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二字不断见诸报端,但是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创新二字从科学的观念变成了具体的行动,越来越接地气,成为大众化的诉求与目标。为了使广大读者更确切地理解创新的涵义,《经济》记者专访了河北省廊坊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北省主委、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应用地球化学室主任王学求。
《经济》:创新一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也不断地看到身边各种各样的创新事例。但是,创新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您是怎么看待创新的?
王学求:创新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原始性的,当然,从来没有过的原始性创新更好。比如说过去没有汽车,后来造出汽车来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产品,那就是创新。电视机、手机,都是从无到有,刚出现时都是创新。后来,不断地出新型号,增加新功能,也是创新。这是不同层次的创新,型号、功能的创新虽然意义不如产品创新来得重大,但往往是这些创新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因此,这个层面上的创新,其意义同样不可估量。
在经济领域里讲,创新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消费。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到外国去买东西,因为中国的许多产品还是有差距,有些人有高端产品方面的需求,咱们或者没有这样的产品,或者有但是质量不如对方。我们不必为这个而自卑,应该感到这是我们创新的空间。只有方方面面都创新,才能使经济发展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要建立研究中心、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创新需要国家的支持,但最根本还是企业的努力。国外的技术性创新都是在企业。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很多企业就没有什么研发能力,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没有什么眼光。创新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其中的链条,就是和科研院所、大学联合起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使这个系统工程产生的知识在企业能够转化为应用技术。建议中央出台一些鼓励措施,包括确定科技人员可以获创新效益的百分之多少。但问题是政策能否真正落实。企业能不能把创新效益按比例分给技术人员?有政策鼓励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去,保留现在工资待遇三年不变,位置不变,但创新总是有风险的,如果失败了,是否还能回到原单位?如果没有这个退路的话,就很少有人敢去冒险;可如果总有这个退路存在,还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吗?
《经济》:我国人才流动机制不够完善,缺少灵活性,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积极性。据您看,导致人才流动机制不灵活的原因在哪?
王学求:应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人保守的惯性,他不愿意冒风险。就是说在创新的理念上与国外还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也就是企业家对创新缺少投入,这不仅仅是眼光问题,也是理念问题。
现在大量的科研成果锁在抽屉里面,企业没有把它转化成产品和市场。这个怎么转换,以我做科研的角度讲,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很多科研的副产品会形成市场。创新不是不能失败,这个东西没做,但可能衍生出了其他的东西。即使什么都没做成,至少获得了经验教训吧。
咱们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比较足,对战略性高技术研究投入也比较多,但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投资不足。应用基础研究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这个东西外壳非常简单,但核心是芯片,芯片就是应用基础性研究的东西,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长期的积累。另外,组装的东西一出来,效果马上就能显现,但要做一个里面的核心器件,就得经过多少年的研究。包括过去电视机里的芯片,咱们自己都不能生产。计算机也是如此,我们就是在组装。应用基础在咱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弱项。我想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应该变一变,不是要他一年必须出一篇论文,那不能使技术马上就转化为应用。应该鼓励这些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搞纯基础研究的人要写好论文,但搞应用研究的人他不好写论文,用十年才把东西做成,一年就要论文出来,那怎么可能?整个社会一定要沉下心来,把一些短板补上去,要鼓励真正干活的人踏实工作,不要浮躁,好东西一定是经过长期磨练出来的。
《经济》:要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您能再谈一下基础研究吗?
王学求:咱们国家基础研究这些年进步比较快,但是首创性的纯技术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中国人数理化比较好,所以这些基础研究是不落后的。但在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这一块,一个是科研人员本身不愿去涉猎,因为不太容易出成果,二是中国总是把科学和技术混到一起。国外科学和技术是分得特别清楚的。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技术和科学之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应用基础研究。传统的搞技术研究的人他能看上这个搞应用基础的,一些科研院校就看不上这种东西,所以它就处在夹缝之中。没人做这些,就成为咱们国家的短板,很多东西上不去都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有关系。应用基础研究又烧钱又不容易出成果,需要一代代努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已经开始投入了,情况会越来越好的,咱们共同努力吧!
