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栏目的增多和栏目样式的多样化,需要现场切换的栏目也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原因,现场切换中经常出现"漏切"、"错切"和"丢切"等现象,我们不能小视这种现象,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审美心理。下面就此现象的诸多情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首先,谈谈切换不到位的情况。
漏切。这种现象属于导播事先知道某个镜头必切,甚至做了精心准备,可关键时刻却漏切了。比如:前几年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壶口瀑布,就出现了漏切的遗憾。
错切。这类现象就更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播在关键时刻对镜头主体不明确。访谈节目怎样处理嘉宾与现场观众的关系,电视晚会怎样处理演员与现场观众的关系,往往心中没数。现场观众一掉泪、一鼓掌、一欢呼导播不由自主地就切给他们了,这是一大忌。下面我们列举几种不同的"错切"现象,认真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来。
歌唱家郭兰英的独唱音乐会,当郭兰英唱完《小二黑结婚》中"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选段以后,非常热情地向观众介绍该剧的作者田川同志,观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烘托气氛,现场相当隆重。此时切出田川同志的镜头是最佳时机,可导播却把镜头切给了现场观众。等镜头切回田川同志的时候,他与郭兰英的热情握手,相互致意的细节已经过去了。
丢切。主要指把演员的"戏"丢掉了,这种例子也不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播不懂得"戏眼"。比如,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儿子大了》,表现他们相依为命,互相关心时有一个动作:两人互相往对方嘴里夹菜,赵本山刚把菜放到宋丹丹嘴里,现场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导播手疾眼快立马将镜头切给了观众。接着宋丹丹往赵本山嘴里夹菜的掌声更响,可电视观众没有看到。
其次,谈谈犯这些错误的原因。
一是忙中出乱。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就是典型的例子。该怎么切,什么时候切,事先导播是非常清楚的,因现场紧张、慌乱、手足无措,影响了大脑的思维,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遇到这种大型活动,导播一是对镜头心中要有数,二是头脑要清醒,有条不紊,才能万无一失。
二是对切换主体不清楚,心中没数。像以上列举赵本山、郭兰英等节目的例子就属于这一类。
三是盲目"耍"镜头。为了避免镜头单调,导播对镜头作些处理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据内容去处理。
四是对镜头的景别和镜头运动的实质不了解。镜头的景别(特、近、中、全、远景等),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升、降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作为导播一定要熟知这些基本常识,才能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
五是要了解节目的特点和规律。访谈节目和文艺节目各有特点。访谈节目不需更多的运动镜头,主要强调镜头切换的准确性;文艺节目就复杂了,有动的(比如舞蹈),有静的(比如相声。化装相声除外),有场面大的(比如大型歌舞),有场面小的(比如独唱),有激烈的、快节奏的(比如抗洪抢险),有抒情的、慢节奏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台设计也不一样,有平面舞台(一个层面),有立体舞台(两个层面或更多层面)等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就用不同的镜头去处理,镜头语言既流畅又准确,才能让观众赏心悦目。
六是要加强艺术修养。导播应是杂家,各种艺术形式你可以不精,但不能不懂。哪些地方是"戏眼"、"戏核",哪些地方出彩,你不仅要知道,还要会用镜头去表现。比如,在戏曲开打场面中,一个武功演员一口气翻了二十多个跟斗,翻到七八个时观众掌声响起,你"啪"地一下把镜头切给了观众,看得正起劲的电视观众被中断了。就是不懂镜头,也要知道这个地方应该看演员,或许电视观众正在数跟斗呢。
七是导播要与摄像沟通。节目的镜头虽然都是由导播切出,但是由摄像提供的。因此,除摄像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外,导播必须把节目的总体把握、具体要求、甚至分镜头与摄像沟通交流;摄像也可根据导演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设想,最后达到统一,做到胸有成竹,现场才能配合默契。
第三,弄清楚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的几种关系。
从以上"错切"的例子看,大都是不该切给观众的时候切给了观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应 毫不犹豫地切给观众呢?
