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与设计两个专业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专业属性又有区别,艺术专业相较于设计专业更加的感性,设计则相对理性,理性设计的背后其实也是源于感性的生活之下。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倾听设计之彩最真实的味道。
关键词:设计思维;色彩;生活
端坐在桌前,思绪纷乱,敲下大段大段的字句,思索片刻却又一字一字删除。抓耳挠腮地盯着屏幕中闪烁不停的光标,目光涣散的四处漂移,忽而瞄见自己快用了三年的桌垫——是一张纯棉编织的彩色不规则条纹地垫,却为我所用垫在桌上。这种手工织感、缜密的棉线手感令人亲近。垫子由粉、蓝、白、绿、紫五色棉线织成。以往的我絕不会对此产生任何思绪,想着这也就是一张普通的棉线垫子罢了,而设计思维眼中,这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看过无数次的垫子在此次的目光下竟令我看见了线条构成的错落有致的形式感和被明度、色相、纯度所影响的黑、白、灰,而不是那在普通不过的粉、蓝、白、绿、紫。渐渐地放空了自己的思想,静静地,似乎听见了什么,是一群M&M巧克力豆跳动的声音,脆薄的糖衣巧克力接触木质桌面的声音。
设计思维听上去或许有些生硬、遥远,但是生活却能捕捉些许设计思维大门的影子,也是一种收获。
犹记得脑中有几幅图让人印象深刻,那些以点线面方式巧妙构成的大块面积色彩冲击感非常强烈。色彩?色彩、色彩,我呢喃着,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蒙德里安的那些格子画儿——《红黄蓝的构成》。[1]它给我们带来这种直线的形式美感和红、黄、蓝三色创造出来的强烈色彩对比和稳定的平衡感,画面每个色块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样的构图与比例想必是画家经过了千百次地深思熟虑和推敲演练的结果。这幅抽象作品无疑地震撼了许多观众,继而也被设计者创作出涉及各类领域的产品,如蒙德里安花瓶、板楼蒙德里安大楼、耐克鞋、T恤、车体彩绘、室内电视背景墙、挎包、躺椅,等等。这些产品都因由这幅蒙德里安的作品引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而问世,在现代装饰中,几何图案具有非常的感染力,也是因其简单、概括的构成所形成的形式感,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审美。设计者并没有创造些什么,却创新了《红黄蓝的构成》这幅名作。“设计不是创造,而是一种创新,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新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光,就没有了色彩。我们所见的那些亲切的彩色皆是光的孩子们。光就像是一位循循诱导和深深地影响她那些彩色孩子们的家长。想起在博物馆中被打理的一层不染、放置在水晶罩中、被打着恰到好处的射灯的那些文物们,谁曾想如今在光影的左右下光彩夺目的青瓷、陶罐、铜剑也曾经躺在暗无天日的古墓中布满灰尘、黯淡无光。光带给它们亮丽的色彩、恰好的光影,让他们巧夺天工的身形得以相彰得益,诉说着它们的过往。
徜徉在校园中,红砖砌成的教学楼在难得的阳光下散发出柔和的橘黄色光晕,连接着天空的楼顶边缘已然被光描出金黄色;美院正门前翠绿的草地在阳光的铺洒下呈现的是一派暖暖的黄。难道红砖墙真被切割出了那红色、橘黄和金色的块面吗?难道草地果真是被种植成一片黄一片绿的吗?那是光的影响、光的作用、影的影响、影的作用,甚至有空气的影响、土壤的影响、时间的积淀。如此多的外部因素使得许多物体本身有一个固有色,在外部影响下又呈现其他的色彩,这些被影响过的颜色都是生活的颜色,而非仅仅用颜料就能够表现出来,这是时间的沉积和空间的转变,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对艺术、建筑、工业等等领域的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厚积薄发的经验技巧,生活中处处见微,微中处处见生活。
曾无意看到一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是一本内容天马行空的科普作品,未看内容,书名就已经把我拉进了思索的胡同里穿行,声音怎么尝?声音有味道吗?红色使人尝到了香辣的味道、橙色给人以香甜的味道、黄色是醇香的味道、绿色是青草的味道、青色是苦涩的味道、蓝色是酸的味道,紫色给人一种毒物的感觉,无人敢于尝试。脑海蹦出一个词“通感”,钱钟书将其定义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在17世纪曾有科学文献记载说一个人感到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猩红色的;闻到某些花香,会产生一种香甜的感觉;看着有酒窝的小姑娘浅浅地笑了,会感觉她笑容很“甜”。这种“通感”能够引发一定的思考,这是否能够启示一些设计师走进生活的每个角落倾听那些细微的声音,利用“通感”移觉到我们设计的作品上来呢?犹记得第一堂课邱老师强调的“设计应当是生活的一个追随者,不是简单的跟随,或机械的复制。”[2]“通感”或许能够敲开设计者思维大门。至于为什么是“敲开”而非“打开”?想必这只能够引出某种启发,并不能够影响整个作品的产生。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寻找灵感并捉住它,利用厚实的设计功底将其取精去粕发扬光大,这也要求了设计者扎实的绘画基础。
