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亚航班出事后,一张飞机座位安全分布图就在网上热传。根据这张分布图,一架飞机的前3排、后5排以及中间6排被标为绿色区域,其他位置则被标为红色和橙色。红色区域表明一旦出现空难,乘客多半难以幸免,橙色则表示能不能活下来要看运气,而绿色则是最安全的位置。
这样的划分是否合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员沈任表示,如此划分飞机座椅的安全系数并不科学。“飞机发生空难,哪些乘客最容易受伤,这主要看飞机坠毁时的姿势和形态。”比如,一般人以为,飞机中腹在坠落时受到冲击较小,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如果飞机触地时发生了爆炸,而爆炸一般发生在油箱,油箱又在机翼上,那么中间位置的乘客就会非常危险。同样,机头和机尾区域的位置也不一定安全。
事实上,至今没有一项证据能证明飞机上任何一部位比别的部位更安全。只不过在特定情况下,有些位置会有更多的逃生机会。如飞机紧急迫降后,最有可能逃生的是对着紧急出口的那排位置以及紧急出口前后两排位置。而在飞机着火后,坐在飞机前部的乘客有65%的逃生可能,比坐在后部的乘客大得多,这是因为逃生舱门一般都位于飞机的前中部,这有利于前部乘客及时撤离。
飞机起飞时6分钟和降落时7分钟,被称为“黑色13分钟”。据统计,起飞和着陆占总飞行时间的6%,事故记录却高达68.3%。
“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起飞和着陆的确是最危险的阶段。此时地面气象条件多变且飞行员的操纵动作复杂。由于飞机近地飞行,很小的高度损失就有可能导致飞机触地,引发飞行事故。”有专家如此表示。
据了解,“黑色13分钟”是飞行员操纵飞机最为紧张繁忙、精力高度集中的阶段。飞机上的仪表设备要同时接受地面航向台、下滑台、信标台等的引导信号,飞行员要始终与指挥塔台保持无线电联络,听从塔台的指挥,保持规定的飞行数据,在下滑进近阶段飞机的安全完全由机上仪表的指示准确程度决定。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飞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能否在飞机失事的瞬间逃生,不仅仅取决于你的临场反应够不够快,懂得如何自救才是重中之重。
选择正确的防冲击姿势。在坠机前,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向前倾,尽量贴近膝盖。
学会系解安全带。当飞机撞地轰响的一瞬间,要飞速解开安全带系扣,猛然冲向机舱尾部朝着外界光亮的裂口,在油箱爆炸前逃出飞机残骸。
带好氧气面罩。当机舱“破裂减压”时,要立即带上氧气面罩,并且必须带严,否则呼吸道肺泡内的氧气会被“吸出”体外。
这样的划分是否合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员沈任表示,如此划分飞机座椅的安全系数并不科学。“飞机发生空难,哪些乘客最容易受伤,这主要看飞机坠毁时的姿势和形态。”比如,一般人以为,飞机中腹在坠落时受到冲击较小,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如果飞机触地时发生了爆炸,而爆炸一般发生在油箱,油箱又在机翼上,那么中间位置的乘客就会非常危险。同样,机头和机尾区域的位置也不一定安全。
事实上,至今没有一项证据能证明飞机上任何一部位比别的部位更安全。只不过在特定情况下,有些位置会有更多的逃生机会。如飞机紧急迫降后,最有可能逃生的是对着紧急出口的那排位置以及紧急出口前后两排位置。而在飞机着火后,坐在飞机前部的乘客有65%的逃生可能,比坐在后部的乘客大得多,这是因为逃生舱门一般都位于飞机的前中部,这有利于前部乘客及时撤离。
飞机起飞时6分钟和降落时7分钟,被称为“黑色13分钟”。据统计,起飞和着陆占总飞行时间的6%,事故记录却高达68.3%。
“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起飞和着陆的确是最危险的阶段。此时地面气象条件多变且飞行员的操纵动作复杂。由于飞机近地飞行,很小的高度损失就有可能导致飞机触地,引发飞行事故。”有专家如此表示。
据了解,“黑色13分钟”是飞行员操纵飞机最为紧张繁忙、精力高度集中的阶段。飞机上的仪表设备要同时接受地面航向台、下滑台、信标台等的引导信号,飞行员要始终与指挥塔台保持无线电联络,听从塔台的指挥,保持规定的飞行数据,在下滑进近阶段飞机的安全完全由机上仪表的指示准确程度决定。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飞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能否在飞机失事的瞬间逃生,不仅仅取决于你的临场反应够不够快,懂得如何自救才是重中之重。
选择正确的防冲击姿势。在坠机前,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向前倾,尽量贴近膝盖。
学会系解安全带。当飞机撞地轰响的一瞬间,要飞速解开安全带系扣,猛然冲向机舱尾部朝着外界光亮的裂口,在油箱爆炸前逃出飞机残骸。
带好氧气面罩。当机舱“破裂减压”时,要立即带上氧气面罩,并且必须带严,否则呼吸道肺泡内的氧气会被“吸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