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欣赏贵在深化,需要反复观摩、耐心品味,是建立在一定的艺术修养之上的。高中阶段的美术欣赏课是美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职业美术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美术欣赏课就是帮助人们到达这一境界的有效的途径,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用美术眼观欣赏作品,用美术语言描述作品,这是本文所尝试的一点做法。
关键词 美术欣赏 美术语言 美术素养 美学框架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下,笔者以欣赏课为切入点进行了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尝试,力图有点作为。
一、分析美育现状,找准美术教学改革亮点
素质教育已实施数年,美术学科作为传统课程之一,现在的地位大有提高,不论是专职教师任教的学校还是兼职教师任教的学校,对于做到开齐、开全美术课程,定量完成美术作业这些基本条件均能满足。但是深究下去,总有敷衍应付的心态存在。去除大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上也呈现出了:教学目标随意性强,教学作品复制量大,艺术节参赛人选大致固定且过多依靠辅导班培养等。具体到美术欣赏课,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于作品的描述基本上是套用语文句式使用文学语言,从小学到中学不同学段的学生看到具体作品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感觉很欢快”“我感觉有点美”如此之类,可以说学生对于某件作品的欣赏已经完全偏离了美学欣赏的视角。
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美学家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中国古语中也有“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的说法。典范性的美术作品,经受了时间和群众的考验,它本身就具有某种艺术准绳的意义。引领学生多欣赏这样的美术作品,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那些水平不高、甚至格调低下的美术作品,自然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了。
二、搭建美学框架,引领学生使用美术语言
我们知道美术语言不能等同于普通的语言,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欣赏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也就区别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有着自己的想象空间,不同语境下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以最简单的“美丽”一词为例,“多美丽的小姑娘呀!”在这句话中,美丽可以是漂亮、可爱、天真,也可以是无邪、纯真,貌美……,总之属于小姑娘的褒义词在這里替换都能体现出文学上的美丽。相反,用美术的眼光来分析“美丽”一词,相比文学的描述具有更具象的特点。五官的比例如何,皮肤的肌理怎样,穿着搭配是否和谐,头发长度、身高体长的匀称与否,细观下来小姑娘的美丽也就有了更为美学的感触描述。
百度词条上关于美术语言的解释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以此为依据,在我的美术欣赏课堂上,我有意的引领一年级的学生尝试使用美术语言,来描述自己看到的美术作品。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在欣赏课中尝试引领学生,了解“三角形”“S形”,感受“环境色”“光源色”,甚至是了解“色层厚薄”“肌理丰富”,培养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
三、抛离框架束缚,鼓励学生加入自身理解
教育上一直提倡的是授之以渔,在新生课堂上的美术欣赏我更偏重于授之以鱼——引导学生使用美术语言,那么现在经过一年的引领之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美学知识,所以在中高年级我就更偏重于让学生静心欣赏,逐渐去除干瘪的美术语言,尝试从综合的角度来审视作品。
色彩的明暗选择,表明了创作者当时的何种心境,亦或是他要表达何种信息?线条的曲直之间呈现了何种美感?点的疏密繁复,告诉我们怎样的意境?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作品,人们普遍认为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哪里?你发现了吗?还有什么不同于他人的新发现吗?……
美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在时代、地域、价值取向、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欣赏方法很难一概而论。对于刚刚进入美术欣赏学习领域的人来讲,有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还是应当有所了解,并尽可能的将它运用到美术欣赏的实践中去。要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教师针对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美术特点进行简要介绍。这是欣赏这一类美术作品的一把钥匙。
四、追求游刃有余,倡导学生拓宽审美情趣
面临中考的高年级学生,既需要将初中美术知识进行系统的贯穿,也需要考虑到今后的高初结合,以便于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此时,我的美术欣赏课就显得有所兼顾,既要照顾到普通学生的美术基础,又要考虑到特长生的美术需求。通常会和“艺体2+1”工程相结合,力求让普通学生吃好,让特长学生吃饱。
总之,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美术欣赏 美术语言 美术素养 美学框架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下,笔者以欣赏课为切入点进行了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尝试,力图有点作为。
一、分析美育现状,找准美术教学改革亮点
素质教育已实施数年,美术学科作为传统课程之一,现在的地位大有提高,不论是专职教师任教的学校还是兼职教师任教的学校,对于做到开齐、开全美术课程,定量完成美术作业这些基本条件均能满足。但是深究下去,总有敷衍应付的心态存在。去除大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上也呈现出了:教学目标随意性强,教学作品复制量大,艺术节参赛人选大致固定且过多依靠辅导班培养等。具体到美术欣赏课,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于作品的描述基本上是套用语文句式使用文学语言,从小学到中学不同学段的学生看到具体作品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感觉很欢快”“我感觉有点美”如此之类,可以说学生对于某件作品的欣赏已经完全偏离了美学欣赏的视角。
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美学家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中国古语中也有“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的说法。典范性的美术作品,经受了时间和群众的考验,它本身就具有某种艺术准绳的意义。引领学生多欣赏这样的美术作品,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那些水平不高、甚至格调低下的美术作品,自然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了。
二、搭建美学框架,引领学生使用美术语言
我们知道美术语言不能等同于普通的语言,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欣赏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也就区别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有着自己的想象空间,不同语境下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以最简单的“美丽”一词为例,“多美丽的小姑娘呀!”在这句话中,美丽可以是漂亮、可爱、天真,也可以是无邪、纯真,貌美……,总之属于小姑娘的褒义词在這里替换都能体现出文学上的美丽。相反,用美术的眼光来分析“美丽”一词,相比文学的描述具有更具象的特点。五官的比例如何,皮肤的肌理怎样,穿着搭配是否和谐,头发长度、身高体长的匀称与否,细观下来小姑娘的美丽也就有了更为美学的感触描述。
百度词条上关于美术语言的解释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以此为依据,在我的美术欣赏课堂上,我有意的引领一年级的学生尝试使用美术语言,来描述自己看到的美术作品。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在欣赏课中尝试引领学生,了解“三角形”“S形”,感受“环境色”“光源色”,甚至是了解“色层厚薄”“肌理丰富”,培养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
三、抛离框架束缚,鼓励学生加入自身理解
教育上一直提倡的是授之以渔,在新生课堂上的美术欣赏我更偏重于授之以鱼——引导学生使用美术语言,那么现在经过一年的引领之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美学知识,所以在中高年级我就更偏重于让学生静心欣赏,逐渐去除干瘪的美术语言,尝试从综合的角度来审视作品。
色彩的明暗选择,表明了创作者当时的何种心境,亦或是他要表达何种信息?线条的曲直之间呈现了何种美感?点的疏密繁复,告诉我们怎样的意境?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作品,人们普遍认为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哪里?你发现了吗?还有什么不同于他人的新发现吗?……
美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在时代、地域、价值取向、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欣赏方法很难一概而论。对于刚刚进入美术欣赏学习领域的人来讲,有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还是应当有所了解,并尽可能的将它运用到美术欣赏的实践中去。要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教师针对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的美术特点进行简要介绍。这是欣赏这一类美术作品的一把钥匙。
四、追求游刃有余,倡导学生拓宽审美情趣
面临中考的高年级学生,既需要将初中美术知识进行系统的贯穿,也需要考虑到今后的高初结合,以便于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此时,我的美术欣赏课就显得有所兼顾,既要照顾到普通学生的美术基础,又要考虑到特长生的美术需求。通常会和“艺体2+1”工程相结合,力求让普通学生吃好,让特长学生吃饱。
总之,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