1.台上与台下合为一体时。
比如在一台国庆晚会中有一首歌曲联唱,其中的几处合唱部分都是由现场的方阵观众演唱的,尤其唱到"这是伟大的祖国……"时,台上的演员英姿勃发,台下的观众精神抖擞;台上的演员群情激奋,台下的观众放喉高歌;台上的演员挥舞国旗飘飘,台下的观众成了红色海洋(每位观众挥动手中的小国旗)。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整场气氛异常热烈。台上台下正打、反打镜头交叉切换;近景全景各种运动镜头灵活运用;场面巍巍壮观,情绪激动人心。这场面是台上台下一体的,怎么切也不会切错。
2.台上与台下产生互动时。
台上打擂的演员和台下支持的方阵(或拉拉队)产生互动时,要恰到好处地切给观众席。
3.台上的内容与台下的观众产生联系时。
比如《艺术人生》栏目中,当大山谈到他的中文名字是借用北京大学学生食堂大厨许大山的名字时,导播切入了台下的许大山,电视观众并不知道他是许大山,当主持人把他请上台并介绍给观众的时候,由于先前的铺垫,观众很快就记住了他。
4.台下对台上产生烘托时。
台上演员的表演对台下观众产生效果时(或哭或笑或鼓掌),切入观众镜头可以对电视观众的情绪有所感染。但切记:不能中断演员的精彩表演,保证表演的连贯性。只能在表演的"空当"中切入。
第四,如何准确把握现场切换。
1.以"情"为主。
尤其在访谈类节目中,被访嘉宾动情之处一定要把镜头给他,甚至要用近景或特写。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要把镜头切走,切走要有理由。比如访谈栏目《做客五频道》采访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当薛伟谈到初到英国的艰难经历时,导播切入了一个观众镜头:中景,镜头慢推特写,他的眼圈红了,他的眼睛湿润了,眼泪流出来了,他在擦泪……随着薛伟画外音的步步叙述,这位老人的感情也在渐渐深入。电视观众在想:他是谁?为什么比别人动情?当主持人介绍他是薛伟的父亲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来这些遭遇薛伟从来没有告诉过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真正疼爱儿女的还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像这样的观众镜头不仅应该切,而且还有"文章"可做。
2.以"演"为主。
演:演唱者,表演者也。尤其在演出中的一些精彩之处(演唱的华彩部分)、惊险之处(杂技)、神秘之处(魔术)、动情之处(戏剧、小品),以及绝活、绝技等,都不要为切观众镜头而中断演员的表演。
3.以"动作"为主。有些节目是以动作为主的,比如:舞蹈、杂技、戏曲的开打、哑剧等。它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语言、语汇和意境,所以,在切换中一定不要中断。若要切给观众,原则只有一条:不能影响"戏"。
4.导播们一定要记住:你切出去的镜头是给电视观众看的,不是给现场观众看的。所以,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受众心理,我们切出去的画面是他们最想看的画面,而不是导播强迫他们看的画面。
有很多节目质量确实不错,但因导播水平的原因,播出效果确实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导播这一环节。作为导播一定要努力学习业务,认真研究观众心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电视节目走向电视化而共同努力吧。
首先,谈谈切换不到位的情况。
漏切。这种现象属于导播事先知道某个镜头必切,甚至做了精心准备,可关键时刻却漏切了。比如:前几年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壶口瀑布,就出现了漏切的遗憾。
错切。这类现象就更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播在关键时刻对镜头主体不明确。访谈节目怎样处理嘉宾与现场观众的关系,电视晚会怎样处理演员与现场观众的关系,往往心中没数。现场观众一掉泪、一鼓掌、一欢呼导播不由自主地就切给他们了,这是一大忌。下面我们列举几种不同的"错切"现象,认真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来。
歌唱家郭兰英的独唱音乐会,当郭兰英唱完《小二黑结婚》中"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选段以后,非常热情地向观众介绍该剧的作者田川同志,观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烘托气氛,现场相当隆重。此时切出田川同志的镜头是最佳时机,可导播却把镜头切给了现场观众。等镜头切回田川同志的时候,他与郭兰英的热情握手,相互致意的细节已经过去了。
丢切。主要指把演员的"戏"丢掉了,这种例子也不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播不懂得"戏眼"。比如,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儿子大了》,表现他们相依为命,互相关心时有一个动作:两人互相往对方嘴里夹菜,赵本山刚把菜放到宋丹丹嘴里,现场就响起热烈的掌声,导播手疾眼快立马将镜头切给了观众。接着宋丹丹往赵本山嘴里夹菜的掌声更响,可电视观众没有看到。
其次,谈谈犯这些错误的原因。
一是忙中出乱。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就是典型的例子。该怎么切,什么时候切,事先导播是非常清楚的,因现场紧张、慌乱、手足无措,影响了大脑的思维,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遇到这种大型活动,导播一是对镜头心中要有数,二是头脑要清醒,有条不紊,才能万无一失。
二是对切换主体不清楚,心中没数。像以上列举赵本山、郭兰英等节目的例子就属于这一类。
三是盲目"耍"镜头。为了避免镜头单调,导播对镜头作些处理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据内容去处理。
