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罹患晚期癌症的丈夫为了让妻子落户,不至于死后家人退回原籍,艰难又小心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他眼里,户口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然而在妻子和孩子心里,更希望一家人好好在一起。
如果没有媒体“向死而生”这样的描述,相较于其他晚期患癌的病人,吴树梁的故事并无什么不同。在忍受11次化疗,40次放疗,6次生物治疗带来的日复一日的痛苦以后,吴树梁自觉,死其实是一种解脱。
在病房中,由于癌症并发症肠梗阻,已经9天没有喝水、进食的吴树梁看到了记者带来的葡萄。“我央求老伴给我剥了一颗,含在嘴里细细品味,想了想医嘱,最终还是把它吐了出来。”
死是避免不了的,吴树梁清楚这场病痛的终点。只不过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最低标准——2015年6月。活过了这个时间,妻子丁维清才能随迁入户,拿到深圳市户口。
“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我死了,妻子就永远无法逾越这道鸿沟。”
噩耗来临
2012年12月15日,是吴树梁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天我被判了‘死刑’。”他回忆。因为肩膀长期疼痛,吴树梁夜不能寐,在妻子丁维清的陪同下,他前往医院检查。
护士悄悄叫丁维清过去时,吴树梁感觉到不对劲了。他立马跟了过去,看到丁维清整个人软在地上,嚎啕大哭。吴树梁心中一紧,连忙把她拉了出去,接着把门一关,对医生说:“我是男人,我妻子也经不住什么事,有什么你就跟我说吧。”
“晚期肺腺癌。”医生如实回答。吴树梁追问还能活多久,对方回答大概3到6个月。
“要坚强。”这是吴树梁得知病情后的第一个反应。妻子已经崩溃了,自己不能跟着没主意。
“所有的盼头都被碾碎了。”他回忆那时的心情。
2003年,吴树梁和丁维清结婚,婚后不久便从河南来到深圳打工。吴树梁拼命工作,从鞋厂工人到保安,再到派出所的协警,终于在2012年拿到了入户指标。如果没有这个病,只要再等半年,他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圳人。
记得刚拿到这个指标时,吴树梁就在研究怎样让妻子和孩子入户:“我比大多数人要幸运。有很多在这个城市里待得比我久的人,一辈子也拿不到這个指标。”
按照政策,吴树梁入户深圳之后,只要再等两年,妻子也可以随迁入户。
如今,他万念俱灰。
无法落户的痛苦
确诊病情半年后,吴树梁打破了医生的预言。经历7次化疗,掉了40多斤体重,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至少他还活着。化疗几乎掏空了他的身体,癌魔却仍旧猖狂。“再做化疗你的身体就彻底垮了。”医生拒绝再做化疗,于是他只能依靠药物控制癌细胞。
与此同时,吴树梁的深圳户口拿到了,可他并没多少时间高兴。他忧愁两件事:一件是治疗费用——患病辞职后,家里积蓄用光,生活全靠妻子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另外一件就是妻子的户口。
很多人不解他为何坚持要活到妻子入户的那天。“别看只是一张纸,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可是天上地下。”吴树梁算了一笔账,他拿到户口是在2013年6月,如果户口早半年拿到,治疗癌症的各种费用至少可以省下20多万元。正如现在,深圳户口的医保能为吴树梁报销了很大一部分治疗费用。他想,无论如何也要让妻子拿到户口,好多隐形的福利正藏在这张纸中。
所以,吴树梁将妻子的户口列为家中的头等大事。
丁维清自然了解丈夫的心思,然而看到他日益痛苦,她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两个都不是很会表达的人。安慰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一天,丁维清刚做好早饭,准备出门上班,吴树梁就叫住她。
