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立于1977年愚人节那天的苹果公司因为乔布斯这位几乎可以用“史上最伟大的双鱼座”来形容的创始人的缘故,苹果公司从创立开始,就在其企业灵魂中灌注了浓重的双鱼因子——科技产品并非:令兵器,而是更关注人文与设计感:任何一个新产品的诞生看似即兴,实则充满想象的张力:并且,区别于很多公司,苹果对创造产品的过程充满了敬畏之心。
乔布斯的传记作者在接受Dallv Show采访时说,整个IT发展史,就是两个1955年出生的大学辍学生的历史。一个是盖茨。另一个是乔布斯。盛名如此,难怪“灯下黑”——乔布斯的个人光芒遮住了全世界的眼。甚至于也能挡了苹果公司的光。我们谈论他的创业史、谈论他的领导风格、谈论他的演讲、谈论他离经叛道的青年时代以及最终皈依的禅意生活,在公众意识里。他就是苹果公司,他大于苹果公司。
然而,在乔布斯背后,在所有成为我们为乔布斯喝彩的道具的苹果产品的背后,有一个人始终为每一次新产品发布的华丽亮相默默地工作着。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更多时候他的名声只限于设计业界,更多时候他都在“生人勿近”的工作室里摆弄一堆堆样品,他就是苹果公司主管产品设计的副总裁乔纳森·伊夫(JonathanIve)o
如果他们俩没有相遇,iPad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或许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iPod、lDhone、iPad、iMAC:如果他们俩没有相遇,在笔者写稿的此时此刻,北京的苹果店门前不会有上千人冒着严寒熬夜等待iPhone4s的发售。他们一起成就了今天的苹果,乔布斯已经无用多言,而了解伊夫。能让我们看见一个完整的苹果。
一切刚刚好
在苹果,人们通常把他俩称为“Jives”。因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Jives既是两个人名字的混搭,也有即兴爵士乐的意思。午饭时间,苹果员工如果看到乔布斯一个人在餐厅吃饭,没有人敢上前“搭讪”,只有伊夫会走过去,跟他同桌。通常他们会在餐厅里安静地聊天,或者就到公司园区里“轧马路”。乔布斯的妻子说过。对乔布斯而言,苹果公司里唯一不能取代的人是乔纳森·伊夫。
伊夫和自己的老板每天至少有一次的交谈时间,实际上,在工作之外,乔布斯与伊夫的生活也有很多共同点。尽管受到声名、财富的影响,两个人都竭力“捍卫”着自己的私领域。伊夫与妻子、一对双胞胎生活在一起,生活低调,不事张扬。伊夫的妻子是一名历史学家,也是伊夫的发小。尽管在宣传、造势上花招百出,乔布斯自己却也过着相对安静的生活。他没有度假屋,很少出席硅谷的社交和商业活动,运动鞋、T-shirt、高领衫,他生活中就是这个样,并不是为了在每次发布会上制造戏剧效果。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两个人相识以来,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在iPhone4的发布会上,乔布斯要在现场观众面前演示视频通话功能,他要拨出一个电话,他选择打给伊夫。《乔布斯在想什么》一书作者Leander Kahney说:“他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乔布斯需要伊夫,伊夫也需要他。”
伊夫1992年来到苹果,那时候乔布斯已经离开了公司。当时领导层的官僚做派让公司上下死气沉沉,这让伊夫很郁闷。他被这个庞大的公司埋没了,他在各种类型的创新项目上努力工作,但这些项目很难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1996年的一天,重回苹果之后的乔布斯在公司地下室意外地碰上了伊夫。当时伊夫身边堆满了数百个各种各样的原型机,乔布斯突然意识到,应该让眼前这个人马上投入工作,他把改造Mac电脑的任务交给为了伊夫。
乔布斯与伊夫很快在基本的产品和设计思路上达成了一致:操作易用,设计极简。
