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古代的文人隐士中,陶渊明仅是其中之一,但其影响力却十分突出,原因是他所作流传甚广,且对归隐思想时有流露,人们可以从中进行探索、研究。陶渊明追求隐逸的思想固然是受到了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观点,也受到了庄子出世哲学和当时江州地带隐逸风气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来自于诗人本身对混乱、黑暗、残酷、腐败的现实世界的认知,且这种归隐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儒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5
作者简介:王利方(1982—),男,河南鹤壁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言与古代文学。
陶渊明一生曾经断断续续地做过江州祭酒、参军、彭泽令几种官衔。这类官职,官小权微,自不必说树立什么微薄的功业了,就连踏足朝廷,瞻仰“天颜”,发一发政见牢骚的资格、机会都没有。所以这位被誉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伟大人物在晋宋更替的大背景之下,有的只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生。“归隐”两个字,几乎可以涵盖他的所有。
一、归隐思想的起源
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隐士,关键问题在于他的处世哲学,也就是他的与生俱来的恬淡的人生观。其实,《归田园居其一》已经说得很清楚: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在青少年时代,这一种“爱丘山”的性格就已经形成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俗韵”,俗韵更多的是指世俗,衣食住行,也是世俗,陶渊明当然也缺少不了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然而,对名、利的追逐,他毫无兴趣参加,封建社会普遍认为天经地义的“学而优则仕”,也很可能被他认为是一种“俗”,他也不想遵循。至于“爱丘山”,不能把“丘山”具体化,这是和“朝廷”相对而言,意在强调无追求官职利禄之心。稍后,南朝陶弘景名义上隐居茅山,实际上名利双收,所以被称为“山中宰相”也。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句是最好的解释,即使在人群众多处居住,有一颗恬淡的心,仍旧可以少与富贵者接触。古人所谓: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语言不同,说的道理基本相似也。“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有人以为是“一去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心中充满了对当年进入官场的悔恨、遗憾,颇不平静。而“守拙”,无疑是保持纯朴的本性,反对机关算尽、勾心斗角的风气的一种提法。后面所写的都是农村中最平常的鸡犬之声相闻的场面,人人能温饱而已。此处既无高堂华厦,也无达旦笙歌,更无美女如云,而他已经为“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感到满足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显然把官场看成为违反自然的樊笼。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里,如此憎恨官场生活的声音可谓绝无仅有。
二、陶渊明归隐思想的价值表现
隐士之所以隐居,是认为他所处的社会不是理想的社会,他感到无法适应,于是杜门不出,或者进入深山老林。那么,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情景呢?他的《桃花源记》有所记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幅承平时代的田园风景画。十分值得注意的是桃花源并无道教或佛教的宗教色彩,也没有神仙鬼怪出现。“屋舍俨然”,这些建筑物和陶渊明居住的差不多,不是玉楼琼宇,也不是灵霄宫殿。人人都是通过辛勤的劳动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少不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己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可以看到陶渊明对田园(园田)是何等重视,桃花源中当然不能缺少。鸡与犬是农家必不可少的家禽、家畜,陶渊明在生活中也离不开它们。《归同田居五首》之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居然也是使陶渊明之所以能产生“复得反自然”这种良好感觉的条件之一。所以他在《桃花源记》的有限篇幅中仍要突出“鸡犬相闻”。《桃花源诗》还要写一笔“鸡犬互鸣吠”。我们所看到的桃花源仍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组织的社会,既無英明帝王的统治,也无清官循吏的管理,甚至里甲差役都没有。宋代有人评论《桃花源记》’说“有父子而无君臣”,只说对了一半。既然没有任何政治组织,又何来上级下属,当然也不会发生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情了。
《桃花源诗》:“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赋税也不用缴纳,因为既无税收机构,更无税收人员也。比官场的贪鄙、繁重的税收更可怕的是战争,战争直接造成大量的死伤。从桓玄的骤兴骤亡、刘裕的取晋而代之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战争进行的。陶渊明都亲身经历、感受到。他希望有一个远离战争的世界可以让他容身。《桃花源记》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原因即在此。
三、归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的归隐不仅是我们的典范,而且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他是个极具个性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文人的学习榜样。他的归隐成为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代代相传下去。林雨堂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陶渊明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不期然而然地浮上我的心头。”“他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在那些较为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是今日真正爱好人生者的模范。”“以陶渊明为例,我们可以看见积极人生已丧失了愚蠢的自满心,玩世哲学已丧失了尖锐的批判性。”
后代的子孙们将陶渊明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陶渊明那种豪放、淡泊、洒脱的隐逸精神,获得了后人的仰慕和赞美。现在的社会熙熙攘攘、纷繁复杂,人们需要一份宁静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陶渊明的出现,人们才有了一种精神寄托,人们离不开他,更需要他,需要他来化解社会中出现的伤害人们的心灵创伤。因为生活中的人们需要这种旷达、需要这种安逸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有很多人和陶渊明一样处在进退两难的境界,一面不舍得放弃自己的高官厚禄,受到各种迎面而来的挑战和压力,一面想要寻求恬静淡泊的生活,来尽情地释放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充斥着千万人的心。这就更凸显出陶渊明高尚、不同流合污的伟大思想,并世世代代地影响着后人。陶渊明用他微不足道的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是中国文艺界的伟大里程碑。
四、结语
从陶渊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归隐是“时隐”或“道隐”,是自己的道义志向与朝政不合时,为保存道义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而且在归隐时还要保全志节,行义达道,身在江湖,心系朝廷,不忘国计民生和社稷安危,仍是一种关心社会人生的入世态度。儒家的归隐思想能够教人在仕途穷困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志,进而行义以达道,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儒家归隐思想为古代士人的人生道路提供的多种选择之一,是儒家思想强大张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建平.从阮籍、陶渊明看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00(4).