“怎么了?”丁维清奇怪。
吴树梁抓起妻子的手,看着她默默流泪。
丁维清当时心一沉,知道丈夫是痛得受不了了,不然绝不会在她面前哭。她有点手足无措,只好一个劲抚摸丈夫的手。
“我难受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丁维清回想起来,有些哽咽:“在他面前哭,他会更难过,所以绝不能在他面前哭。”
陪着他,是丁维清唯一能做的事情。对此吴树梁也很理解:“谁都无法站在患者的立场想问题,包括最亲的人,对待生死方面的认识与很多因素有关,彼此坚强吧。”
不怕死,却怕他们不能好好活
患病后,吴树梁常常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左肋。“疼,有根肋骨被癌细胞吃掉了。”他在身体上比划,好像能感觉到躯体中骨头正在一一断裂。因为癌细胞多发转移,吴树梁身上的肋骨出现病理性骨折。常人能轻松做到的弯腰转身,吴树梁都得小心翼翼。医生告诫他,不要负重也不要运动,就连睡觉翻身也要注意,以免骨折。
“要坚持,要坚持。”吴树梁想了想儿子。他知识面很广,知道很多趣闻,说话风趣幽默,儿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缠着爸爸讲故事,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丁维清都妒忌。有一次,吴树梁和儿子比赛扳手腕,本来他想认真一点,赢一次孩子,结果10岁的儿子扳赢了。
“厉害。”吴树梁笑着抱了抱儿子,心中却多了份悲凉。
2013年10月,确诊癌症将近一年后,儿子随迁入户。摆在吴树梁面前的问题也更加严峻,按照政策,配偶随迁入户必须在吴树梁入户两年以后,如果他活不过这个时间,不仅妻子无法落户,儿子也会退回原籍,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此时,吴树梁身上的癌细胞已经向腰椎转移,用古人的话来说,可谓病入膏肓。腰椎的疼痛让吴树梁既没办法平躺,也没办法侧躺。住院的时候,他不能像其他病人那样躺在床上,只能在病床边搭个座位,坐在上面打盹儿。大多数时间他都会痛醒过来,哪怕是超量使用止痛药也没法让他睡超过20分钟的觉。 这种疼痛让他有些害怕:“很多患癌病人就是疼死的。”他甚至羡慕那些痛晕过去的人,可是他的痛却让他越来越清醒。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让妻子拿来热吹风,用热风吹疼痛的部位,妻子一边抚摸着他的痛处,一边用简单的话语安慰他,后来电吹风吹烂了好几个。
“如果她没有这个户口,我不敢想象他们娘俩会过怎么样的生活。我不怕死,我是怕他们娘俩不能好好活。”
妻子和孩子,是吴树梁忍痛坚持的唯一动力。
平平淡淡才是幸福
自2012年确诊以后,吴树梁经历了11次化疗,40次放疗,6次生物治疗,痛苦是他每天的功课,而死亡更是一把随时会掉落的悬梁之剑。
虽然他和妻子在癌症这个问题上都对儿子保持了缄默,但聪明的儿子还是察觉出家庭氛围上的变化。
一次,吴树梁发现儿子的书包很鼓,他翻开书包,发现里面有几个空饮料瓶。“你拿这个干什么?”吴树梁有点好奇。
“攒起来卖掉给爸爸治病。”儿子回答。他每天都花20多分钟去各个班上搜集空瓶子。“这个根本赚不了钱。”吴树梁心中一半惊喜,为儿子的懂事;一半心酸,他害怕儿子会承受其他学生异样的眼光。但儿子却说:“赚一块钱就能让爸爸的病好一分。”
在儿子的《中国梦》作文里,儿子这样写道:“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爸爸的病快点好起来,这样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爸爸身上没有那么疼痛,就可以骑自行车接我放学了……我愿意用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换我爸爸活着。”
正是这篇作文,让吴树梁受到了舆论关注,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部分医院甚至免费给吴树梁赠药。
