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我院学生认知特点,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成功改革的基础上,就课程的地位、目标、内容、课程组织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改革成效。
[关键词]认知特点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进入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完全地融入了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计算机在体育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据统计,早在2004年10月25日于北京体育大学召开的“第七届体育科学大会”上所发表的2266篇论文中,就有75%以上直接用到了计算机技术,体育院校本科毕业生具备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工作领域中的基本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院校的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计算机能力非常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2002年开始,我们围绕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取得明显实效。本文就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内容谈一些体会以供探讨。
一、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严格意义上讲,我院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01年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列入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不足54课时中一般以讲授为主,全校不足50台教学用计算机只能供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堂练习。期末考试完全采用笔试,学生课程成绩等于卷面成绩加上平时考核成绩。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收效甚微,“计算机知识学了没用,计算机操作学了不会”。
研究我们长期以来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缺失。在过去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只看到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一堂课下来老师讲了多少学生基本上也就忘了多少,直到期末学生总的上机练习时间不足12个课时,而且中间间隔的时间很长。我们注意到,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课程特征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必然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现代高等教育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活动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交互式、任务驱动式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数量上主要以术科专业为主。术科各专业的生源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水平本科专业的生源而言,他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对成功有着执著的追求,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知识的接受方式不同。很多学生对教材中论述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后自习或练习的习惯和能力,虽然他们很多人都会用计算机上网,但在课堂上按照规定任务上机练习时相当数量的学生完全无从下手,每一步都依赖老师重新讲解和示范。另一方面,他们对操作过程却有超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只要跟着老师做过一遍几乎都能记住,而且还能发挥。我们注意到,这就是体育学院术科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学方式自然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的不明确。同全国非计算机类的其他文科专业一样,虽然时间不长,我们也经历了把计算机课程当作计算机文化、当作计算机原理、当作计算机知识来开设的几个阶段。这个认识过程简单看来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则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逐渐回归。由于教学目的的不明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我们总在讨论是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原理还是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应该作为课程的教学目的,最终我们认识到,显然都不是,因为它们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是能力,对这门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计算机系统操作和利用办公软件有效处理事务性工作的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重点应该使学生掌握基础应用能力,在重视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追求先进的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重点
“掌握系统基础知识,以基本操作和利用办公软件有效处理事务性工作的能力”明确为课程教学目的后,我们在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我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主要问题着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重点是以下方面:
1.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改革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全国高校都先后針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近几年完全转向了重视计算机应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始终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在进行,而改革的重点在于课程的内容。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自己组织编写了本校专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认知特点,兼顾了计算机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既保证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宽,还强调实践,让学生容易学习、容易上手。
2.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方法的掌握和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体育院校的各专业都不属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以应用为主,这一点在近几年所采用的教材中已经解决。但不同的教师对“应用”的把握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不加以解决会导致学生基础在另一个层面上的“不均衡”。以应用为主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怎么做,而是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办法,努力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从哪里学、怎样学”等问题,在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要强调技能的掌握。为此,学校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统一备课、规范教学文件、认真制作课件,培养课堂能力。实行导师制加强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等措施就非常重要。
3.大力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必要的教学基础设施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特别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基础设施保证是几乎不可能的。为了满足全校近万名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我们根据改革需要进行了认真测算,列出详细计划,用3年时间努力争取国家财政扶持,获得几百万项目经费,新增计算机教室12间,全校用于课程教学的计算机总数迅速达到650多台。所有教 室都实现网络化,充足的软硬件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保证。
