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的花总是养不活?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3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来了,种点花花草草如何?既美化你的生活,又美化这个世界,还带给你美好的心情,多好的事啊。看着自己栽种的花草发芽、开花甚至结果,没觉得成就感满满么?
  可是……你可能犯难了。“我是一个‘植物杀手’啊,”你两手一摊,“种啥啥不活,养啥啥就死,我也用心管护了啊,难道养花也得拼人品?”
  当然不是啦。花儿和人类一样,要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良好地生长。要养好植物,拼的不是“人品”,也不是运气,而是一个字……(喂!)好吧,是三个字:水、土、肥。
  水是生命之源,对植物来说也不例外。要知道,一株植物的总重当中,有60%以上是水分。这么多水对植物有什么用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体内物质运输、支持植物组织。
  对于第一项功能,大家都不陌生,毕竟,生物体内有很多化学反应过程要以水为介质才能进行。
  那么关于第二点,水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起到运输作用的呢?原来,植物在根部吸收水分后,水会沿着植物体内细小的管道“上升”直达叶片,从而在植物体内建立起一条连续的“水柱”。而在叶片表面,水分的蒸发产生了强大的拉力,促使这些细小的水柱不断上升。这样一来,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就能运输到植物组织各处了。
  第三点在很多时候被人忽略了,其实水的支持作用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植物中的水大部分储存在细胞内的大液泡内,大液泡就像一个灌满水的大水球,向外压迫着植物细胞,形成一种膨压。正是由于膨压的存在,植物娇弱的叶片和幼嫩的茎干才能够舒展和直立,从而更好地吸收阳光,健康生长。如果我们忘记给植物浇水,植物就会无精打采蔫下来,这正是由于缺乏水分导致的。
  不过,更多的时候,植物变得“无精打采”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浇水,而是因为浇的水太多了。那么,为什么需要水的植物,水浇多了也会长不好呢?这是因为埋在土壤内的根系也需要呼吸。如果水浇得过多,土壤的空隙都被水填满了,根获取不到充足的氧气来呼吸,就会产生乙醇——没错,就是酒精的主要成分啦——它对细胞可是有毒的。久而久之,根系被自己产生的乙醇“醉死”了,整棵植物自然活不长了。
  说了半天,那到底应该怎么浇水呢?请记住一条对大多数植物都有效的“浇水大法”——见干见湿。见干,指的是当土壤干燥到表面发白、摸上去十分干燥的时候再浇水;见湿,则是说浇水时要一次浇透,要看到花盆下流出水来才罢休。现在许多人喜爱的“肉肉”(多肉植物)大多耐旱,浇水时就更需要等到土壤的深层也干燥后再一次浇透。这样,就不会把植物活活“渴死”或“淹死”了。
  有一句诗说:“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植物不正是这样的么?埋在土里的那一半是植物的根系,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系能不能在土里健康地生长、安详地过日子,取决于土壤中水和空气的状况。
  如果土壤颗粒很大,比如沙砾石子较多,那么土壤间的缝隙就很大。这样一来,空气的确很容易进入,但水分也很容易溜走。与此相反,如果土壤颗粒过细,比如那种黏性土壤,水分倒是可以保持很久,但空气却不太容易进去,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根部缺氧。而且黏性过大的土壤容易板结,更不利于根系的生长。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让植物的根既不用担心被“渴死”,又不用害怕被“憋死”呢?一个字,掺合!(众人:吁~)
  把植物种下去之前,我们应该把沙性土和黏性土按照一定比例掺合起来,达到既保湿又透气的效果。依照植物的不同种类,沙性土和黏性土的掺合比例一般在1:2~1:4之间。对于耐旱的植物,沙性土比例可以高些,对于其他植物,则可适当降低沙性土比例。
  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花草,除了育苗盆中带有的一定量的培养土,通常周围垫入的都是颗粒很大、保水性差的劣质土,这很容易造成花草根部过于干燥,从而导致生长不良。因此,买回花草后,首先要用园土或购买的培养土将大颗粒的劣质土替换掉。对那种土质过黏甚至板结的土,要细心地捣碎,掺入泥炭、蛭石、河沙等,降低土壤的黏性,让植物的根部能够正常呼吸。
  俗话说,庄稼一株花,全靠肥当家。然而很多时候,一把肥下去,花草的长势非但没见好,反而萎靡不振了。这是咋回事?
  有经验的园丁会告诉你,这是由于施肥太多,把植物“烧”死了。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可能见过长辈们腌萝卜、腌咸菜吧?那些原本硬邦邦、脆生生的萝卜条、菜梆子,一旦放入盐水中,很快就变软了。这是因为盐水的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有道是“水往浓处流”,细胞内的水分就这样被“抽”了出来,于是细胞便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萎缩起来,我们前面提到的“膨压”也不存在了。
  同理,如果肥料加多了,也会造成根系周围的水溶液浓度上升。通常情况下,细胞液的浓度要高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因此外界的水都想“挤”进细胞,植物也就“喝”到了水。如果肥料加得太多,那就无异于将植物的根部塞进了高浓度的“腌菜坛子”中,整株植物都会因为脱水而萎蔫甚至枯死,这就是通常说的“被烧了”。
  可见,再好的东西也讲究一个“度”。具体来说,一般我们在最初换土、移盆的时候,可以在花盆底部埋入一些溶解性较差、但肥力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机肥、长效肥等。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可以适当施加一些溶解度好、元素种类平衡的可溶性肥。通常市面上还有已经调配好的营养液,可以直接施用。此外,施肥可不是越勤快越好,花儿们其实并不娇弱,过于频繁的“照料”对它们来说是“溺爱”,有害无益。对于一般的花卉,一月施肥一次足矣。
  你看,要想告别“植物杀手”的罪名,其实还是需要掌握很多科学道理的。不过,只要把握好水、土、肥这三大关键因素,用爱栽种,用心看护,加之经验日积月累,花草必会报之以美丽,而你也可以成为令人称羡的“养花达人”!
