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近的《北京日报》刊载了葛剑雄的文章,就人文知识的普及问题发表了看法。
葛剑雄说,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积累越来越多,知识体系的分支越来越细,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新成果层出不穷,不仅公众有接受普及的需要,就是高学历、高学位、高级研究人员也需要接受本专业以外的普及。所以社会不仅需要针对大众的普及,也需要甚至更需要针对小众的普及。下里巴人需要普及,阳春白雪也需要普及,只是范围不同而已。普及范围大固然社会效益显著,小范围的普及同样重要,而且由于接受普及的人自身的文化层次高、影响大,产生的社会效益未必小。
对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研究成果的普及还有其特殊背景。由于二十世纪以降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至摧残,教育的工具化、实用化等倾向,重理轻文之风,知识无用论和读书无用论一度盛行,造成几代人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的缺陷。老一代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传统文化造诣和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家大多具有专业以外的才能和修养,都有自幼而学打下的基础。而本来应该在幼时、小学、中学阶段具备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基本人文素养,我们这一代与更年轻的人,即使有了硕士、博士学位,当了领导,成了专家、教授、院士,却未必能具备。在不少方面都需要接受普及,甚至需要扫盲。
有人认为科学技术需要普及,而人文社会科学不需要普及,至少不那么重要迫切。这来自两种误解:一是以为科学原理高深,不加普及的话,一般人连一些专业名词都不懂,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不难理解,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就行了,这就根本不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具有高深的一面,并非识字就能读懂;二是认为科学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技术的普及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际上完整的科学素质就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这部分,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同样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对提升社会的管理水平和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界一些人自设藩篱,甚至自吹自擂,故弄玄虚,也为学术普及造成障碍。有人一方面将传统文化神秘化、神圣化,另一方面又自封大师、传人,似乎只有他才有传授的资格,入他的门才能得到真传。有人片面強调经典、原典,要求初学者必须从经典读起,或者只能学原典,实际上混淆了专业研究与学术普及的界线,误导了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非专业读者。对专业研究而言,毫无疑问应该以经典、原典为基础和出发点,并应作全面研究而不问其精华糟粕。但对普及对象来说,就既无必要也不现实。传统的经典文字艰深、内容古奥,像《书经》流传到汉代时一般儒生已经读不懂,需要由专家作注;但注文还是太深奥,需要由其他专家作疏;积累到今天,注、疏、注疏的注疏的文字量已是原文的千万倍。学术普及自然只能根据受众的目的、水平、时间选择最合适的内容、方式和容量,当然应该选择其精华和适用部分。
葛剑雄认为,有些人对“碎片化”的批评也有失公允。专业研究要讲全面,系统掌握某一门专业或某方面的知识也不能“碎片化”,但对非专业读者、非专门教育、学术普及来说,又何妨“碎片化”?实际上,面对人类已经积累的浩瀚的知识海洋,每个人能够汲取的无非是一滴一勺,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只能是若干碎片。只要保证这是真正的碎片,而不是垃圾,并且明白这只是一个整体中的极小部分,因而不能代表整体,就能做到开卷有益,闪光的碎片同样能体现整体的精妙。
葛剑雄说,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积累越来越多,知识体系的分支越来越细,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新成果层出不穷,不仅公众有接受普及的需要,就是高学历、高学位、高级研究人员也需要接受本专业以外的普及。所以社会不仅需要针对大众的普及,也需要甚至更需要针对小众的普及。下里巴人需要普及,阳春白雪也需要普及,只是范围不同而已。普及范围大固然社会效益显著,小范围的普及同样重要,而且由于接受普及的人自身的文化层次高、影响大,产生的社会效益未必小。
对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研究成果的普及还有其特殊背景。由于二十世纪以降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至摧残,教育的工具化、实用化等倾向,重理轻文之风,知识无用论和读书无用论一度盛行,造成几代人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的缺陷。老一代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传统文化造诣和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家大多具有专业以外的才能和修养,都有自幼而学打下的基础。而本来应该在幼时、小学、中学阶段具备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基本人文素养,我们这一代与更年轻的人,即使有了硕士、博士学位,当了领导,成了专家、教授、院士,却未必能具备。在不少方面都需要接受普及,甚至需要扫盲。
有人认为科学技术需要普及,而人文社会科学不需要普及,至少不那么重要迫切。这来自两种误解:一是以为科学原理高深,不加普及的话,一般人连一些专业名词都不懂,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不难理解,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就行了,这就根本不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具有高深的一面,并非识字就能读懂;二是认为科学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技术的普及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际上完整的科学素质就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这部分,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同样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对提升社会的管理水平和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界一些人自设藩篱,甚至自吹自擂,故弄玄虚,也为学术普及造成障碍。有人一方面将传统文化神秘化、神圣化,另一方面又自封大师、传人,似乎只有他才有传授的资格,入他的门才能得到真传。有人片面強调经典、原典,要求初学者必须从经典读起,或者只能学原典,实际上混淆了专业研究与学术普及的界线,误导了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非专业读者。对专业研究而言,毫无疑问应该以经典、原典为基础和出发点,并应作全面研究而不问其精华糟粕。但对普及对象来说,就既无必要也不现实。传统的经典文字艰深、内容古奥,像《书经》流传到汉代时一般儒生已经读不懂,需要由专家作注;但注文还是太深奥,需要由其他专家作疏;积累到今天,注、疏、注疏的注疏的文字量已是原文的千万倍。学术普及自然只能根据受众的目的、水平、时间选择最合适的内容、方式和容量,当然应该选择其精华和适用部分。
葛剑雄认为,有些人对“碎片化”的批评也有失公允。专业研究要讲全面,系统掌握某一门专业或某方面的知识也不能“碎片化”,但对非专业读者、非专门教育、学术普及来说,又何妨“碎片化”?实际上,面对人类已经积累的浩瀚的知识海洋,每个人能够汲取的无非是一滴一勺,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只能是若干碎片。只要保证这是真正的碎片,而不是垃圾,并且明白这只是一个整体中的极小部分,因而不能代表整体,就能做到开卷有益,闪光的碎片同样能体现整体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