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望\闻\问\切”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高管如何管理好自己企业的员工?部门负责人怎样才能因人善导管理好部门员工,发挥其个人的最大能力提升部门效率?恐怕对每个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做的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和部门的效率,从而推进整个的前进;管理不好,会大大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极恶劣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慎重。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在检查病人病情的时候讲究:望、闻、问、切,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全方位了解病人的症状和发病根源,从而可以对症下药,快速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病症。这对企业来讲,也同样适用。
  企业的每个部门,部门的每个员工,就好比人的机体,全面掌握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发扬优点、避免缺点,人尽其用,提升工作效率。在市场竞争转入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掘企业员工的特长,不妨从“望、闻、问、切”这四个方面入手,来全方位了解企业、部门和员工的真实情况和优缺点,从而有助于管理的开展。
  “望”
  所谓“望”,就是要观察,全方位观察,详细的发现企业、员工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熟悉掌握,有效避免。
  仔细观察可以全方位衡量一个部门和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并从日常的一举一动来了解一个人的行为规则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每一位员工,都要仔细观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员工的行为。知人善用的前提,是一定要充分了解员工的情况。那么,该如何“望”呢?
  一忌,漫无目的
  要进行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依据,有所指导。毫无目的地观察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员工,就缺乏针对性,也最终失去了观察的意义。
  二忌,虚张声势
  既然要观察一个企业、一个部门或一个员工,就需要看到最真实的东西。确立了观察的目的(要么是工作能力、要么是工作积极性等),就不要虚张声势的来弄得路人皆知。一旦被观察者有所防范,用假象掩盖事实,从而让观察者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失去了进行观察的意义。
  三忌,以偏概全
  对一个人评价,忌讳的就是用一个方面的缺点来评价其全部。可能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方面运营不好,但是不能就下决定说这个企业一无是处。
  “闻”
  所谓“闻”,就是要听,不仅是内部的声音,还有外部的声音,只有充分倾听这些不同角色、不同背景的人的不同意见,才能有效判断一个部门、一个人的优缺点,才能有效利用和把握。
  “睿智的领导人,善于倾听不同方向、不同意见的声音,而掌舵企业发展;平庸的领导人,只会接受好听的阿谀奉承之言,而最终贻误企业前途!”所以,针对企业和个人的管理,就要充分倾听来自不同方向和不同意见的声音,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也可能是企业外部的,可能是正面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叛逆的,作为企业的领导人,要仔细倾听并仔细判断,才能客观、准确了解企业的日常经营。
  要听到真实声音,就必须听到四个方面的声音:
  1、正面的声音
  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在外面的蛮横不讲理的人,或许在家里是个孝顺的孩子、负责任的丈夫。因而,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要想法设法听到别人口里说出来的每个人的优点。
  2、反面的声音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人无完人。要从不同渠道来打听到每个人的评价,特别是中肯的反面声音(恶意诽谤除外),来了解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和个人的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和改进。
  3、内部的声音
  内部的声音,指内部人员对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评价,无论好与坏,都代表了对其的一种评价,都应积极听取。
  4、外部的声音
  外部的声音,指这个圈子外部人对这个圈子的意见,有时或许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也要积极听取。
  “问”
  所谓“问”,就是主动征询不同人员对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个人的意见和评价,从而可以从外界的有效评价中对一个人的优劣进行判断,做出针对每一个人的中肯评价。
  要很好的问从而掌握实际情况,就要掌握问的技巧:
  1、问什么
  首先要清楚问什么的问题。你想了解什么,是对企业和个人的评价、还是对工作方向的掌握、还是工作开展的意见等等。也就说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
  2、怎么问
  在问的过程中,技巧掌握很重要。问的不能太直接,否则就会让人警觉;问的又不能太含糊,让人们不知道你的目的,而显得啰嗦多余。可以通过设立有效的谈话环境,循序渐进的来打开谈话对象的心结,在交心的过程中不经意的抛出问题,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意什么
  不要很直白的把企业或者个人的隐私曝光于天下,那样工作开展的难度就会大增。要注意企业或个人的尊严,这是进行问题讨论的一个大忌。
  “切”
  所谓“切”,就是接触,要通过自身对某一个部门或个人的接触,来印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掌握了的对某一个部门或个人的评价,从而来对待每一个人,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
  而最后的接触的这个环节,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接触了,才会真实的发现其中的问题,才能最终验证你看到的、听到的、问出来的情况是否属实。但是,同样也应该注意一点细节:
  1、不要以督察的方式进行
  要真实接触了解一个人,切忌不要以上级领导检查工作那样前呼后拥的进行,这样只会让被了解方提高警惕,失去其本身真实性。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和身份接近被了解方,从而得到最真实的信息。
  2、不要和被接触方过分亲密
  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和其走得太近,否则容易因个人喜好而对对方产生一种有倾向性的主观评价。
  3、要客观真实全方位地考察
  接触了解要全方位,还要客观。不能带有个人倾向,不能只从某个方面来看。要注重事实的依据,要重视全方位的表现,才能最终做出最有说服力的结论。
  企业管理好坏,关乎企业发展大事,要慎重而客观。“望、闻、问、切”四种方法,也算是传统中医为我们现代企业管理带来的经典理论。但是,任何理论都需要最终落实和执行。有了好的方法,配之以强有力的执行,才是真正的有效的管理!
