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返”,篆体写作“返”,是形声字。《说文解字》里说 :“从辵,从反,反亦声。”指出“反”既是形旁也是声旁,字形采用“辵”“反”会意,即朝相反的方向行走。《说文解字》说“还也”,也就是说,“返”就是返还、返回,即180度转弯,回到原处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反”原本就肩负了“返”的意义。可以大胆猜测,原本只有“反”,“返”是后起之字。《逍遥游》里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这是说去郊外踏青,三餐饭(一天)的工夫就可以返回,这个“反”显然是行走而返回的意思。《列子·汤问》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句子,这是说寒暑交替才返回一次,同样用的是“反”字,同样是指具体地行走回到原地。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司马迁这样写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是说,天地是人类的初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会返回到本原,所以到了劳苦困顿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呼天喊地的;到了疾病惨痛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喊爹叫娘的。这里的“反”,显然就是“返”,也就是“返回”的意思。那么,“人穷则反本”是说,人哪,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返回到本原。这个“本”(本原),司马迁指的自然就是父母,就是天地 ;但这里要附会开去,并扩而大之,大而化之,可以是自然,可以是根基,可以是本真抑或童心、初心、赤子之心……
不由得吟出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诗人虽是“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但一旦身居官场,只觉有如“樊笼”,度日如年,于是迷途知返,只做了83天彭泽令,就归去田园,一心领受天地万物所赐予的“真意”。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久在樊笼,只觉“心为形役”,处境穷厄困窘,“穷”了就返“本”吧,那就归去田园,返回自然。
妻子死了,庄子竟“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其实起初他也很悲慨,只是后来想通了,洞彻了生死的过程不过跟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致,而且是返回到大地,返回到自然中去。《庄子·大宗师》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子桑户的去世了,他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却对着他的遗体弹琴唱歌:“子桑户啊,子桑户啊,你已经回归本真了……”是啊,在庄子看来,“生死”是“气”的聚散,作为拥有生命的人,一旦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气”要散了,生命无以为继了,即到了“穷”的境地,就返回到自然本真,这是生死之道。
道教源自道家吧?老子认定的“道”就是返璞归真,就是要回到赤子之心,如同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天真和淳朴,无欲无求,不仅坦然面对世俗,而且泰然面对生死。而道教走了相反的一途,不肯返回到自然本真,而要千方百计炼丹问仙,寻求长生不老之方术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特别是一些天之子多么希望生命永在甚至返老还童,然而终是好梦成空。今天,也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日益进步的医美技术,延缓衰老甚至回到年轻的状态,古稀之人拥有一颗30岁的心脏,肌肤依然吹弹可破,便是梦寐以求的。也确实,多少人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真的能“返老还童”该有多好啊,只可惜终究绕不过生命的最终归宿,拗不过生死的大道。
曾看过一部奇特的电影——《返老还童》,讲述的是一个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奇异故事: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是个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古稀老人,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变得年轻,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并贯穿了他“年代误植式”的一生:打小就与祖父成了好朋友,两人可以翻来覆去地议论当天发生的沉闷事件;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却因他的老年人长相被耶鲁大学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若干年后,他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却由于变成一副年轻人的模样又被哈佛大学顺利录取;他因参加美西战争立下战功,而被作为后备军官召回部队,当他兴冲冲地前去报到,不料又因一副孩童的外形被拒之门外……本杰明神奇地返老还童,最终回到了婴儿的形态。在苍老的恋人黛茜怀中,他被爱与温暖所包裹,与恋人一起安然離世。这似乎是在为生命易逝、梦幻破碎唱一曲华丽的挽歌。
但冷静沉思,这部电影似乎在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经历怎样的人生,哪怕是“返老还童”又怎样?生命总有穷尽时,最终都要“返回”自然,无法逃避,必须面对。好在本杰明和黛茜最后离去都是平静的、安谧的,也给我们以更多欣慰和启示。由此看来,这无疑还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一部奇特寓言。
