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常见的疾病,又称火烧瘟、吊颈瘟,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疾病类型。基于此,本文以合肥水稻增产产业为例,探讨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对策,针对疾病发生的条件以及产生的原因,探讨合理的控制路径,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为其他地区水稻的增产产业提供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水稻种植;稻瘟病;合肥水稻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和防治观念的升级,人们在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对于稻瘟病防治的能力和意识都越来越高,但是部分地区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在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辨识、发病条件判断以及控制防治方法方面,都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合肥水稻增产产业在控制稻瘟病方面取得了先进的成就,该地区通过精准的症状辨识,改善水稻稻瘟病侵染的循环,合理的控制外部的气候条件、栽培技术,选择优质的品种,达到了良好的综合防治效果。从201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合肥水稻产业普遍增产5%~17%,这与良好的水稻稻瘟病控制密不可分。
1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识别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均可以发生,不论是苗期、抽叶期、抽节期,还是谷粒期,都有可能受到稻瘟病的侵染。水稻感染稻瘟病之后,出现褐色梭形的病斑,可能会变成绿色的霉变层。不同时期的稻瘟病侵染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抽穗期出现稻瘟病,一般在谷粒上和穗轴上会出现黑色或褐色斑。一般来说,感染稻瘟病之后,水稻的质量严重下降,碎米率增加,米质变差。
水稻稻瘟病的感染主要是形成了一种侵染的循环环境,病毒种子在早育秧条件下有可能隐藏在土地中。这些病菌的孢子借着空气的循环或者是水的循环落在水稻上,一旦温度条件适宜,就会侵染水稻造成叶瘟病的家具,在繁殖期间,这些叶瘟病又会生长出大量的孢子,借助空气的气流传播到其他的抽节、抽穗水稻上,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收割。
水稻的品种不同,对于叶瘟病的抵抗能力就不同,大多数的品种对于稻瘟病的抵抗能力较差。即使一些水稻品种原本具有抗病性,但是该品种在一个地区种植3~5年之后,这种抗病性也会逐渐的下降,变为易感病群体。水稻的种植环境也会影响其稻瘟病的感染水平,如果种植的土壤没有进行全面的消毒,均源数量众多,没有对患有稻瘟病的稻草进行全方面的彻底销毁,那么越冬的菌源数量更多,来年重制之后感染的水稻就会越多。总的来看,水稻稻瘟病的感染与气候条件、栽培技术都有关系,如果在种植的过程当中没有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肥料中氮肥施撒的过迟或者是过量,灌溉中没有合适的排水晒田,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含量过低,大量的氮素随着气温的升高释放出来,那么水稻的根系就会受到损伤,抗病能力自然也会下降。
2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2.1 選择优质的稻米品种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是对抗水稻稻瘟病的重要方式,从合肥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该地区就是选择了抗病优质的米品种,才提高了整体的产量。首先,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在经济条件范围之内选择丰产的良种,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抗稻瘟病的抗病水平,尤其是在常发病地区还要有种选优。其次,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还要注意更换,例如去年发生过稻瘟病的地区,就要注意更换感病品种。如果该地区属于常年发病的地区,则要注意3~5年更换一次感病的品种,不要长期种植一种水稻品种,而造成该地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最后,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复配多采用不同组合方式搭配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多质源品种布局的方法可以避免单一品种带来的水稻稻瘟病发病率升高。
2.2 加强栽培管理
第一,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推广大棚早育技术+半旱式栽培技术,调整水稻种植的密度、宽窄种植的方式,并配套进行水肥的管理,这可以为水稻的种植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第二,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例如合肥的水稻增产产业,就是通过这种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抗病能力,避免水稻田当中过深的积水,而造成病菌的繁衍速度加快,田中始终保持着一个较浅的水面,尽可能的是水稻的根系获得更加充足的阳光。第三,种植过程当中要注意水稻田的通风透光性,合适的进行有机肥的施撒控制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是撒比例,依据品种的特性来进行肥料的控制。
2.3 开展针对性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稻瘟病的水稻,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方式,避免这种病症蔓延开来,在水稻种植的育苗期间,就要开展全方面的抽样调查,及时的发现已经感染了稻瘟病的苗株。将其移出育苗田,及时的喷洒药物来进行周边土地的方式,避免稻瘟病的病菌孢子通过繁殖向外扩散。如果苗田中已经出现了中心病团,那么就要对这些并团进行病株拔除之后再深埋,及时采取药物控制的方法。合肥相关产业采取的药物为75%浓度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效果良好。
3 结论
综上所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是一项综合工程,要在品种抗性选择、病菌防控、气候条件控制、栽培技术等方面综合入手。各地区可参考合肥省水稻增产产业的相关种植方法,精准进行症状的辨识,改善侵染循环的条件,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毛廷珍.高海拔冷凉地区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简述[J].农家参谋,2020(23):38.
[2] 陈宏州,张建华,杨红福,等.氯啶菌酯与氟啶胺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8):124-130.
