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并首次提出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表明我党在党建科学化的推进上又有了新的认识。按照十八大这一要求,将党内一些不合格党员及时“劝退”出党员队伍,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只有把建立机制与促进常态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管理成为在党的建设中持续发挥作用的动力系统,才能成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关键词:健全党员 机制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并首次提出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表明我党在党建科学化的推进上又有了新的认识。为深入了解党员发展现状,全面把握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人参与木垒县委组织部联合调研组,先后赴11个乡镇,7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0个“两新”组织中,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案例剖析、资料分析和集体研讨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广泛吸收各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课题报告。
一、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长效机制的主要做法
(一)严把关口,在“进”上严要求
1、健全制度,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硬指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
始终探索和坚持制度化建设,几年来,不断总结发展党员工作特点,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制定下发了《木垒县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了一些“硬指标”,以期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引导。一是培训考核“合格”。基层党组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工)委组织发展对象统一参加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培训内容以党章为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党的方針政策等文件为辅。集中培训借宿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发展入党,成绩不合格的,按排其补考或参加下一期培训和考核,暂缓发展入党。凡没有经过培训的,培训成绩不合格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律不能发展入党。二是投票表决“过半”。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转正对象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对提请讨论的对象要逐个进行充分讨论并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暂缓表决。到会党员数必须达到全体党员总数三分之二方可投票,得票数达到会党员数的一半方可通过。三是家庭收入“过线”。根据农村发展实际,为加强对党员发展工作的引导,及时将农村创业带富先进个人吸纳为党员,加强党员的示范引领,规定原则上一般家庭经济收入未达到当地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不能发展入党,以便及时把一些政治表现突出、入党愿望强烈、能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致富带头人、年轻骨干确定为培养对象。
2、严格程序,考实发展党员思想“软实力”。一是民主推荐“考品行”。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组织本单位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民主推荐产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时,坚持“公开平等、群众公认”的原则,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对拟推荐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党员数不得少于本支部应到会党员的三分之二,群众代表不得少于应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一,群众代表少于10人的单位应全部参会;党员与群众代表分别投票、分别计票,推荐票达到本支部应到会党员人数半数、到会群众代表半数以上,经党支部研究同意后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然后根据推荐结果,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等方式,对所推荐的优秀青年作进一步的考核,确保发展对象品行端正。二是党委考核“考德行”。在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后,党(工)委成立考察组,根据党支部票决预备党员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主要以个别谈话为主,特别要与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谈话,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个人优缺点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认识;要与熟悉发展对象的同志、培养人、支部成员谈话,了解其工作、学习及思想动态,谈话范围要广泛,要有谈话记录。党委考察结束后,要将投票推荐结果与个别谈话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统筹考虑,形成综合考察材料和初步吸收预备党员的方案,并将初步确定人选报县委组织部进行二级预审。三是严格政审“考作风”。支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派出政审小组对其现实表现、政治情况、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审查,一并对其父母、配偶等情况充分了解,形成政审综合报告,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展。四是征求意见“考现实表现”。党委、党工委在对发展对象和转正对象讨论审批之前,要按照对象不同分别到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主向所在社区、村党组织、计生、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征求意见;农村发展对象和机关事业单位发展对象向当地计生、纪检、公安等部门征求意见。意见征求完毕后提交党工委会议讨论,对有不良反映的对象,视情况不予发展或转正。
(二)全程跟踪,在“管”上强服务
木垒县针对党员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发展状态,分类别、分层次对党员进行全程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纯洁性,提升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1、流动党员实行“服务式”跟踪管理。制定《木垒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试行)》,对流动党员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外出党员的流出时间、地点的相对性,针对下岗失业人员、部队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不同身份党员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各党委每月对党员流动情况进行一次统计上报,随时掌握党员动态。对确定的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指派一名联系人,实行双评双议、双边鉴定、双向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各级党组织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充实利用县委党校和村级(社区)活动室等培训阵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强流入地党员和流出地党员的联系,基层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每个支部委员联系4-6名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保证支部所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有专人联系。目前,已陪竖了西吉尔镇回乡创业示范户王有军等流动党员典型代表,鼓励流动党员在外能严纪学长、回乡能创业带富。