尽管苹果从来没有让内部人士向媒体谈及,也不认可类似的说法。但是伊夫还是在一次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中谈到了第一代iMac的设计理念。“在那个年代还是有很多人对电脑、对技术感到紧张,无所适从,所以设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让产品更有亲和力,不要那么吓人。”结果像果实一样圆润、有着彩色透明外壳的第一代iMac诞生了。
iMac集中反映了“乔布斯伊夫理念”——插上电源就能工作,没有单独的显示器,没有外接硬盘。不需要电源线收线器,当时它成为了历史上最畅销的电脑。从这个时候开始,伊夫领导着自己的团队创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一系列产品:iPod、iPhone、iPad。它们每一个身上都打上了“乔布斯伊夫”式的极简主义的标签。
在乔布斯的纪念活动上,伊夫这样说道:“Steve曾经对我说,他经常这么说,嘿,Jony,这想法太蠢了。有些想法确实很蠢,老实说是蠢得令人发指,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房间里的空气好像突然被抽走了,把我们俩扔在那里,陷入彻底的沉默。大胆的、疯狂的、绚丽的想法也好。安静的、简单的想法也罢。它们在细节里蕴藏着微妙的东西,这一点点微妙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让它们变得不凡。Steve热爱创意,喜欢创造东西,他对创造的过程怀有少见的敬畏之心。我想,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创意最终所能释放的能量,哪怕这些创意开始时只是几个容易破碎的念头,哪怕它们转瞬即逝、难以把握,哪怕那么容易妥协或是受到挤压而变形。”
狂热的作坊
如果说乔布斯是公众眼中苹果设计精神的监护人。那么伊夫就是设计团队的个人领袖。苹果本身就有一种狂热分子的气息,而这个十来号人的设计团队更像是狂热分子中的“匪帮”。他们是打了鸡血的创新躁动者,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又能在极高的标准下工作,他们有游击队的野路子和“混不吝”,却又有正规军的作战守则和素质,他们既是个人的。又是团队的。伊夫说,苹果的很多产品设计就是在设计中心的小厨房里,吃着pizza、灌着可乐聊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团队其实已经存在好多年,一些设计师甚至比伊夫来得还要早。他们很少参加行业活动。不去颁奖典礼,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因为说到优秀的设计,最高的肯定就来自于团队成员彼此之间,与外界分享太多信息,只会帮助别人缩小与苹果的差距。苹果产品的设计精髓反映在他们每个人身上——不太刻意的时髦、精英意识、确定的欧洲趣味。他们年纪都在30到40之间,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除了伊夫来自英国,还有来自新西兰的、意大利的、德国的。一位伊夫的老朋友。英国时尚设计师Paul Smith这样形容这个团队:“他们之间有那种传统的同志之爱,每个人都有一样的目标,野心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他们花很多时间在一起,吃吃喝喝。郊外远足,他们就这样把那个人们称之为电脑的灰盒子变成了让人爱不释手的雕塑。哪怕你没有用过。”
伊夫团队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住在旧金山,有传闻说他们的起薪是20万美元,比行业水平高50%。他们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工作室,工作室里用巨大的音像设备播放着音乐。虽然设计 师的个人空间很少,但是对这个团队来说,隐秘性很高。苹果公司的其他员工都不允许进入这个区域,担心谁又不小心偷瞄了一眼新产品。伊夫把设计经费都投入到了样机的制作,而不是招募庞大的设计队伍。他的设计过程是在不断重复中循环——制作一个样机,再制作一个样机,让所有新的想法视觉化。“我想我们这个团队的特点就是错误的嗅觉,是一种好奇和探索的感觉。错误让我们兴致盎然,因为这回你就可以发现点新鲜玩意了。”
