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有四层含义:第一,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的教育。这是从教育的价值追求来理解生命教育,即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就业,更是为了让生命更安全、更丰富、更长久、更高贵、更幸福。第二,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这是从教育的内容选择来理解生命教育,即教育不仅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还要涉及身、心、灵等关于生命的知识。第三,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的教育。这是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理解生命教育,即教育不但可以通过书本、物品、多媒体来进行,而且可以通过生命本身来进行——通过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学得很多学得很好。第四,生命教育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这是从教育的整体形态来理解生命教育,即教育不应该是死板的、机械的、静止的、孤立的、封闭的,冷漠的,而应该是灵动的、开放的、温暖的、快乐的。
基于上述理解,生命教育在校园有效落实的途径和着力点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二是开发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三是创设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四是教育的全过程都融入并渗透生命教育的精神。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实验区,东风分局在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排序。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建设者一定会把生命放在首位,让“感恩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东风22小学倡导“共生共荣”的价值观,“以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让师生树立自觉的生态意识”。东风44小学确立了三大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不可逆转性,从而理解生命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与分享;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可贵的是,这些学校不仅选择、提出了这些价值观,而且在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中也践行了这些价值观。
开发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斯宾塞指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极大程度影响着人们选择哪些知识进入课程体系。我们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门需要探索和学习的课程;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类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是落实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东风61小学创编的《东风61小学学生礼仪读本》,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使61学子努力成为知书达礼的小绅士、小淑女。东风44小学从“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感恩、生命与成长”三个方面,建构出适合中高年段的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东风22小学开发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主要介绍十堰的山水、森林、湿地、动物等。这些关于生命的知识必将成为学生认识生命的知识宝库。
创设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生活的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因此,落实生命教育的关键是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创设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东风教育分局优化了生命教育课堂的顶层设计,健全了生命教育课堂的评价机制,开展了“关爱生命,高效课堂”教学比武,举行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这些措施激发了实验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活力。如,东风22小学的“四四五”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描述了生态课堂的特征,还构建了完整的课堂结构与步骤。
教育全过程渗透生命教育的精神。生命教育不是某一节课、某一个活动、某一门课程的事,而是教育的本质和应呈现的面貌。这一点在东风教育人身上也得到了体现。东风22小学的刘红军老师被人称为“鸟痴”。2005年至今,他拍摄了10余万张鸟的摄影作品,涉及到的鸟类有250多种。他还成立了摄影和观鸟社团,组织学生识鸟、观鸟、拍鸟,真正践行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东风52小学独创了“写字韵律操”“少年书法操”。大课间时,全体师生边歌边舞,校园里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肖川教授曾指出:生命教育实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真正服务于师生的生活。……校园更生动了,师生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就是生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东风分局的生命教育探索不仅取得了可以拿给人看的成果,而且将生命精神播撒在了师生心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
基于上述理解,生命教育在校园有效落实的途径和着力点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二是开发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三是创设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四是教育的全过程都融入并渗透生命教育的精神。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实验区,东风分局在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排序。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建设者一定会把生命放在首位,让“感恩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东风22小学倡导“共生共荣”的价值观,“以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让师生树立自觉的生态意识”。东风44小学确立了三大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不可逆转性,从而理解生命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与分享;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可贵的是,这些学校不仅选择、提出了这些价值观,而且在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中也践行了这些价值观。
开发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斯宾塞指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极大程度影响着人们选择哪些知识进入课程体系。我们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门需要探索和学习的课程;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类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是落实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东风61小学创编的《东风61小学学生礼仪读本》,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使61学子努力成为知书达礼的小绅士、小淑女。东风44小学从“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感恩、生命与成长”三个方面,建构出适合中高年段的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东风22小学开发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主要介绍十堰的山水、森林、湿地、动物等。这些关于生命的知识必将成为学生认识生命的知识宝库。
创设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生活的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因此,落实生命教育的关键是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创设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东风教育分局优化了生命教育课堂的顶层设计,健全了生命教育课堂的评价机制,开展了“关爱生命,高效课堂”教学比武,举行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这些措施激发了实验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活力。如,东风22小学的“四四五”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描述了生态课堂的特征,还构建了完整的课堂结构与步骤。
教育全过程渗透生命教育的精神。生命教育不是某一节课、某一个活动、某一门课程的事,而是教育的本质和应呈现的面貌。这一点在东风教育人身上也得到了体现。东风22小学的刘红军老师被人称为“鸟痴”。2005年至今,他拍摄了10余万张鸟的摄影作品,涉及到的鸟类有250多种。他还成立了摄影和观鸟社团,组织学生识鸟、观鸟、拍鸟,真正践行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东风52小学独创了“写字韵律操”“少年书法操”。大课间时,全体师生边歌边舞,校园里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肖川教授曾指出:生命教育实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真正服务于师生的生活。……校园更生动了,师生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就是生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东风分局的生命教育探索不仅取得了可以拿给人看的成果,而且将生命精神播撒在了师生心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