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底语文应该怎样教?什么样的课堂才真正地具有“语文味”?我学习着、思考着、探索着,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有幸读到了张庆老师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和吉春亚老师的《“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两篇文章,才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下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找到了答案:语文课就要删繁就简,语文课就要上得简简单单。少些形式,多点实在,清清爽爽,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美丽的。
一、教学目标简明之美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将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将三维目标巧妙地加以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目前,大多数老师的备课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形成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许多公开课也是如此。那么怎样的目标设计才是“三维”成“一体”?比如一年级新生的拼音教学,有的老师把它理解为单纯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在课堂中反复地让学生读和写,但有一位老师的案例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ü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问学生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时,一位男孩响亮地回答:“j、q、x小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从孩子嘴中说出尤其让人心颤。但是,这位老师却说了另外一句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摘掉小帽。”“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就死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老师微笑着说:“我相信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孩子们都使劲地点点头。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启发学生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怎样识记拼音,这就是方法和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二、教学内容简约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但也很容易使得老师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至于语文课不再姓“语”,成了“四不像”的“大杂烩”,失去了语文课堂特有的韵律美。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内涵,深入研读教材,简约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古典文学类课文,其教学目的要求大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在教学中,理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选取“人物的言行举止”的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进行探究和训练。如有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其内容的选择也应适时适量,且紧围绕教学目标服务。而对于这类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则不必过于纠缠,学生只要意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过程简洁流畅之美
前段时间,听了几节镇级公开课,发现有的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太过繁杂,环节太多。一节课,手段频换,花样叠出,使得听课老师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理不清课堂教学脉络,分不清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读书、写字、习惯养成等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张庆老师说:“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换言之,语文教学要少些形式,多点实在;少些虚假,多点精华。语文教学要“务本、求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摒弃名利,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教好自己的语文,上好自己的课。
要教好语文,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叶圣陶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个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叶老的“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
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性。纵观小学语文现阶段的阅读教材,虽然目标要求有着阶段性、阶梯形的特点,但大同小异,离不开字、词、句、段、篇和课文的朗读或背诵等基本技能的教学,离不开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即“三维”目标的统一。虽然教法不同,但模式基本一致。
分析优秀教师的阅读教学案例,其精彩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善于选择文本的“核心教学处”,善于找出教学的“突破口”和“着陆点”,善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最经济的手段,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李秀英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教学伊始就开门见山,直奔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明确了将、相各指谁后,再请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第一个故事,点出一个“撞”字,把这一部分内容一带而过。“读书要抓住重点,找找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出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敢?想想哪个词最能表现出来?”由重点段落、关键词语(一个“拼”字)入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为什么要拼?—是不是真拼?—拼出了什么?)。一节课,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却精彩纷呈。
另外,简便经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简洁凝练的教学语言都是课堂简约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删繁就简一枝花”。简约富含神韵,清爽突出雅致。简约的前提是娴熟和驾驭,是以简驭繁,更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创新,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简约清爽,才能雅致丰盈美丽。
一、教学目标简明之美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将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将三维目标巧妙地加以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目前,大多数老师的备课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形成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许多公开课也是如此。那么怎样的目标设计才是“三维”成“一体”?比如一年级新生的拼音教学,有的老师把它理解为单纯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在课堂中反复地让学生读和写,但有一位老师的案例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ü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问学生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时,一位男孩响亮地回答:“j、q、x小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从孩子嘴中说出尤其让人心颤。但是,这位老师却说了另外一句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摘掉小帽。”“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就死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老师微笑着说:“我相信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孩子们都使劲地点点头。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启发学生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怎样识记拼音,这就是方法和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二、教学内容简约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但也很容易使得老师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至于语文课不再姓“语”,成了“四不像”的“大杂烩”,失去了语文课堂特有的韵律美。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内涵,深入研读教材,简约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古典文学类课文,其教学目的要求大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在教学中,理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选取“人物的言行举止”的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进行探究和训练。如有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其内容的选择也应适时适量,且紧围绕教学目标服务。而对于这类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则不必过于纠缠,学生只要意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过程简洁流畅之美
前段时间,听了几节镇级公开课,发现有的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太过繁杂,环节太多。一节课,手段频换,花样叠出,使得听课老师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理不清课堂教学脉络,分不清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读书、写字、习惯养成等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张庆老师说:“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换言之,语文教学要少些形式,多点实在;少些虚假,多点精华。语文教学要“务本、求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摒弃名利,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教好自己的语文,上好自己的课。
要教好语文,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叶圣陶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个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叶老的“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
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性。纵观小学语文现阶段的阅读教材,虽然目标要求有着阶段性、阶梯形的特点,但大同小异,离不开字、词、句、段、篇和课文的朗读或背诵等基本技能的教学,离不开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即“三维”目标的统一。虽然教法不同,但模式基本一致。
分析优秀教师的阅读教学案例,其精彩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善于选择文本的“核心教学处”,善于找出教学的“突破口”和“着陆点”,善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最经济的手段,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李秀英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教学伊始就开门见山,直奔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明确了将、相各指谁后,再请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第一个故事,点出一个“撞”字,把这一部分内容一带而过。“读书要抓住重点,找找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出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敢?想想哪个词最能表现出来?”由重点段落、关键词语(一个“拼”字)入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为什么要拼?—是不是真拼?—拼出了什么?)。一节课,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却精彩纷呈。
另外,简便经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简洁凝练的教学语言都是课堂简约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删繁就简一枝花”。简约富含神韵,清爽突出雅致。简约的前提是娴熟和驾驭,是以简驭繁,更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功”,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创新,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简约清爽,才能雅致丰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