2、困难党员实行“关爱式”帮扶管理。在县领导挂点、部门包村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机关党员联户机制,积极组织县乡机关干部与创业带富党员结成帮联对子,每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1名党员和1户群众,特别是注重联系困难党员群众。党员创业带富的合作社在发展中有需要时,首先吸纳、帮助有困难的党员共同发展致富。截至目前,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全体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驻县各单位1711名党员干部参与联户活动,按照每名党员干部在单位所包村(社区)至少联系1名党员和1户群众的要求,已联系群众1711名,联系党员900多名。西吉尔等多个乡镇还形成了党员关爱基金,集聚大多数的力量帮助生活工作有困难的党员,传达党内关怀。在重大节日,对:“三老人员”进行走访慰问,送去党的关怀,仅“七一”期间,全县各级党组织已走访慰问4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共计20万元。
3、先进党员实行“培树式”激励管理。制定《木垒县“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施意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支持、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创办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服务等项目,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对初具发展规模的信用党员,组织部牵头与信用联社、妇联等多部门协调,采取降低信贷利率、小额信贷倾斜等措施,对党员发展进行扶持。目前,已对13个党员带富创业基地进行授牌命名、高标准奖励,对14个现金基层党组织、26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员创业带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将事迹在广场等显要位置进行轮番展示,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三)规范评议,在“惩”上动真格
1、广泛摸底,提高评议工作的针对性。不合格党员的认定结合民主评议党员进行,采取党员自查与党员互评相结合、党内测评相结合、测评结果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认定的针对性、准确性。基层党(工)委、党支部(总支)对本单位的党员进行“七清理”,通过调阅党支部的会议记录本、党费收缴记录及党员档案等有关资料,查清每个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党员资格情况;与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党员完成任务、模范作用等现实表现情况;与公、检、法与纪委等部门对接,对违法(纪)案件中涉及的党员,在案件定性后能及时函告县委组织部,组织科掌握后将情况反馈基层党委,随时掌握党员动态,加强对党员的帮教处置。
2、严格程序,提高组织处置的严肃性。处置不合格党员,应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置恰当、手续完备”。每个党员形成“自我评价材料”后,党支部要组织党外群众,对党员逐个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再召开党支部大会,集中进行自评、互评,自评、互评必须逐个进行,逐个记录。在自评、互评时,对照评议标准,参考党外群众民主测评结果,召开支部大会对每个党员进行定等。对照标准,凡确定委不合格的党员,都必须给予严肃处置。处置的形式主要是限期改正、劝其退党和党内除名(退党除名、脱党除名、劝而不退除名)三种。
3、考实标准,确保组织认定的准确性。木垒县结合党员管理实际,在征求各党委意见的基础上,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标准,即限期改正,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处置的标准做了具体的列举说明,同时,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还必须经过支部讨论、征求本人意见、党委考察、组织部门审核等多个程序,确保不合格党员处置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
二、“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有问题。不少部门、单位片面理解在基层发展党员的要求,认为党组织不断扩充壮大,党员数量不断增加才是兴旺发达的表现,忽视了党的坚强有力主要在于先进,党员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于先锋,导致发展党员把关不严,数量重于质量。
2、党章规定不完备。党章的“劝退”、“除名”、“自行脱党”等方式认定尺度难以把握,实际操作困难繁琐,使得一些入党动机不纯、思想觉悟不高、工作作风不实、行为操守不廉的“投机分子”长期存在于党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置,至于“开除党籍”等规定,已经是一种底线惩戒,若党员不触及底线,不触犯刑律,则很难招致党纪惩处。换言之,一名党员即使信仰不坚定,表现不先进,哪怕群众都觉得他已没有“党员样子”,却依然能“安然无恙”呆在党内,堂而皇之混下去,如何规范的、有序的、常态的将那些不合格党员及时“劝退”出党员队伍,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健全党员能进能出长效机制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员管理与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同,党对党员的要求也就不同。新时期,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要在经济工作中,在提高本单位、本地区的经济效益中起先锋作用。因此,党员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相结合,要重视党员在经济工作中的先锋作用,要切实把在经济工作中有开拓精神、有显著业绩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要把党的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致富能力强、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要在党员的管理中服务党员发展,使共产党员在经济中自觉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广大群众的榜样,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必须坚持建立机制与促进常态精密结合。党员管理要成为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党员管理真正成为党内的一项经常性、日常性工作,真正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安排。实践证明,只有把建立机制与促进常态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管理成为在党的建设中持续发挥作用的动力系统,才能成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三是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与系统指导紧密结合。