“这一切都得感谢儿子。”吴树梁谈起儿子很骄傲,“我儿子乖,争气。”他更加坚定让儿子和妻子留在深圳的决定。
如今,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回避着爸爸的病情:“他从来不问是什么病,就认定医院能治好我。”
而在丁维清眼里,丈夫坚持妻子入户固然是为了家庭,但户口问题绝非家庭的头等事情。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她说。现在走路看到其乐融融的家庭,她都会多看两眼,“总觉得平平淡淡才是幸福。”
她看过儿子的日记,上面写着:“今天有两件开心的事情,一件是写完了作业,另一件是去医院看爸爸。”
丁维清无法想象儿子失去爸爸会怎样,她甚至有个“自私”的想法:“我只希望丈夫能活更久一些,至少熬到孩子初中,那时孩子更明事理,也就更能接受一点。”现在,她只想安安静静过一家三口的生活。
希望兑现的愿望
从2012年确诊至今,被医院预估只有半年存活期的吴树梁坚持了30个月。正当他接近今年6月份妻子入户的目标时,入户政策由两年调整到了三年,意味着吴树梁还得坚持12个月。吴树梁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熬不过去,便功亏一篑了。
媒体的报道让舆论发出为吴树梁特事特办的声音。然而当地部门却很为难:“流动人口这么多,每家都有难处。要是为他特事特办,怕口子收不住。”
被问及妻子户口和死亡更害怕什么时,吴树梁的态度比较坦然:“国内跟我情况差不多病情的最终坚持了8年,即便我没有那么长,也一定要熬到妻子的戶口下来。”
除了妻子的户口外,吴树梁还有一个愿望。
“想妻子带儿子去趟野生动物园,很久以前就答应儿子要带他去,当时觉得他小,而且门票要100多块,就盘算着等他有记忆了再去。现在,我特别怕这个承诺最终我做不到。”
已经坚持了30个月,他深信自己一定能再坚持12个月。
丁维清也支持他的决定。在她心中,即便是按照目前的程序也没有问题,丈夫一定能活到那时候。在等待的时间里,她可以去查找最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去了解国外的抗癌资讯,找到更好的药物,也许在户口这个目标达成时,丈夫的治疗也能够得到突破。
这12个月,对丈夫来说太长,对妻子来说太短。
如果没有媒体“向死而生”这样的描述,相较于其他晚期患癌的病人,吴树梁的故事并无什么不同。在忍受11次化疗,40次放疗,6次生物治疗带来的日复一日的痛苦以后,吴树梁自觉,死其实是一种解脱。
在病房中,由于癌症并发症肠梗阻,已经9天没有喝水、进食的吴树梁看到了记者带来的葡萄。“我央求老伴给我剥了一颗,含在嘴里细细品味,想了想医嘱,最终还是把它吐了出来。”
死是避免不了的,吴树梁清楚这场病痛的终点。只不过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最低标准——2015年6月。活过了这个时间,妻子丁维清才能随迁入户,拿到深圳市户口。
“但是如果在此之前我死了,妻子就永远无法逾越这道鸿沟。”
噩耗来临
2012年12月15日,是吴树梁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天我被判了‘死刑’。”他回忆。因为肩膀长期疼痛,吴树梁夜不能寐,在妻子丁维清的陪同下,他前往医院检查。
护士悄悄叫丁维清过去时,吴树梁感觉到不对劲了。他立马跟了过去,看到丁维清整个人软在地上,嚎啕大哭。吴树梁心中一紧,连忙把她拉了出去,接着把门一关,对医生说:“我是男人,我妻子也经不住什么事,有什么你就跟我说吧。”
“晚期肺腺癌。”医生如实回答。吴树梁追问还能活多久,对方回答大概3到6个月。
“要坚强。”这是吴树梁得知病情后的第一个反应。妻子已经崩溃了,自己不能跟着没主意。
“所有的盼头都被碾碎了。”他回忆那时的心情。
2003年,吴树梁和丁维清结婚,婚后不久便从河南来到深圳打工。吴树梁拼命工作,从鞋厂工人到保安,再到派出所的协警,终于在2012年拿到了入户指标。如果没有这个病,只要再等半年,他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圳人。
