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芸芸大千世界,我们怎样去欣赏和发现美?如一种哲学、一种诗意、一种超然、一种淡泊、一种张扬,抑或是一种激情。中国的水墨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变迁,得到了高度的完善和提炼。如果把工笔当成一种静气,那写意就表达一种禅味,需要更多赋予笔墨的感情和凝练,大写意画,内含万千变化,那简单一笔,运用书法的线条画出,杂合了五行、阴阳、太极的传承。
中国是最早提倡抽象美的民族,书法艺术自古就是一种抽象艺术,笔法中蕴含了提按、虚实、干湿等抽象元素。西方画家米罗等人都曾在中国书法中汲取营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南宋梁凯的泼墨仙人以大写意的笔法将中国画的抽象意味推向了高峰,近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画风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抽象世界。目前,在中国美术界,一些美术理论家或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抽象国画与中国传统国画、现代中国画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元素的衍生性,理应属于“当代艺术”。这是中国国画艺术发展史中的必然阶段和必经阶段,甚至是中国国画的高级艺术阶段,或可称之为中国国画艺术的一种最前沿、最高艺术层次的绘画艺术。在这种新文化背景下,中国美术界目前正努力寻求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之路,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国画创作运动,汤楚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洞庭湖的记忆
汤楚群,1975年生人。爨味坊主,湖南益阳人,出生在洞庭湖中的赤山岛上。临摹范宽、龚贤和石涛的画,师承曾晓浒先生。
汤楚群是一个经历丰富的艺术家,初中开始随江岸先生学习美术,1998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现为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人文大学书画学院特聘教授,墨品定制签约书家,北京君乡书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长期从事高校美术教育、书画创作和艺术策展工作。
齐白石曾经说过“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汤楚群叙述自己的画就像洞庭秋月、渔歌唱晚、湖上荡舟、碧荷连天,这样的自然美景在汤楚群年少时寻常可见。这些景象也在他内心种下了种子,是他对于家乡的记忆与内心深处栖息之地的向往。当汤楚群在外游历之后,这些种子也不断地发芽长大,这就是在京城定居之后他的创作主题不断与他年少时的意象发生关联的重要原因。汤楚群的审美感受是在湘楚地域中孕育开来的,那是一种直白但又令人回味的趣味,犹如湖南人吃辣一下,那么狠劲、爽快,之后无论在哪儿,都会在心中又掂摸着那种劲道。汤楚群的画面一定是黑白灰分明而强烈的,从早期的“张家界山水”系列,到“老房子”系列,都彰显着那种泾渭分明的黑白力度。他的审美直接决定他在书法上的取向,他避开二王一路的中和,直接在《爨宝子碑》上着力多年,南京大学旁“唯楚书店”的名号即为他的墨宝,劲霸笔法成为金陵爱书人的一道风景,书法的功力成为楚群水墨绘画的一个基石。湘楚文化中强劲的张力伴随着水墨的温润而展开,这是潇湘之水润泽之气的反映,也是一种浪漫而又有点神秘的汇聚,这在汤楚群的画中同样得以体现。
抽象的中西方绘画
中国近10年或者说20年,很多抽象画家的作品都缺乏主题,仅停留在抽象方面,没有主题思想性。但并不是单纯的没有具体的形象就是抽象画,一幅画必须要有它的灵魂,必须要有它要传达的那种意境。汤楚群说:“现在我们市场上的一些画家很浮躁地乱画几笔,那是不是也是抽象画呢?可能别人看到的话会不舒服,或者一些参观者看到以后会很迷茫,画作并没有传递出美,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这愈加造成了大家对抽象画的不理解、不接受。”
汤楚群说:“中国在过去这些年里,西方美术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整个美术的体系。西方的油画包括一些其他的艺术形式,在我们中国最高的殿堂里都登堂入室了,并且还吸引了大批的画家关注、追随。而我们中国画,我认为它的魅力是不能用语言去形容的,包括神韵、内涵,但它并没能影响西方美术的历史进程,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我非常欣赏那些临摹、传承下来的中国历代经典艺术作品,不過我认为也需要有一些人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在尝试用类似于西方表现主义的手法传递中国东方美术的这种魅力,希望西方人能接纳、理解、欣赏这种形式,让他们完全领悟到东方美学的魅力。”
汤楚群把西方的美术与中国画进行了“嫁接”,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它既有中国画的神韵,又兼西方画的抽象思维,这种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汤楚群说:“优秀的作品应该都是有思想、有内涵的。不过,对于抽象画,有许多人还存在片面的理解。比如有些人会说抽象画像小学生画的,根本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但反过来想,作为一个画家,就应该有主题地去表达、去创作,不能仅仅为了去迎合大众基本的审美,而违心地去改变自己的画风,那样就降低了艺术作品的质量,也会失去‘本色’。”
