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医眼里,肾涵盖了生殖、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作用。在西医看来,肾是身体的一个器官,有生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功能。肾脏担负着全身的代谢需要。一旦人体内的代谢废物排泄不出去,就会直接威胁生命。
健康肾脏有9个标准
怎样判断肾脏健不健康?以下9个标准如果你都达到了,那么恭喜你拥有了羡煞旁人的好肾脏。
头发乌黑
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会出现脱发。
皮肤有光彩
肾好,才能青春永驻。肾不好,人就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眼眶发黑,眼袋也会明显。
听力清晰
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等情况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骨骼强壮
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肾气衰败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甚至牙齿出现松动。
记忆力好
大脑的营养来源于肾精,肾功能的好坏会影响大脑功能。肾不好可能会出现经常忘事、反应迟钝等现象。
晨起无浮肿
肾脏是代谢水分的器官,肾不好,水分就会蓄积,如果早起经常出现眼皮、双脚或双腿浮肿,就应考虑肾脏问题。
精神十足
肾脏受损,代谢废物难以从尿液排出,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等症状。正常人持续一周以上的身体乏力就应警惕。
尿液清澈
正常尿液为透明的淡黄色,如果尿色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或出现尿液泡沫突增等症状都应重视。
血压正常
肾损伤会引起血压升高。当高血压患者夜尿增多,糖尿病人出现尿蛋白或双下肢水肿时,通常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9类人的肾容易出问题
通俗来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当做好前期预防,以下几类人要格外警惕。
高血压患者
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出现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情况,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定期做肾脏相关检查。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每年新增透析的首要病因。患者多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常有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早期干预。
超重和肥胖人群
肥胖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肥胖相关性肾病。
有肝炎病史者
肝炎可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这类患者日常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体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胃炎等。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
药物性腎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给予重视,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都有可能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早产时低体重者
在严重感染、药物过量或急性应激状态下,这类人群和有肾脏病史的人,肾脏受损的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
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者
有肾结石或前列腺肥大、反复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因梗阻出现肾盂积水的患者,也是肾病高危人群。
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者
吸烟、大量饮酒、熬夜、高强度健身+大量蛋白粉、长期使用美白用品、频繁纹身和染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高尿酸血症,以及超过50岁、伴有多种疾病、有肿瘤病史的人,都有较高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9个细节养出好肾脏
戒烟戒酒
吸烟会影响肾脏供血,流入肾脏的血液减少,就会损害肾功能。酒精对肾脏也有损害。如果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喝啤酒,容易导致嘌呤增高,产生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
控制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身体毒物、代谢物积聚。
多吃含纤维食物
多吃蔬菜等纤维含量多的食物,有助大便通畅,避免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分解过多毒素被吸收进体内,影响肾脏健康。
保持良好代谢水平
控制血压、血糖、尿酸、体重等代谢水平,避免高血糖、高血脂等情况对肾脏造成损害。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损害会更加明显。
当心药物损害
滥用药物引起的肾功能损害非常常见,需要格外当心解热镇痛药、氨基糖式类的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这三种药物。
保持适当运动
保持适当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对肾脏保护和肾脏病恢复非常重要。
健康人群运动方式不限,保证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运动量即可。肾功能异常或有肾病者,活动出汗后记得尽快换衣,避免感冒造成其他感染。肾脏病严重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走路、太极等轻柔运动。急性肾炎患者建议卧床休息,暂时不动。
保证6小时好睡眠
近日,《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为睡眠不足伤肾添了新证据。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与中等睡眠时间(每天6~8小时)相比,睡眠时间短(每天<6小时)或睡眠时间长(每天≥9小时)均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较高相关。睡眠时间对慢性肾脏病有显著影响,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导致肾脏损伤。
好好吃早饭,避免蛋白尿
日本金泽大学附属医院研究团队发表在医学杂志《Nutrient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吃早餐与蛋白尿发作风险明显升高有关。研究团队调查分析了1998年至2014年间、超2.6万名40岁以上的参试者数据,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44%是男性。结果发现:不吃早餐和晚餐太晚的参与者,蛋白尿发作的风险明显较高(分别为p = 0.016和p = 0.016);而快速饮食、夜宵与蛋白尿发作的风险增加无关。
不憋尿
