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护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延缓衰老,发挥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我们大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老年;老年病;身心健康;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9—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一个康复的最佳方案呢?
1 老年患者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我们要重视老年人群的心态变化。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近事记忆减退、固执保守、沉湎于往事、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难以接受新事物、以自我为中心、猜疑、抑郁、疑病、孤独和空虚感等,对于老年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在与老年人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其心理需求,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1.1依存需求,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与朋友的交往也显著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而家庭就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的地方。他们渴望在生活上予以照顾与帮助,在心理上尤其情感上能够得到温暖与关怀。
1.1.2自尊需求,离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他们由供养者变成了被供养者。这个时候,在同老人进行交往中言行举止都应该敏感地注意到老年人的这种心态,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1.1.3求助需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状况的退步,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都逐步下降,这时候越来越需要别人的帮助与照顾。这种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忧郁、怨恨等消极情绪,甚至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1.2 我们再来看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即老化、衰老的意思,在生理功能方面,老年人表现出了明显的衰退趋势。首先,贮备能力减少;其次,适应能力减弱;再次,抵抗力下降;最后,自理能力降低。在老化过程中,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将会出现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的衰老变化,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它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营养条件、精神状态和意外事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1.3 我们要注意老年病的发病特点。
1.3.1老年人患病时病史采集困难:听觉功能减退,近记忆差,感觉功能低下,语言表达不清。
1.3.2老年人患病时表现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感受性较低,疾病发展严重才有感觉。
1.3.3老年人常表现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各系统联系密切,数种疾病同时并存,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多。
1.3.4老年人患病易发生意识障碍:脑萎缩、神经系统功能减退,脑动脉硬化等。
1.3.5老年人患病时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老年人代谢组织体细胞数逐渐减少,轻微水盐代谢紊乱均可导致严重后果。
1.3.6容易发生老年人特有的并发症:各脏器功能代偿能力差及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常引发各种并发症。
1.3.7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肾脏排泄率减低,肝脏代偿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迟缓。
2 针对老年人具体情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2.1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采取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用护理学和心理学的技术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促进病人的康复。通过心理护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医患关系,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及病人的情绪,纠正病人的不良认知。心理护理的方法包括解释、疏导、鼓励和支持、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在这些措施中,尤以解释为最重要。
2.1.1 解釋:这是心理护理最基本的手段,其他手段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解释工作必须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性的进行,此外,解释工作还可以动员病人家属,亲友和领导,甚至已被治愈的病人共同进行,以提高效果。
2.1.2 疏导和劝慰:通过正确的疏导可使患者内心的压抑得到宣泄而心情舒畅,使他们感到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而感到有了依靠,帮助病人振作精神,建立信心,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和应付危机的本领。
2.1.3 必要的承诺:住院病人由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常常会出现焦虑多疑和恐惧不安的情绪,特别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等提心吊胆,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坚定的语气向病人作出一些必要的承诺,以唤起其希望的信心。
2.1.4 积极的暗示: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密切护患关系,在患者高度信任的前提下,加以巧妙、积极的暗示,使其按照护理人员的意志行事,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2.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合理的饮食安排是保证机体摄取营养和保证健康的首要条件,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饮食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2.1 不贪饱:老年人饮食宜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2.2.2 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2.2.3 不贪咸:老年人摄入的钠盐量太多,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及肾脏衰弱。
2.2.4 不贪甜:老年人过多食甜食,会造成功能紊乱,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痒症、脱发及消耗胰细胞,不利于身心保健。
2.2.5 不贪肉: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2.2.6 不贪精: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2.2.7 不贪硬: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2.2.8、不贪快: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2.2.9、不贪迟: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低血糖。
2.2.10、不贪热: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烫食热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2.3针对老年人的疾病特点作出合理的护理评估及措施。
2.3.1老年护理评估内容:一般状况:基础、家庭、既往健康史、入院状况;生活及自理程度:饮食、排泄、休息、烟酒、活动及其它;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皮肤粘膜、神经、呼吸、循环、生殖系统;④心理社会方面:情绪状态、人格类型、自我概念、生活方式、语言沟通、亲友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医疗费用来源。
2.3.2临床护理中的对策:①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要出发,细化工作要求,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②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及时、有效地为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③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提倡遇事多问一句、操作多查一次,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培养护士的协作精神。老年病的治疗既有专科性,又有多科性。因此医生下达医嘱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有疑问时主动找医生核实,防止盲目执行医嘱,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④将护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首位,积极预防,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应贯穿整个住院治疗护理过程中,使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3 小结
老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的必修课,我们必须充实我们的内涵,扩展我们的外延,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老年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老年病人的尊严。
【关键词】老年;老年病;身心健康;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9—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一个康复的最佳方案呢?