这个团队和绝大多数公司里的设计团队都不一样,他们精密合作,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做工程、搞营销的。甚至于像那些在亚洲地区为苹果代工的制造商。除了产品的造型设计,他们还是新材料开发和制造流程的领导者。伊夫可以告诉你如何在iPod的内核上处理塑料涂层,让它看起来更有纹理和质感,一位早期曾为乔布斯设计了几款苹果电脑的设计师说:“苹果的创新着眼于大处,也着眼于细小的环节。如果这个方法不行,我们就创造一种方法,只有真正的技术公司才会这么做。”
然而让设计团队能以现在的方式工作,并非易事。1996年,伊夫代替前任成为团队领导者,而当时的苹果正深陷麻烦当中。当时只有29岁的伊夫使出浑身解数与公司所谓的“成本控制”政策傲斗争,但仍然无法挽回一些深受员工爱戴的资深设计师被扫地出门的局面。苹果的设计开始像其他厂商一样平庸、俗套,伊夫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发掘有潜力的年轻设计师。同时保持团队的士气。一位当时加入苹果的设计师会议说:“伊夫不会在会议室里站起来振振有词,他的话不多。但是如果当时连他都不相信我们可以做到,恐怕我们自己也不会相信。”
1997年,乔布斯放逐归来。从已经被解职的前任手中接过烂摊子。在接下来乔布斯疾风暴雨的改造计划中,伊夫也差点未能幸免。乔布斯砍掉了大量的产品,只留下4个;他向全球的设计明星伸出了橄榄枝,他给为IBM设计了ThinkPad电脑的Richard Sapper打过电话,跟汽车设计师Giorgetto Giugiaro、建筑设计师Ettore Sotsass有过接触。
正当伊夫打算重新准备简历的时候,慧眼识人的乔布斯发现了他,原来要找的人早就已经在这里。当乔布斯提出自己的设计标准之后,伊夫成为了受益者。乔布斯指出方向,而伊夫就是让一切成为现实的那个人。
乔布斯离世以后。伊夫在苹果公司内部纪念活动上的发言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被认为是众多高管中最棒的。伊夫说,在乔布斯因为健康状况离开公司以后。日子很难熬。他回忆了两个人一起工作、一起出差旅行的故事,其中不难看出两个人的默契:出差的时候两个人住酒店,伊夫会直接进自己的房间,把行李随便一扔,也不收拾,拿着手机躺在床上。过一会儿;乔布斯就会打来电话,“乔尼,这酒店烂透了,我们走。”很明显,伊夫想念乔布斯。
2月24日是乔布斯的生日,或许,伊夫会像往常那样。在心里默念一句:“Steve,生日快乐。”
乔布斯的传记作者在接受Dallv Show采访时说,整个IT发展史,就是两个1955年出生的大学辍学生的历史。一个是盖茨。另一个是乔布斯。盛名如此,难怪“灯下黑”——乔布斯的个人光芒遮住了全世界的眼。甚至于也能挡了苹果公司的光。我们谈论他的创业史、谈论他的领导风格、谈论他的演讲、谈论他离经叛道的青年时代以及最终皈依的禅意生活,在公众意识里。他就是苹果公司,他大于苹果公司。
然而,在乔布斯背后,在所有成为我们为乔布斯喝彩的道具的苹果产品的背后,有一个人始终为每一次新产品发布的华丽亮相默默地工作着。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更多时候他的名声只限于设计业界,更多时候他都在“生人勿近”的工作室里摆弄一堆堆样品,他就是苹果公司主管产品设计的副总裁乔纳森·伊夫(JonathanIve)o
如果他们俩没有相遇,iPad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或许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iPod、lDhone、iPad、iMAC:如果他们俩没有相遇,在笔者写稿的此时此刻,北京的苹果店门前不会有上千人冒着严寒熬夜等待iPhone4s的发售。他们一起成就了今天的苹果,乔布斯已经无用多言,而了解伊夫。能让我们看见一个完整的苹果。
一切刚刚好
在苹果,人们通常把他俩称为“Jives”。因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Jives既是两个人名字的混搭,也有即兴爵士乐的意思。午饭时间,苹果员工如果看到乔布斯一个人在餐厅吃饭,没有人敢上前“搭讪”,只有伊夫会走过去,跟他同桌。通常他们会在餐厅里安静地聊天,或者就到公司园区里“轧马路”。乔布斯的妻子说过。对乔布斯而言,苹果公司里唯一不能取代的人是乔纳森·伊夫。