记得刚拿到这个指标时,吴树梁就在研究怎样让妻子和孩子入户:“我比大多数人要幸运。有很多在这个城市里待得比我久的人,一辈子也拿不到這个指标。”
按照政策,吴树梁入户深圳之后,只要再等两年,妻子也可以随迁入户。
如今,他万念俱灰。
无法落户的痛苦
确诊病情半年后,吴树梁打破了医生的预言。经历7次化疗,掉了40多斤体重,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至少他还活着。化疗几乎掏空了他的身体,癌魔却仍旧猖狂。“再做化疗你的身体就彻底垮了。”医生拒绝再做化疗,于是他只能依靠药物控制癌细胞。
与此同时,吴树梁的深圳户口拿到了,可他并没多少时间高兴。他忧愁两件事:一件是治疗费用——患病辞职后,家里积蓄用光,生活全靠妻子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另外一件就是妻子的户口。
很多人不解他为何坚持要活到妻子入户的那天。“别看只是一张纸,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可是天上地下。”吴树梁算了一笔账,他拿到户口是在2013年6月,如果户口早半年拿到,治疗癌症的各种费用至少可以省下20多万元。正如现在,深圳户口的医保能为吴树梁报销了很大一部分治疗费用。他想,无论如何也要让妻子拿到户口,好多隐形的福利正藏在这张纸中。
所以,吴树梁将妻子的户口列为家中的头等大事。
丁维清自然了解丈夫的心思,然而看到他日益痛苦,她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两个都不是很会表达的人。安慰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一天,丁维清刚做好早饭,准备出门上班,吴树梁就叫住她。
“怎么了?”丁维清奇怪。
吴树梁抓起妻子的手,看着她默默流泪。
丁维清当时心一沉,知道丈夫是痛得受不了了,不然绝不会在她面前哭。她有点手足无措,只好一个劲抚摸丈夫的手。
“我难受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丁维清回想起来,有些哽咽:“在他面前哭,他会更难过,所以绝不能在他面前哭。”
陪着他,是丁维清唯一能做的事情。对此吴树梁也很理解:“谁都无法站在患者的立场想问题,包括最亲的人,对待生死方面的认识与很多因素有关,彼此坚强吧。”
不怕死,却怕他们不能好好活
患病后,吴树梁常常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左肋。“疼,有根肋骨被癌细胞吃掉了。”他在身体上比划,好像能感觉到躯体中骨头正在一一断裂。因为癌细胞多发转移,吴树梁身上的肋骨出现病理性骨折。常人能轻松做到的弯腰转身,吴树梁都得小心翼翼。医生告诫他,不要负重也不要运动,就连睡觉翻身也要注意,以免骨折。
“要坚持,要坚持。”吴树梁想了想儿子。他知识面很广,知道很多趣闻,说话风趣幽默,儿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缠着爸爸讲故事,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丁维清都妒忌。有一次,吴树梁和儿子比赛扳手腕,本来他想认真一点,赢一次孩子,结果10岁的儿子扳赢了。
“厉害。”吴树梁笑着抱了抱儿子,心中却多了份悲凉。
2013年10月,确诊癌症将近一年后,儿子随迁入户。摆在吴树梁面前的问题也更加严峻,按照政策,配偶随迁入户必须在吴树梁入户两年以后,如果他活不过这个时间,不仅妻子无法落户,儿子也会退回原籍,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此时,吴树梁身上的癌细胞已经向腰椎转移,用古人的话来说,可谓病入膏肓。腰椎的疼痛让吴树梁既没办法平躺,也没办法侧躺。住院的时候,他不能像其他病人那样躺在床上,只能在病床边搭个座位,坐在上面打盹儿。大多数时间他都会痛醒过来,哪怕是超量使用止痛药也没法让他睡超过20分钟的觉。 这种疼痛让他有些害怕:“很多患癌病人就是疼死的。”他甚至羡慕那些痛晕过去的人,可是他的痛却让他越来越清醒。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让妻子拿来热吹风,用热风吹疼痛的部位,妻子一边抚摸着他的痛处,一边用简单的话语安慰他,后来电吹风吹烂了好几个。
