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城市的最低成本的捷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备环节,也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此我们必须拿出一个武器来解决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这就是城市规划,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控制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1 关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以上是对城市规划专业的一种综合性、抽象性的定义,顾名思义,城市是城市规划作用的客体对象,而人类文明或者文化绝大多数产生于城市当中,同时文化又反过来作用于城市,所以城市规划专业离不开文化维度,任何一项脱离文化背景的城市规划工作在当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中都是难以被接受的。
具体到城市规划工作,一般意义上包括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而和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这一专项规划,故本文将以此为视角,谈论城市规划与文化的相关性。
2 关于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城市规划毕竟是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直接作用对象,所以其所涉及的文化更多的表现为为人们提供生活、交往、工作等行为空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形态,尽管这种具象形态的文化肯定受到诸如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非具象形态文化的影响。
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
3.1 保护什么
3.1.1 范畴的扩大
关于“保护什么”,人类经历了从單纯的建筑遗产保护到更广泛遗产保护的价值观念的变化。
一部通用的针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的国际宪章叫《威尼斯宪章》。虽然《威尼斯宪章》仍以文物古迹、古建筑和古遗址保护为主要对象,但其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史纪念物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体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有意义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一表述扩展了建筑遗产的定义,为将历史性空间环境、近现代甚至当代建筑、产业建筑等纳入建筑遗产的范畴,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3.1.2 《威尼斯宪章》前的建筑遗产概念及其生成背景
始于19世纪的建筑遗产保护在当时有着两个大的背景:一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启蒙运动,二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启蒙运动为欧洲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意识,从中诞生出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并引发了建筑遗产保护运动。关注艺术起源和史实论证的研究方法使得历史建筑被当作是某种艺术起源与传承的载体,其艺术价值凸显出来成为其被作为遗产加以保护的重要特征。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日益滋长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很快地赋予一些建筑“国家纪念碑”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表征,纪念性自然成为其作为遗产的价值内涵之一。在这两个背景下,建筑遗产的划分是以其包含的纪念性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根据的,具有国家性、公共性的重要珍贵建筑率先进入遗产的范畴。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虽非风平浪静但至少相安无事地发展了一百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筑遗产保护的对象还只是著名的建筑单体,主要有3类:古建筑废墟、中世纪宗教建筑、古堡。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文物的特征。
3.1.3 《威尼斯宪章》后的建筑遗产概念的发展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变化周期的变短,人类进入了“物的时代”,见证着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这其中就包括存在时间短于100年的早期现代建筑。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开始注意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起过的决定性影响,若干象征着工业革命或代表着技术发展的建(构)筑物饱含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印迹,这些建筑类型是否也需要保护。文化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城市面貌的趋同、地域差异的消失,导致了人们对日益消亡的地方文化和旧城中传统街区的关注。以以往的价值取向看,这些街区中没有一幢建筑够得上建筑遗产的标准,但其具有整体性和普适性的遗产价值,拆解之后则毫无意义。随着人类认知物质环境存在意义的观念变化,历史遗产概念得到拓展,呈现出空间扩大化、时间近期化、类型多元化的特点。
3.2 如何保护
3.2.1 干预与反干预
干预式保护主张将历史建筑重新复原到一种完整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有可能从未在过去任何已有的时刻存在过。这种在修复过程中对建筑原有形象的大胆设想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判,被讥讽为“创造”历史建筑。
反干预式保护强调保存建筑原有面貌和历史真实。认为历史建筑“并不是我们的”,因此“我们无论怎样都没有触碰它们的权利”。反干预观点主张以维护取代修复,“尽最大努力看护它们,但是,一旦这种看护无力留存它们时,那就让它们一寸一寸地消逝,也不要去触碰它们”。
3.2.2 综合修复与原真性
20世纪初,意大利的博伊塔将对干预和反干预进行了微妙的综合,提出了一种综合的修复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当一切保护都无济于事时,可以进行干预性修复,但要确定对历史建筑进行干预性修复的部位和修复的可能程度,同时在修复后应当令人能够明确区分新旧两部分。
综合修复是保护是一种相对成熟的保护方式,这也是后来《威尼斯宪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的思想渊源。原真性综合修复的观点,强调修复中的区分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3.2.3 从整旧如新到整旧如旧再到整旧如初
整旧如新的方式和干预式很像,难免受到非议,整旧如旧的方式多少保留了些原真性,但在冯骥才先生看来,如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的整旧如初工程,通过高科技手段完全复活了历史的东西,才是一一种崇高的追求。
4 结语
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专业从来、同时也不应该与文化脱离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已经由原来的追求纯粹物质空间,转变到对广义文化的重视。尊重文化、传承文脉乃是城市规划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取之不尽的脉源。文化遗产承接不是盲目保全,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在城市建设中,科学地进行历史文化遗产开掘,进行文化定位,赋予新的社会功能。我们应有胸襟和胆略融世界各种优秀文化精神于一体。我国文化本来具有开放和综合的优良传统。现在和将来,经过与国外现代城市规划新文化新一轮综合之后,必将在中国广大沃土上,绽放更为鲜艳芬芳的百花,结出无数甘美醇和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
[2]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11.