伊夫和自己的老板每天至少有一次的交谈时间,实际上,在工作之外,乔布斯与伊夫的生活也有很多共同点。尽管受到声名、财富的影响,两个人都竭力“捍卫”着自己的私领域。伊夫与妻子、一对双胞胎生活在一起,生活低调,不事张扬。伊夫的妻子是一名历史学家,也是伊夫的发小。尽管在宣传、造势上花招百出,乔布斯自己却也过着相对安静的生活。他没有度假屋,很少出席硅谷的社交和商业活动,运动鞋、T-shirt、高领衫,他生活中就是这个样,并不是为了在每次发布会上制造戏剧效果。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两个人相识以来,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在iPhone4的发布会上,乔布斯要在现场观众面前演示视频通话功能,他要拨出一个电话,他选择打给伊夫。《乔布斯在想什么》一书作者Leander Kahney说:“他们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乔布斯需要伊夫,伊夫也需要他。”
伊夫1992年来到苹果,那时候乔布斯已经离开了公司。当时领导层的官僚做派让公司上下死气沉沉,这让伊夫很郁闷。他被这个庞大的公司埋没了,他在各种类型的创新项目上努力工作,但这些项目很难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1996年的一天,重回苹果之后的乔布斯在公司地下室意外地碰上了伊夫。当时伊夫身边堆满了数百个各种各样的原型机,乔布斯突然意识到,应该让眼前这个人马上投入工作,他把改造Mac电脑的任务交给为了伊夫。
乔布斯与伊夫很快在基本的产品和设计思路上达成了一致:操作易用,设计极简。
尽管苹果从来没有让内部人士向媒体谈及,也不认可类似的说法。但是伊夫还是在一次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中谈到了第一代iMac的设计理念。“在那个年代还是有很多人对电脑、对技术感到紧张,无所适从,所以设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让产品更有亲和力,不要那么吓人。”结果像果实一样圆润、有着彩色透明外壳的第一代iMac诞生了。
iMac集中反映了“乔布斯伊夫理念”——插上电源就能工作,没有单独的显示器,没有外接硬盘。不需要电源线收线器,当时它成为了历史上最畅销的电脑。从这个时候开始,伊夫领导着自己的团队创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一系列产品:iPod、iPhone、iPad。它们每一个身上都打上了“乔布斯伊夫”式的极简主义的标签。
在乔布斯的纪念活动上,伊夫这样说道:“Steve曾经对我说,他经常这么说,嘿,Jony,这想法太蠢了。有些想法确实很蠢,老实说是蠢得令人发指,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房间里的空气好像突然被抽走了,把我们俩扔在那里,陷入彻底的沉默。大胆的、疯狂的、绚丽的想法也好。安静的、简单的想法也罢。它们在细节里蕴藏着微妙的东西,这一点点微妙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让它们变得不凡。Steve热爱创意,喜欢创造东西,他对创造的过程怀有少见的敬畏之心。我想,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创意最终所能释放的能量,哪怕这些创意开始时只是几个容易破碎的念头,哪怕它们转瞬即逝、难以把握,哪怕那么容易妥协或是受到挤压而变形。”
狂热的作坊
如果说乔布斯是公众眼中苹果设计精神的监护人。那么伊夫就是设计团队的个人领袖。苹果本身就有一种狂热分子的气息,而这个十来号人的设计团队更像是狂热分子中的“匪帮”。他们是打了鸡血的创新躁动者,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又能在极高的标准下工作,他们有游击队的野路子和“混不吝”,却又有正规军的作战守则和素质,他们既是个人的。又是团队的。伊夫说,苹果的很多产品设计就是在设计中心的小厨房里,吃着pizza、灌着可乐聊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团队其实已经存在好多年,一些设计师甚至比伊夫来得还要早。他们很少参加行业活动。