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里强调了语文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语文教学中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认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在新课标新理念下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标新理念 师生关系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哪些方面要作一定的转变?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者的含义应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等。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积极思考。
语文教师只有理解接受了新的观念,并不断实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的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动力。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让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起寻找真理,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老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它取决于师生两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如:有的学生喜欢提出一些比较怪异、新奇的问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求得新知识;有的学生喜欢通过与别人合作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等。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和实施过程中,不要只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构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顺利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一个创新资源的开发者
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所以,教师要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语文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课标新理念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课堂教学的理念,适应角色转变,转变陈旧的思想,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平时教学中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标新理念 师生关系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哪些方面要作一定的转变?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者的含义应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等。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积极思考。
语文教师只有理解接受了新的观念,并不断实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的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动力。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让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起寻找真理,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老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它取决于师生两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如:有的学生喜欢提出一些比较怪异、新奇的问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求得新知识;有的学生喜欢通过与别人合作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等。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和实施过程中,不要只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构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顺利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一个创新资源的开发者
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所以,教师要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语文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课标新理念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课堂教学的理念,适应角色转变,转变陈旧的思想,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平时教学中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现代教育教学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