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乡镇企业打头阵
福建乡镇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是全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1、发展历程概述
1980年,全省有乡镇企业4.3万个,从业人员121.4万人,社会总产值达20亿元。
1981年,正值全国性国民经济调整,省委、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不是下而是上”的号召,鼓励继续发展。
1983年,省政府在晋江县陈埭镇召开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提出沿海县都要有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和超“百万元”的村。
1984年,项南提出:乡镇企业要打头阵。同年省委、省政府在长乐县金峰镇召开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当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1%。
1985年,省委、省府强调:乡镇企业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年省政府在莆田县江口镇召开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当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3.6%。
到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5.8万家,从业人员202万人,涌现了16个“亿元”县,197个“千万元”乡,965个“百万元”村,总产值达到70亿元,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20%。
2、起点较高
办乡镇企业,说白了就是种田的农民搞工业与营销,故好多人看不起眼,认为小泥鳅翻不了大浪。事实并非如此。
多渠道筹资。除了个体出资经营、农民集资联营外,还有不少民间融资与银行贷款,可以搞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这是破天荒的,是农村打破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开始。
借“外脑”与“外力”。不少乡镇企业,高薪聘请外地技术人员搞技术、新产品开发。晋江等沿海县份,招纳了省内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廉价劳动力前来打工,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大胆走向市场。其一,注重市场信息。如在香港刚刚入市的时装,往往不到一个星期,泉州一带就有了类似款式。其二,开始重视品牌作用了,如石狮镇当时创造了“爱华”牌胸罩等首批省优、部优品牌产品。其三,山区的乡镇企业开始走上了资源系列开发的路子,如建阳的竹笋制品,南平的木制品,三明的建材、矿山产品等,纷纷在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
开始搞外向型经济。到1985年,全省搞出口的乡镇企业有7000多家,出口值达2.1亿元,占当年全省出口总额的11%,虽然分量不大,但已经有了良好开端。
具有自身特色。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群体。厦漳泉是福建商品经济最发达地区,胡平提出了闽南模式乡镇企业三个基本点:一是洋,二是侨,三是(规模)大。这是中肯的评价。
3、作用巨大
发挥了福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六五”期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净增105亿元,而同期乡镇企业总产值净增54亿元,占据了“半壁江山”。
受益于广大农民。1985年,全省从田地上转移到乡镇企业打工的劳动力200多万人,占那时农村劳力总数四分之一左右,农民“离土不离乡”,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这是历史性转折的前奏。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6元,比1978年的137元增长了190%,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约占三分之一。
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养农提供了前提条件。“六五”期间,全省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1亿元,其中用于购买农业机械、搞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农村福利事业的开支达4亿元,反哺农业有了良好开端。
培养了农村第一批人才队伍。乡镇企业在发展与市场竞争中,造就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农民企业家与技术、营销人才,为日后全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人才基础。
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六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缴纳税金共7.3亿元,相当于同期各级财政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的15.5倍。
五、福建发展农村经济的再思考
1、农民在农村历史性变革中的可喜变化
福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让人们明白了一条道理:农民不应该与贫困、落后长期捆在一起。胡平于“文革”中下放龙海县港尾公社劳动,村民兵营长对他说,共产党只要每个月发给每个农民一块钱,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胡平算了一下,这是最低的要求,买油盐酱醋要钱,孩子上学要钱,买布做衣服要钱,这三项都是必不可少的啊!但那时做不到。新时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加了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农民脱胎换骨改造的伟大征程: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成为“有文化、能耕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30多年后的今天,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也为期不遠了!
2、农村与现代化的落差仍然很大
当然,不论从物质还是社会、文化等层面,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直到目前仍然如此。突出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比第二、第三产业低得多,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比城镇居民差得多,教育、医疗也大为落后。值得一提的,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民骨干(青壮年)离土离乡进城或出省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了,留守故土的是“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这对农业生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需要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妥善解决。
3、需要突破三大问题形成的怪圈
胡平认为,福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和人口是三大制约因素。
三大问题形成怪圈。福建资源既独特、又经不起折腾,人口密集度高,生态环境脆弱。胡平要求,既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搞好环境保护、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这是“三位一体”的,是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需要做的大文章。
减缓人口压力的尝试。上世纪80年代,福建多次向新加坡、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派遣劳务,到国外搞工程承包,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后,劳务输出成了一种合法的方式。
向外拓展是关键。有以下种种成功的做法:古田县发展食用菌,有3万多户从事生产,几千人在国内跑供销,还到兄弟省去传技术、搞投资。周宁人历史上以铸铁锅闻名,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流到上海生产铸铁管,生意红火。闽南人带着小商品到云南边境做生意,形成了一条街。安溪人有15万人的茶叶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南安人到上海搞起大米批发生意。莆田人在全国经营木材。长泰人大举进军上海搞建筑、投资房地产。上杭县才溪乡,80多年前毛主席到才溪乡调查发现,80%的青壮年当了红军,现在80%的青壮年到外地搞建筑去了。
改革开放以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到广阔的无限空间去寻找生机,就会大变样。可见,福建人既立足八闽,又拓展到域外闯出另外一个八闽空间,就能有大发展、大成功。◆
