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orkFl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返”,篆体写作“返”,是形声字。《说文解字》里说 :“从辵,从反,反亦声。”指出“反”既是形旁也是声旁,字形采用“辵”“反”会意,即朝相反的方向行走。《说文解字》说“还也”,也就是说,“返”就是返还、返回,即180度转弯,回到原处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反”原本就肩负了“返”的意义。可以大胆猜测,原本只有“反”,“返”是后起之字。《逍遥游》里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这是说去郊外踏青,三餐饭(一天)的工夫就可以返回,这个“反”显然是行走而返回的意思。《列子·汤问》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句子,这是说寒暑交替才返回一次,同样用的是“反”字,同样是指具体地行走回到原地。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司马迁这样写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是说,天地是人类的初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会返回到本原,所以到了劳苦困顿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呼天喊地的;到了疾病惨痛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喊爹叫娘的。这里的“反”,显然就是“返”,也就是“返回”的意思。那么,“人穷则反本”是说,人哪,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返回到本原。这个“本”(本原),司马迁指的自然就是父母,就是天地 ;但这里要附会开去,并扩而大之,大而化之,可以是自然,可以是根基,可以是本真抑或童心、初心、赤子之心……
  不由得吟出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诗人虽是“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但一旦身居官场,只觉有如“樊笼”,度日如年,于是迷途知返,只做了83天彭泽令,就归去田园,一心领受天地万物所赐予的“真意”。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久在樊笼,只觉“心为形役”,处境穷厄困窘,“穷”了就返“本”吧,那就归去田园,返回自然。
  妻子死了,庄子竟“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其实起初他也很悲慨,只是后来想通了,洞彻了生死的过程不过跟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致,而且是返回到大地,返回到自然中去。《庄子·大宗师》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子桑户的去世了,他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却对着他的遗体弹琴唱歌:“子桑户啊,子桑户啊,你已经回归本真了……”是啊,在庄子看来,“生死”是“气”的聚散,作为拥有生命的人,一旦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气”要散了,生命无以为继了,即到了“穷”的境地,就返回到自然本真,这是生死之道。
  道教源自道家吧?老子认定的“道”就是返璞归真,就是要回到赤子之心,如同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天真和淳朴,无欲无求,不仅坦然面对世俗,而且泰然面对生死。而道教走了相反的一途,不肯返回到自然本真,而要千方百计炼丹问仙,寻求长生不老之方术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特别是一些天之子多么希望生命永在甚至返老还童,然而终是好梦成空。今天,也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日益进步的医美技术,延缓衰老甚至回到年轻的状态,古稀之人拥有一颗30岁的心脏,肌肤依然吹弹可破,便是梦寐以求的。也确实,多少人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真的能“返老还童”该有多好啊,只可惜终究绕不过生命的最终归宿,拗不过生死的大道。



  曾看过一部奇特的电影——《返老还童》,讲述的是一个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奇异故事: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是个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古稀老人,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变得年轻,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并贯穿了他“年代误植式”的一生:打小就与祖父成了好朋友,两人可以翻来覆去地议论当天发生的沉闷事件;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却因他的老年人长相被耶鲁大学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若干年后,他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却由于变成一副年轻人的模样又被哈佛大学顺利录取;他因参加美西战争立下战功,而被作为后备军官召回部队,当他兴冲冲地前去报到,不料又因一副孩童的外形被拒之门外……本杰明神奇地返老还童,最终回到了婴儿的形态。在苍老的恋人黛茜怀中,他被爱与温暖所包裹,与恋人一起安然離世。这似乎是在为生命易逝、梦幻破碎唱一曲华丽的挽歌。