《经济》:创新一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也不断地看到身边各种各样的创新事例。但是,创新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您是怎么看待创新的?
王学求:创新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原始性的,当然,从来没有过的原始性创新更好。比如说过去没有汽车,后来造出汽车来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产品,那就是创新。电视机、手机,都是从无到有,刚出现时都是创新。后来,不断地出新型号,增加新功能,也是创新。这是不同层次的创新,型号、功能的创新虽然意义不如产品创新来得重大,但往往是这些创新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因此,这个层面上的创新,其意义同样不可估量。
在经济领域里讲,创新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消费。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到外国去买东西,因为中国的许多产品还是有差距,有些人有高端产品方面的需求,咱们或者没有这样的产品,或者有但是质量不如对方。我们不必为这个而自卑,应该感到这是我们创新的空间。只有方方面面都创新,才能使经济发展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要建立研究中心、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创新需要国家的支持,但最根本还是企业的努力。国外的技术性创新都是在企业。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很多企业就没有什么研发能力,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没有什么眼光。创新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其中的链条,就是和科研院所、大学联合起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使这个系统工程产生的知识在企业能够转化为应用技术。建议中央出台一些鼓励措施,包括确定科技人员可以获创新效益的百分之多少。但问题是政策能否真正落实。企业能不能把创新效益按比例分给技术人员?有政策鼓励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去,保留现在工资待遇三年不变,位置不变,但创新总是有风险的,如果失败了,是否还能回到原单位?如果没有这个退路的话,就很少有人敢去冒险;可如果总有这个退路存在,还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吗?
《经济》:我国人才流动机制不够完善,缺少灵活性,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积极性。据您看,导致人才流动机制不灵活的原因在哪?
王学求:应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人保守的惯性,他不愿意冒风险。就是说在创新的理念上与国外还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也就是企业家对创新缺少投入,这不仅仅是眼光问题,也是理念问题。
现在大量的科研成果锁在抽屉里面,企业没有把它转化成产品和市场。这个怎么转换,以我做科研的角度讲,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很多科研的副产品会形成市场。创新不是不能失败,这个东西没做,但可能衍生出了其他的东西。即使什么都没做成,至少获得了经验教训吧。
咱们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比较足,对战略性高技术研究投入也比较多,但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投资不足。应用基础研究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这个东西外壳非常简单,但核心是芯片,芯片就是应用基础性研究的东西,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长期的积累。另外,组装的东西一出来,效果马上就能显现,但要做一个里面的核心器件,就得经过多少年的研究。包括过去电视机里的芯片,咱们自己都不能生产。计算机也是如此,我们就是在组装。应用基础在咱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弱项。我想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应该变一变,不是要他一年必须出一篇论文,那不能使技术马上就转化为应用。应该鼓励这些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搞纯基础研究的人要写好论文,但搞应用研究的人他不好写论文,用十年才把东西做成,一年就要论文出来,那怎么可能?整个社会一定要沉下心来,把一些短板补上去,要鼓励真正干活的人踏实工作,不要浮躁,好东西一定是经过长期磨练出来的。
《经济》:要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您能再谈一下基础研究吗?
王学求:咱们国家基础研究这些年进步比较快,但是首创性的纯技术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中国人数理化比较好,所以这些基础研究是不落后的。但在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这一块,一个是科研人员本身不愿去涉猎,因为不太容易出成果,二是中国总是把科学和技术混到一起。国外科学和技术是分得特别清楚的。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技术和科学之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应用基础研究。传统的搞技术研究的人他能看上这个搞应用基础的,一些科研院校就看不上这种东西,所以它就处在夹缝之中。没人做这些,就成为咱们国家的短板,很多东西上不去都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有关系。应用基础研究又烧钱又不容易出成果,需要一代代努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已经开始投入了,情况会越来越好的,咱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