我们的设计应当多从生活中取材,生活是最好的创意萌芽基地,许多鬼斧神工的设计创意来自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造福我们的社会。而设计何尝不可以映射生活?设计中的色彩构成能够成就一件作品的成败,色彩的运用想必是关键。原田玲仁的色彩心理学教会人们尝试去读懂色彩。冬日降临,伴随着呼啸的狂风和大量降雨,天空呈现出灰蒙蒙、酸涩的颜色,望向那些蓝灰的色彩使得我们即使窝在暖和的寝室也抑制不住的冷颤了一下。不同于下雨天,晴朗的天气总是带着一丝懒洋洋、甜丝丝的橘黄色(主观地说,在我眼中,有太阳的那天总是满满的橘黄),橘黄色的阳光洒进寝室,却被厚厚的玻璃窗挡去了大部分的热量,可我们依然能够感受的阳光的暖,这些无一不说明了色彩是有冷暖之分的。色彩还有本事将物体缩小、放大,有数据表明,蓝色的汽车发生事故的频率最高,这是缘于蓝色是后退色有收缩效果,蓝色的汽车看起来比实际距离来的要远,相反,红、黄、橙色都是前进色有膨胀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暖色调的招牌总是那么引人注目。色彩还有暗示作用,蓝色使人放松,营造一种时间飞逝的错觉,在蓝色的环绕中,创意点子总是来的最快。
湿地公园中拾到的松果,棕黄和暗绿的纹路错落有致地镶嵌着,青色的松果传递着它生长时期的青涩,棕绿相间的昭显它的饱满、深棕色暗示了它的枯老。这些是生命的色彩、时间的色彩,这些色彩也因松果其特有的层层叠叠的纹路而愈发彰显它的趣味和美感,错落有致的变化所带来的韵律感,就象音乐中抑扬顿挫的旋律一样,耐人寻味。法无定法、常做常新、百人百孔、百花斗艳。我们感悟着形式感的存在,感悟着美,美在“于是”与“不是”之间才能领悟美的意蕴与力量。
上天赐予我们能够观察彩色的眼睛和聪慧的大脑,我们何不在色彩中寻觅更多的酸甜苦辣咸香涩,取之为己所用?学着思考,学会思考我们的思考。让思维走起来,不,让思维跑起来,最终翱翔于广袤的天际,对,让思维再飞一会。
【参考文献】
[1]蒙德里安.外国名家作品选粹[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鲁道夫·阿斯海姆.视觉思维[M].腾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杨昆昆(1989-),男,汉族,江西南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思维。
关键词:设计思维;色彩;生活
端坐在桌前,思绪纷乱,敲下大段大段的字句,思索片刻却又一字一字删除。抓耳挠腮地盯着屏幕中闪烁不停的光标,目光涣散的四处漂移,忽而瞄见自己快用了三年的桌垫——是一张纯棉编织的彩色不规则条纹地垫,却为我所用垫在桌上。这种手工织感、缜密的棉线手感令人亲近。垫子由粉、蓝、白、绿、紫五色棉线织成。以往的我絕不会对此产生任何思绪,想着这也就是一张普通的棉线垫子罢了,而设计思维眼中,这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看过无数次的垫子在此次的目光下竟令我看见了线条构成的错落有致的形式感和被明度、色相、纯度所影响的黑、白、灰,而不是那在普通不过的粉、蓝、白、绿、紫。渐渐地放空了自己的思想,静静地,似乎听见了什么,是一群M&M巧克力豆跳动的声音,脆薄的糖衣巧克力接触木质桌面的声音。
设计思维听上去或许有些生硬、遥远,但是生活却能捕捉些许设计思维大门的影子,也是一种收获。
犹记得脑中有几幅图让人印象深刻,那些以点线面方式巧妙构成的大块面积色彩冲击感非常强烈。色彩?色彩、色彩,我呢喃着,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蒙德里安的那些格子画儿——《红黄蓝的构成》。[1]它给我们带来这种直线的形式美感和红、黄、蓝三色创造出来的强烈色彩对比和稳定的平衡感,画面每个色块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样的构图与比例想必是画家经过了千百次地深思熟虑和推敲演练的结果。这幅抽象作品无疑地震撼了许多观众,继而也被设计者创作出涉及各类领域的产品,如蒙德里安花瓶、板楼蒙德里安大楼、耐克鞋、T恤、车体彩绘、室内电视背景墙、挎包、躺椅,等等。这些产品都因由这幅蒙德里安的作品引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而问世,在现代装饰中,几何图案具有非常的感染力,也是因其简单、概括的构成所形成的形式感,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审美。设计者并没有创造些什么,却创新了《红黄蓝的构成》这幅名作。“设计不是创造,而是一种创新,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新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光,就没有了色彩。我们所见的那些亲切的彩色皆是光的孩子们。光就像是一位循循诱导和深深地影响她那些彩色孩子们的家长。想起在博物馆中被打理的一层不染、放置在水晶罩中、被打着恰到好处的射灯的那些文物们,谁曾想如今在光影的左右下光彩夺目的青瓷、陶罐、铜剑也曾经躺在暗无天日的古墓中布满灰尘、黯淡无光。光带给它们亮丽的色彩、恰好的光影,让他们巧夺天工的身形得以相彰得益,诉说着它们的过往。
