揭幕,竟是这么郑重,这么丰硕。我走遍了全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并不是每个城市的冬至,都拥有这份郑重和丰硕。
——池莉《武汉的过年》
[武汉智慧]
冯谦伯曾经对老顾客说过心里话:“世上的钱是赚不尽的。我做半天歇半天,一家人过得快快活活,未必还不知足?再要千方百计的赚钱存钱,我这把老骨头要受累,还要添一大些麻烦,那就是个苕。”著名记者陶菊隐很欣赏这种态度,称他是“谦记牛肉馆的知足翁”。
基于这种知足思想,遇到梅兰芳或谭富英等名角到汉口演出,谦记门上就贴张纸条:“过江看戏,停业一日”。到了天气太热时,门上纸条写的是:“外出避暑,暂停营业”。原来冯谦伯携眷上庐山去了。
——徐明庭《想起了谦记牛肉馆》
[武汉性格]
武汉人也像江湖中人一样有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比如他们把所有结过婚的女人统统叫作“嫂子”,这就无异于把她们的丈夫统统看作哥哥。他们当然也像江湖中人一样爱“抱团儿”,这一点也和北京人相似。不过北京人的圈子和武汉人的圈子不大一样。北京人更看重身份和品类,武汉人则更看重恩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武汉人的信念。在他们看来,一个分不清恩怨的人,也一定是分不清是非的人。
——易中天《可爱的武汉人》
[武汉景致]
这儿是我最喜爱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汉水带着它的明亮,慢慢汇进浑混的长江。入江口的水线十分清楚,两水激荡的形态,是又排斥又交融的。您细细注视时,心里会蓦然地生出感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坐在江堤上,遥看龟蛇两山的行云,倾听长江滔滔的流水。还有白云黄鹤、琴台知音这样美丽的传说和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样雅致的典故相伴在我们的身边。虽然它们与我们相隔了几百年甚至一千年,可此时此刻,您不觉得它们都近在咫尺么?诗说:“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这诗就是站在黄鹤楼上写的。黄昏的这个时辰,读了这样大的诗句,不觉得我心您心还有诗心都是相通的么?
——方方《行云流水的武汉》
每逢初春,武汉大学校区内都是人山人海,重辦樱花、垂枝樱花、白山樱嫣然盛开,参差交错,如同春之加冕礼。然而,樱花盛开时,又何尝不是武汉的加冕礼?只是这冠冕上的闪耀夺目之处,却不仅仅在樱花这一处,更在武汉的历史景观、舌尖滋味与市井街声间。
古时,若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名臣曾国藩在给咸丰皇帝呈献的奏折上曾写过:“东南形势,则金陵为险;天下大事,则武汉为重。”
初入武汉,人们便如同身处历史隧道之中,因循文化脉络向前寻觅,会有许多相熟之人缓步走来,或宽袍大袖,或披发行吟,或席地而坐,弹琴相和。
相传,先秦时屈原随顷襄王逃离郢都时,曾沿长江东下,不久后,又溯江而上,抵达鄂渚,行吟泽畔,继而有了披发行吟的经典形象与“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尽管学术界对屈原是否到过武汉有不同看法,但纪念屈原、传承楚文化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传统。毕竟,一首《离骚》,一篇《渔父》,道尽了“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意,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仍然振聋发曠,掷地有声。字里行间的金石之声,以香草气息为底,以江水浪涛为衬,至今仍激荡在武汉的每一分土地上,萦绕不断。
若是追溯我们与武汉的初见究竟起于何时,倒真是难以判断,究竟是看《三国演义》早一些,听闻屈原早一些,还是熟背《黄鹤楼》早一些?《黄鹤楼》曾被严沧浪评为唐人七律第一,就连诗仙李白在登楼目睹此诗之后,都大为折服,只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汉语的奇妙之处正藏于文字词句之中,逝者如斯夫,却依然能在一瞬间将我们带回诗境。奇幻飘渺的传说似真非假,或许真有仙人驾鹤而行,只留下后人望着空旷辽阔的天际怅然而思。白云慢悠悠地飄过,日光晴暖,树木葳蕤,鹦鹉洲上有绵绵芳草。千年前,诗人在此吊古怀乡,如今,我们至此追忆古人风骨,亦算得上是一场绝妙的缘分。
然而黄鹤楼堪称命运多舛。
