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8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10d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14d三联疗法,统计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症状好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19%;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00%。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率为89.06%,对照组为65.63%。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9%,对照组为2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序贯疗法比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替代传统三联疗法。
关键词:三联疗法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9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76-0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微需氧菌,长2.5~4.0μm,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不同程度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各国、各地区感染率并不相同,与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公共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我国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大概为20%~90%,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定期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本研究将对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8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经14C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依从性良好,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1个月内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药物,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史。
1.2分组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39例;年龄为18~61岁,平均年龄为(32.21±8.57)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为19~57岁,平均年龄为(31.56±7.3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共计10d:前5d内每天早晚两次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口服;后5d每天早晚两次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替硝唑500mg口服。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共计14d:每天早晚两次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口服。奥美拉唑均于饭前半小时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均于饭后半小时服用。
1.4观察指标。
1.4.1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停药4周后重复行14C呼气试验,若为阴性,即认为有效;若为阳性,即认为无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治疗后,患者疼痛、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即认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疼痛、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即认为未好转。临床症状好转率=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定期监测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比较。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19%;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00%。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率为89.06%,对照组为65.63%。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9%,对照组为2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幽门螺杆菌最初在胃黏膜组织切片中被发现,后被许多研究证实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有关。研究表明,约80%的胃溃疡和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幽门螺杆菌可以定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其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从而中和胃酸以保护自身生长繁殖的环境,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另外,该菌还能产生一定的蛋白酶、酯酶、致炎因子等成分,均会促进胃黏膜的炎性损伤。
目前,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被证实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临床上主要的根除方法主要为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三联疗法是由一种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或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两种抗生素组成的治疗方法,由于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根除效果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1]。但是,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国内甲硝唑耐药率已达到甚至超过70%,传统的三联疗法根除效果也逐渐变差[2]。成虹等[3]研究表明,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非常明显。为解决耐药的问题,选择合适并有效的治疗方案变得非常重要。序贯疗法是由De Francesco等首先提出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新方案,即在5d的诱导期中应用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随后5d中应用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替硝唑和克拉霉素。Zollo等[4]采用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发现根除率高达98%。国内赵大国等[5]通过对10d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高。Scaccianoce等[6]通过对比研究也发现,序贯疗法明显优于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在90%以上,药物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别进行10d序贯疗法和14d三联疗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发现序贯疗法根除率较高,为92.19%,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此结果表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较好,这可能与克服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发生有关,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明显优于传统三联疗法。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对其进行根除有着重大意义。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选择合适并有效的根除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序贯疗法比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替代传统三联疗法。
参考文献
[1]胡伏莲.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2003·中国)[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522-52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研究[J].胃肠病学,2007,12(9):525-530
[3]成虹,胡伏莲,李江.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对其根除治疗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79-2682
[4]Zullo A,Rinaldi V,Winn S,et al.A new highly effective short-term therapy schedul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6):715-718
[5]赵大国,孙玉平,潘建军,等.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0):24-25
[6]Scaccianoce G,Hassan C,Panarese A,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with either 7-day or 10-day triple therapies,and with a 10-day sequential regimen[J].Can J Gastroenterol,2006,20(2):113-117
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8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10d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14d三联疗法,统计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症状好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19%;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00%。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率为89.06%,对照组为65.63%。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9%,对照组为2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序贯疗法比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替代传统三联疗法。
关键词:三联疗法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9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76-0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微需氧菌,长2.5~4.0μm,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不同程度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各国、各地区感染率并不相同,与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公共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我国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大概为20%~90%,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定期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本研究将对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8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经14C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依从性良好,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1个月内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药物,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史。
1.2分组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39例;年龄为18~61岁,平均年龄为(32.21±8.57)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为19~57岁,平均年龄为(31.56±7.3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共计10d:前5d内每天早晚两次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口服;后5d每天早晚两次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替硝唑500mg口服。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共计14d:每天早晚两次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口服。奥美拉唑均于饭前半小时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均于饭后半小时服用。
1.4观察指标。
1.4.1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停药4周后重复行14C呼气试验,若为阴性,即认为有效;若为阳性,即认为无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治疗后,患者疼痛、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即认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疼痛、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即认为未好转。临床症状好转率=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定期监测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比较。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19%;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00%。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率为89.06%,对照组为65.63%。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9%,对照组为2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幽门螺杆菌最初在胃黏膜组织切片中被发现,后被许多研究证实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有关。研究表明,约80%的胃溃疡和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幽门螺杆菌可以定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其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从而中和胃酸以保护自身生长繁殖的环境,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另外,该菌还能产生一定的蛋白酶、酯酶、致炎因子等成分,均会促进胃黏膜的炎性损伤。
目前,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被证实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临床上主要的根除方法主要为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三联疗法是由一种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或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两种抗生素组成的治疗方法,由于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根除效果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1]。但是,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国内甲硝唑耐药率已达到甚至超过70%,传统的三联疗法根除效果也逐渐变差[2]。成虹等[3]研究表明,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非常明显。为解决耐药的问题,选择合适并有效的治疗方案变得非常重要。序贯疗法是由De Francesco等首先提出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新方案,即在5d的诱导期中应用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随后5d中应用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替硝唑和克拉霉素。Zollo等[4]采用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发现根除率高达98%。国内赵大国等[5]通过对10d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高。Scaccianoce等[6]通过对比研究也发现,序贯疗法明显优于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在90%以上,药物副作用无明显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别进行10d序贯疗法和14d三联疗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发现序贯疗法根除率较高,为92.19%,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此结果表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较好,这可能与克服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发生有关,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明显优于传统三联疗法。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对其进行根除有着重大意义。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选择合适并有效的根除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序贯疗法比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替代传统三联疗法。
参考文献
[1]胡伏莲.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2003·中国)[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522-52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研究[J].胃肠病学,2007,12(9):525-530
[3]成虹,胡伏莲,李江.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对其根除治疗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79-2682
[4]Zullo A,Rinaldi V,Winn S,et al.A new highly effective short-term therapy schedul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6):715-718
[5]赵大国,孙玉平,潘建军,等.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0):24-25
[6]Scaccianoce G,Hassan C,Panarese A,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with either 7-day or 10-day triple therapies,and with a 10-day sequential regimen[J].Can J Gastroenterol,2006,20(2):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