每个人基本憋过尿,憋尿对身体伤害很大。第一,容易形成尿潴留,想尿却尿不出来,腹胀难忍。第二,容易形成尿路感染。如果不得不憋尿,要记住下面两个小妙招:1.如遇特殊情况,预计短时间难以结束,事先要少喝水,并提前去洗手间。2. 不得已憋久了,第一次释放后要多喝点水,增加小便次数,以冲刷膀胱、尿道壁,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
健康肾脏有9个标准
怎样判断肾脏健不健康?以下9个标准如果你都达到了,那么恭喜你拥有了羡煞旁人的好肾脏。
头发乌黑
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会出现脱发。
皮肤有光彩
肾好,才能青春永驻。肾不好,人就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眼眶发黑,眼袋也会明显。
听力清晰
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等情况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骨骼强壮
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才好。肾气衰败会出现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甚至牙齿出现松动。
记忆力好
大脑的营养来源于肾精,肾功能的好坏会影响大脑功能。肾不好可能会出现经常忘事、反应迟钝等现象。
晨起无浮肿
肾脏是代谢水分的器官,肾不好,水分就会蓄积,如果早起经常出现眼皮、双脚或双腿浮肿,就应考虑肾脏问题。
精神十足
肾脏受损,代谢废物难以从尿液排出,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等症状。正常人持续一周以上的身体乏力就应警惕。
尿液清澈
正常尿液为透明的淡黄色,如果尿色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混浊如淘米水,或出现尿液泡沫突增等症状都应重视。
血压正常
肾损伤会引起血压升高。当高血压患者夜尿增多,糖尿病人出现尿蛋白或双下肢水肿时,通常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9类人的肾容易出问题
通俗来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当做好前期预防,以下几类人要格外警惕。
高血压患者
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出现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情况,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定期做肾脏相关检查。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每年新增透析的首要病因。患者多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常有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早期干预。
超重和肥胖人群
肥胖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肥胖相关性肾病。
有肝炎病史者
肝炎可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这类患者日常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体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胃炎等。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
药物性腎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给予重视,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都有可能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早产时低体重者
在严重感染、药物过量或急性应激状态下,这类人群和有肾脏病史的人,肾脏受损的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
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者
有肾结石或前列腺肥大、反复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因梗阻出现肾盂积水的患者,也是肾病高危人群。
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者
吸烟、大量饮酒、熬夜、高强度健身+大量蛋白粉、长期使用美白用品、频繁纹身和染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高尿酸血症,以及超过50岁、伴有多种疾病、有肿瘤病史的人,都有较高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9个细节养出好肾脏
戒烟戒酒
吸烟会影响肾脏供血,流入肾脏的血液减少,就会损害肾功能。酒精对肾脏也有损害。如果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喝啤酒,容易导致嘌呤增高,产生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
控制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身体毒物、代谢物积聚。
多吃含纤维食物
多吃蔬菜等纤维含量多的食物,有助大便通畅,避免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分解过多毒素被吸收进体内,影响肾脏健康。
保持良好代谢水平
控制血压、血糖、尿酸、体重等代谢水平,避免高血糖、高血脂等情况对肾脏造成损害。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损害会更加明显。
当心药物损害
滥用药物引起的肾功能损害非常常见,需要格外当心解热镇痛药、氨基糖式类的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这三种药物。
保持适当运动
保持适当运动,保持身体良好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对肾脏保护和肾脏病恢复非常重要。
健康人群运动方式不限,保证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运动量即可。肾功能异常或有肾病者,活动出汗后记得尽快换衣,避免感冒造成其他感染。肾脏病严重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走路、太极等轻柔运动。急性肾炎患者建议卧床休息,暂时不动。
保证6小时好睡眠
近日,《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为睡眠不足伤肾添了新证据。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与中等睡眠时间(每天6~8小时)相比,睡眠时间短(每天<6小时)或睡眠时间长(每天≥9小时)均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较高相关。睡眠时间对慢性肾脏病有显著影响,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导致肾脏损伤。
好好吃早饭,避免蛋白尿
日本金泽大学附属医院研究团队发表在医学杂志《Nutrient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吃早餐与蛋白尿发作风险明显升高有关。研究团队调查分析了1998年至2014年间、超2.6万名40岁以上的参试者数据,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44%是男性。结果发现:不吃早餐和晚餐太晚的参与者,蛋白尿发作的风险明显较高(分别为p = 0.016和p = 0.016);而快速饮食、夜宵与蛋白尿发作的风险增加无关。
不憋尿
每个人基本憋过尿,憋尿对身体伤害很大。第一,容易形成尿潴留,想尿却尿不出来,腹胀难忍。第二,容易形成尿路感染。如果不得不憋尿,要记住下面两个小妙招:1.如遇特殊情况,预计短时间难以结束,事先要少喝水,并提前去洗手间。2. 不得已憋久了,第一次释放后要多喝点水,增加小便次数,以冲刷膀胱、尿道壁,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