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受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电化教学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与一瞬,扶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涉及的人、事、景、物、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乐学,实现素质教育主体性;能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的优势,因而已越来越多的受到老师的青睐。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为教学注入源头活水,是我一直探讨的问题。就此,我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媒体,锦上添花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
  首先,可创设情景,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映几副多姿多彩的桂林山水图,再请学生口头简要描述图画,并背出表现山水景色的句子,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最深的感受到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和水的静清绿的特点,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从而达到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可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所用,以其铺天盖地、视如排山的信息量和知识源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校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向往奥运》一文,由于学生阅历少,对奥运知识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作者笔下对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喜悦和对奥运会的特殊感受。于是利用cAI课件,将北京奥运会申办前作的很多的工作、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时的喜悦、申办成功后到开赛前的准备工作及历届奥运会上我国的奥运健儿登上领奖台,五星红旗随国歌冉冉升起的动人画面等等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美感。震撼。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展示的各种声情并茂的画面,在于学的氛围中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可是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批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化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景,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教《卜算子·咏梅》一课,适时播放梅花傲立风雪的情景,结合诗词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去感染,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梅花不畏严寒、傲雪临风精神的由衷赞叹和钦佩。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播放相关的图片和朗诵,让学生在图画中如同身临其境,对邱少云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为了这次战斗的最终胜利,在烈火中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坚持着直到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动容,所震撼。这样的效果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事实证明,许多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该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不要纯粹是为了“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深入的讲解不能少,重点、难点更要抓,即优化了课堂教学,从而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试图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并为自己的工作服务,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地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了网络的支持,地理教师就能够获得巨大的信息支持,从教学资源上,从知识补充上,从最新的考试信息上等方面都能够帮助教师,使得教师和信息社会的有机结合,使教师能够在视野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走在时代的前沿,从动态上紧跟不断变化的世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知识结构与能力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大量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工作。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醒我们,我们的教学必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要造宜地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增加学生就业的渠道。  [关键词]专项教学法;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专项制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采用DSP Builder与MATLAB,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基于FPGA的DDS电路,实现了任意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具有失真度小,稳定度高的优点。  [关键词]DSP Builder;任意信号发生器;FPGA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文章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造成大学生就困难的原因,并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别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经济发展环境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可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探索出一条评价内容、主体、方式、标准多元化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模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多元智能理论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客观具体地实施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广大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
期刊
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它除了认识的主体(学生)和认识的客体(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外,还有教师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三体”问题。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要认识客体,须经过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因此,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而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
期刊
问题提出;小班孩子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的心理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很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
期刊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学习主体;创设情境    探究是创造发明的先导,是任何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中才能主动积极地独立思考、求解问题才更具有创新能力。因此在落实新课程计划,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词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对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
期刊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全面落实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也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顺应了现代教育的潮流和规律。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做简单论述。    一、坚持德育为先,努力提高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加强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