1 老年患者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我们要重视老年人群的心态变化。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近事记忆减退、固执保守、沉湎于往事、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难以接受新事物、以自我为中心、猜疑、抑郁、疑病、孤独和空虚感等,对于老年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在与老年人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其心理需求,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1.1依存需求,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与朋友的交往也显著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而家庭就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的地方。他们渴望在生活上予以照顾与帮助,在心理上尤其情感上能够得到温暖与关怀。
1.1.2自尊需求,离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他们由供养者变成了被供养者。这个时候,在同老人进行交往中言行举止都应该敏感地注意到老年人的这种心态,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1.1.3求助需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状况的退步,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都逐步下降,这时候越来越需要别人的帮助与照顾。这种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忧郁、怨恨等消极情绪,甚至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1.2 我们再来看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即老化、衰老的意思,在生理功能方面,老年人表现出了明显的衰退趋势。首先,贮备能力减少;其次,适应能力减弱;再次,抵抗力下降;最后,自理能力降低。在老化过程中,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将会出现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的衰老变化,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它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营养条件、精神状态和意外事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1.3 我们要注意老年病的发病特点。
1.3.1老年人患病时病史采集困难:听觉功能减退,近记忆差,感觉功能低下,语言表达不清。
1.3.2老年人患病时表现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感受性较低,疾病发展严重才有感觉。
1.3.3老年人常表现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各系统联系密切,数种疾病同时并存,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多。
1.3.4老年人患病易发生意识障碍:脑萎缩、神经系统功能减退,脑动脉硬化等。
1.3.5老年人患病时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老年人代谢组织体细胞数逐渐减少,轻微水盐代谢紊乱均可导致严重后果。
1.3.6容易发生老年人特有的并发症:各脏器功能代偿能力差及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常引发各种并发症。
1.3.7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肾脏排泄率减低,肝脏代偿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迟缓。
2 针对老年人具体情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2.1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采取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用护理学和心理学的技术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促进病人的康复。通过心理护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医患关系,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及病人的情绪,纠正病人的不良认知。心理护理的方法包括解释、疏导、鼓励和支持、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在这些措施中,尤以解释为最重要。
2.1.1 解釋:这是心理护理最基本的手段,其他手段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解释工作必须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性的进行,此外,解释工作还可以动员病人家属,亲友和领导,甚至已被治愈的病人共同进行,以提高效果。
2.1.2 疏导和劝慰:通过正确的疏导可使患者内心的压抑得到宣泄而心情舒畅,使他们感到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而感到有了依靠,帮助病人振作精神,建立信心,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和应付危机的本领。
2.1.3 必要的承诺:住院病人由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常常会出现焦虑多疑和恐惧不安的情绪,特别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等提心吊胆,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坚定的语气向病人作出一些必要的承诺,以唤起其希望的信心。
2.1.4 积极的暗示: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密切护患关系,在患者高度信任的前提下,加以巧妙、积极的暗示,使其按照护理人员的意志行事,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2.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合理的饮食安排是保证机体摄取营养和保证健康的首要条件,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饮食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2.1 不贪饱:老年人饮食宜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2.2.2 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2.2.3 不贪咸:老年人摄入的钠盐量太多,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及肾脏衰弱。
2.2.4 不贪甜:老年人过多食甜食,会造成功能紊乱,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痒症、脱发及消耗胰细胞,不利于身心保健。
2.2.5 不贪肉: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2.2.6 不贪精: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2.2.7 不贪硬: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如果贪吃坚硬或煮得不熟烂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2.2.8、不贪快: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2.2.9、不贪迟: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低血糖。
2.2.10、不贪热: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烫食热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2.3针对老年人的疾病特点作出合理的护理评估及措施。
2.3.1老年护理评估内容:一般状况:基础、家庭、既往健康史、入院状况;生活及自理程度:饮食、排泄、休息、烟酒、活动及其它;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皮肤粘膜、神经、呼吸、循环、生殖系统;④心理社会方面:情绪状态、人格类型、自我概念、生活方式、语言沟通、亲友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医疗费用来源。
2.3.2临床护理中的对策:①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要出发,细化工作要求,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②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及时、有效地为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③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提倡遇事多问一句、操作多查一次,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培养护士的协作精神。老年病的治疗既有专科性,又有多科性。因此医生下达医嘱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有疑问时主动找医生核实,防止盲目执行医嘱,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④将护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首位,积极预防,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应贯穿整个住院治疗护理过程中,使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3 小结
老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的必修课,我们必须充实我们的内涵,扩展我们的外延,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老年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老年病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