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闻名的“无墙”大学:“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知识不设墙”是这所名校的四大铁律。
近年来,新国大在国际高等学府排名中不断攀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备受瞩目的顶尖大学之一。根据《Asiaweek》2000年对亚太地区大学的评鉴,新国大学术方面排名第三,整体方面排名第五。《泰晤士报》2004年公布的一项新的全球大学排名中,新国大名列第18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1980年8月8日由建于1962年的新加坡大学和建于1956年的南洋大学合并而成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区距市中心约12公里,占地150公顷,是新加坡全岛风景最优美的地段之一。学校拥有11所二级学院、13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10个大学级的研究中心,就读的两万多名本科生和八千多名研究生来自世界各地;从全球聘请的两千多名著名教授(大多毕业于欧美名校)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还设有三个海外分校:与斯坦福大学合作设立的硅谷分校,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设立的生物谷分校,还有就是与复旦大学合作设立的分校。与这些世界顶尖名校的合作办学使该校获得了更多的学术资源,对于该校全球化和开放化的发展战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际化教育铸就世界名校声誉
新加坡国立大学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投资非常大。为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创一流国际大学”的目标指导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英美等国分别设立了教师招聘处,以高待遇吸引国际上著名的学者来任教。另外,每年都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前往讲学。与此同时,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海外顶尖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这些合作确保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技和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设有9个学院,共50多个系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毕业生。大学还设有7个研究生院,提供高水准的研究生课程。近年来,它在国际高等学府的排名中不断飙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备受瞩目的顶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几个重要的学科领域表现出色,如生物医学、社会科学领域等。纵观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国大多年来重视同其他国家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校际合作研究、共同开设相关课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俱乐部就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组织“青年学者交流计划”,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研究兴趣。
从1992年开始,由中国教育部与新加坡教育部合作,在我国教育部直属的有关高校入学新生中,选拔全额奖学金本科生赴新加坡留学。这些高校包括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学生入校后首先进行英语培训,大约为7个月时间,然后进入专业课的4年学习。
在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中,与北美、欧洲、澳洲顶尖学府都有合作的国立大学商学院再次被列为亚洲顶尖的三所商学院之一。这项调查由《AsiaInC》杂志进行,在62所参评商学院中,主办方根据教职人员的资源、学生素质和学术声誉三方面进行评估。国大商学院的商业行政硕士学位课程尤其得到了评委的肯定,其得分之处在于注重实际的商业培训。修读这项课程的学生平均都有5年的工作经验,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中有16%来自本地,36%来自印度,33%来自中国大陆。
2002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的10所大学签署协议,共同为通讯业培养人才,加强研究,同时促进两国在这方面的交流。这十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通识教育”引领世界高教潮流
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体现为其独树一帜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的模式被认为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价值、理念主要是通过通识教育的目标得以反映的。实施通识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并通过课程教学这一主要实施媒介来达到。为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所有本科生在毕业前,都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否则不能够毕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用来反映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测量工具。该模块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一般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学科或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此外,该模块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提高人的教养、追求更高心智质量的教育,反对把那些实用技术和知识灌输给学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分为“科学与技术”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划分为“信息与知识内容模块”与“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 “信息与知识内容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普通知识;“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侧重对知识的探究,强调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如何来实际求证知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基本上包含了新加坡国大核心课程所规定的研究领域,即文化与当代社会、历史、人类行为、生命科学、文学与艺术等。具体来讲,“信息与知识内容模块”包括信息、观念以及指导思想。该模块注重于对那些现代社会中有效运作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的熟悉程度,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对物理、生物、大脑、社会和美学等领域的理解。该模块还试图阐述学科内外知识的本质联系,促进在不同情况的知识运用中,提倡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当然,没有哪个模块能够包罗万象,可以覆盖大学教育的每一方面。因此,这个模块的课程注重最本质的东西,即通过对一些中心领域的接触、聚焦获得普通知识的过程。“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同样涉及知识的实质主体,但重点转移到探究的模式上。譬如,机械、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学或历史方面的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分别涉及工程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或历史学家各自的独特的思考方式。因而,除了学习这些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可以学习像工程师、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或历史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企业化”改革憧憬美好未来