徜徉在校园中,红砖砌成的教学楼在难得的阳光下散发出柔和的橘黄色光晕,连接着天空的楼顶边缘已然被光描出金黄色;美院正门前翠绿的草地在阳光的铺洒下呈现的是一派暖暖的黄。难道红砖墙真被切割出了那红色、橘黄和金色的块面吗?难道草地果真是被种植成一片黄一片绿的吗?那是光的影响、光的作用、影的影响、影的作用,甚至有空气的影响、土壤的影响、时间的积淀。如此多的外部因素使得许多物体本身有一个固有色,在外部影响下又呈现其他的色彩,这些被影响过的颜色都是生活的颜色,而非仅仅用颜料就能够表现出来,这是时间的沉积和空间的转变,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对艺术、建筑、工业等等领域的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厚积薄发的经验技巧,生活中处处见微,微中处处见生活。
曾无意看到一本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是一本内容天马行空的科普作品,未看内容,书名就已经把我拉进了思索的胡同里穿行,声音怎么尝?声音有味道吗?红色使人尝到了香辣的味道、橙色给人以香甜的味道、黄色是醇香的味道、绿色是青草的味道、青色是苦涩的味道、蓝色是酸的味道,紫色给人一种毒物的感觉,无人敢于尝试。脑海蹦出一个词“通感”,钱钟书将其定义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在17世纪曾有科学文献记载说一个人感到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猩红色的;闻到某些花香,会产生一种香甜的感觉;看着有酒窝的小姑娘浅浅地笑了,会感觉她笑容很“甜”。这种“通感”能够引发一定的思考,这是否能够启示一些设计师走进生活的每个角落倾听那些细微的声音,利用“通感”移觉到我们设计的作品上来呢?犹记得第一堂课邱老师强调的“设计应当是生活的一个追随者,不是简单的跟随,或机械的复制。”[2]“通感”或许能够敲开设计者思维大门。至于为什么是“敲开”而非“打开”?想必这只能够引出某种启发,并不能够影响整个作品的产生。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寻找灵感并捉住它,利用厚实的设计功底将其取精去粕发扬光大,这也要求了设计者扎实的绘画基础。
我们的设计应当多从生活中取材,生活是最好的创意萌芽基地,许多鬼斧神工的设计创意来自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造福我们的社会。而设计何尝不可以映射生活?设计中的色彩构成能够成就一件作品的成败,色彩的运用想必是关键。原田玲仁的色彩心理学教会人们尝试去读懂色彩。冬日降临,伴随着呼啸的狂风和大量降雨,天空呈现出灰蒙蒙、酸涩的颜色,望向那些蓝灰的色彩使得我们即使窝在暖和的寝室也抑制不住的冷颤了一下。不同于下雨天,晴朗的天气总是带着一丝懒洋洋、甜丝丝的橘黄色(主观地说,在我眼中,有太阳的那天总是满满的橘黄),橘黄色的阳光洒进寝室,却被厚厚的玻璃窗挡去了大部分的热量,可我们依然能够感受的阳光的暖,这些无一不说明了色彩是有冷暖之分的。色彩还有本事将物体缩小、放大,有数据表明,蓝色的汽车发生事故的频率最高,这是缘于蓝色是后退色有收缩效果,蓝色的汽车看起来比实际距离来的要远,相反,红、黄、橙色都是前进色有膨胀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暖色调的招牌总是那么引人注目。色彩还有暗示作用,蓝色使人放松,营造一种时间飞逝的错觉,在蓝色的环绕中,创意点子总是来的最快。
湿地公园中拾到的松果,棕黄和暗绿的纹路错落有致地镶嵌着,青色的松果传递着它生长时期的青涩,棕绿相间的昭显它的饱满、深棕色暗示了它的枯老。这些是生命的色彩、时间的色彩,这些色彩也因松果其特有的层层叠叠的纹路而愈发彰显它的趣味和美感,错落有致的变化所带来的韵律感,就象音乐中抑扬顿挫的旋律一样,耐人寻味。法无定法、常做常新、百人百孔、百花斗艳。我们感悟着形式感的存在,感悟着美,美在“于是”与“不是”之间才能领悟美的意蕴与力量。
上天赐予我们能够观察彩色的眼睛和聪慧的大脑,我们何不在色彩中寻觅更多的酸甜苦辣咸香涩,取之为己所用?学着思考,学会思考我们的思考。让思维走起来,不,让思维跑起来,最终翱翔于广袤的天际,对,让思维再飞一会。
【参考文献】
[1]蒙德里安.外国名家作品选粹[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鲁道夫·阿斯海姆.视觉思维[M].腾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杨昆昆(1989-),男,汉族,江西南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