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学生最为朴素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徜徉在古诗词之间,还是聆听名家笔下的召唤;无论是生命长河中的忧国忧民,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学生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体味最朴素也是最真切的家国情怀,思考当代中学生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揭秘
端午节中的家国情怀
关于端午节纪念谁,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但一定跟三个人有关。屈原在楚国即将灭亡时跳入汨罗江,以死明志,成为人们永久的纪念。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忠言,反听信谗言,甚至将伍子胥杀害,五月初五将其尸首扔到钱塘江中,伍子胥死不瞑目。屈原和伍子胥都是国家重臣,怀才不遇却能为国壮烈牺牲,这是源于他们浓浓的家国情怀,把国家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曹娥则是一代孝女,为救父亲,投入江中,五日后负父出水,孝心感天动地,被世人传颂。
时评
清明祭英烈浸透家国情怀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清明节流传下来的习俗最久远、影响也最深远的习俗还是祭祖扫墓。几乎在每年的前后,很多人都要去墓地进行祭扫,没有条件的也会成行的朝着远方祭拜,以这种中华民族古老而又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时之敬”。近些年来,有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或去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等场所,表达对先烈们的缅怀和敬仰,这无疑拓展了清明祭扫的丰富内涵,使清明这个传统节日不仅包含浓浓的血脉亲情,还有一个民族向善的道德情怀。
(摘自《三湘时评》)
传承节日的家国情怀不能丢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底色。5000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的一块文化瑰宝,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印证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个基因。包括端午在内的传统节日,都承载着各自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塑造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正是这些共同的节日活动,唤醒了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民族情感。过节过节,或许习俗的传承并不重要,只要铭记节日的文化核心,节日就不会旁落。
(摘自“未来网”)
榜样人物
家国情怀的守护者——冯骥才
多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承载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上千小时的影像资料。汶川地震之后,他迅速组织学者深入地震灾区参与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的行动中。
心灵氧吧
写给祖国母亲
◎刘 丰
母亲,您的发展历史,是永不停息的探索史。
从一双红袜子到举世瞩目的《视觉之异常》;从拉面摊前的长队到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从一滴灯油到干洗剂的发明,都充满了永不止步的探索,母亲,这正是千百年来您不断发展的写照。
30多年前,一场春雷唤醒了沉睡的您,您开始向世界敞开胸怀。这30多年来,您的党和人民以不竭的斗志,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诗篇。从“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您自强探索的响亮号角。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革大开放,调动了十三亿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今天,当我们看到万丈高楼拔地而起,远洋巨轮满载而归的盛景时,不禁感叹:母亲,您强大了,通过这波澜壮阔的探索,您阔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走在时代的前列。
当奥运火炬隊登顶珠峰,世界之巅燃起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时,您是多么骄傲和自豪。母亲,您的历史,是锲而不舍的奋斗史。
白的山,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高原的雄鹰呼唤您的儿女们攀得更高,跋涉得更远。2008年5月8目,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当圣火耀珠峰的盛景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您的儿女们都感到无比的自豪。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是您永不止步的探索。您兑现了7年前的承诺,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传奇。
一百多年前,您的儿子台湾被迫离您而去。2016年“习马会”惊天一握,海峡两岸的领导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母亲,您的历史,是洗雪耻辱的血泪史。
