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职技术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加,很多学校都扩展了高职高专院校的环境。高职高专院校无论从学生资源、教学环境、软硬件设施和投入的教师水平等都做了较多的准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英语,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必备学习技能,英语教学的改革的尤为受到大众的关注,对于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各大院校都做出许多改革措施,其中英语分级教学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教学内容多样,改变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使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新的局面。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停地对教学和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尤其在英语教学中,因为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都是根据平均分数来排位,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降低。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分级教学作为一个教学的可行方向,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所取用。英语分级教学的实施,明确了英语的分级教学方案,是高职高专院校出现新局面的重要奠基,也有效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工作质量,结合了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引进了更多的竞争机制,创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此,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高职高专院校的扩大招生,只要上了规定平均分数线的学生都可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而且现在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主要都是从普通高中经过高考和通过艺考取得的成绩、或者是职高、中专经过考试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因此,考生的实际英语成绩很容易就被忽略过去,使得一些学生即使英语成绩比较差的也走进了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当有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而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时,就会导致参差不齐的现象出现。
例如:高考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别、高考成绩的分数与职高、中专经过考试的分数差别、艺术类的学生分数与职高、中专经过考试的分数差别、高考成绩的分数与艺术类的学生分数之间的差别等都是引起差异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可以接受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所以当他们看到出来的成绩是不及格或者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成绩时,往往就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严重地挫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进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的质量效果,要根据学生自己所具备的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英语的接受能力范围,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再根据划分的层次和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来确定不同的培养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案。例如:在备课、讲课、辅导、测验等方面来体现分级教学。让学生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取得进步。
例如:新生入学时,学校设立对学生进行英语入学测试,通过测试来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别为1班、2班和3班,然后按比例把基础差不多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班级;85分以上的学生分去1班,60分以上的学生分到2班,60分以下的学生就分到3班;这样通过分级分班,处在同一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就比较接近,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可以接受英语能力的水平进行备课,从而让学生能在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学习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正所谓“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高职高专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要贯彻落实<<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就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利用学生本身的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发展需要。
在实施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的中,要适当地进行考核,围绕学生的分级层次进行对应考核的难度,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例如:每一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各班别的测试,根据学生测试的成绩对学生所在班级的层次进行调整,使学生在1、2、3这三个级别的班级进行合理流动。这样如果在1班的学生不积极学习而落后就将他们编入2班或者3班,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励自己重新奋斗;如果在2班或者3班的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在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把他们编入1班,这样对他们不仅对他们成绩的肯定,还有激励作用。这样的分级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机地调整分级层次,增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分级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建立了更好地展示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对外的信息交流,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方案,也是全国许多学者、专家正在进行探讨的新课题。因此,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实践标志着我国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现代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本质,进入高效教育新时期。
参考文献:
[1]张牡丹.对传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弊端的探讨[J].外国语学院,2011.
[2]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4.
[3]郭淑英.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问题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5.
(作者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停地对教学和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尤其在英语教学中,因为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都是根据平均分数来排位,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降低。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分级教学作为一个教学的可行方向,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所取用。英语分级教学的实施,明确了英语的分级教学方案,是高职高专院校出现新局面的重要奠基,也有效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工作质量,结合了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引进了更多的竞争机制,创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此,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高职高专院校的扩大招生,只要上了规定平均分数线的学生都可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而且现在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主要都是从普通高中经过高考和通过艺考取得的成绩、或者是职高、中专经过考试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因此,考生的实际英语成绩很容易就被忽略过去,使得一些学生即使英语成绩比较差的也走进了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当有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而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时,就会导致参差不齐的现象出现。
例如:高考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别、高考成绩的分数与职高、中专经过考试的分数差别、艺术类的学生分数与职高、中专经过考试的分数差别、高考成绩的分数与艺术类的学生分数之间的差别等都是引起差异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可以接受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所以当他们看到出来的成绩是不及格或者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成绩时,往往就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严重地挫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进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的质量效果,要根据学生自己所具备的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英语的接受能力范围,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再根据划分的层次和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来确定不同的培养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案。例如:在备课、讲课、辅导、测验等方面来体现分级教学。让学生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取得进步。
例如:新生入学时,学校设立对学生进行英语入学测试,通过测试来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别为1班、2班和3班,然后按比例把基础差不多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班级;85分以上的学生分去1班,60分以上的学生分到2班,60分以下的学生就分到3班;这样通过分级分班,处在同一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就比较接近,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可以接受英语能力的水平进行备课,从而让学生能在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学习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正所谓“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高职高专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要贯彻落实<<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就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利用学生本身的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发展需要。
在实施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的中,要适当地进行考核,围绕学生的分级层次进行对应考核的难度,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例如:每一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各班别的测试,根据学生测试的成绩对学生所在班级的层次进行调整,使学生在1、2、3这三个级别的班级进行合理流动。这样如果在1班的学生不积极学习而落后就将他们编入2班或者3班,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励自己重新奋斗;如果在2班或者3班的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在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把他们编入1班,这样对他们不仅对他们成绩的肯定,还有激励作用。这样的分级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机地调整分级层次,增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分级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建立了更好地展示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对外的信息交流,是我国高职高专英语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方案,也是全国许多学者、专家正在进行探讨的新课题。因此,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实践标志着我国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现代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本质,进入高效教育新时期。
参考文献:
[1]张牡丹.对传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弊端的探讨[J].外国语学院,2011.
[2]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4.
[3]郭淑英.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问题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5.
(作者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