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举措探索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能够提升国民整体的经济水平,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发展。农业是立国之本,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针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经济;农业现代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68
  据调查情况显示,在颁布的多项国家经济发展标准中,农业经济发展仅占到总标准的15%,农业经济所占标准比例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根据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农业经济的后续发展提出有力的理论依据,以有效提升整体经济水平,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1 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生产方式有待改进
  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部分农村区域中,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需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的实施水平偏低,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工作,且还有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广泛地使用机械设备,依旧采取人工的方法来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造成劳动力大量浪费。这种模式的农业生产对农业后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脚步[1]。此外,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因此导致农业生产过程没有办法与市场经济发展、工业生产等方面相结合,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偏弱。
  1.2 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不够牢固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生产量、生产规模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结合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说,还有很多农业生产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目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设施各方面都处于落后水平,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生产量的需求,且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有部分存在严重的损坏情况,因而没有办法正常投入农业日常生产中,由此造成農业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1.3 农业种植人员接受度不高
  农业种植人员是农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没有完全从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制定综合发展策略,导致种植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错误认知,未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农业种植人员不倾向于大规模生产生态农业,主要是因为在生态农业产业链投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及不稳定性,且没有足够的政策保障,从而导致农业发展工作滞后。
  1.4 农业经济资源分布情况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农业资源分布上存在很多潜在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且严重的影响,是造成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关键因素。例如,土地分布不均匀,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应差异。由于农业经济一直保持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农业经济资源分配不均,从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5 资金及技术的投入需进一步提高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充足的资金储备及技术的投入,是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势态。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出现管理机制不完善,或者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从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则会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1.6 农业生产结构较为落后
  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农业生产模式较为落后、生产结构太过单一,农业经济发展大多以种植业为主,且农业生产模式一般以家庭式手工劳作为主,工作效率低,缺乏专业性和多元化的结构变化,由此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相比较为落后。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断进步,国民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导致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以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发展需要,由此出现了脱节现象[2]。
  2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2.1 进一步加强农业的经济基础建设工作
  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最关键的是要做好农业经济的基础建设工作,因为农村的基础建设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可以对现有的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并深入创新、制定合适的科研体系,同时还要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培养,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得到实现,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步入健康的轨道。
  2.2 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目前,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水平偏低,还有部分农业领域是依靠人工劳动力进行生产,不仅无法提高生产效率,还造成了大量劳动力损失。因此,当地政府和部门应加大对设施机械的投入力度,对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分析,做到与当地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在农业生产机械上,要提供使用便利且优良的机械设备,并建立专业的示范作业区;要重视培养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土地入股和土地出租的方式,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并加大投入资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为农业机械设备的大规模使用创造良好条件。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加强对种植人员的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农民对大型机械使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2.3 全面提高农村种植人员的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了提升空间,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要摒弃毫无科学依据的思想理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科学使用栽培技术和生产设备,确保农业生产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要重视农业种植人员道德素养,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使种植人员认识到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可邀请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学习讲座,使种植人员了解到更专业、更丰富的农业知识,并为农民提供教育平台,进行一系列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水平,使农业生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合理性[3]。   2.4 适当地开发当地农业产业
  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产业,然后进行大力推广,以有效促进并带动其他农产业发展。开发产业时,可以将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有效保障农民的自身利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调动农民对农业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2.5 完善农业发展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和领导要落实好强农、惠农的相关政策,做好地区农业规划布局以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工作,同时还要完善救助制度;要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可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开展多元化和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方式,对农业生产资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此模式下,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需求。
  2.6 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有效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可以形成更专业、更规范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助于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为了满足市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对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适当地调整,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多层次调整,并对农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4]。
  2.7 培养专业人员,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要想做好农业经济发展工作,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必不可少,因此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然后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高、有责任感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作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中的队员,要有极强的自我约束意识,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3 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中,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能够有效发展农业经济的途径和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天航,李萌,刘跃威,等.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财富时代,2020(01):232.
  [2] 陶明珠,王昕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9,39(17):175-176.
  [3] 王新,李百华.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3):175-176.
  [4] 常丽锋.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03):163-164.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经济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乡村振兴及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发展及农民生活幸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介绍浙江省临安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和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探讨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困境;对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 林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缓解生态危机,我国把林业技术推广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基于此,阐明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建设中的作用,并针对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推广策略。  关键词 林业;技术推广;生态林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6.2;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林果业种植中,不仅提高了林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整体经济效益。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化林果业种植中的常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既能够提高果树成活率,缩短果树生长周期,又可以为果树发育提供良好防护条件。基于此,针对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林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摘 要 设计对比试验,分析桉树+红椎混交林和桉树纯林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指标,探讨混交林经营可行性。对比结果:混交林桉树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单株材积均高于纯林,总蓄积量大于纯林;混交林在0~20 cm土层区域与20~40 cm土层区域中的各项指标均高于纯林。试验表明,混交林桉树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均略优于纯林,体现出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合人工林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桉树;红椎;混交林;可行性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生态系统承受了巨大的负担,而病虫害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一系列森林资源破坏现象,目前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质量已迫在眉睫。基于此,针对营林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混交林的科学应用、种苗选取、生态环境优化、人工养护技术、封闭式培育等多方角度策略进行阐述,以便为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指导。  关键词 营林技术;森林病虫害;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
摘 要 桉树青枯病发生普遍,为害巨大,防治难度也较大,是桉树种植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要想对桉树青枯病进行有效防治,必须明确其流行规律。基于此,从桉树青枯病的病原及为害出发,对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桉树青枯病;流行规律;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58
摘 要 综合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其仍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园管理水平较低、经营主体少而弱、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基于此,结合从江县柑橘产业资源优势,提出重振柑橘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柑橘产业;现状;对策;贵州省从江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72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桂
摘 要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保障了农业生产能力。因此,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积极推动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发挥,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此,论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效表现,并提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巩固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1;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