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郑荫涛欣喜地告诉我:作为首界“福建省诚信协会”的一名会员,今年他荣幸地被推荐为“影响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年百名杰出人物”,并应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创新论坛暨颁奖盛典”。
要说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如此激烈,为了生存,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手段都使上了! 各种证书早已屡见不鲜了,连“入党”都成了为达到一种目的使用的手段,以致我对此的感觉麻木了。“诚信协会”的会员证又会有何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当时我对他好像也只是敷衍了几句。
但是,让我诧异的是:对这诚信方面的证书,郑荫涛却是很认真的!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双手捧出一本红绸封面的“福建省诚信协会”会员证书,仿佛一个辛勤的农民手捧着自己的劳动果实,那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这不是当今流行的学历毕业证书,或参加什么一次性的比赛获得证书,但却是一个人处世经商考评合格证书。它浸透着我多少年的心血啊!这看上去好象只是二页红色硬纸片,但在我心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份量!
哦!看来是我显的“世故老成”了,郑荫涛确实把这诚信看重了。
看着他那执著神态,我不难理解了:这诚信证书对于他与其说是一种褒奖,倒不如说是一直珍藏在他心中一种无形的约束和激励。因此而言这份证书是沉甸甸的。
他专门请人书写“诚信为本”四个大字,并配制了精致的玻璃画框,端端正正地悬挂在自己公司的最醒目的位置。为的是时时地鞭策自己。
我们是高中时同学,在我的印象中,郑荫涛从小就承担家庭责任,练就了意志,是个重孝道且有恩必报之人。此时,我自然地想起他让我感触较深的几件事。
他生于1959年,1975年我们正念高中,那真是个动乱和生活各方面都极度困苦的岁月。他家中母亲和兄姐共6个全靠父亲一人在工厂担任机械技术师傅微薄收入维持,在那知识和技术很不值钱的年代,这种家庭少吃缺穿是很普遍的事了。他父亲在家后院围个打铁棚,在家中制作五金工具。他放学后,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抡锤打铁,春夏秋冬一锤都不能少,然后送货上门去寄卖,到时再去要货款,收到钱一分不少地交给父母——已经俨然是一个大人了。自小就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早地懂得默默地为父母分忧,经受了困难的磨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的学业却没有荒废。
记忆中,他父亲沉默寡言,下班回到家也多是再进打铁棚和孩子们又继续着同样繁重的体力活儿,所以,未到古稀之年就因病去逝了。每当荫涛忆起自己的父亲,总会说:父亲没钱给他,但他对工作极爱琢磨,因此他的工艺属一流的。还有那种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默默承担的工作态度是父亲传给他一生享用的财富。而此刻他总会心情沉重地自言:“子欲孝而亲不待啊!”其实他高中毕业就已经彻底独立并侍奉父母了。现在更是加倍孝敬老母亲。他们原先居住了几十年的老祖屋几年前折迁了,考虑到老人家对故地依恋不舍,他又在老祖屋附近买了新房专门让老母亲安享晚年,安排精装修,并时时抽空回家探望老母亲。老的街坊邻里也都四处安置了,很难再相见。每年他都会邀请他们相聚一堂,看到老母亲与老街坊邻里畅怀叙旧,大家好像又回到往日那种简朴和睦的生活中,会心的人都钦佩他既是无微不至的大孝子,又默默地为街坊邻里做了一件好事。
他还是一个有情有谊有恩必报的人。早期在他公司的业务员,赚到钱后自行创业,经常会象回老家一样回来,并且有好的赚钱项目都首先想到与他分享成果。他公司的员工每年都会相聚为他做生日,大家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仿佛一家人。
1990年,他独资成立“福州涛涛电气有限公司”。正是执着地依靠诚信经营,稳健拓展着福建市场。他成为国内近三十种著名品牌的电气产品的福建地区总代理商。多家制造厂商在与他经过多年默契配合,为他的诚信做人做事所感动,不再计较多少得失,主动邀请荫涛加盟成为自己企业的股东,这在当今商界可属美谈。
这一切都是他执着地怀着一颗诚信的心去锻造——一锤也不能少啊!