[3] 方雅琴.水稻破口前合理用药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J].农药市场信息,2020(18):52.
关键词:水稻种植;稻瘟病;合肥水稻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和防治观念的升级,人们在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对于稻瘟病防治的能力和意识都越来越高,但是部分地区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在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辨识、发病条件判断以及控制防治方法方面,都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合肥水稻增产产业在控制稻瘟病方面取得了先进的成就,该地区通过精准的症状辨识,改善水稻稻瘟病侵染的循环,合理的控制外部的气候条件、栽培技术,选择优质的品种,达到了良好的综合防治效果。从201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合肥水稻产业普遍增产5%~17%,这与良好的水稻稻瘟病控制密不可分。
1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识别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均可以发生,不论是苗期、抽叶期、抽节期,还是谷粒期,都有可能受到稻瘟病的侵染。水稻感染稻瘟病之后,出现褐色梭形的病斑,可能会变成绿色的霉变层。不同时期的稻瘟病侵染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抽穗期出现稻瘟病,一般在谷粒上和穗轴上会出现黑色或褐色斑。一般来说,感染稻瘟病之后,水稻的质量严重下降,碎米率增加,米质变差。
水稻稻瘟病的感染主要是形成了一种侵染的循环环境,病毒种子在早育秧条件下有可能隐藏在土地中。这些病菌的孢子借着空气的循环或者是水的循环落在水稻上,一旦温度条件适宜,就会侵染水稻造成叶瘟病的家具,在繁殖期间,这些叶瘟病又会生长出大量的孢子,借助空气的气流传播到其他的抽节、抽穗水稻上,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收割。
水稻的品种不同,对于叶瘟病的抵抗能力就不同,大多数的品种对于稻瘟病的抵抗能力较差。即使一些水稻品种原本具有抗病性,但是该品种在一个地区种植3~5年之后,这种抗病性也会逐渐的下降,变为易感病群体。水稻的种植环境也会影响其稻瘟病的感染水平,如果种植的土壤没有进行全面的消毒,均源数量众多,没有对患有稻瘟病的稻草进行全方面的彻底销毁,那么越冬的菌源数量更多,来年重制之后感染的水稻就会越多。总的来看,水稻稻瘟病的感染与气候条件、栽培技术都有关系,如果在种植的过程当中没有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肥料中氮肥施撒的过迟或者是过量,灌溉中没有合适的排水晒田,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含量过低,大量的氮素随着气温的升高释放出来,那么水稻的根系就会受到损伤,抗病能力自然也会下降。
2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2.1 選择优质的稻米品种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是对抗水稻稻瘟病的重要方式,从合肥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该地区就是选择了抗病优质的米品种,才提高了整体的产量。首先,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在经济条件范围之内选择丰产的良种,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抗稻瘟病的抗病水平,尤其是在常发病地区还要有种选优。其次,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还要注意更换,例如去年发生过稻瘟病的地区,就要注意更换感病品种。如果该地区属于常年发病的地区,则要注意3~5年更换一次感病的品种,不要长期种植一种水稻品种,而造成该地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最后,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复配多采用不同组合方式搭配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多质源品种布局的方法可以避免单一品种带来的水稻稻瘟病发病率升高。
2.2 加强栽培管理
第一,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推广大棚早育技术+半旱式栽培技术,调整水稻种植的密度、宽窄种植的方式,并配套进行水肥的管理,这可以为水稻的种植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第二,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例如合肥的水稻增产产业,就是通过这种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抗病能力,避免水稻田当中过深的积水,而造成病菌的繁衍速度加快,田中始终保持着一个较浅的水面,尽可能的是水稻的根系获得更加充足的阳光。第三,种植过程当中要注意水稻田的通风透光性,合适的进行有机肥的施撒控制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是撒比例,依据品种的特性来进行肥料的控制。
2.3 开展针对性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稻瘟病的水稻,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方式,避免这种病症蔓延开来,在水稻种植的育苗期间,就要开展全方面的抽样调查,及时的发现已经感染了稻瘟病的苗株。将其移出育苗田,及时的喷洒药物来进行周边土地的方式,避免稻瘟病的病菌孢子通过繁殖向外扩散。如果苗田中已经出现了中心病团,那么就要对这些并团进行病株拔除之后再深埋,及时采取药物控制的方法。合肥相关产业采取的药物为75%浓度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效果良好。
3 结论
综上所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是一项综合工程,要在品种抗性选择、病菌防控、气候条件控制、栽培技术等方面综合入手。各地区可参考合肥省水稻增产产业的相关种植方法,精准进行症状的辨识,改善侵染循环的条件,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毛廷珍.高海拔冷凉地区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简述[J].农家参谋,2020(23):38.
[2] 陈宏州,张建华,杨红福,等.氯啶菌酯与氟啶胺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8):124-130.
[3] 方雅琴.水稻破口前合理用药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J].农药市场信息,202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