4.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中主体的自主程度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的条件。中国有句老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孔子很早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而这种差别没有优劣之分,人人都可以培养,关键在于恰当的方式。所以,针对学生认知特点,除第一章外,讲授和练习脱节的教学方法被彻底放弃,主要采用了合作教学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在关键内容上配以教师的主动引导和重点辅导,布置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几年来,学生已经把计算机基础课当作一门很有兴趣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5.改革课程质量评价方式。从2002年开始实行上机考试,取消笔试,进而组织参加全省的“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课程评价的作用是检查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避免回到以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老路,课程质量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两个方面。严格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强化听看课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和指导,列入年度考核;对学生不但检查考试成绩,同时检查上课出勤表现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了促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考试环节的严格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几年的改革使我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迅速提升,學生得到的收获非常大,学校的自然科学氛围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课程教学的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几乎所有院系的培养方案都曾先后提出了希望结合专业需要尽快开设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开展课程改革显得越来越必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改革的重点和如何进行改革成为我们当前关注的重点。
1.关于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体育学院的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和认知特点还是与术科学生有明显区别的。虽然经常有意识地给他们增加知识量,但在同一种教学模式下学习显然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形成资源的浪费。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资源完全被计算机基础课程占用,无力开展后续课程。
2006年,我们对即将学习计算机一级课程的1206名学生进行了大面积的基础测试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已经完全打上了“非零教育”的标签;学生的自我感觉与实际能力有区别,多数学生感觉“好”但实际能力差,而且相互之间差别明显;术科学生和学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方面的距离更大。调查结果进一步证明开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仍然十分重要,也表明进一步改革的空间的确很大。
经过深入研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资源压力被确定为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教学方法和目标确定为下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
2.关于课程目标。计算机基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素养,高层次人才的信息素养体现在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随着计算机教育的逐步低龄化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化,在体育高校的各专业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开设这门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必要性,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是后续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先行课程,课程目标应该明确为:为学生建立“学习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信心和能力”打基础,即通过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方法。
3.关于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方法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具体条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既然已经进入“非零教育”阶段,就不能照搬“零起点”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学校教务部门的组织下,按照学生的实际基础条件,适当采用分层教学、网络教学等方法,积极倡导“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解决教学压力大(教师数量不足)、学生意见大(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下)、占用资源多等先行问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把有限的教学资源从基础课教学中解放出来,以便尽快开设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
[关键词]认知特点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进入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完全地融入了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计算机在体育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据统计,早在2004年10月25日于北京体育大学召开的“第七届体育科学大会”上所发表的2266篇论文中,就有75%以上直接用到了计算机技术,体育院校本科毕业生具备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工作领域中的基本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院校的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计算机能力非常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2002年开始,我们围绕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取得明显实效。本文就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内容谈一些体会以供探讨。
一、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严格意义上讲,我院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01年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列入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不足54课时中一般以讲授为主,全校不足50台教学用计算机只能供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堂练习。期末考试完全采用笔试,学生课程成绩等于卷面成绩加上平时考核成绩。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收效甚微,“计算机知识学了没用,计算机操作学了不会”。
研究我们长期以来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缺失。在过去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只看到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一堂课下来老师讲了多少学生基本上也就忘了多少,直到期末学生总的上机练习时间不足12个课时,而且中间间隔的时间很长。我们注意到,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课程特征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必然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现代高等教育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活动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交互式、任务驱动式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数量上主要以术科专业为主。术科各专业的生源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水平本科专业的生源而言,他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对成功有着执著的追求,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知识的接受方式不同。很多学生对教材中论述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后自习或练习的习惯和能力,虽然他们很多人都会用计算机上网,但在课堂上按照规定任务上机练习时相当数量的学生完全无从下手,每一步都依赖老师重新讲解和示范。另一方面,他们对操作过程却有超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只要跟着老师做过一遍几乎都能记住,而且还能发挥。我们注意到,这就是体育学院术科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学方式自然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的不明确。同全国非计算机类的其他文科专业一样,虽然时间不长,我们也经历了把计算机课程当作计算机文化、当作计算机原理、当作计算机知识来开设的几个阶段。这个认识过程简单看来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则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逐渐回归。由于教学目的的不明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我们总在讨论是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原理还是计算机知识的培养应该作为课程的教学目的,最终我们认识到,显然都不是,因为它们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是能力,对这门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计算机系统操作和利用办公软件有效处理事务性工作的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重点应该使学生掌握基础应用能力,在重视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追求先进的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重点