四是对镜头的景别和镜头运动的实质不了解。镜头的景别(特、近、中、全、远景等),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升、降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作为导播一定要熟知这些基本常识,才能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
五是要了解节目的特点和规律。访谈节目和文艺节目各有特点。访谈节目不需更多的运动镜头,主要强调镜头切换的准确性;文艺节目就复杂了,有动的(比如舞蹈),有静的(比如相声。化装相声除外),有场面大的(比如大型歌舞),有场面小的(比如独唱),有激烈的、快节奏的(比如抗洪抢险),有抒情的、慢节奏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台设计也不一样,有平面舞台(一个层面),有立体舞台(两个层面或更多层面)等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就用不同的镜头去处理,镜头语言既流畅又准确,才能让观众赏心悦目。
六是要加强艺术修养。导播应是杂家,各种艺术形式你可以不精,但不能不懂。哪些地方是"戏眼"、"戏核",哪些地方出彩,你不仅要知道,还要会用镜头去表现。比如,在戏曲开打场面中,一个武功演员一口气翻了二十多个跟斗,翻到七八个时观众掌声响起,你"啪"地一下把镜头切给了观众,看得正起劲的电视观众被中断了。就是不懂镜头,也要知道这个地方应该看演员,或许电视观众正在数跟斗呢。
七是导播要与摄像沟通。节目的镜头虽然都是由导播切出,但是由摄像提供的。因此,除摄像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外,导播必须把节目的总体把握、具体要求、甚至分镜头与摄像沟通交流;摄像也可根据导演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设想,最后达到统一,做到胸有成竹,现场才能配合默契。
第三,弄清楚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的几种关系。
从以上"错切"的例子看,大都是不该切给观众的时候切给了观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应 毫不犹豫地切给观众呢?
1.台上与台下合为一体时。
比如在一台国庆晚会中有一首歌曲联唱,其中的几处合唱部分都是由现场的方阵观众演唱的,尤其唱到"这是伟大的祖国……"时,台上的演员英姿勃发,台下的观众精神抖擞;台上的演员群情激奋,台下的观众放喉高歌;台上的演员挥舞国旗飘飘,台下的观众成了红色海洋(每位观众挥动手中的小国旗)。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整场气氛异常热烈。台上台下正打、反打镜头交叉切换;近景全景各种运动镜头灵活运用;场面巍巍壮观,情绪激动人心。这场面是台上台下一体的,怎么切也不会切错。
2.台上与台下产生互动时。
台上打擂的演员和台下支持的方阵(或拉拉队)产生互动时,要恰到好处地切给观众席。
3.台上的内容与台下的观众产生联系时。
比如《艺术人生》栏目中,当大山谈到他的中文名字是借用北京大学学生食堂大厨许大山的名字时,导播切入了台下的许大山,电视观众并不知道他是许大山,当主持人把他请上台并介绍给观众的时候,由于先前的铺垫,观众很快就记住了他。
4.台下对台上产生烘托时。
台上演员的表演对台下观众产生效果时(或哭或笑或鼓掌),切入观众镜头可以对电视观众的情绪有所感染。但切记:不能中断演员的精彩表演,保证表演的连贯性。只能在表演的"空当"中切入。
第四,如何准确把握现场切换。
1.以"情"为主。
尤其在访谈类节目中,被访嘉宾动情之处一定要把镜头给他,甚至要用近景或特写。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要把镜头切走,切走要有理由。比如访谈栏目《做客五频道》采访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当薛伟谈到初到英国的艰难经历时,导播切入了一个观众镜头:中景,镜头慢推特写,他的眼圈红了,他的眼睛湿润了,眼泪流出来了,他在擦泪……随着薛伟画外音的步步叙述,这位老人的感情也在渐渐深入。电视观众在想:他是谁?为什么比别人动情?当主持人介绍他是薛伟的父亲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来这些遭遇薛伟从来没有告诉过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真正疼爱儿女的还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像这样的观众镜头不仅应该切,而且还有"文章"可做。
2.以"演"为主。
演:演唱者,表演者也。尤其在演出中的一些精彩之处(演唱的华彩部分)、惊险之处(杂技)、神秘之处(魔术)、动情之处(戏剧、小品),以及绝活、绝技等,都不要为切观众镜头而中断演员的表演。
3.以"动作"为主。有些节目是以动作为主的,比如:舞蹈、杂技、戏曲的开打、哑剧等。它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语言、语汇和意境,所以,在切换中一定不要中断。若要切给观众,原则只有一条:不能影响"戏"。
4.导播们一定要记住:你切出去的镜头是给电视观众看的,不是给现场观众看的。所以,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受众心理,我们切出去的画面是他们最想看的画面,而不是导播强迫他们看的画面。
有很多节目质量确实不错,但因导播水平的原因,播出效果确实大打折扣。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导播这一环节。作为导播一定要努力学习业务,认真研究观众心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电视节目走向电视化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