  但冷静沉思,这部电影似乎在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经历怎样的人生,哪怕是“返老还童”又怎样?生命总有穷尽时,最终都要“返回”自然,无法逃避,必须面对。好在本杰明和黛茜最后离去都是平静的、安谧的,也给我们以更多欣慰和启示。由此看来,这无疑还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一部奇特寓言。
  好吧,“人穷则反本”,由它特定的语境义附会发端,泛泛谈来,似乎倒也触及了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通则,谁也违逆不过。但也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的,“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自然不必急于求成,“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可是难以求证的问题,感谢《返老还童》主人公本杰明所做的一个笼统问答:希望“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人生”。
其他文献
遇到宋曜闻那年,沈萱运气极差。先是最疼爱她的爷爷去世,紧接着所在的芭蕾舞团解散,全球巡演被迫中止,然后一辆不长眼的电动摩托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挂到了她的书包……打好石膏后,医生跟她说得在家静养。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至少要休息三个月。”  沈家爸妈都忙,便把她送回了国内的外婆家。外婆住在音乐附中旁的一个老式小区里,建筑低矮,五楼就封了顶,隔音效果也一般,经常在傍晚有“胡琴与古筝齐奏,长笛共吉他
期刊
Part1.电影  《雨果》  明明这部电影所呈现的画面极富考究和精细的现代感,却让我有了小时候听妈妈讲床边故事的感觉——走入一个奇妙的世界,随着主人公经历一场奇幻的冒险。直到故事结束,我还沉浸在跌宕的情节里,久久不愿释怀。  喜欢这部电影,或许也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给了我一场完满的梦境,华丽,魔幻,让人有种踩在云上的不真实感,但偏偏每一处细枝末节都格外到位。即使完全不懂,看这部被誉为斯科塞斯“
期刊
我想把天上的星星  摘下来  安在地球上  让一盏盏星星灯  照亮世界  这样的话  不用担心烧坏灯泡  也不用怕停电  而且绝对环保  我敢肯定  所有的人都会喜欢  只是,我担心找不到  上天的梯子  不过,没有关系  我已看见  远方的高山  直插夜空  星星,伸手可摘童年的味道  快过年的时候  小巷总会伙同我们  叫来爆米花机  黑黢黢的,圆滚滚的  像枚炸弹  掌管它的师傅  往它的肚
期刊
我  從未见过那样的眼睛  藏着无尽美丽的山河湖泊  画着洋洋洒洒的丹青水墨  若云端星辉  不食烟火  我  从未见过那样的眼睛  映着余晖重叠花开的南国  淌着小桥流水和孤烟大漠  像无边宇宙  渺远广阔  我  从未见过那样的眼睛  刻着岁月错失的茫然无措  飘着珍贵浪漫的柔软疑惑  似童话与歌  轻轻坠落  我  从未见过那样的眼睛  深邃,沉默  有过花开半夏潮起潮落  那样的眼睛  望
期刊
刚吃过午饭,外面的太阳肆无忌惮地发射出光和热。地上仿佛下了火,路边孤零零地躺着一个空瘪的汽水瓶。绿叶像刷了层油一般,反射出咄咄逼人的光芒。  我嘴里叼了支冰棍,漫无目的地在路上逛,冒着寒气的冰棍都无法抵御毒辣的阳光。它们扑到我毫无防备的手臂上,咬得火辣辣地疼。夏蝉则不知疲倦地唱着单调的歌谣,招来一波又一波的热浪。  “这种时候谁还睡午觉,热死个人。”我心想,“但是,干些什么好呢?现在一个人都没有。
期刊
(一)菜根谭?不,不吃菜根  从记事起,我的世界就有一堵暗红色的“墙”,那是妈妈的嫁妆,一个用花梨木做成的书柜。幼时喜欢拿图画笔在家里墙缝边角涂涂画画,唯独那堵“红墙”周边得以免灾。母亲打趣说,原来那花梨木的暗香不光防虫,还防小孩。书柜里放满了书,从低矮的视角看上去,像是被它们睥睨。  稍大点,偷爬上去,小手笨拙地往外拽。书落地,父亲拾起念出书名,我瞪大眼睛,眉头紧皱,嘴巴颤颤嘟囔道:“不……不要
期刊
一  天空中乌云密布,树叶沙沙作响,看来一场大雨在所难免了。李安蹲下系紧鞋带,收紧书包带子,快速朝水木清华跑去。风刮着,迫使她眯起眼睛,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她踏上走过百八十遍的鹅卵石小道。毕竟,谁让她这个可怜鬼忘记带伞了呢。  鹅卵石小道直通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间有些年代的书店了,木质牌匾上的爬山虎被风拂起一层层波纹,它们猖狂地占据了牌匾的大部分,以至于李安第一次来这的时候以为这家书店的名字叫清华。 
期刊
没必要着急划分阵营  何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同学,我跟她的关系很好,但是我总觉得别的女同学不太喜欢她,经常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请问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其他同学改变对她的看法呢?  ——云  何炅回复:首先要提醒你,别把自己和新同学放到其他同学的对立面,没必要着急划分阵营。一个陌生人的加入,大家需要不同的时间来接受。如果其他同学说她的不好,而且她的确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可以
期刊
前年回老家时探望了童年邻居家的爷爷,我印象中富有爱心但又严厉的这位长辈似乎不太能记住人了,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们是谁,还不时发脾气,无理取闹一会儿。邻居说,老人就像孩童,需要照顾、陪伴,甚至是偶尔的宠溺。我听罢心中一惊,难道这是暗示我幼时在他们家撒欢时也是这般模样?  十多年前有部叫《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电影,当年我花了不少心思在脑海中丰富它的细节,一个出生时是老头、越活越年轻的男子,在一次次抓住又放
期刊
诗人简介  郑愁予,现代诗人,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1955)、《衣钵》(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人坐着看花》(1993)。  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