明清两朝的历史记载曾笼统表示过,黄鹤楼“明代重修之后,五毁于火”。最后一次被毁,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发生的大火灾中。后来众人虽有重修黄鹤楼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并未成功。若把黄鹤楼拟人化,她或许要对着滕王阁和岳阳楼哭个昏天黑地了。直到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主楼区才对外开放。这座百年名楼,终于能以崭新的面貌重现世间,盛唐气象留了几分在那大火中的铜铸楼顶上,余下的则全然回到了如今的黄鹤楼。在飞翘生姿的檐角上,在波涛阵阵的潮水里,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赏味:人间有味,不必清欢
易中天在《读城记》一书中,曾为武汉专辟一节,写尽城中风土人情,摹尽城内文化气质。在他笔下,武汉足可用“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来形容,须知,观览者来自世界各地,观景之后,还总会为武汉的美食流连忘返。
文化长河里,因酷爱美食而留名者着实不少,西晋时期张季鹰便是颇有名气的一位。他闻秋风而恩莼鲈,于是辞官返乡,留下一句:“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
武汉是两江交汇之地,水产众多,虽不以鲈鱼见闻,却也有足以让武汉人为之骄傲的品种,那便是鲥鱼了。
张爱玲亦曾在《红楼梦魇》中提及“人生三恨”,这第一件便是鲥鱼多刺,与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放在一处,足见人们憾之深、爱之切。有位读者曾指出:“此处所谓的恨,是爱极翻成恨。如果不是这种鱼的滋味之美无与伦比,人们也不会恨它的刺多了。”
鲥鱼味美早已出了名,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若是上锅清蒸,配以佐料,便是入口即化。古时,武汉地区人士便已对鲥鱼多加青睐,只是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初夏时有,余月则无”,因着时节限制与数量减少的原因,鲥鱼的价位便越发高起来了。
“不食武汉味,妄谈有美味之妙称”,若是无法一尝馨香细腻的鲥鱼,行至武汉的游客不妨跟着本地人早起,随他们深入武汉的街巷中,完成一件名为“过早”的乐事。
“过早”,其实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清代的《汉口竹枝词》中已经出现了“过早”二字的身影,可见吃早餐一事深入人心。然而,初至武汉之人听闻这种说法,总是要心存疑惑的,武汉的早餐难道会与别的地儿不一样么?
作家池莉的文字或许可以解决这个困惑。她曾在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中列举过武汉的早点: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这还只是武汉名气极大的老字号,街头巷尾叫不出名的小店铺更是不胜枚举。任你来自天南海北,总能在米面为体、兼容别样的店铺中寻得一款心仪的早餐。
一日之美在于晨。在武汉,晨光之美是熹微时湖边淡雅的樱花,是亭台旁细长的垂柳,是自然环境与时间维度上的双重美感,更是清冷空气里一碗香浓的热干面,破晓天色中一碗温热的蛋酒。“过早”一事,用舌尖的跳动与腹内的暖意,为晨光之美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听音:高山流水,异域同天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两句词写尽了大武汉吞吐山河的气势。“九省通衢”之地,究竟会有怎样的声音呢? 若是将历史时钟回拨至先秦,你将在武汉听见松沉旷远的古琴声,弹琴之人名为伯牙,听音之人名为子期,正是他们二人开启了华夏文化中关于“知音”的故事。
《列子·汤问》中曾对此多做描摹。相传琴师伯牙在辽阔荒野上弹奏古琴,樵夫钟子期戴斗笠披蓑衣而过,闻琴暂驻,便能领会琴曲内涵。伯牙志在高山,子期便品出“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志在江河,子期便能说出“洋洋兮若江河”,真可谓心神相通,彼此投契。故而在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琴绝弦,终生不弹。
“伯牙鼓琴,钟期听之”的原址就在汉阳琴台,而古琴曲《高山流水》已乘着太空探测器飞往辽阔无垠的宇宙,向茫茫宇宙传达着寻找到人类知音的期望。这首经典古琴曲让武汉在遥远的先秦与未知的未来两者间产生了一种依稀可见的关联,如同打开时空隧道,让古老的文化延绵不息。