要说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如此激烈,为了生存,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手段都使上了! 各种证书早已屡见不鲜了,连“入党”都成了为达到一种目的使用的手段,以致我对此的感觉麻木了。“诚信协会”的会员证又会有何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当时我对他好像也只是敷衍了几句。
但是,让我诧异的是:对这诚信方面的证书,郑荫涛却是很认真的!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双手捧出一本红绸封面的“福建省诚信协会”会员证书,仿佛一个辛勤的农民手捧着自己的劳动果实,那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这不是当今流行的学历毕业证书,或参加什么一次性的比赛获得证书,但却是一个人处世经商考评合格证书。它浸透着我多少年的心血啊!这看上去好象只是二页红色硬纸片,但在我心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份量!
哦!看来是我显的“世故老成”了,郑荫涛确实把这诚信看重了。
看着他那执著神态,我不难理解了:这诚信证书对于他与其说是一种褒奖,倒不如说是一直珍藏在他心中一种无形的约束和激励。因此而言这份证书是沉甸甸的。
他专门请人书写“诚信为本”四个大字,并配制了精致的玻璃画框,端端正正地悬挂在自己公司的最醒目的位置。为的是时时地鞭策自己。
我们是高中时同学,在我的印象中,郑荫涛从小就承担家庭责任,练就了意志,是个重孝道且有恩必报之人。此时,我自然地想起他让我感触较深的几件事。
他生于1959年,1975年我们正念高中,那真是个动乱和生活各方面都极度困苦的岁月。他家中母亲和兄姐共6个全靠父亲一人在工厂担任机械技术师傅微薄收入维持,在那知识和技术很不值钱的年代,这种家庭少吃缺穿是很普遍的事了。他父亲在家后院围个打铁棚,在家中制作五金工具。他放学后,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抡锤打铁,春夏秋冬一锤都不能少,然后送货上门去寄卖,到时再去要货款,收到钱一分不少地交给父母——已经俨然是一个大人了。自小就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早地懂得默默地为父母分忧,经受了困难的磨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的学业却没有荒废。
记忆中,他父亲沉默寡言,下班回到家也多是再进打铁棚和孩子们又继续着同样繁重的体力活儿,所以,未到古稀之年就因病去逝了。每当荫涛忆起自己的父亲,总会说:父亲没钱给他,但他对工作极爱琢磨,因此他的工艺属一流的。还有那种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默默承担的工作态度是父亲传给他一生享用的财富。而此刻他总会心情沉重地自言:“子欲孝而亲不待啊!”其实他高中毕业就已经彻底独立并侍奉父母了。现在更是加倍孝敬老母亲。他们原先居住了几十年的老祖屋几年前折迁了,考虑到老人家对故地依恋不舍,他又在老祖屋附近买了新房专门让老母亲安享晚年,安排精装修,并时时抽空回家探望老母亲。老的街坊邻里也都四处安置了,很难再相见。每年他都会邀请他们相聚一堂,看到老母亲与老街坊邻里畅怀叙旧,大家好像又回到往日那种简朴和睦的生活中,会心的人都钦佩他既是无微不至的大孝子,又默默地为街坊邻里做了一件好事。
他还是一个有情有谊有恩必报的人。早期在他公司的业务员,赚到钱后自行创业,经常会象回老家一样回来,并且有好的赚钱项目都首先想到与他分享成果。他公司的员工每年都会相聚为他做生日,大家相聚一堂,其乐融融,仿佛一家人。
1990年,他独资成立“福州涛涛电气有限公司”。正是执着地依靠诚信经营,稳健拓展着福建市场。他成为国内近三十种著名品牌的电气产品的福建地区总代理商。多家制造厂商在与他经过多年默契配合,为他的诚信做人做事所感动,不再计较多少得失,主动邀请荫涛加盟成为自己企业的股东,这在当今商界可属美谈。
这一切都是他执着地怀着一颗诚信的心去锻造——一锤也不能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