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范远?梅贞月洁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绛唇·咏梅月
  陈 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词人从浙江东阳赶赴江西探望自己的好友辛弃疾,两人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并且邀请了另外一位朋友朱熹来到紫溪(今江西铅山南)相聚。词人与辛弃疾先是一同游览了鹅湖寺(今铅山东北),后来又赶到紫溪等待朱熹相聚,由于朱熹有事未能前来,词人于是便辞别辛弃疾东归。词人走后,辛弃疾作了一首《贺新郎》词,词人看到后,就写了这首词来赠答。
  “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相思”是此词意脉。“相思”不得,故梦;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寻人致语仍难遣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这两句咏月与梅。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皎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两句意蕴丰富。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词人把梅、月、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写,寥寥数笔,点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韻、暗香芳魂,也描绘出月亮的清辉,创造了一个清幽温馨而又朦胧飘渺的境界。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其他文献
我的间壁有一个卖汽水的人。在般若堂院子里左边的一角,有两间房屋,一间作为我的厨房,里边的一间便是那卖汽水的人住着。  一到夏天,来游西山的人很多,汽水也生意很好。从汽水厂用一块钱一打去贩来,很贵的卖给客人。倘若有点认识,或是善于还价的人,一瓶两角钱也就够了,否则要卖三四角不等。礼拜日游客多的时候,可以卖到十五六元,一天里差不多有十元的利益。这个卖汽水的掌柜本来是一个开着煤铺的泥水匠,有一天到寺里来
期刊
【问题点击】  文化底蕴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笔下作文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  【技法指导】  如果考生作文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书卷气,无疑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赢得他们的青睐。那么,议论性散文如何凸显文化底蕴呢?下面幾种方式值得借鉴:  一、融入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范畴
期刊
他很少去清点回忆,因为回忆越点越厚,就像闸门开后,奔腾的水势停不下来。而回忆却常常找上门来,化为一张没对好焦的照片,整体看上去还是那个样子,但当你放大每个细节,又模糊不清,完全颠覆了从前的感觉。  弄内十三号有很多往事。  弄内十三号在著名的A中,相比于那个庸俗的校名,它的学生们更喜欢叫它弄内十三号。他们那一届,校服灰绿相间,胸口缝着总是掉线的校徽。他从来没想过会把土到掉渣的校服存那么久,就像他也
期刊
青春是绚丽多彩的,每个人的青春都需要自己去装扮。  去年的一个秋天,我的母亲因一次意外的事故去世了,从此我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和关怀。我的生活境况顿时一落千丈,每次放学回家,门前再也没有母亲翘首期盼的身影,家里再也没有丰盛可口的热菜热饭,家中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充满亲情的温馨气氛,我青春的日子一下子变得黯淡无光。也许在别人看来,我的青春充满着痛苦与无奈,好像是灰色的。  我想,灰色不应该是我青春的主色彩,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 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④文中
期刊
【真题回放】  2047年6月17日,30年后返母校聚会,大家齐聚一堂,要求人人发言,请你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作发言,600字以上。(50分)  【文题诠释】  和往年一样,南京市今年的中考作文仍是全命题,但一改往年“不限文体”的写作要求,指名道姓要求写一篇发言稿。命题者给发言稿设计了具体的语境:“2047年6月17日,30年后返母校聚会,大家齐聚一堂,要求人人发言”,这段文字至少明确了这样几
期刊
【导语】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潮有涨落,草有枯荣,这是自然界的变化;祸福相依,乐极生悲,这是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的人世变化。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体现,只有写出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从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是否让人牵肠挂肚,是否让人出乎意料,是否让人感到惊喜或者扼腕叹息,是衡量叙事类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尺。  【作文指导】 
期刊
山泉潺潺流动,奔向属于自己的另一番土地;雄鹰展翅翱翔,奋飞于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放飞你的个性,寻找自己的色彩。  流星的色彩源于划破星空的那一刹那,留住了生命的永恒;曇花的色彩源于绽然怒放的那一瞬间,留住了生命的色彩;飞蛾的色彩源于扑火的那一顷刻,留住了生命的追求。寻找自己的色彩,生命的永恒,生命的色彩,生命的追求,在自我的色彩中演绎着精彩。  海以汹涌澎湃,演绎着自己生命的色彩;山以深邃博怀,
期刊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朝诗人柳中庸的这首《征人怨》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本诗写了一个戍守边塞的战士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就时记事:年复一年,東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即
期刊
明朝人谢榛曾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元朝人乔梦符有“凤头”之说,所谓开头要像“凤头”:有姿有彩,漂亮、俊秀。这两个比喻形象地道出了开头的特殊作用。  谢榛还说过:“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人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留恋,若难遽别。”这些都道出了结尾的特殊作用。精彩的结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A 技法揭秘  一、开头  下面从近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