虽然新加坡国立大学已经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但由于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冲击,这所亚洲名校也开始筹划改革事宜。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变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目前的法定机构,使其成为有担保的企业型非营利有限公司,地位与非营利私立教育机构——新加坡管理大学相似。两所大学变为企业后,政府对法定机构的有关规定和限制就不再适用于它们,政府将从过去的经费提供者,变为主要投资者,而大学将会拥有更大的行政和财政自主权,相对自由地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
大学企业化将向社会发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大学不再属于政府,而是属于利益相关者,诸如政府、教职员工、学生、校友、捐助者和关注者等。目前,国大的主要任务是激发观念转变,鼓励大学利益相关者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到大学发展方向的确定中来,而非凡事都依赖政府的领导。
同时,国大正努力加强和深化与学校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和联系,以形成强大的环境支持。由于大学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教育部将与大学签署一系列协议,通过制度确保政府的拨款能够被合理使用,确保大学的发展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为使大学发展成世界级学府,即使它们争取到了其他资源,政府也要全力予以资助,政府仍将是大学的主要资助者。根据财政自主原则,大学可以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综合分配于行政、科研和发展项目,这样大学就可以内化交换和机会成本,从而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
国大自治后,教育部对大学的拨款将依据其毕业生数量,而不是招生数量进行。在此框架下,国大自己决定招生数量、学生转学、最长学习期限等,并确保学生的质量。此外,虽然高等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加,但是政府将继续确保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能够负担教育开支。所以,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大学每年学费增长幅度的上限不能超过5%,如想提高学费标准,大学必须提前六个月向教育部提出学费增长幅度报告。大学还必须在开学前,让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收费情况,以便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准备。
近年来,新国大在国际高等学府排名中不断攀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备受瞩目的顶尖大学之一。根据《Asiaweek》2000年对亚太地区大学的评鉴,新国大学术方面排名第三,整体方面排名第五。《泰晤士报》2004年公布的一项新的全球大学排名中,新国大名列第18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1980年8月8日由建于1962年的新加坡大学和建于1956年的南洋大学合并而成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区距市中心约12公里,占地150公顷,是新加坡全岛风景最优美的地段之一。学校拥有11所二级学院、13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10个大学级的研究中心,就读的两万多名本科生和八千多名研究生来自世界各地;从全球聘请的两千多名著名教授(大多毕业于欧美名校)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还设有三个海外分校:与斯坦福大学合作设立的硅谷分校,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设立的生物谷分校,还有就是与复旦大学合作设立的分校。与这些世界顶尖名校的合作办学使该校获得了更多的学术资源,对于该校全球化和开放化的发展战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际化教育铸就世界名校声誉
新加坡国立大学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投资非常大。为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创一流国际大学”的目标指导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英美等国分别设立了教师招聘处,以高待遇吸引国际上著名的学者来任教。另外,每年都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前往讲学。与此同时,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海外顶尖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这些合作确保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技和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设有9个学院,共50多个系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毕业生。大学还设有7个研究生院,提供高水准的研究生课程。近年来,它在国际高等学府的排名中不断飙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备受瞩目的顶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几个重要的学科领域表现出色,如生物医学、社会科学领域等。纵观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国大多年来重视同其他国家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校际合作研究、共同开设相关课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俱乐部就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组织“青年学者交流计划”,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研究兴趣。
从1992年开始,由中国教育部与新加坡教育部合作,在我国教育部直属的有关高校入学新生中,选拔全额奖学金本科生赴新加坡留学。这些高校包括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学生入校后首先进行英语培训,大约为7个月时间,然后进入专业课的4年学习。