福建乡镇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是全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1、发展历程概述
1980年,全省有乡镇企业4.3万个,从业人员121.4万人,社会总产值达20亿元。
1981年,正值全国性国民经济调整,省委、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不是下而是上”的号召,鼓励继续发展。
1983年,省政府在晋江县陈埭镇召开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提出沿海县都要有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和超“百万元”的村。
1984年,项南提出:乡镇企业要打头阵。同年省委、省政府在长乐县金峰镇召开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当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1%。
1985年,省委、省府强调:乡镇企业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年省政府在莆田县江口镇召开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当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3.6%。
到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5.8万家,从业人员202万人,涌现了16个“亿元”县,197个“千万元”乡,965个“百万元”村,总产值达到70亿元,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20%。
2、起点较高
办乡镇企业,说白了就是种田的农民搞工业与营销,故好多人看不起眼,认为小泥鳅翻不了大浪。事实并非如此。
多渠道筹资。除了个体出资经营、农民集资联营外,还有不少民间融资与银行贷款,可以搞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这是破天荒的,是农村打破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开始。
借“外脑”与“外力”。不少乡镇企业,高薪聘请外地技术人员搞技术、新产品开发。晋江等沿海县份,招纳了省内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廉价劳动力前来打工,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大胆走向市场。其一,注重市场信息。如在香港刚刚入市的时装,往往不到一个星期,泉州一带就有了类似款式。其二,开始重视品牌作用了,如石狮镇当时创造了“爱华”牌胸罩等首批省优、部优品牌产品。其三,山区的乡镇企业开始走上了资源系列开发的路子,如建阳的竹笋制品,南平的木制品,三明的建材、矿山产品等,纷纷在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
开始搞外向型经济。到1985年,全省搞出口的乡镇企业有7000多家,出口值达2.1亿元,占当年全省出口总额的11%,虽然分量不大,但已经有了良好开端。
具有自身特色。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群体。厦漳泉是福建商品经济最发达地区,胡平提出了闽南模式乡镇企业三个基本点:一是洋,二是侨,三是(规模)大。这是中肯的评价。
3、作用巨大
发挥了福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六五”期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净增105亿元,而同期乡镇企业总产值净增54亿元,占据了“半壁江山”。
受益于广大农民。1985年,全省从田地上转移到乡镇企业打工的劳动力200多万人,占那时农村劳力总数四分之一左右,农民“离土不离乡”,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这是历史性转折的前奏。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6元,比1978年的137元增长了190%,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约占三分之一。
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养农提供了前提条件。“六五”期间,全省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1亿元,其中用于购买农业机械、搞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农村福利事业的开支达4亿元,反哺农业有了良好开端。
培养了农村第一批人才队伍。乡镇企业在发展与市场竞争中,造就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农民企业家与技术、营销人才,为日后全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人才基础。
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六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缴纳税金共7.3亿元,相当于同期各级财政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的15.5倍。
五、福建发展农村经济的再思考
1、农民在农村历史性变革中的可喜变化
福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让人们明白了一条道理:农民不应该与贫困、落后长期捆在一起。胡平于“文革”中下放龙海县港尾公社劳动,村民兵营长对他说,共产党只要每个月发给每个农民一块钱,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胡平算了一下,这是最低的要求,买油盐酱醋要钱,孩子上学要钱,买布做衣服要钱,这三项都是必不可少的啊!但那时做不到。新时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加了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农民脱胎换骨改造的伟大征程: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成为“有文化、能耕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30多年后的今天,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也为期不遠了!
2、农村与现代化的落差仍然很大
当然,不论从物质还是社会、文化等层面,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直到目前仍然如此。突出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比第二、第三产业低得多,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比城镇居民差得多,教育、医疗也大为落后。值得一提的,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民骨干(青壮年)离土离乡进城或出省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了,留守故土的是“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这对农业生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需要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妥善解决。
3、需要突破三大问题形成的怪圈
胡平认为,福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和人口是三大制约因素。
三大问题形成怪圈。福建资源既独特、又经不起折腾,人口密集度高,生态环境脆弱。胡平要求,既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搞好环境保护、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这是“三位一体”的,是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需要做的大文章。
减缓人口压力的尝试。上世纪80年代,福建多次向新加坡、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派遣劳务,到国外搞工程承包,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后,劳务输出成了一种合法的方式。
向外拓展是关键。有以下种种成功的做法:古田县发展食用菌,有3万多户从事生产,几千人在国内跑供销,还到兄弟省去传技术、搞投资。周宁人历史上以铸铁锅闻名,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流到上海生产铸铁管,生意红火。闽南人带着小商品到云南边境做生意,形成了一条街。安溪人有15万人的茶叶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南安人到上海搞起大米批发生意。莆田人在全国经营木材。长泰人大举进军上海搞建筑、投资房地产。上杭县才溪乡,80多年前毛主席到才溪乡调查发现,80%的青壮年当了红军,现在80%的青壮年到外地搞建筑去了。
改革开放以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到广阔的无限空间去寻找生机,就会大变样。可见,福建人既立足八闽,又拓展到域外闯出另外一个八闽空间,就能有大发展、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