其他文献
拿着自己的出生证,看着上面小小的脚印——想象着可爱的珍珠似的小脚趾,就会不由得笑出声来。想起自己小时候,总喜欢穿爸爸的大皮鞋在地板上走来走去,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那是遥远的童年梦中爱的华尔兹。伴随着“吧嗒吧嗒”的声音,回忆缓缓向我走来,从遥远到现在,从蒙眬到清晰,串起了我的成长脚印。  小时候,总以为爸爸是魔法师,能瞬间让被子变得暖暖的,却又像医生,不时地叮嘱:“晚上睡觉肩膀要盖好,不要受冻
我与《中学生天地》的关系非同一般,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主办的“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大赛”,我从第一届就开始关注,第二届担任决赛评委,之后的第三届、第四届以及即将开启的第五届,我都不遗余力地给主办方出谋献策、推荐评委,我觉得“新锐写手大赛”应该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中学生参与进来。  我经常想,文学有时候似乎太“冷清”了。真正的文学是令我敬畏的,它是人的情谊的最好的表达。我讲的情谊,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真诚的
兴趣连接着一个人未来的职业与幸福,尽管兴趣也会改变,但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人生某一阶段的兴趣加以发展,那么他很可能将兴趣发展为志趣,从而获得人生的幸福。初中生的兴趣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从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课余兴趣及其发展更能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建议大家要重视课余兴趣的发展。在此,我向大家推荐《工作大未来》这本书,作者对学科与职业作了十分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比方说你喜欢数学,
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问题:这可能吗?爱迪生如何回答呢?  参考思路:这不可能。爱迪生回答:那么你用什么东西来盛放它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与现在过得无比匆匆的日子相比,在过去那缓慢流淌着的时间里,好像发生过太多鸡零狗碎却难以忘怀的事情。童年少年是漫长的,而假期却总嫌短暂。每次渴望听到大人说“又长高了”,心里却似乎并不想长大。有着许多天真无畏的想法,又怀着太多莫名其妙的恐惧……我就是那样的人,是我自己也无法弄明白的生命。年复一年,我每长大一点,就仿佛蜕去了一层皮,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可是我却依然是我。  回头望去,却看见一个傻里傻气
亲爱的乖女孩,你把自己的世界打理得井井有条,遵守规则,认真学习,获得好成绩,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而你的同桌,像个调皮的精灵,一把搅乱了你的规则世界,她让你享受她的零食,也毫不客气地享受你的作业、你的预习笔记,甚至你的考卷答案,这不仅冲突了你的规则,也冲突着学校的规则。同时,同桌似乎还享受着这种对规则的搅乱,暂时也没有受到学校的惩罚,倒是你在担心如果自己坚持原则的话会有被她“抹黑”的风险。  在你
野风,我也开门见山吧,读了你的信,我很能理解你的处境,你的郁闷。作为继子,你带着美好的期待欣赏这位后妈的美丽,期待得到她的关爱,期待得到她的信任。所有这些期待与欣赏,都非常美好。但你觉得后妈关心的只是学习成绩,你们之间的信任则因为ipad而产生危机。不过,坦率地说,且不论后妈对你的关心方式正确与否,林老师读完信,倒觉得这位教师后妈的风格很像亲妈啊,对你,真是一点都不见外。以林老师的人生经验,多数后
A市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有5名嫌疑人,其中一名是真正的罪犯。怀特说:“达克是小偷。”吉米说:“我是无辜的。”瑟德说:“约翰不是小偷。”达克说:“怀特在撒谎。”约翰说:“吉米说的是实话。”在这些陈述中,只有三句话是真的。你知道罪犯是谁吗?  1.成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2.负责对空观察及报警的哨所。  3.表示极小,也指很小的小孩子。  4.柳宗元诗作《江雪》的第一句。  5.中国特种名茶
夏天意味着什么?自由!  当然夏天也意味着冰淇淋、花裙子、碧蓝的泳池、萤火虫、稻田里的蛙声……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尽管还有一堆作业要做,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补习班要上,尽管老师说放假也别忘了学习,尽管爸妈规定了这个不许那个不行,但是毕竟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时间里,我们自由了!  这自由的时光太难得,要用它来做些什么呢?不如,去做一件心里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吧!  出远门,看世界  今年夏天,宁静的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2014年的热门电影之一,韩寒同学导演的《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它直接反映出开阔的眼界对人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在这部影片中,说出这句话的阿吕(钟汉良饰演)提到了一颗“冲出了太阳系,只为了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的卫星”——旅行者1号。在阿吕的心目中,它是偶像一般的存在。   那么这位旅行者1号,究竟拥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最遥远的征途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