  
  话题:管理就一定要得罪人吗
  一个朋友是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由于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均因许多因素发展的很不顺畅,导致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件发生,让他焦头烂额。他先是与负责营销的一位总监产生了矛盾,而后又与一位区域市场的营销经理发生了过节,最后又得罪了一些人,他感觉到此时仿佛全世界都在与他为敌。后来他也终于明白,管理就不能做“老好人”,而且凡事一好则百好,一差则万事都乱。
  朋友由此得出结论,要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然会得罪一批人,并认为成功的的管理都是建立在牺生一部分人的利益基础之上。
  很多人认为,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公司效益,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公司效益就是管理。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这就是管理。
  然而,人是做事情的人,事是人做的事,怎么能分得清楚呢?所以我认为管理就是得罪人的事,在日常的管理中不要怕得罪人,但不要得罪大多数人。在不是很正规的小企业,首先做的应该是有法可依(建立可行的规章制度),然后再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管好一个企业和一群人往往是需要给企业动一系列“手术”的,会让企业中的不少人感到“疼”。改革会调整企业原有的利益格局,可能要堵一些人的财路,降低一些人的收入,使大部分人感到压力增加,甚至要揭人之短……都是得罪人的事。企业要抓管理,就需要顶着这些压力、冒着这些风险,大刀阔斧地把一项项新制度贯彻下去。
  经营者如果空有管理之心,前怕狼、后怕虎,这个不愿招惹,那个不敢得罪,希望什么麻烦也没有,一心想做“好好先生”,管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企业抓管理就是要既无情又有情。在深化改革、贯彻制度方面要“无情”,制度至上,没有什么讲情面的余地。奖惩分明、能上能下,对于一部分员工来说可能很“无情”。但是,只有通过加强管理,企业才能更具競争力,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使员工收入增加,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恰恰是“有情”的一面。
  加强管理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敢动真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永远是一对矛盾,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这种本质,因此那些不愿意得罪人的好好先生是不适合搞管理的,那种只说“好好好”的管理者早晚会把公司送进地狱。
  笔者常与一些成功的管理人士探讨有关管理的话题,当问到他们所坚持的管理之根是什么时,如何做到管理中少得罪人,尽量不得罪人时,他们说你所有的行为都是你为人处世的表现,管理也是如此,即使得罪了部分人也没有关系,因为毕竟很多人的眼光都是短浅的,所以他们是被管理者。
  编辑 欧阳
  《商道》杂志QQ⑦群号:287761376
其他文献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前任CEO乔布斯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去世,但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并未因此终结。即使他从未到过中国,也不会阻挡住中国的“果粉”们在苹果新品发布时制造出汹涌的排队人潮,更不会妨碍他在中国拥有大量企业家“信徒”。  即使在两年后的今天,最新推出的iPhone5、iPhone5S被大众批毫无新意的情况下,依然不妨碍苹果手机继续走红,其中被戏称为“土豪金”的金色iPhone5S最
期刊
在德国,有一款名叫Peppr的新应用软件,只要在上面输入一个地址,屏幕上就会跳出一串附近的妓女列表,不仅配有照片和身材特征,甚至还会明码标价。  网络色情兴起  对柏林的嫖客来说,一款名叫Peppr的新应用软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只要在上面输入一个地址,屏幕上就会跳出一串附近的妓女列表,不仅配有照片和身材特征,甚至还会明码标价。用户可以对结果进行筛选,在支付5至10欧元(约合6.5至13美
