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反思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决策人,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校长的视野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中小学校長培训直接影响着校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显著作用。回顾了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国外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成功经验,通过比较与反思,对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校长培训 反思 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96-0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决策人,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校长的视野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著名学者Hallinger等的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关学校及学校改进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了校长是学校成功发展的关键。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都非常重视,希望通过校长的个人发展引领、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在知识爆炸的背景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意义和作用更加突出,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也面临着挑战,培训变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1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历程回顾
  1.1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国家政策
  1989年,中国颁布了《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校长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开始。之后国家又相继颁发了约12项相关文件,根据文件涉及的内容与重点,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涉及到校长培训重要发展背景与方向的国家宏观性教育政策文件。第二类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颁发的指导校长培训实施的文件。第三类是有关教育干部培训规划的文件。第四类是有关人事政策文件。
  1.2 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四个阶段
  根据国家政策及实施情况,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八五”探索期(1991—1995)。第二阶段为“九五”巩固期(1996—2000)。第三阶段为“十五”规范期(2001—2005)。第四阶段为“十一五”深化期(2006—2010)。“八五”探索期。这一阶段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刚刚起步,属于政策探索期。这一时期国家主要颁布了《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1989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9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若干意见》(1990年)。这些政策为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初步建立了制度框架结构,确定了基本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等,为以后校长培训的发展与规范打下了良好基础。“九五”巩固期。这一阶段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处于巩固和提升阶段,国家对中小学校长及校长培训的定位有了新的变化。1995年国家颁发了《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明确了校长培训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意义。除了注重巩固岗位培训,另外兼顾校长培训层次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任职资格班、提高班、高级研修班三个层次的培训体系。“十五”规范期。1999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开始进入规范化的阶段。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校长培训被视为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这一时期的校长培训以提升“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核心,在巩固“八五、九五”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的基础上,开始重视骨干校长培训,注重向纵向层次提升。“十一五”深化期。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校长培训的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校长培训不仅只重视“面”的扩大,同时还注意区分不同层次和类别学校校长的培训需求,强调“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薄弱学校”实施的培训项目。
  1.3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演变
  从1990年开始,我国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校长培训教材。近20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了很大变化,专业性越来越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课程在内容和结构都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可能满足校长们的多样化的需要。在“八五”探索期,培训的内容主要以“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及教育的基本理论、学校管理的知识与方法”为主,“意识形态”特色鲜明。“九五”阶段,内容上体现出适应当时市场经济、技术革命、素质教育的要求。“十五”规范期,新课程体系显示出对于高水平科学管理的新要求(要求校长学会自我诊断,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因应、对于学生品德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十一五”深入期,校长培训的内容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主线,内容由以前的宏观问题为主转向学校管理中面临的微观问题,强调根据实际中的新问题,开展各种细分的专题培训,来满足不同需求的培训者。
  2 国际视野下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反思与建议
  2.1 国外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经验
  国际上每个国家的中小学校长培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存在着很多共同的成功经验。如重视发挥国家能力,把校长培训转化为政府行为;发挥培训主体的作用,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适应校长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课程结构;顾及校长学习经验和学习特点,注重培训形式和方式的多样性。国际上校长培训形式有校长岗位培训班、校长研修班、专题研讨班、校长硕士、博士课程班、评价中心活动、讲习会等形式。培养方式有自学考试、卫星电视广播教育、函授教育等。校长培训有成人教育的特点,在培训的方法上,为了提高校长培训的有效性,广泛采用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顶岗实习法、案例教育法等。另外,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网络培训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运用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