在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中,与北美、欧洲、澳洲顶尖学府都有合作的国立大学商学院再次被列为亚洲顶尖的三所商学院之一。这项调查由《AsiaInC》杂志进行,在62所参评商学院中,主办方根据教职人员的资源、学生素质和学术声誉三方面进行评估。国大商学院的商业行政硕士学位课程尤其得到了评委的肯定,其得分之处在于注重实际的商业培训。修读这项课程的学生平均都有5年的工作经验,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中有16%来自本地,36%来自印度,33%来自中国大陆。
2002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的10所大学签署协议,共同为通讯业培养人才,加强研究,同时促进两国在这方面的交流。这十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通识教育”引领世界高教潮流
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体现为其独树一帜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的模式被认为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价值、理念主要是通过通识教育的目标得以反映的。实施通识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并通过课程教学这一主要实施媒介来达到。为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所有本科生在毕业前,都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否则不能够毕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用来反映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测量工具。该模块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一般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学科或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此外,该模块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提高人的教养、追求更高心智质量的教育,反对把那些实用技术和知识灌输给学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分为“科学与技术”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划分为“信息与知识内容模块”与“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 “信息与知识内容模块”主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普通知识;“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侧重对知识的探究,强调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如何来实际求证知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基本上包含了新加坡国大核心课程所规定的研究领域,即文化与当代社会、历史、人类行为、生命科学、文学与艺术等。具体来讲,“信息与知识内容模块”包括信息、观念以及指导思想。该模块注重于对那些现代社会中有效运作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的熟悉程度,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对物理、生物、大脑、社会和美学等领域的理解。该模块还试图阐述学科内外知识的本质联系,促进在不同情况的知识运用中,提倡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当然,没有哪个模块能够包罗万象,可以覆盖大学教育的每一方面。因此,这个模块的课程注重最本质的东西,即通过对一些中心领域的接触、聚焦获得普通知识的过程。“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同样涉及知识的实质主体,但重点转移到探究的模式上。譬如,机械、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学或历史方面的知识与探究方式模块,分别涉及工程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或历史学家各自的独特的思考方式。因而,除了学习这些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可以学习像工程师、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或历史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企业化”改革憧憬美好未来
虽然新加坡国立大学已经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但由于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冲击,这所亚洲名校也开始筹划改革事宜。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变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目前的法定机构,使其成为有担保的企业型非营利有限公司,地位与非营利私立教育机构——新加坡管理大学相似。两所大学变为企业后,政府对法定机构的有关规定和限制就不再适用于它们,政府将从过去的经费提供者,变为主要投资者,而大学将会拥有更大的行政和财政自主权,相对自由地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
大学企业化将向社会发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大学不再属于政府,而是属于利益相关者,诸如政府、教职员工、学生、校友、捐助者和关注者等。目前,国大的主要任务是激发观念转变,鼓励大学利益相关者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到大学发展方向的确定中来,而非凡事都依赖政府的领导。
同时,国大正努力加强和深化与学校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和联系,以形成强大的环境支持。由于大学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教育部将与大学签署一系列协议,通过制度确保政府的拨款能够被合理使用,确保大学的发展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为使大学发展成世界级学府,即使它们争取到了其他资源,政府也要全力予以资助,政府仍将是大学的主要资助者。根据财政自主原则,大学可以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综合分配于行政、科研和发展项目,这样大学就可以内化交换和机会成本,从而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
国大自治后,教育部对大学的拨款将依据其毕业生数量,而不是招生数量进行。在此框架下,国大自己决定招生数量、学生转学、最长学习期限等,并确保学生的质量。此外,虽然高等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加,但是政府将继续确保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能够负担教育开支。所以,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大学每年学费增长幅度的上限不能超过5%,如想提高学费标准,大学必须提前六个月向教育部提出学费增长幅度报告。大学还必须在开学前,让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收费情况,以便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