“掌握系统基础知识,以基本操作和利用办公软件有效处理事务性工作的能力”明确为课程教学目的后,我们在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我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主要问题着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重点是以下方面:
1.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改革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全国高校都先后針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近几年完全转向了重视计算机应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始终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在进行,而改革的重点在于课程的内容。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自己组织编写了本校专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针对体育学院学生的认知特点,兼顾了计算机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既保证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宽,还强调实践,让学生容易学习、容易上手。
2.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方法的掌握和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体育院校的各专业都不属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以应用为主,这一点在近几年所采用的教材中已经解决。但不同的教师对“应用”的把握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不加以解决会导致学生基础在另一个层面上的“不均衡”。以应用为主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怎么做,而是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办法,努力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从哪里学、怎样学”等问题,在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要强调技能的掌握。为此,学校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统一备课、规范教学文件、认真制作课件,培养课堂能力。实行导师制加强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等措施就非常重要。
3.大力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必要的教学基础设施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特别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基础设施保证是几乎不可能的。为了满足全校近万名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我们根据改革需要进行了认真测算,列出详细计划,用3年时间努力争取国家财政扶持,获得几百万项目经费,新增计算机教室12间,全校用于课程教学的计算机总数迅速达到650多台。所有教 室都实现网络化,充足的软硬件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保证。
4.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中主体的自主程度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的条件。中国有句老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孔子很早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而这种差别没有优劣之分,人人都可以培养,关键在于恰当的方式。所以,针对学生认知特点,除第一章外,讲授和练习脱节的教学方法被彻底放弃,主要采用了合作教学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在关键内容上配以教师的主动引导和重点辅导,布置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几年来,学生已经把计算机基础课当作一门很有兴趣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5.改革课程质量评价方式。从2002年开始实行上机考试,取消笔试,进而组织参加全省的“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课程评价的作用是检查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避免回到以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老路,课程质量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两个方面。严格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强化听看课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和指导,列入年度考核;对学生不但检查考试成绩,同时检查上课出勤表现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了促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考试环节的严格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几年的改革使我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迅速提升,學生得到的收获非常大,学校的自然科学氛围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课程教学的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几乎所有院系的培养方案都曾先后提出了希望结合专业需要尽快开设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开展课程改革显得越来越必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改革的重点和如何进行改革成为我们当前关注的重点。
1.关于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体育学院的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和认知特点还是与术科学生有明显区别的。虽然经常有意识地给他们增加知识量,但在同一种教学模式下学习显然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形成资源的浪费。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资源完全被计算机基础课程占用,无力开展后续课程。
2006年,我们对即将学习计算机一级课程的1206名学生进行了大面积的基础测试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已经完全打上了“非零教育”的标签;学生的自我感觉与实际能力有区别,多数学生感觉“好”但实际能力差,而且相互之间差别明显;术科学生和学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方面的距离更大。调查结果进一步证明开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仍然十分重要,也表明进一步改革的空间的确很大。
经过深入研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资源压力被确定为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教学方法和目标确定为下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
2.关于课程目标。计算机基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素养,高层次人才的信息素养体现在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随着计算机教育的逐步低龄化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化,在体育高校的各专业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开设这门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必要性,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是后续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先行课程,课程目标应该明确为:为学生建立“学习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信心和能力”打基础,即通过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方法。
3.关于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方法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具体条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既然已经进入“非零教育”阶段,就不能照搬“零起点”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学校教务部门的组织下,按照学生的实际基础条件,适当采用分层教学、网络教学等方法,积极倡导“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解决教学压力大(教师数量不足)、学生意见大(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下)、占用资源多等先行问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把有限的教学资源从基础课教学中解放出来,以便尽快开设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