“知音”,不止高山流水,不止古老先秦,更在鲜活的当下。那些灵动的声音跳跃在武汉的热闹市井间,是高铁上乘务员周到的提醒,是菜场阿姨熟稔的问候,是热干面店铺老板地道的乡音。就像华晨宇那首《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歌的末尾,众人乡音响起,那便是最美的声音。
2020年的春天,珞珈山的樱花无声地如约绽放,却没等来往年汹涌的人潮。这个春天,一株冠状病毒似乎屏蔽了所有的声音,口罩与隔离,取代了繁闹的市井,春天以窗为框,被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中。
终于,武汉的声音在这个春日里再次响起。
阳台上声嘶力竭的“武汉加油”,来自同一楼栋,更来自四面八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武汉的天空下,不同的声音来自山河湖海,来自屏幕内外,他们依然在,尽管形式不同,却始终在同一个时间汇聚成撼动人心的力量,如同先秦的琴音,萦绕未绝。
在这段正在书写的历史中,声音传递着真实的惶恐,和令人落泪的感动。当声音汇聚一处,春日便渐渐归来,“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曰不会来临”。如今,完成醫疗救治任务的各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已分批撤离武汉,陆续踏上返程。摘下口罩的逆行者们终于能够长舒一口气,在机场相约来年共赏樱花。
武汉这个城市,正在这些挥手作别与彼此相约的声音中,渐渐苏醒。
武汉生活
武汉冬至一过,水寒了,江冷了,鱼虾肌肉结实了,岸草黄透了,枫叶红遍了,芦苇樱子白得镀银了,在秋季盛开的桂花,把那最后一缕甜腻香氛,结成籽籽了,而无数棵香樟,纷纷落旧叶吐新芽,散发出一股股樟木香,腊梅开始现蕾打苞——是有多少馨香的植物,在冬至以后,就会焕发多少孤傲冷香。武汉这座城香了,无数人家的腊肉腊鱼和雪里蕻萝卜干,香了。武汉旧历的年底,为新春的缓缓揭幕,竟是这么郑重,这么丰硕。我走遍了全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并不是每个城市的冬至,都拥有这份郑重和丰硕。
——池莉《武汉的过年》
[武汉智慧]
冯谦伯曾经对老顾客说过心里话:“世上的钱是赚不尽的。我做半天歇半天,一家人过得快快活活,未必还不知足?再要千方百计的赚钱存钱,我这把老骨头要受累,还要添一大些麻烦,那就是个苕。”著名记者陶菊隐很欣赏这种态度,称他是“谦记牛肉馆的知足翁”。
基于这种知足思想,遇到梅兰芳或谭富英等名角到汉口演出,谦记门上就贴张纸条:“过江看戏,停业一日”。到了天气太热时,门上纸条写的是:“外出避暑,暂停营业”。原来冯谦伯携眷上庐山去了。
——徐明庭《想起了谦记牛肉馆》
[武汉性格]
武汉人也像江湖中人一样有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比如他们把所有结过婚的女人统统叫作“嫂子”,这就无异于把她们的丈夫统统看作哥哥。他们当然也像江湖中人一样爱“抱团儿”,这一点也和北京人相似。不过北京人的圈子和武汉人的圈子不大一样。北京人更看重身份和品类,武汉人则更看重恩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武汉人的信念。在他们看来,一个分不清恩怨的人,也一定是分不清是非的人。
——易中天《可爱的武汉人》
[武汉景致]
这儿是我最喜爱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汉水带着它的明亮,慢慢汇进浑混的长江。入江口的水线十分清楚,两水激荡的形态,是又排斥又交融的。您细细注视时,心里会蓦然地生出感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坐在江堤上,遥看龟蛇两山的行云,倾听长江滔滔的流水。还有白云黄鹤、琴台知音这样美丽的传说和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样雅致的典故相伴在我们的身边。虽然它们与我们相隔了几百年甚至一千年,可此时此刻,您不觉得它们都近在咫尺么?诗说:“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这诗就是站在黄鹤楼上写的。黄昏的这个时辰,读了这样大的诗句,不觉得我心您心还有诗心都是相通的么?
——方方《行云流水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