好吧,“人穷则反本”,由它特定的语境义附会发端,泛泛谈来,似乎倒也触及了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通则,谁也违逆不过。但也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的,“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自然不必急于求成,“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可是难以求证的问题,感谢《返老还童》主人公本杰明所做的一个笼统问答:希望“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人生”。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反”原本就肩负了“返”的意义。可以大胆猜测,原本只有“反”,“返”是后起之字。《逍遥游》里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这是说去郊外踏青,三餐饭(一天)的工夫就可以返回,这个“反”显然是行走而返回的意思。《列子·汤问》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句子,这是说寒暑交替才返回一次,同样用的是“反”字,同样是指具体地行走回到原地。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司马迁这样写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是说,天地是人类的初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会返回到本原,所以到了劳苦困顿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呼天喊地的;到了疾病惨痛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喊爹叫娘的。这里的“反”,显然就是“返”,也就是“返回”的意思。那么,“人穷则反本”是说,人哪,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返回到本原。这个“本”(本原),司马迁指的自然就是父母,就是天地 ;但这里要附会开去,并扩而大之,大而化之,可以是自然,可以是根基,可以是本真抑或童心、初心、赤子之心……
不由得吟出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诗人虽是“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但一旦身居官场,只觉有如“樊笼”,度日如年,于是迷途知返,只做了83天彭泽令,就归去田园,一心领受天地万物所赐予的“真意”。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久在樊笼,只觉“心为形役”,处境穷厄困窘,“穷”了就返“本”吧,那就归去田园,返回自然。
妻子死了,庄子竟“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其实起初他也很悲慨,只是后来想通了,洞彻了生死的过程不过跟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致,而且是返回到大地,返回到自然中去。《庄子·大宗师》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子桑户的去世了,他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却对着他的遗体弹琴唱歌:“子桑户啊,子桑户啊,你已经回归本真了……”是啊,在庄子看来,“生死”是“气”的聚散,作为拥有生命的人,一旦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气”要散了,生命无以为继了,即到了“穷”的境地,就返回到自然本真,这是生死之道。
道教源自道家吧?老子认定的“道”就是返璞归真,就是要回到赤子之心,如同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天真和淳朴,无欲无求,不仅坦然面对世俗,而且泰然面对生死。而道教走了相反的一途,不肯返回到自然本真,而要千方百计炼丹问仙,寻求长生不老之方术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特别是一些天之子多么希望生命永在甚至返老还童,然而终是好梦成空。今天,也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日益进步的医美技术,延缓衰老甚至回到年轻的状态,古稀之人拥有一颗30岁的心脏,肌肤依然吹弹可破,便是梦寐以求的。也确实,多少人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真的能“返老还童”该有多好啊,只可惜终究绕不过生命的最终归宿,拗不过生死的大道。
曾看过一部奇特的电影——《返老还童》,讲述的是一个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奇异故事: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是个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古稀老人,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变得年轻,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并贯穿了他“年代误植式”的一生:打小就与祖父成了好朋友,两人可以翻来覆去地议论当天发生的沉闷事件;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却因他的老年人长相被耶鲁大学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若干年后,他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却由于变成一副年轻人的模样又被哈佛大学顺利录取;他因参加美西战争立下战功,而被作为后备军官召回部队,当他兴冲冲地前去报到,不料又因一副孩童的外形被拒之门外……本杰明神奇地返老还童,最终回到了婴儿的形态。在苍老的恋人黛茜怀中,他被爱与温暖所包裹,与恋人一起安然離世。这似乎是在为生命易逝、梦幻破碎唱一曲华丽的挽歌。
但冷静沉思,这部电影似乎在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经历怎样的人生,哪怕是“返老还童”又怎样?生命总有穷尽时,最终都要“返回”自然,无法逃避,必须面对。好在本杰明和黛茜最后离去都是平静的、安谧的,也给我们以更多欣慰和启示。由此看来,这无疑还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一部奇特寓言。
好吧,“人穷则反本”,由它特定的语境义附会发端,泛泛谈来,似乎倒也触及了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通则,谁也违逆不过。但也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的,“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自然不必急于求成,“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可是难以求证的问题,感谢《返老还童》主人公本杰明所做的一个笼统问答:希望“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