期刊
是的,田文华可能是这八个人当中最另类的一个。她并不是一个具有开创或转折意义的商业人物,而是为万民唾弃并锒铛入狱的落马企业家。作为三鹿集团原董事长,她和三聚氰胺事件触动了中国人关于食品安全的那根最敏感神经。此后,食品安全的概念重新被普及和强化,中国人对食品更挑剔,更不信任。  2008年的最后一天,田文华入庭受审。面对一手栽培的企业溃于一旦和29万患儿健康堪舆的结局,这位66岁的老太太当庭落泪。法庭
期刊
中国足球段子  1、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不败纪录已经延续12年;  2、即使是巴西队这样的世界强队也仅战胜过中国队一次;  3、中国队从未在世界杯点球大战中失利过;  4、还没有任何一直亚洲球队能够在世界杯上战胜中国队;  5、自1930年至今,中国队在近一个世纪的世界杯历史中仅输过三场,让人肃然起敬;  6、没有一支球队能够在世界杯上击败中国队两次以上;  7、面对欧洲诸
期刊
我心中感到悲凉,我们已经跨过了一个世纪,可有些人的做派,却仿佛还停留在清朝那不堪一击的高墙里。  有次做完杂志后,深夜开车穿越整个长沙回家。路上,汽车电台没来由地放了大把1980年代的歌,《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之类的。我听着听着就感动了,到家门口还不肯下车,连抽几颗烟,直到女主播说节目完了。  用今天的审美来看,那些歌有些土了,但在那个年代,人们真是喜悦又进取啊。记得村上
期刊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20多年来我们新东方到底留下了什么?是一堆更加好看的营收和利润吗?我们当然需要这些东西,就像我们每个家庭都需要收入一样。但当你作为一个丈夫,或者作为一个妻子给家里所留下的只是一堆每个月的工资的时候,你不一定能为这个家带来幸福。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钱不管是对于公司,还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只是我们生存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应该占到最重要的分量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
期刊
90后语言:你就是你自己,全世界都是你的背影……这个世界不会等你……  一款售价不到800元的“小冰箱”在京东商城上却成为“爆款”,销售几十万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奥马冰箱,却可以成为2013年度京东商城销量最大的冰箱品牌,而这正是因为其准确的产品定位和超强的性价比。奥马冰箱,这个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冰箱品牌,转型国内市场后,以“做年轻人的第一台冰箱”的产品定位,迅速找准了目标市场,赢得了年轻
期刊
我自己创业的时间比较早,时间也比较长。第一家公司上市之后我就专职做了几年天使投资,到了40岁时总觉得还有些梦想没有完成,所以我就创办了小米。  我创立小米时有一个目标,“我自己干了二十多年的创业,我能不能亲手创办一个百亿美金的公司?”因为在4年前的创业市场里,能做到一百亿美金是很了不起的目标。我提这个目标,大家都认为这个梦想太低俗、太物质,但在我看来,这个“百亿美金”目标之后对我们帮助很大。  为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强者,一种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变得更强,就必须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  事实上,你可以学会享受这种不适,例如,我每天
期刊
进入21世纪,人类健康的保障从维生素时代、抗生素时代步入了花青素时代,而黑枸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  她,有着众多女性追求的知性气质、美丽容貌以及从容不迫的大气和亲和力,她一手创立了诺蓝杞品牌,并以绝对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同行业80%的市场份额;她,荣获2014年第七届中国品牌女性称号,她创立的诺蓝杞也同时荣获2014年最受女性喜爱的健康养生品牌。  她是谁?她就是青海诺蓝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