[3]郝俊芳 张春祥. 注重城市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6(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城市的最低成本的捷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备环节,也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此我们必须拿出一个武器来解决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这就是城市规划,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控制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1 关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以上是对城市规划专业的一种综合性、抽象性的定义,顾名思义,城市是城市规划作用的客体对象,而人类文明或者文化绝大多数产生于城市当中,同时文化又反过来作用于城市,所以城市规划专业离不开文化维度,任何一项脱离文化背景的城市规划工作在当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中都是难以被接受的。
具体到城市规划工作,一般意义上包括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而和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这一专项规划,故本文将以此为视角,谈论城市规划与文化的相关性。
2 关于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城市规划毕竟是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直接作用对象,所以其所涉及的文化更多的表现为为人们提供生活、交往、工作等行为空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形态,尽管这种具象形态的文化肯定受到诸如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非具象形态文化的影响。
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
3.1 保护什么
3.1.1 范畴的扩大
关于“保护什么”,人类经历了从單纯的建筑遗产保护到更广泛遗产保护的价值观念的变化。
一部通用的针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的国际宪章叫《威尼斯宪章》。虽然《威尼斯宪章》仍以文物古迹、古建筑和古遗址保护为主要对象,但其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史纪念物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体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有意义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一表述扩展了建筑遗产的定义,为将历史性空间环境、近现代甚至当代建筑、产业建筑等纳入建筑遗产的范畴,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3.1.2 《威尼斯宪章》前的建筑遗产概念及其生成背景
始于19世纪的建筑遗产保护在当时有着两个大的背景:一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启蒙运动,二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启蒙运动为欧洲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意识,从中诞生出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并引发了建筑遗产保护运动。关注艺术起源和史实论证的研究方法使得历史建筑被当作是某种艺术起源与传承的载体,其艺术价值凸显出来成为其被作为遗产加以保护的重要特征。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日益滋长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很快地赋予一些建筑“国家纪念碑”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表征,纪念性自然成为其作为遗产的价值内涵之一。在这两个背景下,建筑遗产的划分是以其包含的纪念性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根据的,具有国家性、公共性的重要珍贵建筑率先进入遗产的范畴。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虽非风平浪静但至少相安无事地发展了一百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筑遗产保护的对象还只是著名的建筑单体,主要有3类:古建筑废墟、中世纪宗教建筑、古堡。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文物的特征。
3.1.3 《威尼斯宪章》后的建筑遗产概念的发展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变化周期的变短,人类进入了“物的时代”,见证着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这其中就包括存在时间短于100年的早期现代建筑。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开始注意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起过的决定性影响,若干象征着工业革命或代表着技术发展的建(构)筑物饱含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印迹,这些建筑类型是否也需要保护。文化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城市面貌的趋同、地域差异的消失,导致了人们对日益消亡的地方文化和旧城中传统街区的关注。以以往的价值取向看,这些街区中没有一幢建筑够得上建筑遗产的标准,但其具有整体性和普适性的遗产价值,拆解之后则毫无意义。随着人类认知物质环境存在意义的观念变化,历史遗产概念得到拓展,呈现出空间扩大化、时间近期化、类型多元化的特点。
3.2 如何保护
3.2.1 干预与反干预
干预式保护主张将历史建筑重新复原到一种完整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有可能从未在过去任何已有的时刻存在过。这种在修复过程中对建筑原有形象的大胆设想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判,被讥讽为“创造”历史建筑。
反干预式保护强调保存建筑原有面貌和历史真实。认为历史建筑“并不是我们的”,因此“我们无论怎样都没有触碰它们的权利”。反干预观点主张以维护取代修复,“尽最大努力看护它们,但是,一旦这种看护无力留存它们时,那就让它们一寸一寸地消逝,也不要去触碰它们”。
3.2.2 综合修复与原真性
20世纪初,意大利的博伊塔将对干预和反干预进行了微妙的综合,提出了一种综合的修复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当一切保护都无济于事时,可以进行干预性修复,但要确定对历史建筑进行干预性修复的部位和修复的可能程度,同时在修复后应当令人能够明确区分新旧两部分。
综合修复是保护是一种相对成熟的保护方式,这也是后来《威尼斯宪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的思想渊源。原真性综合修复的观点,强调修复中的区分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3.2.3 从整旧如新到整旧如旧再到整旧如初
整旧如新的方式和干预式很像,难免受到非议,整旧如旧的方式多少保留了些原真性,但在冯骥才先生看来,如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的整旧如初工程,通过高科技手段完全复活了历史的东西,才是一一种崇高的追求。
4 结语
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规划专业从来、同时也不应该与文化脱离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已经由原来的追求纯粹物质空间,转变到对广义文化的重视。尊重文化、传承文脉乃是城市规划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取之不尽的脉源。文化遗产承接不是盲目保全,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在城市建设中,科学地进行历史文化遗产开掘,进行文化定位,赋予新的社会功能。我们应有胸襟和胆略融世界各种优秀文化精神于一体。我国文化本来具有开放和综合的优良传统。现在和将来,经过与国外现代城市规划新文化新一轮综合之后,必将在中国广大沃土上,绽放更为鲜艳芬芳的百花,结出无数甘美醇和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
[2]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11.
[3]郝俊芳 张春祥. 注重城市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