[2]蒋星煜.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和隐逸思想[J].社会科学,2009(6).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儒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5
作者简介:王利方(1982—),男,河南鹤壁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言与古代文学。
陶渊明一生曾经断断续续地做过江州祭酒、参军、彭泽令几种官衔。这类官职,官小权微,自不必说树立什么微薄的功业了,就连踏足朝廷,瞻仰“天颜”,发一发政见牢骚的资格、机会都没有。所以这位被誉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伟大人物在晋宋更替的大背景之下,有的只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生。“归隐”两个字,几乎可以涵盖他的所有。
一、归隐思想的起源
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隐士,关键问题在于他的处世哲学,也就是他的与生俱来的恬淡的人生观。其实,《归田园居其一》已经说得很清楚: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在青少年时代,这一种“爱丘山”的性格就已经形成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俗韵”,俗韵更多的是指世俗,衣食住行,也是世俗,陶渊明当然也缺少不了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然而,对名、利的追逐,他毫无兴趣参加,封建社会普遍认为天经地义的“学而优则仕”,也很可能被他认为是一种“俗”,他也不想遵循。至于“爱丘山”,不能把“丘山”具体化,这是和“朝廷”相对而言,意在强调无追求官职利禄之心。稍后,南朝陶弘景名义上隐居茅山,实际上名利双收,所以被称为“山中宰相”也。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句是最好的解释,即使在人群众多处居住,有一颗恬淡的心,仍旧可以少与富贵者接触。古人所谓: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语言不同,说的道理基本相似也。“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有人以为是“一去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心中充满了对当年进入官场的悔恨、遗憾,颇不平静。而“守拙”,无疑是保持纯朴的本性,反对机关算尽、勾心斗角的风气的一种提法。后面所写的都是农村中最平常的鸡犬之声相闻的场面,人人能温饱而已。此处既无高堂华厦,也无达旦笙歌,更无美女如云,而他已经为“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感到满足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显然把官场看成为违反自然的樊笼。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里,如此憎恨官场生活的声音可谓绝无仅有。
二、陶渊明归隐思想的价值表现
隐士之所以隐居,是认为他所处的社会不是理想的社会,他感到无法适应,于是杜门不出,或者进入深山老林。那么,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情景呢?他的《桃花源记》有所记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幅承平时代的田园风景画。十分值得注意的是桃花源并无道教或佛教的宗教色彩,也没有神仙鬼怪出现。“屋舍俨然”,这些建筑物和陶渊明居住的差不多,不是玉楼琼宇,也不是灵霄宫殿。人人都是通过辛勤的劳动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少不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己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可以看到陶渊明对田园(园田)是何等重视,桃花源中当然不能缺少。鸡与犬是农家必不可少的家禽、家畜,陶渊明在生活中也离不开它们。《归同田居五首》之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居然也是使陶渊明之所以能产生“复得反自然”这种良好感觉的条件之一。所以他在《桃花源记》的有限篇幅中仍要突出“鸡犬相闻”。《桃花源诗》还要写一笔“鸡犬互鸣吠”。我们所看到的桃花源仍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组织的社会,既無英明帝王的统治,也无清官循吏的管理,甚至里甲差役都没有。宋代有人评论《桃花源记》’说“有父子而无君臣”,只说对了一半。既然没有任何政治组织,又何来上级下属,当然也不会发生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情了。
《桃花源诗》:“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赋税也不用缴纳,因为既无税收机构,更无税收人员也。比官场的贪鄙、繁重的税收更可怕的是战争,战争直接造成大量的死伤。从桓玄的骤兴骤亡、刘裕的取晋而代之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战争进行的。陶渊明都亲身经历、感受到。他希望有一个远离战争的世界可以让他容身。《桃花源记》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原因即在此。
三、归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的归隐不仅是我们的典范,而且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他是个极具个性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文人的学习榜样。他的归隐成为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代代相传下去。林雨堂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陶渊明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不期然而然地浮上我的心头。”“他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在那些较为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是今日真正爱好人生者的模范。”“以陶渊明为例,我们可以看见积极人生已丧失了愚蠢的自满心,玩世哲学已丧失了尖锐的批判性。”
后代的子孙们将陶渊明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陶渊明那种豪放、淡泊、洒脱的隐逸精神,获得了后人的仰慕和赞美。现在的社会熙熙攘攘、纷繁复杂,人们需要一份宁静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陶渊明的出现,人们才有了一种精神寄托,人们离不开他,更需要他,需要他来化解社会中出现的伤害人们的心灵创伤。因为生活中的人们需要这种旷达、需要这种安逸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有很多人和陶渊明一样处在进退两难的境界,一面不舍得放弃自己的高官厚禄,受到各种迎面而来的挑战和压力,一面想要寻求恬静淡泊的生活,来尽情地释放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充斥着千万人的心。这就更凸显出陶渊明高尚、不同流合污的伟大思想,并世世代代地影响着后人。陶渊明用他微不足道的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是中国文艺界的伟大里程碑。
四、结语
从陶渊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归隐是“时隐”或“道隐”,是自己的道义志向与朝政不合时,为保存道义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而且在归隐时还要保全志节,行义达道,身在江湖,心系朝廷,不忘国计民生和社稷安危,仍是一种关心社会人生的入世态度。儒家的归隐思想能够教人在仕途穷困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志,进而行义以达道,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儒家归隐思想为古代士人的人生道路提供的多种选择之一,是儒家思想强大张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建平.从阮籍、陶渊明看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00(4).
[2]蒋星煜.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和隐逸思想[J].社会科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