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自学能力是以物理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因素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而言,自学不仅是指能看懂教材内容,还应包括:通过阅读,能计算问题,能设计实验,能做实验,能得出结论,能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等。现在初中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普遍较弱,主要的表现有:初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心里有很多想法,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想学习,更谈不上自学能力的强与弱;学习目的不明确,无学习动力,因而上课不认真听,作业和实验不认真做,考试好坏也无所谓;学习方法不对,不会自学。这些学生,上课被动地听老师讲课,机械地学习,不讲究效率和方法,难以形成自学能力。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变阻器”前,教师提问: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和自然的浓厚兴趣,并从这些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知识。
二、重视课本的学习
首先,学会阅读物理课本。教师应根据每章节的教学课标,提出基本要求,指导学生精读,有针对性地弄清物理现象和规律,弄懂物理定义、公式。仔细思考教材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记下重点、难点。
其次,学会归纳整理。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哪些是一定要掌握,哪些要了解,哪些要应用;哪些知识点与以前的有联系或区别,哪些知识点可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再次,学会课后总结。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习一单元后,引导学生把每节、每单元的知识按知识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学生可以使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以便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例如,在讲“功”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个粗略了解,进而提出如下要求:物理学上“功”的含义是什么?与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有什么不同?做功必须具备哪两个要素?在哪几种情况下不做功?怎样计算功的多少?功的单位是什么?是否一定利用国际单位?若遇到疑难问题,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说?还能怎样说?也可通过讨论,弄清其原因。
三、学会独立思考
自学离不开独立思考。物理学科有自身的逻辑严密性,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科学性都比较强。物理知识必须在学生头脑中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与已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同化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形成物理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放手不够,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听不懂,掌握不到位,从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留有余地,设法创设情境或条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如下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漂浮”与“浮在液面”;“漂浮”与“悬浮”;“上浮”与“浮在液面”;“下沉”与“沉在液底”;“浸入”与“浸没”;“排开”与“排出”;“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与“物体沉浮的条件”;等等。
四、开展合作交流
强调自学能力的同时,不能排除及时沟通和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问题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后无力解决时,应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有的地方可共同探究。这样,通过学生间或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豁然开朗,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就会终生难忘,一生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如,学会倾听;学会质疑;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学会组织;等等。
当然,学生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变阻器”前,教师提问: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和自然的浓厚兴趣,并从这些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知识。
二、重视课本的学习
首先,学会阅读物理课本。教师应根据每章节的教学课标,提出基本要求,指导学生精读,有针对性地弄清物理现象和规律,弄懂物理定义、公式。仔细思考教材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记下重点、难点。
其次,学会归纳整理。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哪些是一定要掌握,哪些要了解,哪些要应用;哪些知识点与以前的有联系或区别,哪些知识点可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再次,学会课后总结。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习一单元后,引导学生把每节、每单元的知识按知识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学生可以使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以便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例如,在讲“功”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个粗略了解,进而提出如下要求:物理学上“功”的含义是什么?与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有什么不同?做功必须具备哪两个要素?在哪几种情况下不做功?怎样计算功的多少?功的单位是什么?是否一定利用国际单位?若遇到疑难问题,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说?还能怎样说?也可通过讨论,弄清其原因。
三、学会独立思考
自学离不开独立思考。物理学科有自身的逻辑严密性,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科学性都比较强。物理知识必须在学生头脑中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与已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同化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形成物理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放手不够,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听不懂,掌握不到位,从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留有余地,设法创设情境或条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如下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漂浮”与“浮在液面”;“漂浮”与“悬浮”;“上浮”与“浮在液面”;“下沉”与“沉在液底”;“浸入”与“浸没”;“排开”与“排出”;“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与“物体沉浮的条件”;等等。
四、开展合作交流
强调自学能力的同时,不能排除及时沟通和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问题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后无力解决时,应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有的地方可共同探究。这样,通过学生间或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豁然开朗,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就会终生难忘,一生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如,学会倾听;学会质疑;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学会组织;等等。
当然,学生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