汤楚群表示抽象画存在的意义,不管它是宁静的或者是磅礴的、高远的或者是深邃的,都应该传递出一种美、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那么抽象画的意义,就是说它可以使一个作品摆脱具象的束缚,给人以无限的假想和空间。如果画了一支梅花插在一个瓶子里,也可以让人有一些想象的,但想象空间非常有限。由此你不可能想象到一条沧桑的、流经一个村庄的河流,或者是一片红色天空下悠然的羊群。而打破具象的局限,正是抽象化的意义所在。
创作的主题与理念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来自于汤楚群之口,他在人前总是不断津津乐道种种湖南的人文往事,并将这些串联成一种湘楚文化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凝聚在这8个字之中。对于湖南人来说,这是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湘楚文化的标志所在,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与滋润了从岳麓山、从湘楚大地走出来的每一个文化人,而汤楚群便是其中一位。他的父母为他取的名字无意中暗合了与湘楚文化之间的關联,这也暗示了他这辈子会成为文化理想的追逐者。和他的名字一样,他带有浓重的湘楚人的特征,湘楚文化的精神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他已经成为湘楚文化的一个标识。而他离开湖南之后,更像一个湘楚文化的使者,他以一种标签式的形象从南至北,在不同地域文化中展开问话与融合。从长沙到广州,又从广州到南京,再从南京到北京,多年来,这其中的甘苦没有顽强的毅力是绝无可能坚持的,而这就得益于其内心对于艺术信仰的坚守以及作为湖南人对于岳麓书院门口的那八字精神的砥砺。
汤楚群在阐述自己的作画经历时,表示他创作的每一幅画基本上都是生活的过程,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破坏和重建,最后形成整体作品。画要表达的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关键在于观者,也就是说,这和看到这幅画的人和每个人内心的状态是有关系的。这些年来,汤楚群的经历是属于比较丰富的,可能这些丰富的经历组成了他自己,他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态度都是由这些经历来组成的。每个人其实都一样,最终是这些经历成就了他们现在的自己,一个“成就”不见得非要用在成功的人身上。
汤楚群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整合的某一些东西,带给你灵感也好、元素也好,你都会融入这幅画里面,通过这幅画表现出来。”
汤楚群每一次创作时思想都是放空的,他的灵感主宰自身,而不是思想。技法可能是在过去日积月累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要用的时候它自然会调动出来。汤楚群说:“如果在创作的过程中想得太多,最后这个完成的作品可能就会很僵硬,因为想法给人的念头是时时刻刻都在产生,一个念头压过另一个念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被我们的念头所困扰,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是习惯于没有念头。我觉得我每次画完画之后,我的灵魂都在画中,所以有时候我画完一幅画之后,接下来的两天我就不能画画了,因为可能有一部分灵魂还在那幅画里面。所以我只能去关注它,等再过两天三天之后拿出来再画。”
这些年,汤楚群在绘画上非常勤奋,他所做的努力是将其艺术理想借助于生命中最为亲切的意象,与湘楚文化、与他的游历,甚至与他所有的艰辛结合起来,转化为一种图式,呈现在众人眼前。他水墨试验的多样,无论是沉静、忧虑、怒放都来自他的生存感觉,而不像现在有些“中国画”那样翻来覆去产生不同变化的构图。在以现代都市和古民居为题材的水墨尝试中,他的画面格调清新、沁人心肺,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视觉冲击力。我们期待他在以后的不断摸索中,能悟出更多的佳作。
历年个人展:
2014年9月作品《晨雾》应邀参加全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展。
2014年6月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十周年成果展。
2014年6月国画作品《绿红相依》应邀参加中国当代名家国画邀请展。
2014年1月在北京798艺术区泛空间参加当代书画作品展。
2015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万达广场参加由盛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若梦”个人画展。
2015年7月在北京琉璃厂莹宝泰美术馆参加“味象”当代书画九人作品展。
2015年8月作品《晚秋》参加法国巴黎中法绘画作品交流展。
2015年10月在北京当代MOMA参加由君禾空间主办“的若梦”个人画展。
2016年1月在北京鉴宝画廊参加卢禹舜师生展。
2016年1月参加山东淄博《学人·学养》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6年4月参加“璀璨吴门·千峰竞秀”——苏州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16年6月参加由南京金陵美术馆举办的“1%——削弱中的距离”全国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16年10月参加由宜兴玉女潭美术馆举办“玉阳和风”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
2017年3月参加南京“春和景明——大美术·玄武雅集第一回”作品邀请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