“如果她没有这个户口,我不敢想象他们娘俩会过怎么样的生活。我不怕死,我是怕他们娘俩不能好好活。”
妻子和孩子,是吴树梁忍痛坚持的唯一动力。
平平淡淡才是幸福
自2012年确诊以后,吴树梁经历了11次化疗,40次放疗,6次生物治疗,痛苦是他每天的功课,而死亡更是一把随时会掉落的悬梁之剑。
虽然他和妻子在癌症这个问题上都对儿子保持了缄默,但聪明的儿子还是察觉出家庭氛围上的变化。
一次,吴树梁发现儿子的书包很鼓,他翻开书包,发现里面有几个空饮料瓶。“你拿这个干什么?”吴树梁有点好奇。
“攒起来卖掉给爸爸治病。”儿子回答。他每天都花20多分钟去各个班上搜集空瓶子。“这个根本赚不了钱。”吴树梁心中一半惊喜,为儿子的懂事;一半心酸,他害怕儿子会承受其他学生异样的眼光。但儿子却说:“赚一块钱就能让爸爸的病好一分。”
在儿子的《中国梦》作文里,儿子这样写道:“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爸爸的病快点好起来,这样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爸爸身上没有那么疼痛,就可以骑自行车接我放学了……我愿意用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换我爸爸活着。”
正是这篇作文,让吴树梁受到了舆论关注,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部分医院甚至免费给吴树梁赠药。
“这一切都得感谢儿子。”吴树梁谈起儿子很骄傲,“我儿子乖,争气。”他更加坚定让儿子和妻子留在深圳的决定。
如今,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回避着爸爸的病情:“他从来不问是什么病,就认定医院能治好我。”
而在丁维清眼里,丈夫坚持妻子入户固然是为了家庭,但户口问题绝非家庭的头等事情。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她说。现在走路看到其乐融融的家庭,她都会多看两眼,“总觉得平平淡淡才是幸福。”
她看过儿子的日记,上面写着:“今天有两件开心的事情,一件是写完了作业,另一件是去医院看爸爸。”
丁维清无法想象儿子失去爸爸会怎样,她甚至有个“自私”的想法:“我只希望丈夫能活更久一些,至少熬到孩子初中,那时孩子更明事理,也就更能接受一点。”现在,她只想安安静静过一家三口的生活。
希望兑现的愿望
从2012年确诊至今,被医院预估只有半年存活期的吴树梁坚持了30个月。正当他接近今年6月份妻子入户的目标时,入户政策由两年调整到了三年,意味着吴树梁还得坚持12个月。吴树梁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熬不过去,便功亏一篑了。
媒体的报道让舆论发出为吴树梁特事特办的声音。然而当地部门却很为难:“流动人口这么多,每家都有难处。要是为他特事特办,怕口子收不住。”
被问及妻子户口和死亡更害怕什么时,吴树梁的态度比较坦然:“国内跟我情况差不多病情的最终坚持了8年,即便我没有那么长,也一定要熬到妻子的戶口下来。”
除了妻子的户口外,吴树梁还有一个愿望。
“想妻子带儿子去趟野生动物园,很久以前就答应儿子要带他去,当时觉得他小,而且门票要100多块,就盘算着等他有记忆了再去。现在,我特别怕这个承诺最终我做不到。”
已经坚持了30个月,他深信自己一定能再坚持12个月。
丁维清也支持他的决定。在她心中,即便是按照目前的程序也没有问题,丈夫一定能活到那时候。在等待的时间里,她可以去查找最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去了解国外的抗癌资讯,找到更好的药物,也许在户口这个目标达成时,丈夫的治疗也能够得到突破。
这12个月,对丈夫来说太长,对妻子来说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