不去颁奖典礼,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因为说到优秀的设计,最高的肯定就来自于团队成员彼此之间,与外界分享太多信息,只会帮助别人缩小与苹果的差距。苹果产品的设计精髓反映在他们每个人身上——不太刻意的时髦、精英意识、确定的欧洲趣味。他们年纪都在30到40之间,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除了伊夫来自英国,还有来自新西兰的、意大利的、德国的。一位伊夫的老朋友。英国时尚设计师Paul Smith这样形容这个团队:“他们之间有那种传统的同志之爱,每个人都有一样的目标,野心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他们花很多时间在一起,吃吃喝喝。郊外远足,他们就这样把那个人们称之为电脑的灰盒子变成了让人爱不释手的雕塑。哪怕你没有用过。”
伊夫团队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住在旧金山,有传闻说他们的起薪是20万美元,比行业水平高50%。他们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工作室,工作室里用巨大的音像设备播放着音乐。虽然设计 师的个人空间很少,但是对这个团队来说,隐秘性很高。苹果公司的其他员工都不允许进入这个区域,担心谁又不小心偷瞄了一眼新产品。伊夫把设计经费都投入到了样机的制作,而不是招募庞大的设计队伍。他的设计过程是在不断重复中循环——制作一个样机,再制作一个样机,让所有新的想法视觉化。“我想我们这个团队的特点就是错误的嗅觉,是一种好奇和探索的感觉。错误让我们兴致盎然,因为这回你就可以发现点新鲜玩意了。”
这个团队和绝大多数公司里的设计团队都不一样,他们精密合作,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做工程、搞营销的。甚至于像那些在亚洲地区为苹果代工的制造商。除了产品的造型设计,他们还是新材料开发和制造流程的领导者。伊夫可以告诉你如何在iPod的内核上处理塑料涂层,让它看起来更有纹理和质感,一位早期曾为乔布斯设计了几款苹果电脑的设计师说:“苹果的创新着眼于大处,也着眼于细小的环节。如果这个方法不行,我们就创造一种方法,只有真正的技术公司才会这么做。”
然而让设计团队能以现在的方式工作,并非易事。1996年,伊夫代替前任成为团队领导者,而当时的苹果正深陷麻烦当中。当时只有29岁的伊夫使出浑身解数与公司所谓的“成本控制”政策傲斗争,但仍然无法挽回一些深受员工爱戴的资深设计师被扫地出门的局面。苹果的设计开始像其他厂商一样平庸、俗套,伊夫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发掘有潜力的年轻设计师。同时保持团队的士气。一位当时加入苹果的设计师会议说:“伊夫不会在会议室里站起来振振有词,他的话不多。但是如果当时连他都不相信我们可以做到,恐怕我们自己也不会相信。”
1997年,乔布斯放逐归来。从已经被解职的前任手中接过烂摊子。在接下来乔布斯疾风暴雨的改造计划中,伊夫也差点未能幸免。乔布斯砍掉了大量的产品,只留下4个;他向全球的设计明星伸出了橄榄枝,他给为IBM设计了ThinkPad电脑的Richard Sapper打过电话,跟汽车设计师Giorgetto Giugiaro、建筑设计师Ettore Sotsass有过接触。
正当伊夫打算重新准备简历的时候,慧眼识人的乔布斯发现了他,原来要找的人早就已经在这里。当乔布斯提出自己的设计标准之后,伊夫成为了受益者。乔布斯指出方向,而伊夫就是让一切成为现实的那个人。
乔布斯离世以后。伊夫在苹果公司内部纪念活动上的发言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被认为是众多高管中最棒的。伊夫说,在乔布斯因为健康状况离开公司以后。日子很难熬。他回忆了两个人一起工作、一起出差旅行的故事,其中不难看出两个人的默契:出差的时候两个人住酒店,伊夫会直接进自己的房间,把行李随便一扔,也不收拾,拿着手机躺在床上。过一会儿;乔布斯就会打来电话,“乔尼,这酒店烂透了,我们走。”很明显,伊夫想念乔布斯。
2月24日是乔布斯的生日,或许,伊夫会像往常那样。在心里默念一句:“Steve,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