  2.2 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反思与建议
  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长培训面临着变革,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经验,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主动适应校长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2.2.1 培训课程应该以培训者为中心,提升培训者的内在驱动力
  中國传统培训模式是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培训专家为主体,教材为内容。这种模式强调知识的全面与系统性,但是,往往容易忽视学习者的主体需要和自身发展。以培训者为中心,注重培训者已有的经验,提供可选择学习,能够促进培训对象的自主发展,使学习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要求和自觉的行为,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根本转变,这更有利于发挥培训的实效和实现校长的真正发展。
  2.2.2 不断改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校长培训课程遵循按需施教、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强调培训课程及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培训课程模式以专题培训为主,通过设置各种菜单式的专题,为校长学习提供选择性。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学校情况的差异性很大,校长能力也良莠不齐,因此,传统的统一的课程很难适应时代发展和校长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校长工作岗位与职责不同进行分岗培训,分别举办“一把手”校长、教学、总务、德育副校长等培训班。另外,可围绕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及教育实践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题培训。把课程学习与经验总结结合起来,以不同地区优秀校长的办学经验作为培训内容。重视实践操作课程,培训中保证安排学员下校的参观、考察活动,在考察活动中进行学习、研讨和反思。
  2.2.3 拓宽培训机构及师资的来源,实现校长培训主体的多元化
  办学主体的社会化和多元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小学校长培训应不断拓宽培训师资的来源,实现校长培训主体的多元化。目前,由于国家行政力量的“垄断”,很多社会机构、民间学术团体还不能顺畅、公平地参与到培训中来,这限制了培训的进一步发展。在充分发挥专门培训机构的作用的同时,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也应该允许、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各种优质的社会资源,这将有利于开拓培训的新视野、新形式和新内容。
  2.2.4 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制度化、法规化
  近20年来,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化、制度化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法规化进展不快。校长的发展关系着学校发展,应该通过教育立法形式使校长培训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法律地位,并依据立法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把校长定期参加培训法规化,同时还要通过教育立法来保证校长培训的经费来源。
  2.2.5 重视培训参与各方协同参与,提高培训管理与结果的实效性
  校长培训在管理和实施中有诸多环节及多个参与方。目前,我们主要强调国家规划和培训实施方的作用,但对整个培训系统各方的协同关注不够。在这种视野下,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不仅在于国家及地方机构的设计,更在于培训系统内的有效管理和各方利益关系人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Hallinger,P.,&Heck,R.H.Reasessing the principal’s role in school effectiveness: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1980-1995[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6(32):5-44.
  [2] 卢乃桂,陈霜叶,郑玉莲.中国校长培训政策的延续与变革(1989-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5):100-106,122.
  [3] 褚宏启.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改革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9(6):43-48.
  [4] Su,Z.X.,Adams,J.P.,&Mininberg,E.Prof i les and preparation of urban school principal s:A compar ative study in the Uni ted States and China[J].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2000(32):455-480.
  [5] 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5-106.
其他文献
1病历摘要 女,37岁,孕2产1,以闭经24周,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于2005年9月5日21时来诊。末次月经2005年3月5日,闭经40天出现早孕反应,持续20多天消失,停经18周自觉胎动。孕期无阴道流血
商主体法律制度伴随着商法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商事法律体系的核心,对于商主体的研究在商事法律的构建中有重要作用。我国现代商事制度在
水利工程建设事关民生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若发生财务风险,必然会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解
CAD/CAM软件——Catia,MasterCAM等在曲面数学模型部分是不公开的[1,2],不适于研究工具新轨迹。利用9片3阶NURBS曲面拼接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实验曲面,它具有9阶NURBS曲面的描述能力,但在计算量上等同于3阶模型。用Matlab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可用于研究研磨新理论。曲面数学模型对使用者是透明的,可以按控制顶点和权系数调整曲面形状,可分析曲面特征及对曲面做分片处理,为研磨工具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体系特色鲜明,适应其行业企业发展的各项要求。本文通过全面介绍澳洲行业企业在TAFE体系中的影响及作用,呈现了企业行业在TAFE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同时也藉此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广大一线的老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课程提倡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想方设法的用最简洁的语言
介绍了一种压缩四叉树形数据结构的随机化增量构造算法。首先给出了压缩四叉树的定义,然后描述了算法实现步骤,通过将单位正方形不断分割为更小的正则正方形达到压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