加强领导和分类指导是我们党在历次活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實践证明,只有把党委领导与系统指导结合起来,分类提出具体要求,分类制订实施办法,分类研究特点规律,分类总结推广经验,使目标看的见、基层易操作、党员好参与,才能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党员队伍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活力迸发、党员群众干劲北增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健全党员 机制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并首次提出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表明我党在党建科学化的推进上又有了新的认识。为深入了解党员发展现状,全面把握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人参与木垒县委组织部联合调研组,先后赴11个乡镇,7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0个“两新”组织中,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案例剖析、资料分析和集体研讨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广泛吸收各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课题报告。
一、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长效机制的主要做法
(一)严把关口,在“进”上严要求
1、健全制度,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硬指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
始终探索和坚持制度化建设,几年来,不断总结发展党员工作特点,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制定下发了《木垒县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了一些“硬指标”,以期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引导。一是培训考核“合格”。基层党组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工)委组织发展对象统一参加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培训内容以党章为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党的方針政策等文件为辅。集中培训借宿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发展入党,成绩不合格的,按排其补考或参加下一期培训和考核,暂缓发展入党。凡没有经过培训的,培训成绩不合格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律不能发展入党。二是投票表决“过半”。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转正对象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对提请讨论的对象要逐个进行充分讨论并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暂缓表决。到会党员数必须达到全体党员总数三分之二方可投票,得票数达到会党员数的一半方可通过。三是家庭收入“过线”。根据农村发展实际,为加强对党员发展工作的引导,及时将农村创业带富先进个人吸纳为党员,加强党员的示范引领,规定原则上一般家庭经济收入未达到当地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不能发展入党,以便及时把一些政治表现突出、入党愿望强烈、能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致富带头人、年轻骨干确定为培养对象。
2、严格程序,考实发展党员思想“软实力”。一是民主推荐“考品行”。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组织本单位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民主推荐产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时,坚持“公开平等、群众公认”的原则,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对拟推荐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党员数不得少于本支部应到会党员的三分之二,群众代表不得少于应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一,群众代表少于10人的单位应全部参会;党员与群众代表分别投票、分别计票,推荐票达到本支部应到会党员人数半数、到会群众代表半数以上,经党支部研究同意后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然后根据推荐结果,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等方式,对所推荐的优秀青年作进一步的考核,确保发展对象品行端正。二是党委考核“考德行”。在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后,党(工)委成立考察组,根据党支部票决预备党员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主要以个别谈话为主,特别要与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谈话,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个人优缺点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认识;要与熟悉发展对象的同志、培养人、支部成员谈话,了解其工作、学习及思想动态,谈话范围要广泛,要有谈话记录。党委考察结束后,要将投票推荐结果与个别谈话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统筹考虑,形成综合考察材料和初步吸收预备党员的方案,并将初步确定人选报县委组织部进行二级预审。三是严格政审“考作风”。支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派出政审小组对其现实表现、政治情况、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审查,一并对其父母、配偶等情况充分了解,形成政审综合报告,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展。四是征求意见“考现实表现”。党委、党工委在对发展对象和转正对象讨论审批之前,要按照对象不同分别到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主向所在社区、村党组织、计生、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征求意见;农村发展对象和机关事业单位发展对象向当地计生、纪检、公安等部门征求意见。意见征求完毕后提交党工委会议讨论,对有不良反映的对象,视情况不予发展或转正。
(二)全程跟踪,在“管”上强服务
木垒县针对党员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发展状态,分类别、分层次对党员进行全程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纯洁性,提升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1、流动党员实行“服务式”跟踪管理。制定《木垒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试行)》,对流动党员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外出党员的流出时间、地点的相对性,针对下岗失业人员、部队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不同身份党员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各党委每月对党员流动情况进行一次统计上报,随时掌握党员动态。对确定的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指派一名联系人,实行双评双议、双边鉴定、双向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各级党组织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充实利用县委党校和村级(社区)活动室等培训阵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强流入地党员和流出地党员的联系,基层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每个支部委员联系4-6名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保证支部所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有专人联系。目前,已陪竖了西吉尔镇回乡创业示范户王有军等流动党员典型代表,鼓励流动党员在外能严纪学长、回乡能创业带富。
