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实验教学方法,并把教学方法应用到具体实验中,让读者能够形象地理解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 问题 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实验教学存在误解:有的教师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想法。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和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不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心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的物理实验,很少把时间放在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把演示实验做成表演实验
  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就是“表演”实验。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操作,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这时教师是实验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是观察的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过于强调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过于注重实验的结果
  教材中的实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技能型、验证型和探索型。在技能型的实验中,因为有关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关系重大,而且有些仪器比较容易损坏。在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方面着重反复讲解、强调是必要的。但在其他两种类型的实验中,对原理和步骤就没有这种过分强调的必要了。
  3,过分强调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区别如果能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降低其对理科知识的畏难情绪,并不断激励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去创造一些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严格区分开。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和创造条件,把课堂与课后紧密相结合,有弹性地、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机会,让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进行探究式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新方法。
  1,演示实验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
  演示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原有的实验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有些章节涉及的实验也很少。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增加演示实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师要善于发掘和设计演示实验
  教师要善于研究和改进教材中实验效果不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演示实验。例如碘的升华实验,教师按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时,加热的程度掌握不好,很难控制瓶壁和瓶内碘块的温度,往往造成碘在升华的同时,与烧瓶内壁接触的小颗粒碘很快熔化了。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在加热时主要利用瓶内空气的对流传热,使悬于瓶中的固态碘块均匀受热。装置中的温度计可以直观反映碘块附近的空气温度,确保碘在熔化温度以下升华实验的成功。装置中悬挂碘块的铁丝制成的药匙,完全可以消除学生“碘先熔化再汽化”的误解。
  3,重视学生分组实验,发挥学生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的课堂教学过程。分组实验把实验方案变为实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分组可分为一人一组或二至三人一组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可由学生根据自己听课情况和实验操作能力自主确定。教师在实验中巡回检查,及时发现操作良好、数据准确的小组和相反情况的小组,并给予纠正和记录。实验完成后,师生共同总结重点,可归纳成学生易记口诀,既起到总结知识的作用,又对实验进行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分组实验教学要因类型施教。中学物理必修教材编写的分组实验,按教学目标分为四大类型:练习使用物理仪器;观察和研究物理现象;测定物理量;验证物理规律。不同类型的分组实验,具有不同的特点,教法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对应的教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4,加强课外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多动手
  除了常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重视课外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课外实验,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不使学生过多地碰壁。课外实验是供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小实验和科技小制作,它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课外小实验,教师应加以重视,每月可利用1~2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或进行实验。教师可创造条件如制作木制刻度尺或纸条刻度尺、小天平、杆秤、弹簧秤、药瓶小量筒等,引导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进行评比、交流并给予学生一定奖励,真正寓学于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5,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都是旁观者,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
  总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以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其他文献
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常会出现一些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由于命题者故意设计“陷阱”,制造解题障碍,使得那些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含糊或审题不慎的考生常会误入其中,造成失分.下面列举一些“填选”中常见的“陷阱”供读者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不重视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有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餐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
作为最有活力,最有灵性,最有趣味性的学科——语文,偏偏遭到学生的冷落,学生不爱上语文课几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笔者有以下三点肤浅的体会:    一、放射个人激情,感染学生    情,指的是老师上课时把感情投入到其中,让自己所讲的内容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老师教学时要抓住这个特点,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心。梁启超的学生,在提起他的老师时,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认真听课    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听课就显得十分重要,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一)听讲解。教师的讲解,或者是适