那一天,当我们看到起航的号角吹响。飞机在天顶掠过。我们不禁感叹,为了这一天,您的儿女们苦苦等待了多少年,多少人未及团圆便已抱憾先去,多少人在等待中青丝成雪;为了这一天,多少代人付出了多少心力。“天墅变通途”看似天方夜谭,然而有您的不息探索,索桥似彩虹腾空,飞架两岸!那天,您用不竭的探索谱写了壮丽的诗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一个民族,要想永葆生机,必须有支撑这个民族不断向前的脊梁。母亲,你挺立着自己的脊梁,也支撑着华夏儿女的傲骨,生生不息,在当今世界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神话!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学生最为朴素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徜徉在古诗词之间,还是聆听名家笔下的召唤;无论是生命长河中的忧国忧民,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学生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体味最朴素也是最真切的家国情怀,思考当代中学生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揭秘
端午节中的家国情怀
关于端午节纪念谁,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但一定跟三个人有关。屈原在楚国即将灭亡时跳入汨罗江,以死明志,成为人们永久的纪念。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忠言,反听信谗言,甚至将伍子胥杀害,五月初五将其尸首扔到钱塘江中,伍子胥死不瞑目。屈原和伍子胥都是国家重臣,怀才不遇却能为国壮烈牺牲,这是源于他们浓浓的家国情怀,把国家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曹娥则是一代孝女,为救父亲,投入江中,五日后负父出水,孝心感天动地,被世人传颂。
时评
清明祭英烈浸透家国情怀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清明节流传下来的习俗最久远、影响也最深远的习俗还是祭祖扫墓。几乎在每年的前后,很多人都要去墓地进行祭扫,没有条件的也会成行的朝着远方祭拜,以这种中华民族古老而又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时之敬”。近些年来,有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或去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等场所,表达对先烈们的缅怀和敬仰,这无疑拓展了清明祭扫的丰富内涵,使清明这个传统节日不仅包含浓浓的血脉亲情,还有一个民族向善的道德情怀。
(摘自《三湘时评》)
传承节日的家国情怀不能丢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底色。5000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的一块文化瑰宝,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印证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个基因。包括端午在内的传统节日,都承载着各自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塑造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正是这些共同的节日活动,唤醒了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民族情感。过节过节,或许习俗的传承并不重要,只要铭记节日的文化核心,节日就不会旁落。
(摘自“未来网”)
榜样人物
家国情怀的守护者——冯骥才
多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承载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上千小时的影像资料。汶川地震之后,他迅速组织学者深入地震灾区参与抢救、保护羌族文化的行动中。
心灵氧吧
写给祖国母亲
◎刘 丰
母亲,您的发展历史,是永不停息的探索史。
从一双红袜子到举世瞩目的《视觉之异常》;从拉面摊前的长队到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从一滴灯油到干洗剂的发明,都充满了永不止步的探索,母亲,这正是千百年来您不断发展的写照。
30多年前,一场春雷唤醒了沉睡的您,您开始向世界敞开胸怀。这30多年来,您的党和人民以不竭的斗志,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诗篇。从“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您自强探索的响亮号角。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革大开放,调动了十三亿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今天,当我们看到万丈高楼拔地而起,远洋巨轮满载而归的盛景时,不禁感叹:母亲,您强大了,通过这波澜壮阔的探索,您阔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走在时代的前列。
当奥运火炬隊登顶珠峰,世界之巅燃起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时,您是多么骄傲和自豪。母亲,您的历史,是锲而不舍的奋斗史。
白的山,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高原的雄鹰呼唤您的儿女们攀得更高,跋涉得更远。2008年5月8目,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当圣火耀珠峰的盛景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您的儿女们都感到无比的自豪。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是您永不止步的探索。您兑现了7年前的承诺,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传奇。
一百多年前,您的儿子台湾被迫离您而去。2016年“习马会”惊天一握,海峡两岸的领导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母亲,您的历史,是洗雪耻辱的血泪史。
那一天,当我们看到起航的号角吹响。飞机在天顶掠过。我们不禁感叹,为了这一天,您的儿女们苦苦等待了多少年,多少人未及团圆便已抱憾先去,多少人在等待中青丝成雪;为了这一天,多少代人付出了多少心力。“天墅变通途”看似天方夜谭,然而有您的不息探索,索桥似彩虹腾空,飞架两岸!那天,您用不竭的探索谱写了壮丽的诗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一个民族,要想永葆生机,必须有支撑这个民族不断向前的脊梁。母亲,你挺立着自己的脊梁,也支撑着华夏儿女的傲骨,生生不息,在当今世界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