2、困难党员实行“关爱式”帮扶管理。在县领导挂点、部门包村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机关党员联户机制,积极组织县乡机关干部与创业带富党员结成帮联对子,每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1名党员和1户群众,特别是注重联系困难党员群众。党员创业带富的合作社在发展中有需要时,首先吸纳、帮助有困难的党员共同发展致富。截至目前,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全体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驻县各单位1711名党员干部参与联户活动,按照每名党员干部在单位所包村(社区)至少联系1名党员和1户群众的要求,已联系群众1711名,联系党员900多名。西吉尔等多个乡镇还形成了党员关爱基金,集聚大多数的力量帮助生活工作有困难的党员,传达党内关怀。在重大节日,对:“三老人员”进行走访慰问,送去党的关怀,仅“七一”期间,全县各级党组织已走访慰问4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共计20万元。
3、先进党员实行“培树式”激励管理。制定《木垒县“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施意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支持、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创办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服务等项目,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对初具发展规模的信用党员,组织部牵头与信用联社、妇联等多部门协调,采取降低信贷利率、小额信贷倾斜等措施,对党员发展进行扶持。目前,已对13个党员带富创业基地进行授牌命名、高标准奖励,对14个现金基层党组织、26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员创业带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将事迹在广场等显要位置进行轮番展示,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三)规范评议,在“惩”上动真格
1、广泛摸底,提高评议工作的针对性。不合格党员的认定结合民主评议党员进行,采取党员自查与党员互评相结合、党内测评相结合、测评结果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认定的针对性、准确性。基层党(工)委、党支部(总支)对本单位的党员进行“七清理”,通过调阅党支部的会议记录本、党费收缴记录及党员档案等有关资料,查清每个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党员资格情况;与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党员完成任务、模范作用等现实表现情况;与公、检、法与纪委等部门对接,对违法(纪)案件中涉及的党员,在案件定性后能及时函告县委组织部,组织科掌握后将情况反馈基层党委,随时掌握党员动态,加强对党员的帮教处置。
2、严格程序,提高组织处置的严肃性。处置不合格党员,应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置恰当、手续完备”。每个党员形成“自我评价材料”后,党支部要组织党外群众,对党员逐个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再召开党支部大会,集中进行自评、互评,自评、互评必须逐个进行,逐个记录。在自评、互评时,对照评议标准,参考党外群众民主测评结果,召开支部大会对每个党员进行定等。对照标准,凡确定委不合格的党员,都必须给予严肃处置。处置的形式主要是限期改正、劝其退党和党内除名(退党除名、脱党除名、劝而不退除名)三种。
3、考实标准,确保组织认定的准确性。木垒县结合党员管理实际,在征求各党委意见的基础上,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标准,即限期改正,劝其退党或党内除名处置的标准做了具体的列举说明,同时,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还必须经过支部讨论、征求本人意见、党委考察、组织部门审核等多个程序,确保不合格党员处置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
二、“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有问题。不少部门、单位片面理解在基层发展党员的要求,认为党组织不断扩充壮大,党员数量不断增加才是兴旺发达的表现,忽视了党的坚强有力主要在于先进,党员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于先锋,导致发展党员把关不严,数量重于质量。
2、党章规定不完备。党章的“劝退”、“除名”、“自行脱党”等方式认定尺度难以把握,实际操作困难繁琐,使得一些入党动机不纯、思想觉悟不高、工作作风不实、行为操守不廉的“投机分子”长期存在于党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置,至于“开除党籍”等规定,已经是一种底线惩戒,若党员不触及底线,不触犯刑律,则很难招致党纪惩处。换言之,一名党员即使信仰不坚定,表现不先进,哪怕群众都觉得他已没有“党员样子”,却依然能“安然无恙”呆在党内,堂而皇之混下去,如何规范的、有序的、常态的将那些不合格党员及时“劝退”出党员队伍,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健全党员能进能出长效机制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员管理与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同,党对党员的要求也就不同。新时期,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要在经济工作中,在提高本单位、本地区的经济效益中起先锋作用。因此,党员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相结合,要重视党员在经济工作中的先锋作用,要切实把在经济工作中有开拓精神、有显著业绩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要把党的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致富能力强、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要在党员的管理中服务党员发展,使共产党员在经济中自觉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广大群众的榜样,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必须坚持建立机制与促进常态精密结合。党员管理要成为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党员管理真正成为党内的一项经常性、日常性工作,真正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安排。实践证明,只有把建立机制与促进常态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管理成为在党的建设中持续发挥作用的动力系统,才能成为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三是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与系统指导紧密结合。加强领导和分类指导是我们党在历次活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實践证明,只有把党委领导与系统指导结合起来,分类提出具体要求,分类制订实施办法,分类研究特点规律,分类总结推广经验,使目标看的见、基层易操作、党员好参与,才能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党员队伍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活力迸发、党员群众干劲北增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