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滨水景观设计的阐述、滨水区的价值及我国滨水景观现状的分析,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利用生态学的思想作为指导,使滨水景观在保证各种游憩容量扩大的同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最终达到滨水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滨水景观;价值分析;现状
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城市景观建筑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尤其是人们天生的亲水性,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城市景观建筑在河流、水道的运用上也愈来愈多。因此城市中滨水景观的建造成为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
一、概述
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将滨水区景观的组成要素(水体、植物、建筑、驳岸、铺装、照明、景观小品)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其在满足生态、经济的前提下,提供给人们景观优美、满足人们亲水天性的多样性开放空间[1]。具有生态、使用功能和历史人文和景观价值。
1、生态价值
城市滨水区通常由于水陆生态系统在这里交汇而成为城市发源地,它不仅承载着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涵养水源、维护大气成分稳定的运作功能,能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吸尘减噪、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量,促使城市健康发展[2]。在保护生态环境,提倡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城市滨水区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2、使用功能价值
滨水区之所以会成为城市的发源地在于其便捷的灌溉、运输、排涝等功能。它对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东部的沿海城市之所以城市化发展比较快,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在于其优越的港口优势。
3、历史人文和景观价值
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滨水地区,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文明和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如何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关键在于抓住一个城市最有特色的元素,将它放大运用到城市设计中,任何物质的元素都可以复制,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独一无二的[3]。
二、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现状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对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十分活跃。但是在积极开发的过程中,很多开发只关注表面的繁荣,较少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功利的开发,将公共空间占为己有,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如滨水房地产的开发,致使城市滨水区成了少数楼盘的私家领地,丧失了其原本的开放性的特征。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城市特别是个别经济发达城市的滨水建设取得力量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我国滨水区整体开发情况来看,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
(1)采取裁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防洪),使整个滨水区景观显得“整洁”“干净”,由于这样的驳岸垂直陡峭、落差大,没有亲水性可言,使滨水空间成为冰冷的、缺乏生活情趣的水岸,反而将人与水分隔开,形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局面[4]。
(2)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被看做是城市的“门户”和“窗口”,其环境质量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滨水项目由于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往往需要分为多期工程,花费多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整体性和连续性的问题尤为突出。
(3)缺乏公众参与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设计初期没有市民的参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翻书查资料,做出漂亮的效果图;二是滨水空间的设施体现不出以人为本,人无法参与进去。
(4)景观设计与地方历史文化脱节,缺乏地方特色。设计者忽视城市历史和人文氛围,照搬现有的设计模式或将已有的设计图简单修改,这样建设出来的滨水景观必定缺乏特色和生命力。
(5)城市河道水质严重污染,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理。很多城市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当,使本来清澈的河水变成黑水河,甚至臭水沟,使其变成新的污染源。
我国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与开发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也应该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国情背景、目标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的设计,而应该结合挖掘我国各个地方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质,走出一条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滨水区域设计道路,将“游憩、景观、生态”三个元素综合考虑,使其游憩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游憩资源,并利用生态的思想作为指导,在保证滨水景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各种游憩容量的扩大,最终达到滨水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引导我国滨水区域开发和建设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4,(6):84—85.
[2]尹安石,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4
[3](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M],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汤晓敏,王云.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模式探索[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6]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19—22.
【关键词】滨水景观;价值分析;现状
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城市景观建筑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尤其是人们天生的亲水性,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城市景观建筑在河流、水道的运用上也愈来愈多。因此城市中滨水景观的建造成为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
一、概述
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将滨水区景观的组成要素(水体、植物、建筑、驳岸、铺装、照明、景观小品)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其在满足生态、经济的前提下,提供给人们景观优美、满足人们亲水天性的多样性开放空间[1]。具有生态、使用功能和历史人文和景观价值。
1、生态价值
城市滨水区通常由于水陆生态系统在这里交汇而成为城市发源地,它不仅承载着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涵养水源、维护大气成分稳定的运作功能,能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吸尘减噪、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环境容量,促使城市健康发展[2]。在保护生态环境,提倡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城市滨水区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2、使用功能价值
滨水区之所以会成为城市的发源地在于其便捷的灌溉、运输、排涝等功能。它对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东部的沿海城市之所以城市化发展比较快,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在于其优越的港口优势。
3、历史人文和景观价值
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滨水地区,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文明和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如何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关键在于抓住一个城市最有特色的元素,将它放大运用到城市设计中,任何物质的元素都可以复制,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独一无二的[3]。
二、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现状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对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十分活跃。但是在积极开发的过程中,很多开发只关注表面的繁荣,较少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功利的开发,将公共空间占为己有,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如滨水房地产的开发,致使城市滨水区成了少数楼盘的私家领地,丧失了其原本的开放性的特征。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城市特别是个别经济发达城市的滨水建设取得力量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我国滨水区整体开发情况来看,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
(1)采取裁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防洪),使整个滨水区景观显得“整洁”“干净”,由于这样的驳岸垂直陡峭、落差大,没有亲水性可言,使滨水空间成为冰冷的、缺乏生活情趣的水岸,反而将人与水分隔开,形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局面[4]。
(2)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被看做是城市的“门户”和“窗口”,其环境质量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滨水项目由于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往往需要分为多期工程,花费多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整体性和连续性的问题尤为突出。
(3)缺乏公众参与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设计初期没有市民的参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翻书查资料,做出漂亮的效果图;二是滨水空间的设施体现不出以人为本,人无法参与进去。
(4)景观设计与地方历史文化脱节,缺乏地方特色。设计者忽视城市历史和人文氛围,照搬现有的设计模式或将已有的设计图简单修改,这样建设出来的滨水景观必定缺乏特色和生命力。
(5)城市河道水质严重污染,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理。很多城市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当,使本来清澈的河水变成黑水河,甚至臭水沟,使其变成新的污染源。
我国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与开发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也应该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国情背景、目标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的设计,而应该结合挖掘我国各个地方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质,走出一条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滨水区域设计道路,将“游憩、景观、生态”三个元素综合考虑,使其游憩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游憩资源,并利用生态的思想作为指导,在保证滨水景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各种游憩容量的扩大,最终达到滨水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引导我国滨水区域开发和建设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4,(6):84—85.
[2]尹安石,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4
[3](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M],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汤晓敏,王云.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模式探索[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6]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