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起学校的工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实在学校中,还有我们不可忽视的管理工作。事实上正是高效的管理工作实现了学校的高效运作,才营造出和谐的环境氛围,保障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而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校长。校长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方向坐标”。作为一校之长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工作管理呢?本文笔者就此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校长;实现;高效;管理职能;策略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人们在关心学校工作发展时往往着眼于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工作固然是主体,但是却不是唯一。学校作为一个群体,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管理工作同样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作为学校“核心”,在工作中应该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应该是所有人的“主心骨”。那么,作为小学校长在实际工作中该怎样实现高效的管理职能呢?
一、更新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引路灯”,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他的思想更应成为学校中所有人行动的“引路明灯”。校长要想更好地管理学校,就需要更新思想。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长的思想直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而校长要想切实做到更新思想,就一定要比教师思考得多和懂得多,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并且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第一,校长需要了解学校当地的人情风俗、社会政治、世界和国家的时事政治,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二,校长需要加强思考和学习学校的管理理论,尤其是重视处理和收集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断地更新思想,以使自身一直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第三,校长需要加强探究和学习教学和教育理论。学校属于教学、教育场地,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校长的发言权取决于校长所懂得的教学、教育理论,在当前形势下,校长务必要熟悉新课程和新课改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校长来讲,最为关键的是凭借自身的智慧进行管理,并非依靠自身的体力。而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是校长智慧的来源。校长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才可以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才可以指导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转变理念
事实上教师的工作方式与工作作风往往由校长的工作理念与工作要求有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校长作为学校这一特殊工作场所的主导,要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作为小学校长来讲,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标准,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将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校长务必具备转变教学管理理念的勇气与毅力。这就需要校长能够承受来自于社会、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校长还应当把自身的教学管理理念向所有师生的实际行动上转化,以转变为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随后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最终转变成教学管理实践。 由传统意义上的仅仅注重分数和知识的教学管理内容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向转变。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学管理当中,仅仅重视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新课改下,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也注重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为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校应当走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都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去,全面地促进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此之外,校长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设计出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方案。
三、提升自身能力
校长的主要职能是“领导”,实现领的作用就要求校长自身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魄力,实现导的作用,就要求校长具有积极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和高超的管理技巧。实践中应努力做到,第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不证实了加强团结的重要性,倘若是一盘散沙,那么就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校长通常是通过中介来影响教学活动和学校教育的,这就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第二,要做到廉洁公正。校长要想确保管理工作的力度,因素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提高群众意识和公仆观念,这是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唯物史观的表现,也是客体和历史联系的统一。校长的管理工作需要服务于师生和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做到廉洁公正。校长做到了廉洁公正,就能够充满威信感,更加有力度地实施管理工作。第三,注重进一步地探讨。教育的新进展和工作的新局面并非等来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注重教师培养
教师是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的伙伴。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要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通过对教师的积极培养,努力实现其从“助手”到“伙伴”的转变。校长要想更好地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将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应当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校长需要注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对于一名校长而言,就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尽可能地为广大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发展和生活平台,以使教师的自尊度,自信和幸福指数得以提高。校长应当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所有的教师,不断地启发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使教师们收到鼓舞;充分地挖掘教师的潜力,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尽量地使所有的青年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为这一部分教师的发展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且要启发青年教师在教改教研当中具备重升华、重提炼、重思考和重实践的良好工作习惯;学校应当为广大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广大的教师敢于创新,并且要使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形成合作又竞争的长期有效机制;应当尽可能地使广大的教师有一个较高质量的学校生活,使教师们的思维活跃、心情舒畅、充满竞争意识,以避免教师厌倦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真正掌握这门艺术,管理工作才能展现实效。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做好“领头羊”。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才能够切实管理好学校,才能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校长;实现;高效;管理职能;策略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人们在关心学校工作发展时往往着眼于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工作固然是主体,但是却不是唯一。学校作为一个群体,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管理工作同样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作为学校“核心”,在工作中应该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应该是所有人的“主心骨”。那么,作为小学校长在实际工作中该怎样实现高效的管理职能呢?
一、更新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引路灯”,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他的思想更应成为学校中所有人行动的“引路明灯”。校长要想更好地管理学校,就需要更新思想。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长的思想直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而校长要想切实做到更新思想,就一定要比教师思考得多和懂得多,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并且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第一,校长需要了解学校当地的人情风俗、社会政治、世界和国家的时事政治,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二,校长需要加强思考和学习学校的管理理论,尤其是重视处理和收集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断地更新思想,以使自身一直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第三,校长需要加强探究和学习教学和教育理论。学校属于教学、教育场地,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校长的发言权取决于校长所懂得的教学、教育理论,在当前形势下,校长务必要熟悉新课程和新课改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校长来讲,最为关键的是凭借自身的智慧进行管理,并非依靠自身的体力。而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是校长智慧的来源。校长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才可以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才可以指导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转变理念
事实上教师的工作方式与工作作风往往由校长的工作理念与工作要求有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校长作为学校这一特殊工作场所的主导,要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作为小学校长来讲,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标准,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将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校长务必具备转变教学管理理念的勇气与毅力。这就需要校长能够承受来自于社会、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校长还应当把自身的教学管理理念向所有师生的实际行动上转化,以转变为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随后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最终转变成教学管理实践。 由传统意义上的仅仅注重分数和知识的教学管理内容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向转变。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学管理当中,仅仅重视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新课改下,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也注重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为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校应当走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都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去,全面地促进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此之外,校长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设计出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方案。
三、提升自身能力
校长的主要职能是“领导”,实现领的作用就要求校长自身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魄力,实现导的作用,就要求校长具有积极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和高超的管理技巧。实践中应努力做到,第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不证实了加强团结的重要性,倘若是一盘散沙,那么就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校长通常是通过中介来影响教学活动和学校教育的,这就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第二,要做到廉洁公正。校长要想确保管理工作的力度,因素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提高群众意识和公仆观念,这是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唯物史观的表现,也是客体和历史联系的统一。校长的管理工作需要服务于师生和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做到廉洁公正。校长做到了廉洁公正,就能够充满威信感,更加有力度地实施管理工作。第三,注重进一步地探讨。教育的新进展和工作的新局面并非等来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注重教师培养
教师是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的伙伴。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要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通过对教师的积极培养,努力实现其从“助手”到“伙伴”的转变。校长要想更好地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将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应当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校长需要注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对于一名校长而言,就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尽可能地为广大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发展和生活平台,以使教师的自尊度,自信和幸福指数得以提高。校长应当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所有的教师,不断地启发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使教师们收到鼓舞;充分地挖掘教师的潜力,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尽量地使所有的青年教师做到“一专多能”,为这一部分教师的发展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且要启发青年教师在教改教研当中具备重升华、重提炼、重思考和重实践的良好工作习惯;学校应当为广大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广大的教师敢于创新,并且要使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形成合作又竞争的长期有效机制;应当尽可能地使广大的教师有一个较高质量的学校生活,使教师们的思维活跃、心情舒畅、充满竞争意识,以避免教师厌倦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真正掌握这门艺术,管理工作才能展现实效。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做好“领头羊”。推动教师的和谐发展,才能够切实管理好学校,才能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